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4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
附件:
2014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2014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署,开展好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学习领会以下8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六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七是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二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三要全面掌握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重大举措;四是正确理解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学习贯彻好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要突出强调“三个倡导”。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二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和两者各有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三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丰富和拓展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载体,在认知认同和践行上下功夫。
三、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和主要任务。一要正确认识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但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二要深刻领会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一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加强源头防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五是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六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2013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现“十连快”。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展现出蓬勃的活力。把握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一要引导教育学生既要看到十年连增的大好局面,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在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与转化率低、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与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强忧患意识。二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农业工作的改革部署上来,统一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谷物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守住农村政策底线,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不忽略普通农户。重视农村“三留守”和“空心村”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三要讲清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讲清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化之路。
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梦宣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的重要举措。要在大学生中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深化中国梦的宣传阐释,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握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用中国梦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积极反响。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引导广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重大部署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引导学生充分看到我们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坚决行动,充分看到党风切实改变的新成效。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六、理性客观看待经济社会热点问题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开放必将释放出新的活力,但改革也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大量存在,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坚定发展信心的任务很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很重,能否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关乎人心安定、关乎事业成败。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舆论“易感”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更好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稳定思想。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认清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了解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动向
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六个年头,世界经济总体仍在低速复苏,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帮助大学生认清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同时,要让他们看到其中的新动向。一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发达国家经济开始从低迷状态加速复苏,经济指标有所改善。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欧洲经济进入缓慢、多速复苏阶段,日本经济在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反弹。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拉动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隐忧。三是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发达国家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再工业化为核心,以绿色增长和智能增长为基本方向,以新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调整特点则是,将由外部需求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推动为主,以自我调整为主。发达国家仍将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主动,保持竞争优势。
二、关注大国对外战略调整动态,充分认识大国关系互动的复杂性
全球化在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显著降低了大国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风险。无论在双边舞台,还是在多边场合,世界大国在调整中合作,在碰撞中握手,在角力中依存。要让大学生认清大国关系的复杂性,调整、碰撞、依存是大国相处之道。一是美国“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调亚太是美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时对欧洲、中东政策进行“再平衡”,拉紧美欧同盟关系,积极推动巴以重启和谈,加大推动解决叙利亚、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力度。二是“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双方在欧洲防务、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分歧犹存。三是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加大对亚太和中东等地区事务投入,进一步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俄与美英等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实现互访,但在“斯诺登事件”、叙利亚问题上,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场严重对立,与欧盟围绕欧盟“东部伙伴计划”分歧加深。四是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稳步推进。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中欧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致力于实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有效对接。
三、把握亚太地区的发展势头,深刻认识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与挑战
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大对本地区投入,亚太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要让大学生看到中国与亚太各方利益交织,蕴含着提升影响力的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资源争夺与领土领海等争端此起彼伏,给我国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是亚洲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由本世纪初的不足20%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二是亚太区域合作持续推进。“10+1”、“10+3”、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以中韩、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三是亚太地区的复杂因素有所增多。一些地区国家处于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局势时起时伏。日本政治右倾化势头加剧,在历史问题上频开倒车。四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强调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促进了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四、认识中国特色外交的积极实践,全面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和落脚点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上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全球视野、进取意识、开创精神,充分理解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一是赋予中国梦深刻世界意义,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理解认同。二是丰富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理论。新时期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不依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放弃维护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三是提出新形势下经略周边的大政方针,突出“亲、诚、惠、容”四字理念,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四是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在同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外交的特色,立足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中国外交的落脚点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解决各种不可持续的问题,为维护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延伸的正当权益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