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要点提示
本章重点讲解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本章重点讲解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1)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把开展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思想路线的基础。这是自觉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党的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2)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指导全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3)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4)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4)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5)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不过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不过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第三,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邓小平指出:“我们将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将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③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③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把实践作为最高的权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打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求真务实:
(1)就是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2)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3)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4)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1)就是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2)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3)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4)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解放,还受到各种束缚,就不能完全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解放,还受到各种束缚,就不能完全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经验的总结,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要点提示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认识有一个探索过程
蔡和森在1926年的《中国共产党史》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的科学概念。
1939年冬,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全面、系统、深入地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
1939年冬,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全面、系统、深入地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
1940年以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又反复阐释了这一科学见解。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化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4.思考题
4.思考题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然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的,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的,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1)性质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主要对象 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3)主要任务 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
(4)革命的动力 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1)性质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主要对象 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3)主要任务 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
(4)革命的动力 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十月革命的影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国际因素、时代条件。
1.十月革命的影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国际因素、时代条件。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第一,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四,国际因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一,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四,国际因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通过五四运动实现的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3)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登上历史舞台并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4)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
(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3)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登上历史舞台并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4)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阻碍。
1.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阻碍。
2.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势力,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在近代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两对矛盾是交织在一起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
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第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第三,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就是指的革命动力。弄清革命动力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
第三,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就是指的革命动力。弄清革命动力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近代中国的农民又可区分为贫农(包括雇农)、中农和富农几个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对他们应采取不同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中一般都采取坚定地依靠贫雇农,坚定地团结中农的政策,对富农采取使它保持中立的政策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中一般都采取坚定地依靠贫雇农,坚定地团结中农的政策,对富农采取使它保持中立的政策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3)小资产阶级指的农民以外的各种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他们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是革命的基本动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而不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小资产阶级,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团结和争取的对象。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它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呢?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来,而且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来。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的资历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比资产阶级要广大得多。
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
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
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来,而且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来。因此,中国无产阶级的资历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比资产阶级要广大得多。
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
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
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领导权的关键;
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柱石;
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领导权的关键;
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柱石;
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二是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一是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二是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第一,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
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
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
第二,从革命的阵线上看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
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
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
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关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述 思考题
毛泽东关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述 思考题
(1)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无产阶级及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这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建立起几个革命阶级联合政权,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
(2)两个革命阶段的区别:
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3)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
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展开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展开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第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等,采取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等,采取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是1946年5月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部彻底的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