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对国际体系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国际体系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热点,但对于普通研究者和学生而言,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国际体系是进行学习研究的前提。笔者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从国际体系的定义、要素、特征,国际体系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国际体系的层次和国际体系的历史起点四个方面对国际体系进行概念梳理,加以自己的理解,试图厘清“什么是国际体系”这一问题。
关键词 国际体系 概念 体系层次 历史起点
作者简介 黄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专业2011级硕士生,11210170039。
一学期的“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课程已告结束。课上,虽谈不上思想碰撞,但大家至少能够坦率地交流看法,师生六七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大家就很多话题进行了讨论,有些问题笔者及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则由于准备不充分,没能积极参与。课程结束,虽有很大收获,但不代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结束。
陈老师在为期五周的课程中,着重从哲学、历史角度对国际体系进行了解读,然对于笔者,“国际体系”仍是个模糊的概念,如何准确把握国际体系的内涵、外延、层次和历史起点是学习研究国际体系的首要问题。在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之后,笔者借助课程论文的机会,梳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作为课程的总结。
一 、国际体系的定义、要素和特征
尽管国际体系概念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但对于国际体系,学术界并无统一标准的定义。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认为,国际体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有足够的交往,而且一个国家可以对其他国家的决策产生足够的影响”。[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7.]结构现实主义学者肯尼斯•华尔兹认为国际体系由系统的结构和互动的单元组成,并发挥其影响。[ [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8:40—43.]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将国际体系定义为:“一些不同实体按照一定控制形式,经常互相影响而统合的整体。”[ [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2.]中国学者李滨认为,国际体系是独立的国际政治单位或国际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它体现了一定权力分配关系下的国际政治秩序,或者说是大国实力对比关系下的世界性管理。[ 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8—9.]
有关国际体系的定义还有很多,过分罗列并无意义,关键是要说明国际体系的要素。相对于布尔和华尔兹,吉尔平和李滨的定义较为全面准确。笔者认为,一个准确的关于国际体系的定义应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际体系的单位,即国际体系行为体,也就是是民族主权国家特别是大国和核心大国,如美国和苏联是冷战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二是要强调国际体系的整体性,即它不仅仅是各行为体的“堆积木”式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具有整体特征,如无政府状态是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的整体特征;三要突出国际体系的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结盟、敌对和战争等。
具备以上三个要素的国际体系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参考于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国际观察,2006,4:18.]1、整体性。体系给人的首要印象即在于其整体性,这种整体拥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时所不具备的整体特征与功能。2、层次性。国际体系的层次包括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两个方面:纵向层次是指除了体系和单位这两个简单的层次之外,一个完整、健全的国际体系还应当具备更多的层次,如次国际关系行为体、个人等;横向层次是指地理边界为据,将国际体系划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体系重心和体系边缘。[ 杨永斌,王俊生.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演进机理分析——兼谈对中国的启示[J].外交评论,2010,1:129.]3、联系性。国际体系的联系包括单位与单位的联系、单位与体系的联系、体系与体系的联系和体系与环境的联系等多种联系。4、稳定性。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主要是指该体系特征和结构的持续性,它是由体系内部力量分配和结盟关系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的状况决定的,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将会持续很长时间。5、功能性。体系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该体系的特定模式,体现的是在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核心大国的利益。6、相对性。国际体系单位和体系关系的相对性是由其层次性决定的,如欧盟一方面属于“一超多强”国际体系的单位层面,同时也属于欧盟各成员国的体系层面。
只有把握国际体系的以上要素和特征,才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国际体系这一概念。但一般在谈论国际体系时,笔者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加以理解:直观的、一般意义的国与国关系的总和;对历史上不同国际体系情况总结后抽象出决定体系运行的主要要素(大国力量)的结构式体系;根据不同大国数量核定的历史上的具体的国际体系(往往被称为格局)。[ 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J].社会科学,2004,2:37.]
二、有关概念的辨析
除了把握国际体系的定义和内在要素,正确理解国际体系还需厘清与国际体系相关但不同的一些概念,如国际社会、世界社会、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国际体系也非常重要。
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再到世界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逐渐发展、抬高的过程。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基础是强调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体的中心地位和无政府结构的作用[ 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J].社会科学,2004,2:39.],而这点正是两者区别于世界社会的最大特点。虽然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有共同的基础,但两者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在流派上,在国际关系学界,国际体系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不同的流派均对此有所阐述,如行为主义国际关系学家莫顿•卡普兰(Morton Kaplan)就在《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一书中提出六种类型的国际体系模式,新现实主义华尔兹和建构主义的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就分别从权力和观念的分配来定义国际体系。与国际体系为各个学派共同接受不同,国际社会这一概念基本上还属于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专利品”。其次,在内涵上,国际社会要比国际体系丰满。国际体系主要强调的是相互影响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所组成的整体,更多地倾向于结构;而国际社会主要强调规则、规范和共享文化价值对于国际体系的作用,更倾向于过程。因而,如果说国际体系的焦点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那么国际社会不仅包括国家间的关系,也反映了不同行为体和社会制度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国际观察,2006,4:18.]最后,就两者产生的前后关系而言,“政治实体之间先形成国际体系,然后以此为基础形成国际社会”[ 徐雅丽.研究国际体系的全新视角——《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评介[J].现代国际关系,2003,1:63.]。“国际体系不以国际社会的存在作为它的生存的前提,而国际社会的诞生、发展则以国际体系的存在作为前提。”[ Barry Buzan,"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7,No3,1993,Summer Issue,p331. ]
虽然世界社会区别于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在于其行为主体是非国家的组织和个人,但与世界社会能够形成直接比较的往往是国际社会,而非国际体系。世界社会也是英国学派比较重视的一个概念,它和国际社会的共性是“承认人类文明思想的一致性、统一性”,而两者的差别也很明显。首先,“世界社会完全超越了国家利益,而国际社会则还受到国家利益的束缚。”其次,“世界社会成型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大归化,而国际社会则首先是功能性的和功利性的融合,以后再吸入、接受适应文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要素。”对此,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和安德鲁•林克雷特(Andrew Linklater)和功能主义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个人权利的发展会损害国家主权,认为国际社会先于世界社会而存在,“最初的国际社会存在时,基本不带有世界社会的任何因素”。但以马丁•怀特(Martin Wight)、亚当•威特森(Adam Watson)和赖特为代表的更多英国学派学者则认为“世界社会的一些因素是国际社会生成的前提条件”。对此,巴里•布赞(Barry Buzan)认为,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相互依赖而非相互冲突。[以上参考于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J].社会科学,2004,2:39;徐雅丽.研究国际体系的全新视角——《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评介[J].现代国际关系,2003,1:63.]
除此之外,国际体系还常常和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相混淆。相对于后两者,国际体系的涵盖面要大得多。国际格局也叫国际政治格局、世界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它只是国际体系中“全球层次的中心结构”,即“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 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4.]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的关系是“国际政治格局寓于国际政治体系的母腹之中”[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国际秩序是指“一定的国际关系有一定的运行、管理机制,它包括一个主要由大国组合成的领导结构、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相应的国际法及其规则、处理国际问题的常规程序。”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区别是“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是一个跨历史阶段的,舍去具体秩序形态,特征的抽象概念和框架。”[ 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J].社会科学,2004,2:42.]两者的关系是“秩序是体系内的一种状态,所以它的影响和作用也将依附于国际体系”。[ 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J].国际观察,2006,4:18.]就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来说,“国际秩序产生于世界格局,也影响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秦亚青.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J]现代国际关系,2005,10:3.]因此,国际格局是国际体系的核心,国际体系比国际格局涵盖的范围更广,两者内涵相同,但外延不同;国际体系是国际秩序的本质,国际秩序是国际体系的具体形态,两者的内涵有着根本区别。
三、国际体系的层次
如前所述,国际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因而如何考察国际体系就成了研究国际体系时遇到的一大难题。对此,国际关系学者在“行为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提出国际体系的层次分析法。“国际体系层次分析法为研究国际事件或国际行为提供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位的考察视角和维度,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不仅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全面和完整,同时有助于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尚劝余.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J].国际论坛,2011,7:50.]
首次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国际关系研究的是华尔兹。他在1959年出版的《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一书中考察了战争原因的三个“意象”: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当时他认为,“某一种意象的风行因时因地而异,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意象能够足以解释一切”,“强调某一种意象往往会歪曲另外两种意象”[ [美]肯尼斯•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78—179.]。首次将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提出来并加以讨论的是戴维•辛格(David Singer)。他在1961年发表的《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一文中,从国际体系与民族国家两个层次分析国际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国际系统是最全面、最具综合特征的层次,使研究人员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关系的规律;国家则是微观层次,可以使研究人员分析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细节。”“两个层次的理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研究者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分析层次”[ 尚劝余.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J].国际论坛,2011,7:50.]。除华尔兹和辛格之外,还有很多学者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应用和发展了层次分析法。如詹姆斯•罗森瑙(James Rosenan)提出了分析国际关系的五个层次的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和国际体系。[ 尚劝余.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J].国际论坛,2011,7:51.]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Richard Little)在《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一书中所用到的“工具库”,也涉及分析层次,它包括:国际体系、国际次体系、单位、次单位和个体。[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
如果说以上学者和华尔兹早期认为国际体系诸层次对于解释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都十分重要的话,那么华尔兹后期就在各层次之间有所轻重。为构建其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他完全抛开个人层次和国家层次,把研究重点定位于国际体系层次。在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他将自己的体系理论建立在对传统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之前自称为“体系理论”的理论根本就不是体系理论,因为在这些论述中,国际体系因素与国家层面的因素混杂在一起,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理论体系。他认为,从个人和国家层次来解释国际政治事件,是还原主义理论,其实质是通过研究个体组成分来理解整体;真正的体系理论应该是从国际层次来解释国家行为。华尔兹体系理论的关键要素是体系结构和互动单元,国际体系结构指的就是国际体系中主要大国之间的实力分配格局,而单位指的是互动着的国家,体系结构决定单元互动。[ 苏长和,信强.一种国际政治的理论——结构现实主义评介,载于[美]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译者前言5—8页。.]
华尔兹将国家和个人剥离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国际体系层次的理论一枝独大,成为国际关系学的主流理论。此后社会建构主义学者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也采用了这种思路,他“在方法论上,呈明显的的社会性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在国际关系领域,就是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温特特别强调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的意义,充分表现了这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译者秦亚青前言17页。]从各层面并重到只重视结构、重视整体,华尔兹、温特等人追求的是国际关系学科的科学化。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过分侧重结构的整体主义思路能不能准确反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存在疑问的,华尔兹高度抽象化的体系理论更多的是书斋里的自娱自乐。
四、国际体系的历史起点
国际体系还有一个引起学者争论的焦点是国际体系的历史起点问题。在通常国际关系学里,1648年和概念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只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后的三四百年时间,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论述着这段时间里的诸如欧洲百年和平、美苏冷战等历史阶段,并以此为素材建构了一系列的理论。布赞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中尖锐地指出这种“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的危害:现代主义、非历史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无政府主义偏好和国家中心主义[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重塑国际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19.]。其实,之所以存在“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很大程度上源于国际关系学者们思维上的定势。笔者认为,这几种危害的核心在于国家中心主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原则,而民族国家主权平等一方面导致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导致国际关系学者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因为只有当时的欧洲才有民族国家,才有民族国家主权的平等,这样就引导学者们进入现代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深渊。因此,要破除“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的束缚,首先需要突破的是要走出国家中心主义的窠臼。
布赞和利特尔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一书中,他们不满足于以近现代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史,将目光投入到更为久远的前威斯特伐利亚时代。他们分别将国际体系的发展分为前国际体系、经济国际体系和完全国际体系三个阶段,以此考察了采猎群、部落酋邦、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在长达60000多年的考察了国际体系的发生发展过程,认为“现代国家体系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历史奇迹,而是牢固地建立在古代和古典世界国际体系的基础之上,而后者又是从原始的前国际体系萌芽的。”[ 胡勇.一种打破威斯特伐利亚情节的有益尝试——读《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J].国际政治研究,2008,1:189.]在布赞和利特尔看来,理论和历史的“联姻”是突破国际关系“威斯特伐利亚情节”的重要途径。
五、结 语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话题,但无论是部分学者还是普通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国际体系的时候,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国际体系是什么”的问题。作为一个建构的概念,很多学者为它做过定义,笔者没有尝试做这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因为这样的定义已经很多,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丰满的概念,寥寥数十字的定义很难将其准确描述。因此,笔者结合他人的成果,从多方面加以厘清,可能更有利于树立一个较为清晰、全面、准确的国际体系印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