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政治学基本理论
● 阶级:认识政治的钥匙
√阶级:(04年名词)以特定经济关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社群共同体。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时代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是生产力有所发展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列宁在1919年在《伟大的创举》中各阶级下了一个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可以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实质是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
√阶层:基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阶级中有阶层。
√ 阶级的特征:1、“地位不同”说明阶级的历史规定性,阶级同历史上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这是前提与总出发点。2、“关系不同”说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区分阶级的主要标志;这是核心与关键。3、“作用不同”说明阶级地位是由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决定的;4、“财富不同”说明分配方式是有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决定的
√ 阶级的起源: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紧紧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不十分发达时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出现的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
√ 阶级的消亡: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产生了阶级,生产力的不够发展又使阶级之间的对抗和斗争成为一定时期内社会现象的基本内容,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使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称为人类历史的陈迹,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阶级消亡所需要的条件:1、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2、废除任何私有制;3、大力发展生产力;4、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彻底改变小生产,克服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ü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ü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内部结构出现的变化:垄断资产阶级随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的提高而扩大;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资本家增多;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一步分离,经营企业的往往不是资本家本人,而是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主管人员,他们成为现代资产阶级的特殊阶层;中小企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中等资本家的数量在稳中有增长,他们仍是资产阶级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基础力量;资产阶级统治工人的方式有很大改变,不少企业还在工人中发行股票,吸收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搞所谓资本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以缓和劳资矛盾。
ü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变化: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已经由传统的体力劳动向脑体两部分,且在进一步向脑体结合而以脑力为主;2、物质领域工人数下降,非物质领域工人数上升;3、科技革命影响,工人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日益提高;4、由于社会分工不断重新改组,工人阶级数量有较大增长;5、工人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工人生活改善与受剥削加重并行不悖。
ü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该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剥削社会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因为:1、历史上剥削制度、剥削阶层遗留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杜绝极少数变质分子和敌对分子产生;3、资产阶级腐蚀思想、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特色形式的阶级斗争表现为:对象特殊、内容形式特殊、地位和作用特殊。
● 政治关系
1、政治关系:政治主体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要求,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一切其他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的发展与变化。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身是指政治主体本身和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归宿、核心、纽带。
(1)特征:历史性、具体性、客观性、复杂性、发展性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主体部分是非对抗性的。包括阶级关系和政党、民族、国际、个人集体国家间关系。
2、国家利益: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国内政治上,主要是相对于地方、集体、个人利益。国际政治中,相对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世界利益而言。
● 政治权力(98、01、02年名词解释)
√ 政治关系中,某一政治主体凭借一定政治资源和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和原则而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一定整体客体的强制性的制约能力。这是权力在政治利于的特殊表现,是一切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运用政治、军事、法律、意识形态手段控制和支配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核心实质为阶级统治。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的源泉,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即对其正当性的认同);政治暴力是政治权力基础与后盾。
√ 构成要素:政治主体、目标、实现方式;
√ 内涵: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以经济权利为基础,其目标指向为利益。(1)实质意义上为阶级统治的权力:以一定财产权为基础;以一定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为内容,总体现一定阶级在社会共同体中与各种资源发生联系的优势地位;(2)概念内涵规定而言为专属国家的权力;(3)表现形态而言是合法公共权力;(4)本质特征而言是有组织的暴力;
√ 特征:公共性、工具性、阶级性、强制性、持久性、历史性;
√ 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对经济巨大反作用。阶级斗争和解放的工具。
√ 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
◆ 经济权力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以所有权为基础,通过经营管理权、产品和财产分配权等多种权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控制、支配乃至统治他人的权力。它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从政治学意义上,经济权力就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的体现特定阶级利益并对政治决策、政治目标、政治资源分配和政治体制构建发挥决定性影响的权力。
◆ 政治权力产生于经济权力,经济权力决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阶级斗争而产生。权力产生的根源是人的社会性。生产力发展是政治权力产生的客观前提;私有财产存在是政治权力面世的历史条件;经济关系是政治权力建立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政治权力的性质;
◆ 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权力可维护现存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可提升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是阶级解放的工具。
● 国家权力
√ 以国家政权为主体所发生的政治权力关系;指国家所特有的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全局性、权威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政治主体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和保障,掌握这一力量就可以建立自己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国家权力是政治主体活动的核心和内容,一切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都围绕国家权力展开。在国家层次上形成的为国家政权;在国家机构层次上形成了治权即政府权力。
√ 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国家权力的本质规定性。合法性即正当性,指国家权力必须得到公民认同,必须具备公共权威性质。合法性以国家权力公共性为根本前提,即国家权力建立在共同认同的基础上,代表公共利益,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行使权力;有效性指政府能否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性取决于政府权力运作资源是否充足。国家权力合法性维系,取决于政府在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两方面。
√ 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由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掌握的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
★ 论述:国家权力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种的作用。(运用经济与政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政治权利
1、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主要包括:自由、民主、平等权。
2、特性:(1)随阶级、国家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各国国情不同,政治权利的性质和程度不同;(2)对全体公民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是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3)与公民义务密不可分。
3、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政治主体成员积极性发挥、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章 政治体系
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体现,是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
● 国家基础理论
ü 国家的产生及其本质: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列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冲突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指这样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其中,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其根本利益,借助政治权力对整个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按照马克思把国家作为“虚幻共同体”的理解,国家是通过政治权力的运用,将在社会经济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一纳入到既定的利益框架中去的共同体形式。
ü 国家神权/神源说:最早的国家学说,如西汉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奠定中国国家神权基础,欧洲奥古斯丁。托马斯的托马斯主义。
ü 天人感应:(98名词):西汉董仲舒神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将孔子之学根据时代需要作很多新的诠释,并糅合各家,尤其阴阳家的学说形成。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天按照自己的面目塑造了人,人需要按照天的意志行事。从这一学说出发,他认为: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是按照天的命令来统治人,掌握生杀大权,人民应无条件忠于他。又恐君权过大危害社会,臆造阴阳灾异之说警告皇帝,不行仁政便会天的谴责。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是产生这一思想的现实历史基础,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地主阶级愿望。
ü 社会共同体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国家的产生与本质;西塞罗、格劳修斯:未能很好的区分国家和其他社会群体。
ü 国家/社会契约论:伊壁鸠鲁发源,格劳修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从自然法角度完善了这一学说,成为资本主义推崇的思想武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生活的不便,互相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力组成国家。国家是自然状态下,人们按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自由。如统治者违反契约,人民有权推翻它。为防止专横,洛、孟主张分权制。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关系。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
ü 国家统治说与国家要素说。
ü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方式。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国家权力始终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家问题归根到底应从社会经济生活中解释。在市民社会诸方面中,经济生活占据主要地位。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物质交往方式对人们的政治活动——其最高形式为国家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国家与社会关系(02年名词)
ü 国家的特点:(1)按地区划分居民,由领土、人口、主权、政府所构成;(2)设立公共权力,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行维持和运作。公共权威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公共权威的强制性由其公共性所合法化,公共性借助强制性来保证和维持;(3)统治阶级的国家,国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在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4)公民权利按财产状况分配。
ü 国家能力:国家将自己意志、目标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指中央政府能力,即代表国家意志、利益,其他公共权威及地方政府无法代表国际利益与意志。包括汲取力、财政力、合法化、调控力、强制力。
ü 国家的消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并不是永世长存的,而是注定走向“消亡”。不过,国家的消亡是一个自行消亡的自然历史过程。
ü 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
◆原始民主制: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为原始社会时期,对原始民主制的描述?原始民主制不是一种国家形式,他只是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他所依靠的不是强力,1、而是管理者的威信和被管理者服从的自觉性;2、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社会中没有特权和特权人物;3、首领的权威是源于“自由自愿的尊重”而不是强制性的权威;4、是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奴隶制国家及其特点:是第一个剥削阶级国家,存在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自由民阶层。其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特点是:(1)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主要形式有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和奴隶主贵族所有制;(2)奴隶主对努力采取公开的残暴手段进行压榨和镇压;(3)在思想上通过宗教迷信来欺骗和麻痹奴隶。相比原始社会具有进步性。
◆ 封建制国家及其特点: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其主要矛盾,本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特点:(1)土地所有者与政治权力之间直接的密切的结合;(2)逐步确立和发展了成熟稳固的封建君主专政体制;(3)地主阶级采取及其残酷的暴力和刑罚手段对农民实行恐怖统治,农民阶级采取农民起义反抗压迫;(4)普遍利用宗教和神学思想来欺骗和麻痹人民。(名词解释:宗法思想,实质上是利用血亲和血缘关系掩盖阶级剥削关系)国家的基本管理形式是君主制。
◆ 资本主义国家及其特点:本质只能是资产阶级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工具特点:表面上不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采取的公开的暴力形式,也不是表面上按公民财产数量决定其政治权利,而是在法律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统治人民。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1)实行代议制(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权形式,特征是选举议会,组织政府,是间接民主形式,基础是选举制,本质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2)实行分权制;(3)实行政党制;(4)法治政治。由于代议制为其主要特征,所以又称为代议制民主。
◆ 民族独立国家的性质及其特点:民族独立国家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州一批从殖民主义统治下摆脱出来的新兴的、独立的、有民族自主权的国家。它们的前身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独立国家,既是一个经济范畴,特指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和政治范畴,因为这些国家在独立之后,走上了独立自强的发展道路,并且在国际政治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其主要特点:(1)民族独立国家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在民族政权独立后是一支重要的反霸权主义力量;(2)民族独立国家带有一定的反封建或者反旧社会势力的进步性;(3)在权力结构上具有集权性,在权力过渡上具有不稳定性;(4)在政治体制上具有借鉴模仿性。民族独立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经济上仍然没有完全独立,任务依然艰巨。
◆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国家主权与占有一块领土并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语言的民族的结合。是最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国家形式。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统一国内市场,同时在政治上必然要求操着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
◆ 社会主义国家及其特点: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和专政而言,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之所以成为新型民主,是因为(1)无产阶级民主是确立在实现社会解放的基础之上的,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2)无产阶级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3)是最终得以真正实现的民主;(4)与促使国家和剥削阶级消亡联系一起。之所以成为新政专政,是因为:(1)大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2)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3)国家机关从社会主人变成社会公仆,权力回归社会;(4)最终目的是消灭国家。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是结合在一起的。
◆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特点:(1)符合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政治形式;(2)具有广泛的民主性质,其他社会力量也参与政权;(3)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政权民主性的扩大。本质上还是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国家形态(04年名词)
国家历史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依据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结构性质,国家社会形态可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官僚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形态本身看,近代民族国家兴起是国家历史形态的分水岭,依此可把国家历史形态划分为古典国家形态和现代国家形态。古典国家形态依其源流可分为城邦国家、权威国家、封建国家、专制国家。现代国家形态可分为早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社会主义国家形态、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
◆ 国家社会形态:奴隶制、封建制、官僚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官僚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的过渡阶段,由于实行了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或保护自由商业活动的政策,其社会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阶级关系无法绝对固定,无法形成大规模阶级对立。这种条件下,处于国家政权和民间社会之间的官僚阶层成为主要特权阶层,掌握政治权力的官僚阶层与民间经济力量相结合,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占据支配地位,享有某种特权,官民对立取代阶级对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古典国家形态
★城邦国家: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建立。城邦中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具有一定财产权的男青年成年后具备公民资格,有权利步入集市广场,进入城邦政治生活领域。城邦政治生活主要体现在集市广场聚会,公开讨论城邦公共事务;由所有公民参加的公民集会是唯一立法机构,它也控制城邦行政和司法。政治活动主要依赖说服。其根本特征:城邦与个人紧密结合,公民个人不能脱离城邦而存在,因为只有认同城邦共同体,尊奉城邦共同的神,他才能体现出超越于动物性的人性,成为真正的人。
★权威国家:古罗马国家形态中心观念为权威,权威观念即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存在必须以一定权威为前提,主要是祖先崇拜。元老院是罗马城邦权威所在,其所拥有的是权威和罗马公民对这种权威的尊重,其作用在于给予发布的命令以合法性。权威国家特征在于其权威是亘古不变的,而其权力体制则永远是未定型的,处于不断成长之中。这一方面使罗马社会充满冲突,另一方面为罗马国家扩展提供空间,由此形成罗马糅合君主制、贵族制、平民制的共和政体,同时也奠定了以制度化方式和平解决冲突的政治传统。
★封建国家
★专制国家:中国专制国家四大特征:(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确立绝对君主专制统治;(3)形成严密而庞大的官僚机构;(4)公共领域完全覆盖私人领域。是国家传统礼制和官僚制的君权。
◆现代国家形态
★早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一般称为宪政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分,形成由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所调节的自发秩序,即私人领域。国家以宪法形式规定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这些权利构成对公共领域公共权利的勘定。公共权力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主要目标。采取以人民主权为原则的代议民主制。
★社会主义国家形态
★后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形态
ü 国家形式:国家本质的外在表现形态,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横向和纵向上的分布。一般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所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本阶级统治的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设立国家权力机构,规定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并确定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产生办法。所谓国家结构形式,就是国家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03年名词)国家本质和国家形式是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互相联系的两个部分:(1)一定的国家本质,一定的阶级专政,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表现出来。国体需要相应的政体来表现,而政体由国体来确定,并为其服务。各种阶级性质的国家都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就不能代表国家。(2)在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中,国体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但政体决不是简单服从国体,它反过来影响国体。(3)政体的变化比国体的变化复杂得多,决定政体的因素除了国体之外,还有其他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相同国体的国家可能表现为不同的政体,不同的国体也可以在政体上大致相同。总之,将国家本质与形式结合起来,是真正全面完整把握国家问题的关键。
ü 国家职能:国家的职能是由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的,但国家职能也有自己的内涵和活动规律。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社会中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它不是指某一国家机构的作用,而是指整个国家机器对社会的作用,表现为国家政权机关对社会进行的系统的治理活动。其基本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对内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分子,对外保卫国家不受侵犯)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其中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领大部分,一部分是执行一切社会中都有的“公共事务”,另一部分是执行由于政府同人民相对立而存在的“特殊职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职能是“守夜人”和“更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成为“社会主宰者”,成为“大政府”。二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福利国家”,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界限日益模糊,但没有改变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公社具有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和管理公社事务的功能。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1)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和各类破坏分子,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有序进行;(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全民族的经济生活水平;(3)组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4)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实现。总之,当今中国的国家职能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ü 国家结构形式:(96、99、05年名词)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行政区划(国家将自己的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关系,以便相应的设置各级政权机关,实现对国家的统一管理)和权限划分(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将国家权力在各级政权机关中进行配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除了受到国体和政体的影响外,还受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n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特点是:(1)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在国际上只有一个代表;(3)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地方自治权限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之内。根据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单一制国家可以分为中央集权性(比如法国)和地方分权型(比如英国)。
u 单一分权模式:英国模式,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自治权力,但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监督,比如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
u 单一集权模式:法国模式,中央对地方具有较大的控制能力。地方议会只是行政机构,只能讨论决定地方管理事务,不能干预国家内外政策。
u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上的一个巨大创造。具体内容是:在统一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些地区不享有国家主权,享有高度自治权。
n 联邦制:是由若干个联邦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其特点是:(1)整体和部分之间是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2)联邦设有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并约束联邦成员;(3)整个国家认同同一部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4)联邦各成员也拥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教育、文化等公共事务;(5)联邦与成员的权限划分依据联邦宪法。美国和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美国是联邦分权模式。
◆定义二:由若干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特点:1、国民享有联邦和各成员单位双重国籍;2、具有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在其范围内,各联邦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联邦和各成员单位都有立法、行政与司法体系,互不隶属,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决定。4、国家主权由联邦政府与联邦成员分享,联邦政府对外行使国家主权,各联邦成员政府也有一定外交独立权。
l 国家政体:政治权力的结构分割
ü 国家政体的概念: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地位安排上的制度表现,是指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本阶级统治的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设立国家权力机构,规定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并确定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产生办法。根据人民和政权的关系,任何政体都可以划分为民主制(人民主权)和专制制(君主或者独裁主权)。
ü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原则如下:
n 人民主权论:卢梭第一个提出人民主权学说,认为主权由公意组成,不可转让,不可剥夺,不可分割。但卢梭主张的直接民主制,得出了小国寡民的结论,不适合现在情况。后世的修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张在现代国家实行代议制和直接制相结合;二是保护少数利益。
n 代议民主论:适合现代国家,客观原因导致无法直接民主,只能安排专门人员代议处理,是一种权力委托行为,根本的权力是在人民。
n 三权分立论:亚里斯多德最早提出分权思想,英国洛克倡导,孟德斯鸠系统阐发,认为国家权力三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别交给不同机关行使,相互制衡。典型是美国。
n 多元民主论:(02年名词)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倡导,认为民主实现更重要取决于多元社会体制,在这种社会体制中存在基于不同价值观和经济利益组成的利益集团,多元竞争形成民主。通过这些利益集团作用,可有效防止权力被集中到任何一个集团和个人手中。这一理论看到了传统民主理论的某些缺陷,是对西方传统理论的发展。
n 市民社会论: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基于对经济自由和个人权力的维护而形成的,代表人物有洛克、黑格尔、托克维尔。认为建立民主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并且能够对政治形成制约的市民社会的存在,否则,个人权力就无法得到保证。
■ 代议民主制:(03年名词)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以后确立的。由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由于各国政体不同,代议机关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代议制为间接民主,其基础为选举制,在本质上有利于资产阶级。
ü 政体的划分标准:(1)三分法,亚里斯多德创立,按照执政人数划分为君主、贵族和共和政体,并产生三种变态政体,即簪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2)二分法:根据单复数的执政人数,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3)根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分为内阁制和总统制。
¤ 古代国家政体:
n 城邦民主政体:(98年名词)是古希腊城市国家实行的一种政体。其基本精神是:全体人民是政权的最高源泉、法律的主宰。在这种政体里,以直接民主制为基础,城邦主权属于公民,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余一切国家机关都隶属于它。它有剥夺某个公民权利的司法权。每个公民都可以直接参加公民大会,都有权提出新的提交大会讨论的议案。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是议事会,在形式上类似与我们近代的代议机关,实际上起着行政机关的作用。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国家最高管理机关。公职人员或者由大会公开表决产生,或者以抽签方式产生,但有财产限制。该政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贵族和富裕公民),服务奴隶主。
n 贵族共和政体:奴隶制国家的另一种政体,在这种政体中,不存在终身任职的国王,共和国的最高官员是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执政官。设有元老院,基本上由终身任职的贵族担任,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该政体包括元老院、人民大会以及执政官和保民官组成。其中,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实权机构,人民大会只是一个表决机构,执政官基本上是由元老院指派,掌握军事和民政权力。因为最高权力机构是贵族组成的元老院,顾成为贵族共和政体。
n 专制君主政体: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风建国家和东方国家的一种主要的政体形式。具有如下特征:(1)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2)君位是终身的和世袭的;(3)君主通过一套对他负责的、庞大的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古希腊的奴隶制君主专制是贵族政体转变而来,标志是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权力转变为一个人的权力,元首集行政、军事、司法、宗教大权于一身,其他机构成为元首独裁的工具,元首成为皇帝。
n 贵族君主政体:是欧洲封建社会早期的一种政体,它是中央王权十分软弱、地方割据势力相对强大的产物。在这种政体下,国王是独立的总封建主,在其下由大小不等的各级封建主。全体封建主虽然在形式上承认国王的地位,但实际上,大封建主的实力不逊于国王,每一块领地都是一个“独立王国”,具有类似国王的权力,国王和大公的权力被各级封建主分割,国家保持名义上的统一,国王的产生必须在形式上得到各级封建主组成的贵族会议的统一。正是因为君主权力和王位继承受到贵族的限制,恩格斯称之为贵族君主政体。
n 等级君主政体:城市的兴起和市民社会的发育,催动了支持封建君主统一的要求。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各级封建主建立了所谓的等级会议,依靠始终支持他们的城市代表,进行加强王权和统一全国的斗争,形成了等级君主制。法国的等级会议就是典型代表。在这种政体下,国王受到等级会议的制约,没有等级会议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过,等级会议只是一个立法咨询机关,其决议对君主没有约束力。君主具有相对比较大的权力,并且努力寻求增大权力,由于等级会议和君主之间相互制约的格局,故而称之为等级君主政体。
¤ 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君主制与共和制)
试论西方民主共和制主要类型及其内在矛盾(05年论述)
n 二元君主立宪政体:简称二元君主政体,一般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势力强大的国家,实行这一政体的有尼泊尔、摩洛哥、约旦以及一战前的德国和二战前的日本。其特点:政府和议会分掌政权,属于两个权力系统,故称二元;(2)政府部长由君主任命并在形式上向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君主是真正权力中心,故称君主,虽然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但行动不受议会约束,具有解散议会、否定决议和不经议会颁布非常命令的权力;(4)宪法是钦定的,不是议会制定的。总之,君主享有极大权力,但毕竟受到宪法制约。
n 议会君主立宪政体:(01、03年名词)一般都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封建君主统治的传统的国家实行。比如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相比二元君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下:(1)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2)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较大限制,君主成为名义元首,不再掌握国家实权;(3)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不向君主负责,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就必须集体辞职,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n 议会共和政体:与议会君主政体不同的是,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不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产生的总统,当然总统也是“虚位元首”,若有违宪行为,要受到弹劾或者审判。国家的真正权力掌握在政府总理及其内阁手中。其特点是:(1)国家权力的中心是议会,议会享有立法权、组织和监督内阁的权力;(2)政府和议会是合二为一的,国家元首只能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和政党联盟领袖担任政府总理,由其组阁;(3)国家元首是象征性的角色,没有实权,一切职责必须由内阁附署;(4)内阁为议会准备重要议案,并促使其通过,内阁掌握一切行政大权,制定一切内外政策;(5)政府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答复各种置疑。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就必须集体辞职,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n 内阁制:(03年名词)是议会共和政体的行政体制,又叫做责任内阁制度、议会内阁制、议会政府制。此制度始于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行政权力集中于内阁,特别是集中于总理或者首相之手,内阁总理一般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和政党联盟领袖担任;内阁对政府的政策负责,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的时候,解决办法或者是内阁集体辞职,或者是解散议会的下院,重新大选,新当选议会如果仍然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必须辞职,重新组阁。内阁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和立法和行政的冲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缺点是过分依赖政党,并且导致政治动荡。
n 总统共和政体:(02、06年名词)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最为典型,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也仿照建立。与议会制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同时又是政府首脑;(2)总统制度下的内阁只是向总统个人负责的领导班子,内阁成员与总统是从属关系;(3)总统制是按照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谁也不对谁负责;(4)总统大多具有一定的任期或者限任届数。近年来,总统的行政权具有扩张的趋势。
n 半总统制共和政体:法国的总统制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点,被称为“半总统制”。法国总统权限扩大,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事实上的政府首脑,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保证人”和“仲裁人”,其权力包括任免总理,组织政府,任命高级文武官员,任命宪法委员会主席,主持内阁会议和签署法令。法国总统制又具备议会制的特点,政府对议会负责,但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责任由总理和有关部长承担,总理由总统任命。议会可以谴责政府,对政府不信任,但总统不负责。这种政体既不同于议会制,也不同于总统制,戴高乐称之为“半总统制”。
n 总统制与半总统制异同 (98年论述)
n 委员会共和制政体:(99年名词)又叫做合议制。在这种政体下,行政权属于最高执行机关的委员会。就行政组织而言,委员会的委员由议会选举产生,地位完全平等,委员会领袖没有特权,只作为国家代表。各委员一般是各部首长。一切政务均有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以委员会名义执行。就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而言,委员会可以向议会提出议案,但委员会只是议会的执行机关,行政权不能与立法权对抗,必须受立法权支配。特点:(1)委员会制是集体元首;(2)各委员地位平等,谁也不能指挥谁;(3)委员会由议会选举产生,必须向议会负责。该政体最初产生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瑞士最为典型。
n 法西斯独裁政体:是20世纪上半叶主要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崇尚暴力的国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政治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结构总危机的产物,是一种以恐怖和独裁为特征的统治模式。其特点:(1)实行个人独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名存实亡;(2)实行一党专政,其他政党和政治团体为非法;(3)对内实行恐怖主义统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被禁止;(4)对外大肆侵略、扩张、奴役和压迫其他国家人民。
n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政体: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定期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包括四个方面: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核心)、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人民代表大会有四方面的职权: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这一政体具有三个方面的优越性:(1)它是人民民主的真正体现;(2)保证中央和地方权力的统一;(3)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 国家政体基本类型:
■ 民主政体:以英、法、美为代表的早发型资本主义国家。其特征是:1.宪法至上。现代民主政体主权在民原则首先由宪法来体现,任何民主政体建立都以制宪为前提。2.建立代议民主制(间接民主);3.政府权力的大众化控制;主要方式为选举,日常则取决于一系列公民参与制度的完善。4.公民自治,公民在国家控制之外自愿组织起来,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互动而构成社会自治系统,公民自治系统有多元性、竞争性、开放性特征。
■ 威权政体:(05年名词)二战后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所形成的政体。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现代化压力,在社会力量薄弱,社会结构严重脱序和失范的条件下,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国内经济建设并实现社会整合成为唯一选择,从而催生威权政体。与民主政体相比,威权政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功能运作而非组织形式。1.有名无实的民主制度。其民主制实际功能是使威权政体统治合法化,宪法和法律未受真正尊重。2.少数人的威权统治。威权政体政治统治权多集中于一人或少数集团手中,权力大而制约少。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力为主导,议会仅具有合法性功能。3.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府、政府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制度上为这种介入提供充足空间。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得以逐步生长。4.微弱的大众化控制。这一政体缺乏有效的大众化控制,政府权力往往不受控制,这极易引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带来政治不稳定,也为政府官员腐败提供可能。该政体中,政府权力结构远未达到有机化,政治制度结构和功能呈现严重的错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面临合法化的危机,不得不向民主政体转型。
■ 极权政体:现代国家政体的极端形式,以德国纳粹政权为代表。其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众民主的发展,对极权元首集体性的狂热崇拜是极权元首上台执政的关键因素;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权元首借现代监控技术和传媒技术对民众实施高度的意识形态监控和行为监控。这一政体特征:(1)以极权元首为中心的环形政权组织结构,极权元首位于中心的空白地带,外围按意识形态狂热程度由里向外逐步递减形成各种层次。根据个人与极权元首的精神距离来确定其权力等级。(2)意识形态统治而非法律统治。极权政体的维系依赖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官方意识形态。(3)特务、警察系统的恐怖统治。个人生活的一切都处于极权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极权政体打破了国家与社会、集体与个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基本界限,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的全面破坏和控制。但缺乏持久性,一旦极权元首生命终结,极权统治会面临根本性危机。
★ 社会共和国(96年名词):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只能采用共和政体。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政治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马克思把这种以“社会解放”为自己目标的共和国称为社会共和国。社会共和国的基本命题或总原则是:将产生于社会但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重新归还社会,使社会公共权力与社会本身融为一体,不再构成超脱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仅是纯形式的政治解放,仅实现了体制和法制上的变革,国家仍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社会共和国要超越它,实现社会解放,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得到实现,将政治形式与社会关系的内容统一起来。这样的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在现阶段无适应性,仍有指导意义。
● 政府机构:政治活动的最主要主体
√ 国家与政府的联系和区别:(06年名词)1.联系:(1)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2)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3)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政府作为国家具体化,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2.区别:(1)政府权力不等于国家主权;(2)政府功能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功能,政府并不具有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功能;(3)国家合法性层次高于政府。合法性是指权力所具有的权威性认可和接受。政府权利是相对的,有限的。
ü 政府机构:是统治阶级借以行使国家权力进行统治的具体机构。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广义的政府机构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政府机构的形式是由国家本质决定的。政府机构特点:阶级性、权威性、整体性、公共性。
ü 政府的产生:政府机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性质的变化而变化。(1)在原始社会里,存在着一定部落组织,由自己的议事会;(2)国家产生之后,氏族社会的组织变成国家的统治机构;(3)不同历史时期,官僚机构表现不同。
√ 政府机构设置
(一)立法机构组织形式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
◆一院制是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构,其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学说,认为人民共同意志只能由单一立法机关来体现。
◆两院制则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两个并立的立法机构,共同行使立法权。两院制理论基础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认为由两个立法机关分享立法权,可最大限度的实现民主,防止专制。根据两院的权力关系,有三种模式:一为英国模式,形为两院制,实为一院制,下院权力远大于上院;二为美国模式,参众两院权力大体平衡,均由民选产生,两院有一定分工,任何法案需经由两院通过。三位德国模式,行政权与立法权相统一的两院制,联邦议院由普选产生,联邦参院由各州产生,联邦参院立法先经联邦政府再由联邦议院审议通过。
◆二者利弊:一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统一,政治稳定,避免立法机构内推委扯皮、效率低下;但容易形成立法机构权力独大,出现“议会专制”。两院制中,下院代表平民大众利益,上院由“社会精英”组成,有贵族院性质,两院权力关系体现了平民与贵族力量平衡。其优点限制了议会权力,防止多数暴政,防止草率立法,两院选举时间错开,有利于政策延续和稳定,但其内部冲突,立法效率低下,新兴国家多采一院制,西方国家多用两院制。
◆立法机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二)行政机构(一种设科分层的金字塔式结构)
◆三种形式:职能机构、办公机构、直属机构
◆四种职能:执行宪法法律,参与国家立法;决定实施国家内外政策,任免政府官员;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编制并向立法机构提出预算,调节干预社会经济。
◆ 行政机构扩张趋势:
(1)行政权是对国家意志的执行权,并且特指国家行政机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权力,以自上而下的命令指挥方式加以贯彻实施,其特征:集权特征;效率为首要目标;经常性;积极权力。当代西方国家出现行政权强化、立法权弱化,部分立法权正向行政机构转移。这一变化使立法权性质发生变化,行政权日益凌驾与其他政府权力之上,行政机构逐渐走向集权,呈现“行政集权民主制”结构。
(2)表现:行政职能范围扩大;机构膨胀;人员编制增加;
(3)原因:基于社会管理复杂化的需求;行政机构自身利益的自主性;
(4)改革的必要性:当代行政管理一方面要求行政机构功能完善和职能扩大,另一方面这种扩张又必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和行政支出增长,给行政机构有效运作构成巨大障碍。
(5)途径:a、在机构设置上构建“电子政府”,行政机构权力组织变为扁平化结构,取消中间等级,以职能中心形式实现组织内部分权。这些职能中心借助电子互连网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公民可通过点击政府网页介入公共行政运作过程。一方面提高行政工作透明度和民主性;另一方面政府公共服务所要求的普遍、平等的国民待遇得到贯彻。b、在行政职能履行上,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型。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向私人企业下放。这样行政机构减轻工作负担,由于市场竞争的引入,公共事业和服务提高了效率。
(三)司法机构
◆功能:法审判功能;立法功能;权力制约功能(司法审查权、行政审判权)
★司法审查权:(04年名词)又称违宪审查权,指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立法机构的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和裁决的权力,如政府机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行为与宪法条文相抵触,则宣告无效,甚至要追究政治或法律责任。司法审查权由普通法院或专门的宪法法院履行,一般由审理具体案件的方式来进行违宪审查,某种意义上具有立法功能。
★行政裁判权: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并做出裁决的权力。它所针对的是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违法、失职、越权或其他过失所引起的诉讼,本质是防止公民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权力侵害,或对损失进行弥补。行政裁判权由普通法院或专门的行政法院履行。通过该权的运用,法院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行为进行纠正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职权:解释宪法或法律;受理诉讼案件;进行司法审判;处理非诉讼业务;
ü 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具体化,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二者的联系是:1、政治统治职能的实施必须以社会管理职能的履行为必要条件,因为社会管理职能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和合法性基础。2、社会管理职能履行需要政治统治职能保障;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政治统治职能的合法性依赖于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性,社会管理职能的根本目标在于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系统的一体化程度和有机化程度;国家相对自主性程度。二者的区别:一个体现阶级本质,一个体现公共性质。
u 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改革:(06年论述一部分)政府职能转型即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型,主要是政府和市场同为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转变。
(一)政府职能转变实际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主观上取决于政府对自身功能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据主动进行职能调整。客观上,乃是基于市场力量的成长而具备了自发配置资源的能力。一方面政府退出这些领域;另一方面,市场缺陷对政府提出功能替代,使政府职能泛化。一般而言,政府职能定位在于对市场机制缺陷的弥补,可勘定为:提供制度和规则以保护市场,维持市场的有效运转;弥补市场的不足,进行纠正性的干扰,包括提供公共物品,制约无效率垄断等。
(二)西方国家职能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1、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市场失败);2、积极干预的大政府阶段(政府失败);3、政府与市场合作阶段(政府职能范围收缩,目标转换)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能转变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变,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具体方式上的转变。政府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由指挥微观到宏观调控,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变为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为辅。形成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明晰政企之间产权关系,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合理的权力界定,其五大职能为:
1、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公共政策;
2、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
3、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秩序。
4、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
5、优化政府自身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化。
ü 现代政府组织和运作的基本原则:(新)
u 人民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在民,抽掉了政府的神圣基础,国家倡导一种公共利益至上的精神。
u 有限政府原则:现代政府以市民社会为基础,政府权力以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基本限度。
u 分权制衡原则:资产阶级政府的组织原则是分权原则,资产阶级分权学说最早是洛克提出,分为立法权和行政权、联盟权。法国孟德斯鸠阐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美国独立战争后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并使三种权力互相钳制。分权制衡不过是资产阶级协调内部关系的手段。马克思认为权力只能存在职能上的分工,不可能分割。三权分立本质上依然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手段。
u 法治政治原则:(97年名词)政府组成、权力范围以及权力行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公民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原则主要是针对政府而言的,保护民众权利。
ü 政府的组织原则:
u 集权原则:奴隶制和风建制国家,政府组织原则是集权制,国家的全部权力集中在奴隶主和封建主手中,专制君主集大权于一身。
u 分权制衡原则:
u 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政府组织原则是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机关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产生,其他一切机关由代表机关民主产生,一切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受人民委托,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集中统一的行使国家权力;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高效运行。
u 议行合一原则: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原则,主要内容: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一切机关由代议机构产生,立法和行政是一体的。此种原则保证了效率。
u 宪政及宪政独裁:宪政是明确规定各种权力和各项限制,建立有限制的政府,以区别于专制政治。资产阶级宪政包括遵守宪法和宪法适应两个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在危机时期常常运用紧急权力,比如小布什的特别紧急措施,并非破坏宪政,而是一种宪政独裁,宪政独裁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三个基本事实上:一是民主国家的复杂政治制度面临危机发生可以采取宪政独裁;二是危机时刻,自由民主政府做出调整以恢复常态;三是为救亡图存采取的特别措施。宪政独裁的三个特征:权力集中、权力扩张和权力摆脱限制。宪政独裁有三种基本形式:行政独裁、立法独裁和建立战时政府。宪政独裁具有危险性。
√ 政府权力结构
◆政府权力纵向结构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纵向权力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是历史地形成的,决定了政府总体的社会调控和资源配置方式。划分原则:(1)保留权力的分权原则;(2)授予权力的集权原则;可分为四个类型:
★中央集权结构:国家的统治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强调中央政府的集权和权威,中央政府在整个社会调控中具有核心地位。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领导和控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权力划分,只有对职能范围的界定。中央可根据需要收回或扩大授予地方政府权力,以求在维护中央政府权威和地方政府积极性之间采取平衡。这一结构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权威和社会稳定,以对社会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利用,但其容易压抑地方政府积极性和自主性。
★地方分权结构:核心为地方自治。中央政府权力由地方政府让予,二者权限由宪法明确规定,军事外交等全国政务由中央政府执掌,地方政府拥有较大自主权,中央采取立法监督、行政监督、财政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指导、调控。这一结构保证地方政府自主性,地方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发展推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但地方政府离心倾向较重,中央政府缺乏整合权威,对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社会稳定会构成潜在威胁。
★均权结构: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类型进行优势综合而形成。以坚持中央极权为前提,地方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二者进行明确职能划分,并在法律上赋予相应权力,二者权限固定,权力调整必须依法进行。中央与地方虽为上下级,但对地方政府的领导遵循分权原则,通过法律调控和人事调控等间接途径实现对地方政府的领导。中央权力与地方政府权力是一种均衡关系,在中央集权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分权实现地方政府的权力自主,既保证中央政府权威,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联邦结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相互独立的权利体系,两者互不构成权源关系,由宪法规定其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形成协调与合作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以承认各自在法律上的独立为前提,中央政府无权干涉作为联邦成员的地方政府独立的权力范围。不干预原则是联邦结构最为显著的特征。联邦结构是一种开放的权力结构,可包容各种权力系统,在构建大规模社会的同时也能充分保障民主的发展,杜绝专职集权的可能。
★权力动态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根据职能要求形成均衡的权力分布,并且在法律和制度上加以规范化,避免畸轻畸重的现象,从而使中央与地方都能在其权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积极性。
◆政府权力横向结构: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关系。职能分工是三权划分的客观需要,分立权衡是主观设计的结果。
★集权制:即家长制三权分立制,特征体现在半总统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的权力凌驾与各政府机构之上,成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仲裁人”和“保证人”,三权分立制衡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国家元首的权力。议会对内阁的不信任案能否导致内阁重组,最终取决于元首同意。
★分权制衡型:体现于总统制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议会、总统和法院承担。这些权力机构之间地位平等,各自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各权力机构之间的权力交错设置,即存在一部分公共权力,同时又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议会对总统提名的内阁成员有同意权,总统有立法否决权,法院有违宪审查权,议会不能对总统实施倒阁权,总统也不能解散议会,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议行合一型:体现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三权之间以议会为中心融汇在一起,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内阁、法院都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拒绝或否决内阁提案,则表示对政府不信任,内阁必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第四章 政党政治:政治权力的最主要操作力量
■ 政党及其特征: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现代政党的特征:(98论述、03年简答)(1)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的组织,这是政党的本质特征。政党是围绕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在一定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组织,是阶级斗争合乎规律性发展的产物。政党是阶级的核心,政党斗争是各阶级和阶层斗争的集中表现。(2)有一整套争取和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纲领。政纲所表达的是政党谋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谋取政权后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它集中反映某阶级或阶层根本利益,体现政党基本性质。(3)政党有特定组织和纪律,从而动员、组织本党党员,维系组织、统一意志、提高政党自身战斗力。(4)要竭尽全力争取民众。一个政党的力量同它所拥有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密切相关。(5)政党由特定阶级和阶层的骨干分子组成,群众、党员共同行动一般都由政党中最有影响、最有经验、最有权威的集团领导。政党的这几个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是同其他社会组织或社团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n 政党的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斗争的实际状况和力量对比士政党产生的直接因素。
u 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政党诞生于英国,早期政党(英法美)的产生初期,都是围绕着某些重大的政治原则,由政府内部的各种政治派别分化组合而成的,而且一般都是在议会和政府的舞台上活动的体制内政党,他们往往以某些杰出人物为核心,围绕着某些重大的政策分歧而在议会或政府内部展开争论并形成稳定的派系,进而轮流上台执政而形成不同的政党。但是早期政党与普通大众没有持久的联系,并没有将触角延伸到社会深层,各阶层大众没有卷入到政党政治中来。现代大众性政党产生于美国,直接原因是现代选举制度的确立。选举权的扩大带来争取大众支持的需要,1960年后,现代大众政党产生。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旧体制的多党林立到法西斯一党专政,再到战后多党林立的格局。
u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现代化: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斗争中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工业革命造成了劳资矛盾的尖锐对立,国际工人运动崛起,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武装了工人运动。共产党建立,各国实践。
n 政党的类型:
u 根据政党产生方式,法国政治社会学家迪维尔热提出了“内生党”和“外生党”。前者是体制内产生的政党,是议会内部的议员在政治活动中逐渐联合起来形成的政党;后者是从体制外产生的政党,是在代议机关之外的政治力量对统治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取得自己席位的政党。
◆ 议会党团: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成员进入议会以后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组成议会党团,以此来统一本党党员在议会内部的活动,其最高决策机构是议会党团全体会议,负责选举议会党团正副主席和各委员会负责人。主席一般由党的领袖担任,议会党团内部设有督导员和各种工作委员会,负责维持党的纪律,督促本党党员投票。
u 地区主义政党:是在一些国家中以地区和少数民族为基础而行成的,以发展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为主要目标的政党。这类政党大多在一个国家内部活动,并且基本上是一些小党,往往没有上台执政的机会,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策。
n 政党的作用:(1)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阶级的组织和领导作用)(2)干预和领导国家政权,主导和影响政治过程;(政党为了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往往要借助国家政权,而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掌握国家政权。)(3)制定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是政党活动的基础,又是指导政党活动的基本依据)(4)政治录用和精英输送,培养、挑选、配备各级领导人;(政党要想实现自己的纲领,要有成千上万的各级干部去贯彻执行。政党往往是一个阶级培养自己的政治人才的机构。)(5)宣传作用;(政党要想使他的成员和人民群众了解他的主张,就要掌握舆论机器进行宣传鼓动,并与敌对阶级的意识形态作斗争。)(6)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n 政党政治:(00、04年名词)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狭义上政党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上指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争取成为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实现党的纲领和政策,把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政党政治核心。处理协调与国家、其他政党、社团、群众的关系。
◆现代政党政治功能:(05年名词)现代政党在民主政体下发挥正功能,政党是现代民主政体支持力量,没有政党,代议民主政体不可能实现良性运作。(1)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政党通过控制议会、组织政府、利用国家强制力把阶级以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2)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政党是利益输入的中介和桥梁,它把民众利益诉求加以整合,上升为国家意志。(3)政治社会化。政党整合利益时,也在传播政治游戏规则,使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成员对国家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和政治原则达成共识,提高政治认同,确保政治秩序稳定。(4)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5)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 一些西方现代政党在支撑现代民主政体的同时,存在某些对民主政体构成威胁的负功能。(1)政党本为民主而建,但其自身的官僚化与寡头化发展却使其可能成为一股反民主的力量。(2)政党本身作为一种超大规模组织,决策中有可能损害小的社团中大多数公民利益,而以实现政党的自身利益为第一需要。由此,政党政治结果是反平等的不平等格局的加剧。(3)由于政党本身寡头化和超大规模特征,使政党能左右政治议程,控制政治运作规则,这就意味着公民对政治控制越来越少。由此,政党政治发展可能带来民众的冷漠,政党政治运作也可能使政党越来越蚕食民主。
◆ 政党政治的运作机制
(1)组织建立与发展;(2)成员吸纳与更新;(3)经费来源与管理;(4)选举组织与展开。
候选人产生的五种途径:政党提名、选民预选与签署、个人登记、临时写入、党外延请。
◆ 影子内阁:又称在野内阁会预备内阁,指某些国家在野党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组织样式凑成一个准备上台的班子,班子进行政策辩论时,各部“部长”就相关方面发言,一旦执政党失去u执政条件,影子内阁就可上台。
■ 政党制度:(02、03、06年名词)根据一国法律规定和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党结构模式。主要包括政党的体制模式和组织结构两个方面的内涵。政党体制模式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和党际关系模式。可分为资本主义政党与社会主义政党;竞争型政党与非竞争型政党。政党的组织结构是指政党的内部构成和活动规则,可分为体制外政党和体制内政党。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与该国的历史传统、民族习惯、政治制度和阶级斗争状况等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主要取决于国内各阶级和阶层的力量对比,以及国内各种政治力量集结或分化、组织政党的状况;同时,选举制度也起一定的影响。
u 一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个政党长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独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在法律和事实一般不允许其他政党的存在和与之争夺政权。法西斯主义一党制;民族主义一党制;一党领导制。
u 两党制及其本质:(03年名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两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控制绝大多数的选票,在无需其他政党的支持下,通过取得议会多数或总统职位,轮流上台执政的政党制度。其中获胜的党,掌握政权,成为执政党。另一党处于在野党获反对党的地位,监督、牵制政府。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一般在理论和法律上允许多党的存在,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最具有实力地位的只有两党,且处于相互对峙的局面,其他小党势单力孤很难与之相抗衡,不能在政治上起到决定作用。通过分析“两党制”在现实政治中的实际运作,发现其政治实质:(1)是实现整个资产阶级统治持久稳定的“两手办法”;(2)是调节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集团间的矛盾的政治工具;(3)资产阶级进行民主伪装的重要手段
u 联合执政的“多党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一国之内常有若干政党彼此互不相让,因此,只有在个别情况下,一个政党能够长期稳定的在选举中单独获得多数席位,通常情况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结成联盟,共同参加选举,取胜后共同组成联合内阁,内阁阁员也由这联合的各政党分任之。在议会中只占少数席位且不参与执政的政党则成为反对党,反对党有时也组成联合阵线,与联合政府抗衡。
u 单独执政的“多党制”:即一党独大制。(99年名词)在一些存在多党的国家中,政党之间不存在政权的更替,一个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明显超出其他党,在议会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一直处于单独执政的地位,(例如:日本的自民党、意大利的天民党、印度的国大党等),这一类型的多党制又被称为“一党居优制”“一党独大制”,他介于一党制和多党制之间,实际是多党制的特例。他与一党制的区别是:在于多党制中的一党居优是通过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保持对话关系,听取反对党的批评。
◆ 无对抗性政党制度:由于国家法律的禁止或者压制,一个政党不存在对手,或者即使存在,也没有实际意义,所有一党制都是这种类型。非竞争型政党制度 合作、冲突、互助的状态
法西斯主义一党制(党魁独裁形式);民族主义一党制;一党领导制;一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制;
◆ 竞争性政党制度:一国政党通过竞争选票或议席的方式而上台执政的政党体制模式。
★极端多党制:五个以上的政党存在并且都在政党力量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征:政党联盟执政和政局不稳。
★有限多党制:3-5个政党,意识形态差异不大,政党竞争是向心力作用下的竞争,容易形成政党联盟和政党集团两极化分布。
★一党独大制:各政党仍有竞争,有一党占有绝对优势而长期执政。
◆ 反对党与在野党的异同:(1)区别:反对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中与执政党相对应的政党;在野党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没有执掌或没有参与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政党,是执政党的对称。(2)联系:这些政党在议会或总统竞选中没有获得多数,不能组织或参加政府。在野党处于政府内阁之外,对政府政策不承担任何责任,可自由对政府政策进行抨击。反对党在议会内外牵制和监督执政党,影响政府政策,要求执政党采取符合他们利益的政策,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倒阁。在野党的活动反映了不同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在多数国家,在野党是反对党;在英国,只有议会中最主要的在野党才是法定反对党。
■ 民族独立国家选择实行一党制的情况:(1)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由单一政党领导,独立后基于崇高威望确立一党制,比如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2)民族独立后和平将多个政党合并成一个政党,比如坦桑尼亚。(3)允许多党存在,事实上一党单独执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4)军事政变后取消原来一切政党,形成一党制。
■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领导地位:(1)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在人民革命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2)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3)是无产阶级承担的当前以及未来的使命决定的;(4)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正确理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内涵(1)党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党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利;(2)并不意味着党可以代行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3)并不意味着可以排斥其他党派的参政与合作。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主要通过执掌政权,对国家生活进行全面领导,支持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生产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本质。
■(01、05年简答、论述)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政党学说、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总结。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2、政治协商是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共同遵守宪法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就有关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重大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
第五章 政治团体:政治的外部重要影响力量(新)
ü 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压力集团、院外活动集团):社会政治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按一定规则和结构组织起来,为实现其特殊的利益而介入政治过程,对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以影响政府决策的人们的集团。在资本制国家中,有共同利益而组成的社团的数量和种类十分庞杂,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成为政治角色的社会团体,即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团体,称为“压力集团”。政治团体的特征:(1)共同的集团利益是基本特征;(2)政治团体都有着各自的组织规则和组织结构;(3)参与和影响政府的政策过程。(4)群众性政治组织。在西方社会有“隐形政府之称”。
ü 集团政治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的阿瑟•本特利,1908年,他发表了《政府过程》,认为政治过程实际上是集团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立法、行政、司法部门是集团作用于政府的中介,公共政策是政府试图协调各种集团利益诉求的结果。1951年,戴维•杜鲁门出版了《政治过程》一书,成为20世纪中叶研究利益集团政治的代表作。书中指出:集团是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考量和面临共同的挑战的情况下形成的,集团间的冲突是政治领域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重要动力,也是公共利益形成的基础。政府决策正是有着一定政治目标的利益集团作用于政治过程的结果。1952年厄尔•莱瑟姆出版了《政治的集团基础》,认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主要社会价值只有通过集团才能得到实现。
ü 政治团体的类型:按政治团体所追求利益的性质,可分为特殊利益政治集团和公共利益政治集团。按照组织结构的性质,可划分为官方性政治团体、半官方性政治团体和民间性政治团体。按政治团体的法律地位,可分为合法政治团体和非法政治团体。
ü 半官方性质政治团体:指那些既承担某些类似政府机构的政治职能,又在相当程度上代表本集团成员的利益诉求,并通过与政府的联系,向政府机构反映本群体要求的集团,这类集团在组织行为与组织目标上呈现明显的“官民两重性”。
ü 政治社团与政党的区别:(1)在组织目标方面,政治团体仅仅追求影响某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必向选民负责;政党则追求获得国家政权,组织政府,实现党纲;(2)在组织性质上,政治团体具有排他性和选择性,政党不具备排他性;(3)在组织规模上,政治团体是小集团政治,政党是规模政治,规模大小决定着政党的生命。
ü 政治团体行为模式:(1)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力图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施加影响;(2)影响政府人事构成;(3)动员公共舆论。(4)司法诉讼;(5)政治公关,即通过与政府决策部门领导人或议会议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影响政府政策的目的。
ü 政治团体在政治体系中的功能:(1)政治表达;个人或集团对政治系统提出要求的过程,它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政治过程原动力。(2)政治沟通;政治系统内通过信息的沟通以达成正确政治决策,从而有效适应和控制环境的过程。(3)政治动员;一个政治系统吸引民众参与政治过程的一系列努力。(4)政治社会化。政治团体传播和延续那些与特定政治体系相适应的政治取向模式和政治价值观,传授政治技能与政治知识。
第六章 政治民主(一种政治统治形式和国家制度)(新)
√ 含义:本质上阶级统治的政权形式,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一种国家形式的形态,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作为一种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政治民主是社会成员在该体制下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过程。实质上是社会成员与政治生活管理。
√ 功能: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决定于社会经济基础,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体现在维护和发展现存的生产关系,保护决定这种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归根到底,为了保护和发展占有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经济利益,这种民主只有建立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功能:(1)为政治权力和政府提供合法性来源;对法律和政治规则的遵从是政治生活的主要标志。(2)提供政治决策基本规则和机制;(3)促进了政治生活中正义、平等、自由等价值实现。(4)有利于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提高国民对政治体系认同,推动政治一体化,有利于理性政治文化形成。
√ 类型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体三分法,民主制即多数人执政的政体。
◆古典民主理论:洛克社会契约论证明民主是人民的统治;卢梭人民主权;密尔的代议制政府。
◆自由主义民主:来源于自由主义与民主的结合,相互强化。意味着权力来自人民,但应受限制,即人民及其代表在立法和决策方式、范围上应受限制。个人自由是否得到保障、政府权力是否受到限制,是区别自由主义民主和其他民主的根本尺度。这种民主忘记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受政策选择的影响,真正的自由产生于经济平等化的实现,这是作为政治、程序民主的自由主义民主无法解决的。
◆多元主义民主:(06年名词多元民主制)由本特利、杜鲁门、达尔等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认为精英民主论低估了政治自治和社会团体相互控制的能力。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利益多元、权力多元化,公民作为利益集团中一员来参与政治,对其施加影响。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会形成一种新的权利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格局,政府政策正是在这些利益团体之间协调、交易、妥协、合作达成。各个集团为争夺统治权力而斗争,处于相互对立、冲突的状态,但这并未构成对民主的威胁,恰恰是表达民主的核心和政治稳定的根源。多元民主论在西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揭示战后西方社会多元化和西式民主某一真实面,但并未真正揭示民主本质。因为它用利益集团代替阶级,掩盖民主阶级内容和阶级性质,把民主决策看成是各利益团体的相互作用,忽视了政治权力的特殊决策地位和作用。
◆精英主义民主:代表人物是韦伯、米歇尔斯、熊彼特。核心观点是政治是政治家的政治。主要观点有:(1)民主是社会精英统治;(2)民主意味着多元精英竞取权力的过程,采取政党竞争的形式;(3)公民定期选举政治精英为决策者。同时,公民通过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利益集团领导者、决策者为重要组成部分;(4)精英阶层开放,人人有平等机会成为精英。民主的现实含义即:人民有权通过投票来决定由谁来充当政治精英。这种民主在某种程度上揭示西方民主实质,反映了大垄断集团空孩子社会政治的现状,在经验层面反映了现实民主生活的非理想性。但忽视了利益集团的作用。把少数政治寡头控制的社会政治称为民主政治使对民主的悖逆。但民主的理想和内在价值追求需要一种能实现大多数人的对政治生活的有效影响和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维持平衡的民主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的民主,是最高也是最后类型的民主。(1)本质特征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2)体现了人民切实行使国家统治权力即人民民主的特征;(3)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4)实行国家权力内部三权必要分工的统一体系。现实中十分不成熟。呈现过渡性,不平衡性及局限性特征。
√ 政治民主化:民主的实质是民主精神和价值是否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和尊重,民主规则是否是调节政治生活的唯一游戏规则。
◆前提:对早期民主化国家而言,在完成国家建设后,政治世俗化,对政治的驯服。对后民主化国家而言:必须存在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土、人民的有效控制;国家具备最低限度能来发展经济、维持社会基本稳定。
◆动因:①社会经济发展,成员民主意识大大提高,产生对民主的内在要求;②前民主政权合法性受到挑战;③经济发展对非民主国家产生的压力;④早期民主化国家示范效应;⑤外部势力强加而启动民主进程;⑥政治精英阶层战略选择。
◆方式与路径
A、战争征服在民主化进程中扮演重大角色:外部力量帮助下复国后民主建设;民主制度的内部重构;外部力量监管下的民主安排;
B、国内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在民主化进程中起决定作用:文人政府或平民领袖发起的民主化进程;军政府发起的民主化;军事集团领导的民主化;
C、政府反对派在终结权威主义政权,设定民主框架中起主要作用: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终结权威主义统治;党派协定;倾向民主的党派领导下发生的暴力过渡。
共性:在传统社会或权威主义体制背景下展开;成功转型是以整个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社会政治生活深层变化为内容,涉及宪法重新制定或修改、国家制度的重大创新;民主化是新旧体制自然交替的结果。
◆巩固与前景
衡量民主制度巩固的依据:行为上,当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行动者不再使用重要资源,通过创制非民主政体或分裂国家的办法来达到目标时,民主制得到巩固;态度上,在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或对政府极度不满时,公众仍认为民主程序和制度是管理公共生活的最适宜方法,民主政体便巩固;宪法上,各种政府、非政府力量同样服从于并习惯于在经过民主过程所产生的法律、程序和制度范围内活动时,民主制度便巩固。
◆政治转型类型:国内时常体系完善,市民社会发育良好,中产阶级出现,社会矛盾以和平、制度化方式解决,权威向民主过渡为大势所趋;经济上有所发展,市场经济尚未完善,各种阶级并存,新的代表生产力的阶级未主导社会时,整个社会处于改革,会有两种结果;经济落后,社会力量弱小,在外部力量推动下转型,则极不稳定。
第七章 民族和宗教
l 民族: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力量
ü 民族的概念:(斯大林)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ü 民族的基本特征:(03年名词)共同语言是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特征
ü 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民族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从氏族、部落经过部落联盟发展而来,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和当时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其过程具体分析。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民族的类型有原始、奴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之前的为古代民族,之后为现代民族。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几个问题:(1)民族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比如美利坚民族;(2)若干民族可以结合成为一个民族,比如盎格鲁-萨克逊民族;(3)民族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4)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区别,前者是各民族共同特征消融,后者是一个民族丧失特点过度为另外一个民族。
ü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民族问题是指由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在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并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阶级问题主要是指各阶级之间因经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政治要求对立即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民族问题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他总是同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相联系,这就是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发生一定的联系:(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通常划分为一定的阶级;(2)阶级压迫是造成民族压迫的根源消灭阶级压迫是消灭民族压迫的前提。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1)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人类社会两个不同的共同体;(2)阶级的区分比民族的区分更深刻;(3)民族压迫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ü 民族自决权:(06年名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从政治意义上讲,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从抽象意义上说,民族自决权指的是民族权利,即各民族有权按照本民族的愿望来处理自己的事情,或独立、或联合;或实行联邦制、自治制,均由自己决定。民族自决权包含的具体权利:A政治分离和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B自由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C反对兼并和侵略干涉的权利;D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保卫祖国的权利D实现民族彻底独立和彻底解放的权利;它是各民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到更紧密联系的民族政策。
ü 民族平等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指全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世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并趋于一致,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以及原有的特征已经消失而融为一体。是世界各民族高度发展和全面接近的结果。因而它不是一个局部的过程,也不可能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范围内完成。它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人们既不能过早的要求,也不能抗拒。它是建立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丧失本民族的特性,而过渡到另一个民族。历史上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之分。自然同化是指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民族同化落后生产力的民族。强迫同化是指压迫民族中的剥削阶级凭借暴力或利用民族特权的强制性手段,强迫被压迫民族改变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屈从于统治民族。尽管从形式上看它能达到民族同化,但实质是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
ü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97、98、01论述)民族是组成国家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建立以后对民族的巩固和发展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国家总是由一定的民族构成的。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形式往往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政体形式。其次,民族运动为近代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近代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在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形成同一民族,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完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最后,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无论在欧洲、东欧地区,还是在非洲霍梅州,民族冲突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社会政治现象。
ü 民族与宗教的关系:(01、05年名词)民族与宗教是密切相关的。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轨迹。但两者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宗教的产生本来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同时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为宗教本身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一个民族的社会组织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宗教的传播与遏制、宗教功能的强化与弱化以及对宗教的保护和冲击,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样,宗教对民族共同体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
ü 在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的原因:(1)民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民族差别和民族特征的消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继续存在着;(3)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民族猜疑、民族歧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全部消失。根源在于民族差别与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ü 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内容基本上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各民族民主平等的团结统一;逐步消除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实上的不平等;承认民族差别,照顾民族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矛盾。民主平等与民主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ü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民族平等以真正的彻底的革命内容:世界上的民族有大小、强弱、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并无优劣和贵贱之别;坚持民族平等就必须反对任何民族特权;民族平等原则要求逐步消灭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要求民族平等的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
ü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02、04年名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一种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是民主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
ü 中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这是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具体来说,(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3)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互相帮,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点: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的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l 宗教: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力量
ü 宗教的起源: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历史现象,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即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原始社会宗教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形成各种图腾和宗教原始仪式。阶级社会的宗教变成现代宗教,标志是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最终形成对社会压迫的恐惧。宗教会随着存在基础的消除而趋于消亡。
ü 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日益计划和巴勒斯坦犹太人反抗罗马残酷统治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圣经》是基本经典;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阿拉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吸收基督教、犹太教的因素并结合哈尼佛教的基础产生,对阿拉伯国家的创立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古兰经》是基本经典。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6-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是印度奴隶社会阶级矛盾的产物,基本经典为佛经,分为经、律、论三种。
ü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2001论述):宗教是国家的一种调适机制。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别是国家产生后,宗教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对自然界的神秘感变成被社会统治阶级利用、改造和发展,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表现为宗教与国家政治制度相互渗透。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宗教是同国家的提倡和支持相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宗教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调试机制,对于任何国家都不可缺少,问题在于应该调适到什么程度。
ü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2000论述):原始社会,宗教不具有政治意义,只有到了阶级社会,宗教才与政治产生关系。从其根源上来说,现代宗教本身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总体来说,两者表现为政治制约宗教,宗教影响政治。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1)宗教充当政治统治的工具;(2)宗教斗争反映和影响着政治斗争;(3)宗教思想文化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ü 我国宗教特点: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国际性。
ü 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还将长期存在的原因: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不完善,宗教还有它存在的客观基础;某些严重的天灾人祸给人们所带来的种种困苦,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摆脱,人们还不能准确及时的预测各种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困苦,对许多自然现象的秘密,还没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ü 我国的宗教政策(2000论述):做好宗教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和四化建设意义深远。(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每个公民在宗教信仰上自由作主,自由选择,即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教派的自由,信仰改变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2)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不允许国家干预,也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和公共教育。(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坚决纠正侵犯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和宗教界合法化的现象;(4)共产党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与宗教活动。(5)既要坚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办教会的方针,发展同境外友好人士的往来,又要对境外干涉势力保持足够警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
第八章 政治行为与政治活动
ü 政治统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优势,凭借政治权力对全社会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统治。这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最高层系的行为。特征是:阶级性、强制性、合法性。致力于直接形成或获得统一的国家政权和铸就稳定的社会局面,从而使社会管理具有政治性质而成为政治管理,还为政治管理的具体展开而确定必要前提。
ü 政治统治理论:1、精英统治论;2、多元民主论;
3、无统治阶级、技术构成阶层论(01年名词):一战以来,科技巨大进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理革命”的发生使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管理权发生分离,掌握管理权的经理们属于拿工资的阶层。认为一个技术社会中,权力的重要范畴是职能而不是所有权。这种说法把问题表面化了,实际上统治阶级并未大权旁落。现代西方社会的特点是:不同的社会阶层间存在巨大的运动,原来阻止下层的个人上升为领导者阶级的栏杆已经撤除或至少降低,使几乎所有的政治力量和社会贤达都可参与社会的政治领导。
4、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并以此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公共性与阶级性并存的思想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出来:资本主义一方面为维护阶级利益要进行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为维护统治合法性要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来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
卡利斯马:即超凡魅力型统治:权威主要是最高统治者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把人们徐寅在周围而成为追随者和信徒,这是一种前理性时代的社会政治现象,尤其当社会出现某种危机时,卡利斯马便从信仰系统外部造成影响,使人们对原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转而接受新的信仰。其合法性来自于服从者作为信徒的虔诚态度,因而始终不稳固的政治统治形态,往往随领袖人物生命的完结而完结。处于社会转变中的国家多属这一类型。
法治(97年名词):以明文规定的法律和规章治理社会,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必须以民主作为基础和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法规必须通过一定程序来制定,不以少数人意志为转移;法律裁决由民主程序产生的司法机关做出。以维护公民利益为取向。法治是一种较稳固的政治统治形式。
ü 政治管理:(96年名词)是以政府机构及其相关组织为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中与政治统治相关的人和事所进行的领导、决策、组织、沟通、协调和监控活动,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巩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政治管理是国家和政府及其相关组织参与其中的政治性事务管理领域,是围绕着政治统治而展开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是以政治权力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管理。
ü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都是政权的两种基本作用方式,目的是维护特定社会秩序,统一于国家职能之中。在行为主体、客体、实施手段上不同。
政治统治 政治管理
行为主体 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整个统治阶级 与国家意志贯彻相一致的权力主体:政府、执政参政党、政治社团
行为客体 多数人或少数人 社会多数成员
作用方式 根本方式为阶级专政 行政的、民主的方式
ü 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二者都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中心的政治事务管理活动。政治管理主体比行政管理宽;管理范围比行政管理广;
ü 政治管理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我管理,是不带政治性质的社会自主性、自发性、自治性的管理领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自我社会管理。两者在管理范围和管理方式上有差别。,政治管理向社会管理过渡。
ü 政治管理的发展:前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和后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
u 前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在工业社会之前的政治管理模式。管理主体只限于政府,权力性质规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任意性,管理凭借的规则是传统的继承和管理者个人的意志,管理权威来自于传统和个人魅力,管理方法简单落后主要是行政强制和思想教化。此时的政治管理缺乏独立地位,与政治统治行为混融在一起。主要有两种形态:(1)家产制政治管理;(2)历史官僚帝国。
★ 家产制政治管理:管理主体未实现和社会的相对分离,缺乏明确政治管理目标。萌生与氏族或家族共同体的世袭家长制首脑未从生产活动中完全解脱,对传统虔诚和对家长本人孝敬构成权威行使的两大基础,成为政治管理活动所依凭的两大规则。政治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很难分开,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早期政治管理模式多属这种形态。
★ 历史官僚帝国政治管理:最高管理者依世袭产生,合法性来源于传统与魅力。政治管理体系发展出某种有限自主目标,政治组织从社会当中实现了权力向中央有限集中,专门性政治管理活动已达一定自主化,管理主体有专业化特征,官员通过能力和成就考核而获得终身职位,臣民并未与他的其他社会角色分开,许多传统亲缘共同体仍发挥政治管理作用,管理范围有限。这是介于家产制与官僚制的过渡性的政治管理模式。
u 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现代社会所普遍采用的政治管理形态,特点:(1)实现了政治管理的专业化和技术化,政党人员、立法人员、行政官员、司法人员构成专业管理队伍。(2)实现了政治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3)管理手段多样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道德手段称为现代政治管理的四大基本方式。民主政治、官僚体制和市场经济结合。
★ 政党分肥制政治管理模式:资产阶级革命,天赋人权与主权在民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落实这一原则而展开的选举和动员活动中出现政党,并成为现代政治生活主角。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将国家政权当作实现政纲的工具,全面垄断政治管理,国家机构中职位按照在选举中功绩大小而由政党独家分配,“胜者全胜,败者全败”是这一时期政治角逐最终结局。当时西方学者认为这种安排最能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但有两个致命弱点:(1)政治管理所要求的连续和稳定性不能实现;(2)分肥制在当时带来严重腐败现象。由此,西方国家相继实行文官制度。
★ 官僚制:(00年名词)现代政府一种基本组织形式,以层级结构和法理权威为基础而建立的,在指挥和控制现代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统治和管理体制和方式。具有三个特征:(1)劳动分工。以专业为基础的分工意味着所有工作合理的按职能分成若干单元,各单元有明确权利和责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2)层级结构。官员的地位、作用明确依阶层制原理设置,自上而下分配权力责任,分层也构成报酬基础。(3)对事不对人的法规。要求官员们在管理活动中严格按法律规定和程序来处理业务工作,个人主观意志排除在管理之外。
★ 官职职业化:(97年名词):即把文官从事的公务工作当作是一种职业性工作,把文官看成如工程师、医生、教师一样的职业人员,不随政党选举的更迭而进退,无过失即可常任至离休,不得随意辞退,政治中立。
u 后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随着官僚制的发展,其作为政治机制对经济机制的替代程度就越多,进而造成对市场机制的压抑,社会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束缚以及个人创造性的挤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官僚制成为后工业社会的强大呼声。具体做法是在政治管理的输入端口,部分国家开始提倡直接民主制,由人民直接来行使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保证公民更加广泛的参与立法和监督事务,在输出端口实行“政府卸载”运动,将政府直接经营的大量社会经济事务放给企业和社会,由划船者转变为掌舵者,具体方式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行政事务的社会化、放松企业管制以及削减福利开支等。但是,这些改革在总体层面缺乏完整的现实形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目前还仅仅是趋势。
ü 政治领导:政府、政党和其他政治团体及其领袖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来确定政治活动的基本方向、基本人物和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发动群众的深层动机和需求并说服追随者来为实现这些动机和需求的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基本特征:(1)关注的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整体利益,比如确定政治活动的价值、规范、方向、目标和基本原则等。(2)在形式上表现为政治领袖和政治精英的实际活动过程。(3)以特定的政治权力为后盾。
ü 政治决策:(05名词)政治管理的主体对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步骤的时机选择过程。这种决策是发生在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威性决策,是对公共权威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定义二:政党和国家机关选定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按照一定方向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方法和手段等活动。基本要素包括:决策主体是国家中的政党和整个国家机关体系,决策对象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内容包括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构想,决策的属性是有组织的政治活动,遵循一定政治程序。主要特征是阶级性和权威性。
u 对内政治决策和对外政治决策:对内决策,一部分是关于统治阶级统治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另一部分是关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u 战略性政治决策和策略性政治决策:战略决策是政党和国家机关就国家政治全局、国家发展方向等根本性问题所做出的决策,在政党和国家机关一系列政治决策中居于主导地位,适用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策略性决策,(99年名词)主要是指政党和国家机关在实现战略性决策所提出的目标的过程中,就具体行动做出的决策,以及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的决策。它适合于某一局部、一个历史时期的某一阶段。具有局部性、短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保证
u 资产阶级政治决策过程:四位一体,(1)垄断资本家集团提出利益要求和政策设想;(2)垄断资本家的智囊设计论证和提出方案;(3)提交议会和政府通过一定程序形成法律、行政命令和司法决定形式肯定下来的政治决策;(4)掌权人物和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权威和强制力强制实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决策是维护经济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其决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在特定利益表达的基础上,集中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和意志,并通过国家机关运作,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u 戴维"伊斯顿的政治决策系统模型:输入(支持和要求)-政治系统——决定或政策——输出——反馈。政治系统理论
ü 政治组织:政治管理的主体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标而动员追随者并通过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权责分配和规范建立而建立起某种组织架构的过程。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组织是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建立过程;微观意义上的政治组织是实现某种特定的政治任务而开展的组织过程。
ü 政治协调: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调解,使之趋于平衡和谐的政治行为和活动过程,其产生直接来源于政治冲突的存在,对于那些功能失常的,有利于实现政治目标的政治冲突进行调节是恢复政治秩序的关键。政治协调的方式主要有:政治干预(政治管理主体对冲突各方予以主动干预和压制,强迫各方做出一定的让步以平息冲突)、权威仲裁(以政治管理主体应冲突方的要求,在冲突各方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被动裁定是非)、协商妥协、协同合作和搁置回避。
ü 政治沟通:《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沟通是赋予政治过程以结构和意义之信息和情报活动。政治管理意义上的政治沟通是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信息的吸收、选择、存储、传送、分析和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沟通机制的基本要素:(1)政治信息传送者、沟通者由政党、利益集团和其它政治性团体完成。(2)基本内容:政治信息的输入、转化和输出。(3)政治信息处理:由正式官方机构和个人进行筛选和整理。(4)政治信息沟通渠道:政府许可并制度化的政治通道和各种人际关系通道。
ü 政治监督:政治体系为了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行而对整个体系进行的监督活动,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权力的廉洁和高效运行,防止权力的腐化堕落。政治监督的方式主要有:宪法监督,即违宪审查,(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专门的宪法法院和普通法院来审查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在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是否违反宪法,并对违宪行为给予必要的纠正和制裁)、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和群众监督。政治腐败:政治行为偏离公共利益轨道的一切行为都是政治腐败。
ü 政治治理(governance):指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l 行政管理:政府的内部管理行为
ü 概念:是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包括国家行政部门本身事务的组织管理。国家行政管理以国家政权为基础,以国家行政职能为内容,以国家有关法律为依据。
ü 功能:维持、保卫、管理、服务
ü 行政体制:主要指为国家行政机关所建立的组织制度,它包括权力分配、制度模式、组织机制等。如各机构的权力如何划分、各机构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各机构的组织机制如何运行。行政管理体系能否有效的运行,能否发挥高效的功能,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行政体制,特性是:系统性、法制性、稳定性。
ü 系统管理学派:(98年名词)西方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后历史最久,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法约尔为鼻祖。研究对象:管理过程和职能,认为管理是个过程,将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对职能进行分析,确定每个职能具体原则,试图同这两者的分析,并在理性上加以概括,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管理科学。实质是泰罗、法约尔科学管理及行政管理方法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心仍是注重管理工作的经济与效率,强调管理机构的机构和对人员的管理。
ü 新公共行政学派:(97年名词)20世纪70-80年代由专业管理人员和学者形成的一个学派,宣称这是从政治学与行政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科学,致力于将公共行政的注意力从传统的关心效率、效果、预算和优良管理技术向关心社会公平上来。特征是对道德伦理、哲学和行为主义感兴趣,基调是道德,重点是社会需要。社会公平既是其赖以建立的原则,又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ü 首长制与委员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行政首长一人承担,成为首长制。美国的总统制可以说是典型的首长制,优点:可以做到职权集中,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便于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指挥系统;缺点:在行政实践中,曾有行政首长“不胜负荷之苦”的现象,又是一人考虑问题难以周全,另外也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委员会集体承担,则成为委员制或合议制。优点:可以做到集思广益,考虑周全,分工合作,集体负担,便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缺点: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失于空谈,议而不决,无人负责,当代的行政活动以责任明确,行动快速为主,因此偏向于首长制,同时也考虑合议制的积极因素。
ü 集权制与分权制:(01年简答)集权制是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者很少拥有自主权,它制定的一切措施均需依照上级机关的法令或者指示,优点是政令统一,统筹全局,标准一致,指挥灵活;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弹性,束缚下级机关积极性。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享有自主权,上级机关在下级机关的权限内不能干涉,优点是具有弹性,可以发挥下级机关积极性,但容易造成混乱,影响整体功能。
ü 直线制与职能制:直线制是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辖业务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管辖范围随着层级下降而缩小。优点是政令畅通,容易管理,缺点是各级首长管辖过多,责重事繁。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门管辖业务内容不同,但管辖范围相同。优点是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缺点是不能独立存在。
ü 首长负责制:(01年名词)中国行政部门的行政体制。一切行政事务属于行政首长负责,在其范围内民主集中。
ü 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各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作用,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项功能。
ü 人事行政:如何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考试、选拔、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解职、退休以及分类管理等事务。
ü 资本主义国家官僚制度的产生极其弊端?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用法治代替人治,是一个特点。它的出现是历史进步。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和要求。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结束封建专制及官僚制的愿望,职业化文官制代替行政官吏终身制,人民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法律和一定机构保护。但弊端是:首先,他并没消除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大祸害——官民对立;官民关系反映管理制度实质,是区分不同性质官吏制度的根本点。其次,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多,在客观上产生了列宁指出的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官僚机构庞大的弊端;再次,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在其运转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等现象比比皆是.
ü 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特点与作用:(1)特征:公开竞争、择优录用;文官无任期限制,长期任职;文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不得参加党派活动。(2)作用:稳定政局和保持社会管理的连续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稳定社会情绪,模糊阶级意识。
ü 《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1854年英国专门为研究文官状况而成立的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人文官制度的报告》。这一报告对英国政府人事制度全面调查后提出,抨击当时官吏制度,指出任人唯亲、营私舞弊、买官求职的恩赐官职制,是导致政治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报告就政府官员考试、录用、提升等提出一整套建议,成为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文件,奠定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ü 《富尔顿报告》: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的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有5方面:成立新的文官部,隶属首相与财政部领导;改变文官制度结构,取消6个等级,代之以专家类、行政类、秘书类;调整文官录用原则,笔试改为口试,放宽年龄、学历限制;重视专家作用,适应政府工作专门化、复杂化需要;加强文官培训制度,建立文官学院,对其培训。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官队伍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ü 《彭德尔顿法》: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法。规定:建立由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统筹文官事务;建立公开竞争考试来录取文官,取消分赃制;文官不参与政治活动;对文官进行分类管理。这一法律通过,结束了分赃制时期,开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任用官员的以“功绩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官制。
ü 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制原则;现代化管理原则。
ü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努力实现机构精干,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行了一系列干部队伍管理方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干部队伍管理方面的制度。
ü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造就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家;有利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吸引一批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形成高效能的行政指挥系统,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加强干部人事工作法制建设和公开监督,使干部工作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第九章 政治参与: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政治行为
ü 政治参与:(03年名词)伴随20世纪上半叶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政治参与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指在特定的体制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策制定活动的各种行为。它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需要。政治参与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现在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是伴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而出现的,资产阶级为了吸引劳动阶级共同抗衡封建专制力量,主张实行普选制,将扩大选举作为斗争策略。
ü 特征:本质特征是:阶级性,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转化的结果。其基本特征包括:(1)参与主体是公民和公民组成的团体;(2)目标指向是政府活动;(3)在性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4)参与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投票、选举、结社、集会等;(5)基本上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
ü 政治参与的类型:个别参与(是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是选举,还有政治讨论、信访、与国家公职人员接触、捐赠政治资金等)和组织参与(是与他人合作以特定的团体形式参与政治的活动,主要是政党和政治社团的活动);主动参与(是在自愿基础上影响政府的活动)和被动参与(并非自愿,而是通过他人引导、劝说、威胁等方式产生的影响政府的活动);直接参与(不同任何中介直接进入政治过程的行为)和间接参与(参与者通过一定的中介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常态参与和非常态参与(当国内外出现政治危机和重大变故,在政治参与条件受到限制、剥夺或者按照常规途径无法实现预期政治目标时,参与主体以非常规的方式参与政治,比如请愿、游行示威甚至政治暴力等方式更换官员、影响决策、改变制度等)
ü 政治参与的功能:(1)对公民而言,发挥政治学习功能:教育功能(公民掌握必要的政治价值观、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增强对政治体系的体验性理解和关注程度,提高参与者的政治觉悟,成长为合格的政治公民)、表达功能(为公民和团体提供了将其利益和要求传递到政治系统的机会,并施加影响。)、监督功能(包括对掌权者的监督和政府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2)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功能(一个政治系统内部成员对该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3)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功能是民众如何控制政府。
ü 政治参与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程度:政治参与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衡量公民参政的程度不能根据个人或一部分人是否参与了政治发展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某一种形式,而是需要在政治发展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多种形式上观察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主要有两个指标:广度即参与政治活动人数的比率分布,强度即影响政治系统整体的程度和持续性。影响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ü 政治参与的主体:公民、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
u 公民政治参与:公民不同于臣民,是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是随着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培育成长起来的。其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选举投票、政治结社、创制复决、随机性参与等。
u 政党政治参与:通过在以特定的政治纲领为基础的竞争性政党及其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选民可以对政治行为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政党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制定竞选纲领、招募和挑选政治候选人、组织竞选(筹集竞选经费、组织竞选班子、开展媒体宣传、动员选民登记等)。
u 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主要目的不是获取政权,而是只影响政府政策,将本集团的主张或政策方案纳入政治过程。因而他们一般没有和政党那样广泛的政治纲领。主要参与方式有:政治捐款、参加选举、院外游说、
u 非政府组织(NGO,第三部门):指处于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是由民间自愿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取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人们称为“非营利组织“、“独立部门”或者“第三部门”,在英国称为“志愿部门”,在法国称为“社会经济”。具有六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ü 政治参与的途径:(1)制度化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一个政治系统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选举(普通公民以投票方式表明自己对公职候选人、政党政策的立场行为。制度化了的普通公民控制政府最为有效的工具)。(2)非制度参与:自发、随机、不可预见(3)参与民主制和公民自治
◆参与民主制:也称为半直接民主,是指代议民主制向着完全的公民自治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治形态,这是在古代直接民主制和近代代议民主制基础上,随着现代信息传输手段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为了满足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公民参政意识强化的要求,允许公民更加广泛的参与公共事务,保障他们有效参与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条件,并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为公民社会腾出更多的自治空间。但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突破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有真正意义的公民自治。“电子政务”。扩大了公民权利(普选权、参政权、经济权利),积极参与。
◆行政集权民主制:二战之后,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权力扩大,行政高度集权和空前扩权,从以议会为中心的权力结构走向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结构。比如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张。
ü 资本主义政治参与的性质与形态:(99年论述)性质: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1)创制与复决、(2)选举、(3)社团活动、(4)官民个别接触。
u 公民创制与复决权:(03年名词)公民对政府进行直接政策控制的方式,是指一定数量具有选举资格的公民提出法案和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公民创制(00年名词)是指通过获得一定数量选民的签名提出议案,呈送立法机关,并在下次选举中以选民投票决定。最早于1845 年在瑞士采纳,分为直接创制和间接创制。公民提出的法案不先进入议会程序,而由公民直接投票决定,称为直接创制。将法案先交议会表决,若议会不通过,再提交公民投票的,称为间接创制。公民创制不同于一般的请愿活动,公民以请愿方式向议会提案,议会不具有受理的义务,而公民以间接方式向议会提出的议案,议会有处理的责任和义务。公民复决分为表决和否决。公民表决是指在议会通过的法律尚未实施之前,经公民投票决定之后,法律才能生效。其中不考虑公民或政府机构是否请求表决的,称之为强制表决;在公民或国家机构请求下才能表决的,称之为任意表决。公民否决是在法律已经实施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如果公民或政府机构对法律表示不满,政府则将其提交公民投票决定。除了公民之外,可以请求复决的国家机构有行政部门、议会等。但涉及财政赋税、宣战、缔约、沟壑、兵役等禁止创制、复决。
u 选举保证金制度:候选人在缴纳竞选保证金后如得不到一定比例选票数,该保证金将被没收。
u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和特点:性质: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政治参与,使资产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特点: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狭隘性、工具性
ü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和特点:性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活动。特点:广泛性、发展性、规范性、基层性、义务性。
ü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通过选举、罢免等活动,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组成、政府决策的政治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合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2)人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和管理事务;群众向各级国家机关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参与国家重大事务讨论、决策,对国家机关活动进行监督。(3)人民群众还通过基层社会生活参与政治。具体形式有:
u 选举:普遍选举(除去年龄、某些疾病、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平等选举;扩大直接选举;差额选举、秘密选举。
u 政党和人民团体的活动:参与政党本身就是参与政治,民主政党实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人民团体(共青团、公会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参与活动。
u 基层群众自治:(01年论述,97、99年名词)是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直接民主的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由全体成员自我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宗旨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基层群众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参政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它萌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会、贫农团和居民小组等自治性群众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形式;(2)不同于按照职业、行业、民族等界限划分的一般团体,而是具有广泛群众自治基础的综合性组织;(3)它不是政府机关也非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村民和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但与基层政府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总之,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以及参与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u 社会协商对话: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领导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以公平、平等的方式就当前重大问题进行的沟通和协商,这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证公民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全国、地方和基层各个层次上展开社会协商对话,不仅可以起到“安全阀”的作用,而且可以密切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公民当家作主的意识。
u 人民信访:是人民群众以信件传递或者直上访的形式与政府部门的接触活动。它对于支持和协助政府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对政府工作及其政府公职人员行为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它有利于揭露政府部门的不正之风,提高办事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 政治参与与政治现代化
◆ 现代化: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具体层面上,指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增长、教育普及、世俗化、社会流动等。在政治领域常表现为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传统向现代变迁过程中,更多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进入政治体系,当现有体制无法提供足够渠道时,政治参与扩大导致制度超载,引发参与危机,造成不稳定。
(1)从人的主体意识看,从人身依附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在现有体制内难以找到依托,使整个政治系统处于高度紧张。
(2)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使社会利益分化,而缺乏有效的组织化建制将这些社会经济集团融合并同化进政体的情况下,这些集团便成为反对、推翻现有体制的潜在力量。
(3)政治参与常是现代化带来的“副产品”,是政治精英不得不面对的社会压力。
(4)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 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
民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途径对政治精英实行某种程度控制是现代民主政体基本内涵,即表达、执行、制约。然而,作为民主政治核心要素的政治参与并不能直接带来政治民主。
政治参与对政治民主的促进:
(1)政治参与必须是适度的。民众适度的政治参与能为政治精英发挥其创造力,进行制度创新留下较为广阔的空间与时间,在公民参与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某种必要平衡和张力的政治系统是催生和维护民主政治的理想土壤。
(2)政治参与应具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代表性,政治参与代表性意味着民众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行为普遍性,不仅应体现在社会结构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不同地域之间。
(3)政治参与应当组织化。政党是将政治参与纳入民主化轨道的关键力量,现代政党政治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组织各种选举,争取使本党候选人当选以组织政府,从而使本党政纲纳入政治过程。政党是沟通民众参与和政治民主的重要桥梁。
◆ 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
二者关系复杂,不仅涉及政治参与本身性质、结构和方式,而且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和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密切相关。
(1)自由主义模式(卡尔。多伊奇,李塞普)
公民参与政治程度越高,政治体制对公民要求的反映就越灵敏,从而能提高公民对政治系统认同感和归属感,后者直接关系这个政治系统的稳定。
(2)“差距”模式
政治参与骤增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对低下。
①社会动员(需要的形成)/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社会颓废
②社会颓废/流动机会(少)=政治参与(向政体施压)
③政治参与扩大/政治制度化水平低=政治动乱
政治精英选择:
①技术统治模式:抑制参与→经济增长→分配不平等→抑制参与恶性循环→参与爆炸
②大众模式:广泛参与→社会经济平等→经济减缓→引发冲突→参与内爆
◆ 政治冷漠:表示政治参与行为的缺乏,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这种状况产生原因:在长期政治浩劫中,公民对政治反感,失去信心;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大部分问题已经被解决,公民觉得无所谓;弊端是: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掌握,出现决策专断,甚至导致政治反抗。
第十章 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
● 政治文化
ü 政治文化的概念及特征:(98、06年名词,00年简答)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中的投射形式。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倾向的总和。每一政治系统都表现出该系统特有的政治系统取向模式,而这种取向模式就是该系统的政治文化。一系统中,人们对政治对象取向模式有三方面: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该社会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对政治系统的要求及对法律的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点:阶级性、民族性、发展性、历史继承性。
u 柏拉图的心灵论:(99年名词)古希腊的柏拉图曾勾划社会的政治结构,她认为人们的“心灵”来源于一个“可知”的理念世界,各种人心灵中的理性、意念、情欲三因素的比例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社会上的等级结构和秩序。
u 亚里斯多德本体论:亚历士多德以本体论来探讨国家问题,提出了人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命题,认为人具有一种合群的天性,决定着人类想和自己的同类过共同的生活,因此建立起了国家。
u 民族精神论:到了近代,以民族精神来考察各国政治的文化性的政治分析思路,在蒙德斯鸠的学说中已经清晰可见。概括为:由于各国的气候、土壤、面积以及居民的职业、性格、风俗习惯等等的不同,决定了各国的民族精神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同。
ü 政治文化的结构
u 政治文化的内涵要素结构:(1)政治心理:(96年名词)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映,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和未定型的感性认识,就其内在过程来看包括政治认知(感觉、知觉、印象和判断)、政治情感(内心体验和感受形成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动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政治态度(行为倾向性的选择)。(2)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是一种显性的政治文化,以语言、文字等明确的符号体系为载体,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完整的思维框架,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和政治理论。(3)政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对待政治系统,政治事件以及政治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取向。政治价值观三要素:政治思想观点(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意向,直接反映社会经济运动和生产方式状况)、政治理想信念(对国家政治生活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定和追求)、政治评价标准(对国家政治生活尤其是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团体和政治领袖等的价值衡量尺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最深刻的反映了阶级的利益,政治价值观变动处于活跃状态,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状况,社会经济基础本质的变更,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首先这一层面发生更替,表明一种新质文化代替一种旧质文化。
u 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按社会结构多样化的分解与组合,构成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的社会结构机制。政治文化亚文化结构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并与该社会结构相对应。分为(1)基本的亚文化结构(不同阶级、民族的政治文化);(2)具体的亚文化结构(不同职业、年龄、地域群体的政治文化)
ü 政治文化的功能:(1)指导政治行为;(2)影响政治体系;(3)制约政治发展
ü 政治文化的类型:
1、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率先提出了一个比较分析各种政治文化的框架,他以属民同参与者的区别,将政治文化分为三类:
u 地区政治文化:存在于传统社会,如在一个部落中,部落成员只是酋长的属民,在酋长的统治下生活,对共同体感情强烈,但对政治体系没有明确的意识,不参与政治。
u 臣属政治文化:属民对政治体系是完全被动的,只与政治体系的输出相关,却并不积极参与政治体系。
u 参与政治文化:存在与发达的国家,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体系的输入结构和过程,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地认识,在任何层次上都存在对政治批评和评价。
2、按政治体系功能的三个层次,可分为:
体系文化:公民政治倾向对一个政治体系维持和调节有重要意义。政治体系合法性与政治共同体同一性为其重要内容。
过程文化: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及公民的政治信任程度、政治感情等。
政策文化: 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政治倾向,对重大政治问题所持的态度。
3、按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认同程度划分:
不完整政治文化:人们对政治系统缺乏普遍认同感,地方忠诚性超过对中央政府的政治忠诚,社会团体之间缺乏必要信任,政府主要依靠武力来维持射虎程序和政府权威。
整合性政治文化:表现出比较一致的和阶层化的政治认同,特征有:民众对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忠诚高于对地方和团体等次级单位的忠诚;政治暴力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团体能保持相当程度的政治的信任;合理与持久的政权忠诚。
ü 政治文化的思想观念
u “天人合一”:董仲舒提出。
u 延安精神:抗日根据地延安时期确立的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主参政意识;具有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助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特权和反对腐败。
u 政治人:处于一定政治关系和政治体系之中,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既可以指某个个体,也可指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包括公民及官僚和政治家。
ü 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世俗化(人们世界观、思维方式及社会角色定位标准的深层变迁)和参与型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主体的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角色日趋活跃)的形成。
u 动因:内部动因(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和知识流量的增加)、外部动因(外来政治文化成分的介入)。
u 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现代民主政体不仅需要一套正式的制度建制,而且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民主政体承认个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认为政府权力得自民众得同意,民众有权参与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决策等。具体来说:(1)政治系统赖以立基的主要依据在于民众对该系统中“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结构之内在合理性的信仰。(2)民主政体下的公民对自己在政治过程中的影响力具有较强的自信。(3)由于民主政体的开放性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使得人们在公共政策的倾向(对政治行为选择,即对社会资源提取和分配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和保守主义色彩。
u 公民文化:是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伏巴在《公民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所谓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和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其特征表现为:公民具有“民主人”的人格特征;公民具有参政的愿望并视为理性的行为;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效能感和自信;公民具有较强的输入功能取向;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对政治民主化有重要意义。
ü 加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1)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现实的政治生活基础;(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以深化和推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ü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关系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1)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有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责任感;(2)人民群众有强烈的参政意识。(3)马克思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价值取向;(4)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信念。这也为政治评价提供科学标准:集体主义,即人民群众共同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不同群体利益必须服从全社会整体利益。
√ 社会主义民主观: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基本点,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全部政治生活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轨道,即由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国家制度上,要求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证国家无产阶级性质;在政治过程中,要求在共产党领导下,支持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发展上,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l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系统的核心)
ü 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取得后者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权威阐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他构成一个政治系统中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权威通过社会化过程按自己所倡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并使其经过后者的认知过程逐步的内化为他们观念结构的一部分,赋予政治权威道德感召力和超越具体利害权衡的正当性。
ü 意识形态霸权( 01年名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用来表示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者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意识形态霸权指在国际关系中,通过新闻媒介、电视、广播、文艺作品等对外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实行意识形态渗透,使对手的信仰体系和政治稳定发生动摇,破坏其民众的团结性以及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促使对手向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演变的目的。美国的人权外交是典型。
ü 政治文明:是指政治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动态概念。对此,现在有各种见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具体地说,政治文明包括价值目标、制度规范、组织体系三大方面,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文明的政治理念、政治秩序、政治目的。理念为先导、制度是关键载体,秩序是保证,目的是必备要素和价值追求。
l 政治社会化(96年论述)
ü 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是一定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部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ü 特点:这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从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人从事政治实践,获得“政治人”属性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传递、学习过程的统一。从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ü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治组织。教会、工作场所、社群、同辈集团等。
ü 方式:直接方式: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专业训练、政治实践;
间接方式:人际转移、价值转移、规则转移。
√ 作用:对个人来说,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对政治文化而言,政治社会化是维持、改变、创造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对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社会化能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 社会主义政治社会化:
内容:即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精神文明,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地位作为最大政治取向和基本内容;以全体人民政治实践为主要途径,强调政治实践和认识的一致性;为全体公民进行政治学习提供切实可靠的物质保障、政治场所和法律保障。
目的:使全体公民形成自觉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当家做主的社会地位。
l 政治合法性
ü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合法性指的是制度、权力与社会基本信仰、价值的内在一致性程度;其二,合法性指的是权力的委托者对现实制度和权力的认同、支持和忠诚程度。——选自林尚立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核心)
§1-1政治文化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政治文化
一、任何社会政治文化的性质、内容及其观念直接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的,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政治生活,政治生活决定政治文化。作为社会生活产物的政治文化,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的抽象,能说明政治生活本质,并成为引导政治生活变化和发展的力量,应是政治文化所反映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
二、人是政治文化主体,政治文化是由一定生产关系决定的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反映。
1、政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与人的政治活动有关,更主要的是与人的物质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即生产关系有关。
(1)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在决定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同时,也决定该社会政治文化内容与水平;(2)在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在政治生活中会形成不同的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从而在社会大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亚政治文化结构。
2、政治文化存在与发展不仅要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而且还取决于人对自身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认识水平和把握程度。
三、政治文化具有反作用
反作用分为两种形式:正作用(对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促进)、副作用(对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阻碍)
任何社会和政治发展,都需要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一种新的、先进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并对社会政治产生积极作用,首先要在与旧的政治文化内容相对抗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关键在于这些新观念、思想、理论对社会现实反映的深刻程度和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揭示程度。其次,要被社会接受和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构成那些新政治思想、理论和观念基础的新社会形态或新政治形态走向成熟的过程与速度。
§1-2政治文化具有阶级属性
一、政治文化反映阶级利益
政治文化主体的阶级性决定政治文化阶级性,一定社会政治文化反映这个社会阶级关系。每一个阶级政治文化的内容和加合资取向正是由本阶级特殊利益决定的,并反映一定阶级利益。不同阶级间政治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正是他们之间现实的阶级利益斗争与冲突的必然体现。
二、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把代表自身利益的思想置于统治地位,不仅是他们阶级地位决定的,而且是他们进行有效政治统治的要求。每一个试图取得统治的阶级,要进行两项必要的工作:(1)把本阶级利益和反映这种利益的思想上升为普遍利益和普遍思想;(2)将本阶级的思想作为新思想与代表旧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相对抗,并最终将其涤除。具体而言,统治阶级思想对社会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的生产者实现的。
三、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人类思想的最高结晶
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成熟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阶级存在所具有的阶级利益和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因而,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不仅无产阶级运动的现在,而且还将预示运动的未来。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有两方面:一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及马克思主义者对该实践的总结。
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一种先进政治文化,不仅因为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而且因为该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成果的总结与继承,是对社会发展运动所作的科学反映与预见。马克思主义是核心。
§1-3 政治文化兼有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
一、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人是政治文化主体,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决定认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也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中创造的,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任何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仅是对这个时代物质经济生活的反映,而且也包含了历史上或前一代人的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挥。政治文化既有现实性,又存在历史继承性。这种历史继承性,要求我们把任何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看作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思想和文化的继承或扬弃基础上的发展,看作是受一定思想和文化背景制约和影响的发展。
任何社会政治文化在通过该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历史活动而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沉淀出对该社会发展起内在影响作用的特定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形成政治文化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决定了任何社会,任何民族的政治文化在新时代的选择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该社会或该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的规约和影响。
二、现实性与历史继承性是统一的
人们生产不仅要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且要受他们所承继的历史条件限制。以往统治阶级为使其思想成为统治全社会的力量,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和思想上升为普遍的社会利益和普遍思想。为此,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一是赋予传统价值观念以永恒性(内涵发生根本性变化);二是借助传统思想为取得统治地位鸣锣开道。传统的思想、精神及其方式,是剥削阶级掩饰其阶级利益的外衣,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无产阶级绝不利用,也没有必要利用传统政治观念和政治形式来表达现实的政治要求,实现现实政治利益与政治统治,相反,无产阶级要同一切传统观念决裂,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将积极吸收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将其用于推动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丰富和发展。
三、政治文化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任何社会政治文化都是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结合,历史继承性决定了政治文化发展不能逃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现实性则决定了政治文化发展是随一定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化的发展:(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意识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2)社会政治意识是历史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存在状况,其所包含的一切观念都只是现实的反映,因而必然随现实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任何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都是基于现实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推动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时,除考虑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外,也不能忽视政治文化现实基础。
§1-4 政治文化发展不一定与社会发展同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一、政治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
1、政治文化相对独立性源于政治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政治文化生产者生产其思想观念的过程和特性。这种独立性是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发展产生反作用的必要条件。
★政治文化生产者生产其思想观念的过程和特性决定了政治文化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超前性与滞后性。人是政治文化生产者,人的反映能动性决定文化生产相对自主性。人对现实反映所形成的思想观念,除了取决于现实社会所展示的场景外,还取决于人自身对现实社会状况和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人参与生活所要实现的利益与理想。因而人的思想观念有:保守、现实、理想。
2、相对独立性使政治文化发展有自身内在逻辑:一方面通过历史继承性体现;另一方面则通过政治文化与现实社会间交互作用中体现。
二、政治文化存在超前性与预见性(04年论述)
1、由于政治文化内在逻辑(历史继承性是其内在逻辑的重要体现),政治文化对社会发展有超前性。思想文化的超前发展并不仅仅因为前人思想材料为这种发展提供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文化本身直接把握并反映现实社会发展的最新可能与必然前景。(1)超前思想文化并非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思想文化按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2)一个社会思想文化虽能超前于这个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可能,但不能超越这个社会时代所提供的可能。
2、决定性因素:
(1)政治文化所试图把握的现实社会的成熟程度,这是形成能有效预测并推动社会进步的超前的思想文化的条件。
(2)思想文化本身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把握程度,把握的越全面、准确、思想也越深刻、越有预见性。
3、对政治发展的反作用: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对现实的社会政治革命起前导作用。主要社会基础是社会少数先进分子。
4、超前文化要真正实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首先,这种文化要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真正需要;其次,这种思想文化应努力与现实社会运动相结合。
三、政治文化具有滞后性(04年论述)
1、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落后于人们的经济地位;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长期留在人们的头脑中。
2、原因:政治形式相对独立性;文化生产者生产的过程与特性、传统。
3、社会基础:社会大众(人的思想跟不上事变的进程)
4、消极反作用将阻碍或限制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规模、进程。
(1)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缺乏认同;
(2)对新社会所需要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抗拒(文化冲突)
(3)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影响(人是文化塑造的产品)
5、消除副作用的途径:在社会发展中自行消除;人为的努力消除人们思想深处落后的传统观念。
§1-5 政治文化需要灌输
一、政治文化服务于政治统治
政治社会化:统治阶级将已形成的意识形态来塑造社会成员,为政治统治的巩固奠定社会基础。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教育:即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通过教育和传媒分配给社会每一成员。任何社会政治社会化过程都是在一定的阶级目的和政治目的指导下展开的,都为统治阶级政治统治服务。
二、灌输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利益相联系
原因:统治阶级人数占少数,统治阶级思想只代表少数人思想;阶级意识需阶级思想家来灌输。
第十一章 政治发展
l 政治发展与政治转型
ü 政治发展的概念:(04年名词)该范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西方学术界首先提出的。是任何一个政治社会的基本活动和基本现象之一,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与结果。从广义来看,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着更高形态的变迁,从狭义来看,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即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系、功能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就政治文化而言,政治发展以世俗化合合理化为标准,就政治结构而言,政治发展以分化和专化为标准,就政府行为而言,政治发展以政府能力提高和权力扩散为标准。政治发展是一种客观过程和手段。
ü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区别:(1)政治发展不同于政治现代化,即以西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作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后果,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政治发展的后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积极后果;(2)即使两者都属于积极的变化,政治现代化则着重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即民主化,而政治发展偏向于政治体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联系: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并不排斥,毋宁说政治发展最终要实现政治民主化。一方面,政治发展客观反映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体系的实际变迁运动;另一方面,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手段,通过政治发展建立一个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政治体系,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ü 政治现代化的“匀质化”特征:(00年简答)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美国学者C.E.布莱克认为,现代化包含着双重运动:一方面是各种有组织的政治社会朝向相互依赖的运动,另一方面是所有的社会朝向一个终极融合的运动,这一趋向被成为“匀质化”的过程,萨缪尔"亨廷顿将“匀质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这种理论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带有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政治发展存在一般规律,西方国家作为人类早期现代化社会,其政治发展说经历的过程及其成就必然包含着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因素,因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决不意味着西方政治发展的所有特性就是人类发展的共性,西方自由民主体制剂室发展中国家应建立的政体。
ü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1)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的运动规律,政治发展的根源在于经济,随着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2)政治发展的实质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统一,国家权力逐步还给社会,国家自行消亡,进入共产主义社会。(3)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政治生活的内部,阶级斗争时是推动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4)政治发展的结果应该是积极的,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在于政治权力是否为人民所掌握,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ü “历史终结论”: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背景:1988年,福山应芝加哥大学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的邀请做了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1989年,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发表于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上。随后的苏联东欧巨变使“历史终结论”一夜之间得到了“验证”,福山也随之名声大噪。内容:其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已经胜利,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失效。福山基于“匀质化”的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且是历史自身的终结;因为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国家越来越相似,西方自由民主政体成为人类意识形态的终点和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此即“历史的终结”,即历史不再发展出新形态。福山也承认,目前的胜利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事情发生,目前自由主义只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取得胜利,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但是福山立论的重要依据又是对资本主义当下镜像的美好以及在物质层面业已胜利的确认。“历史终结论”是一种典型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御用理论。所谓的历史的终结,不过是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抗史的终结,而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而失效。
ü 政治发展的模式:对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如果提升到规律性的高度,就成为政治发展的模式,是指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道路,是对具体发展道路的一种理论抽象。
u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模式理论:
自由模式(美国模式);资产阶级模式;
独裁模式(政府利用国家政权抑止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并获得下层阶级的支持)
专家模式(以限制政治参与和收入不平等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
政治发展的民粹模式(00年名词)(宁可以低度的经济增长来换取高度的政治参与和经济平等)。
u 政治发展的早发内生模式与后发外生模式:前者是西方国家的模式,后者是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区别在于:(1)早发国家起步早,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后发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开始;(2)早发国家那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后发国家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传播和挑战;(3)早发国家的主导力量是新型市民阶层或者资产阶级,政治变迁是自下而上,后发国家主导力量是国家和政府,政治变迁是自上而下。(4)早发国家的政治发展随着贸易扩张和工业革命而运动,经济发展同步于政治发展。后发国家发生在工业化之前,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这只是分析和比较的框架,具体分析十分丰富。
ü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的过程。
u 政治发展的英国模式(渐进-妥协发展道路):运用和平手段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完成政治发展,实现现代化。最大特点是政治相对稳定,政体长期延续,宪政制度尊重传统,宪法也是不成文的,由许多先例和习惯构成。
u 政治发展的法国模式(激进-革命发展道路):主要依靠革命和暴力在起伏中一步步向前推进,政治发展极不平稳,与政治激进主义密切相关,整个过程充满了暴力革命和血腥杀戮。
u 政治发展的德国模式(保守-改良发展道路):德国的封建割据使得德国政治发展只能采取从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同时,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决定。
u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评价:进步性:(1)克服了封建主义的政治分散,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为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2)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了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保障了公民政治权利;(3)使国家职能合理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也使得更多的社会阶层分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局限性:(1)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目前高度性质合理化的民主阶段,其本质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民主,“理想的总资本家”。(2)存在着形式的合理性(手续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与实质的非合理性(目的和后果的非合理性,主观的非合理性)的矛盾和困境。自由平等仅为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表明其历史局限性。
ü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总体特征:(02年论述)后发性,此种后发性特征具有有利的一面,也具有不利的一面。从不利一面来看:(1)发展中国家面临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要求必须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解决西方国家面临的众多问题;(2)面临被动型政治发展,也就是由于在现代化过程中处于后发地位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无法避免来自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和竞争压力,缺乏自主性:(3)发展中国家还面临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的制约。有利因素:(1)国家主导作用很明显;(2)可借鉴性特点。
u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政治欠发展现象,比如宗族和阶级矛盾,军事政变,腐败,政府权威流失等,具体表现在:(1)政局不稳(比如非法游行、示威和静坐、抗议、骚乱、军事政变、革命等);(2)行政不力(“软政权化”,发展中国家政府中行政体制不健全,行政结构松散、行政效能低下,致使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无法有效的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发展);(3)政治独裁,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政治权力运作缺乏宪法约束,合法性来自个别领导人的超凡魅力。具体特正是取消民主,利用国家机制和意识形态全面控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4)两极分化,整个社会分为“有权阶层”和“无权阶层”。(5)政治腐败。
u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路辛"派伊提出“六大危机”说: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一体化危机,分配危机。
u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策略:
l 革命途径和渐进途径:前者是政治主体对现存制度、价值和政策迅速彻底变革;后者是逐步调整,表现为渐进的量变。
l 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相容性假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发展过程,现代化过程中各项发展指标带有连贯性和相容性,一个目标必然促进其他目标。但这一目标被发展中国家实践所否定。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
l 权威主义与民主主义:前者是增强政府维持秩序能力和推动经济增长目的主导下排除民主参与,实行较为封闭的过程。后者相反。
l 集权主义与分权主义:前者强调中央政度是权力中心。
√ 政治发展的方式:
政治发展方式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体系主体选择何种方式、途径、策略来推动政治发展,实现某个特定的政治发展目标。一般有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
(一)政治革命: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阶级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特征:(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统治的运动。政治革命发生的原因应当从社会革命的原因中去寻找。(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最重要的标志。(3)政治革命以政治体系的全面的、根本性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形式为表现,通过革命和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总体作用:调整政治关系,改变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和政治结构,变革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从而为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二)政治改革: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过程。政治改革主要调整社会政治利益关系,调整社会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调整政治权力关系和权利关系,构造新的政治权力格局,以适应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
◆特征:(1)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有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基本原则为限度。(2)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3)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4)政治改革以和平方式进行,基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作用:①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②它是适应社会利益发展的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有效途径。③政治改革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效防止和消除弊端的手段。
√政治发展一般策略
◆阿尔蒙德把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分为:
1、民主的平民主义战略:基本上失败;
2、权威主义——技术性战略:重点在提高政府维持秩序和促进经济增长能力上;
3、权威主义——技术——平等型战略:取缔政党,现代化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众共享,推行收入分配平等化;
4、权威主义——技术—动员型战略:政党作为动员民众、渗透社会、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工具;
5、新传统主义战略:低经济增长率,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识字率低,将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带入新时代;
主要的发展策略:1、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以经济发展来推动政治发展,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2、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3、集权主义和分权主义。
√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1、政治发展不以追求政治稳定为目标,以一系列政治无序为代价。但同时,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政治发展的一种结果。
2、政治稳定: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与有序性,它包括政权体系的稳定、国家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政治稳定表现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配置有效,政治体制运作正常,社会有序,政局稳定,人民对国家认同感较强,政府能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等,一种动态的稳定。
3、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的意义:(1)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动态有序的稳定。(2)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目标之一。作为目标的政治稳定指政治价值、政治文化、政治组织结构和政治制度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以政治过程中有有序变革为基础,政治稳定必须以政治发展为条件。
◆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
1、政治民主:一种社会政治形式,以特定政治统治关系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平等和自由为核心原则,以多数决定为基本规则,通过间接民主或直接民主形式来实现其价值和内容。政治发展为主要目标。
2、政治民主进程,一方面指国家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另一方面是与社会民众的广泛社会动员的政治参与联系在一起。政治稳定的关键是如何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
3、政治制度化:在公民认同的各种程序,规则下进行参与。(1)政治制度化缓解了政治参与带来的冲击;(2)通过民主协商达成的政治制度化、规则化使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在认同体制的基本价值下进行政治竞争,从而避免政治无序带来的不稳定。
4、处理好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的关键:统治阶级和政治领导阶层制定合理、有效的政治发展战略,在发展政治民主过程中,应当逐步将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予以制度化,使政治参与通过机制内渠道进行表达,切实实现公民政治权利,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政治体系在维护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时,不应以压制政治参与、政治自由和平等,取消公民权利为代价,应在政治稳定中实现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时政治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目标,两者辩证统一。
√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政治活动
◆政治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人的参与和指导活动对政治发展起着引导、推动作用,但这不能抹杀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性:(1)人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条件及其规律制约;(2)政治发展规律和事实证明:人们有意识参与、指导和推动可加快、改变政治发展具体进程,但不能改变政治发展总趋势。(3)人的自觉政治活动都希望达到自己的目标,但结果往往违背本意,事与愿违。政治发展有补益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只能发现、认识规律,设计政治发展,推动其发展。
◆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活动
(1)人们在政治发展中的自觉活动有:参与政治发展、研究政治统治、变革政治形式。
(2)基于发展规律基础上的自觉活动,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力量尽可能的按照人们意愿的方向起作用;使政治发展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避免走不必要弯路。
(3)推动政治发展中,人们应把握如下内容: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主要是经济基础;政治发展中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增至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l 政治现代化
ü 政治现代化:(1)就国家方面而言,现代化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增长、政治体系能力的提高;(2)从社会方面来看,现代化意味着社会力量的增长,它对政治体系的参与与影响的扩大,这主要表现为民主化。
l 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
ü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文中,提出并讨论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这两个范畴。
ü “政治解放”:是带有资产阶级局限性的、资本主义印记的“社会解放”,而人类解放是彻底的、普遍的“社会解放”。首先表现为国家从宗教领域当中解放出来。其一,在国家政治层面上,是消除神权(教权)与世俗王权并立,从权力的二元结构转向世俗权力一元结构的历史过程;其二,与上述过程相伴随,政治解放将废除封建等级制,“宣布出身、等级、文化程度、职业为非政治的差别”,“每个人都是人民主权的平等的参加者”。其三,政治解放在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市民社会的革命”。
ü 社会解放:是构建、调整、完善各种社会关系,追求没有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的社会,追求公证、和谐的社会,使个体人能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在、发展。社会解放就是人作为社会人要获得人的资格,获得最大限度的人身自由、个性最大化。
ü 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其一,不论是政治解放还是人类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其二,不论是政治解放还是人类解放,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其三,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在先进的发达国家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人类解放表现为继政治解放之后的彻底的社会解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