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论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中的情感主题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中的情感主题
On the affection themes of Sin-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 тем о чувствах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学科专业:俄语语言文学
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n the affection themes of Sin-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 тем о чувствах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Speciality: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摘 要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既描述了俄侨丰富多彩、苦乐相伴的流亡生活,同时也描写了俄罗斯和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俄侨文学不仅形式多样,其描写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流亡、友情、爱情、战争、和平、自然、人文、生态、祖国……
众多主题当中,“情感”主题可以说是最为鲜明和深刻的。古今中外无数经典作品和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便是“情感”,无论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还是享誉世界的文学泰斗,爱恨交织的内心情感是所有人生命中的主旋律。在历经世界范围内的一战、俄罗斯国内革命、社会转折以及后来的流亡异国后,那些客居它乡的俄罗斯侨民诗人同样用文字谱写了他们独特的情感世界,用诗歌演绎了他们内心的悲喜情怀。
围绕“情感”这一主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描写:
一、流亡。叙述了俄侨流亡的原因与结果,表达他们对苏联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抵触和怨恨,以及流亡多国的艰辛和在他乡生活的凄苦。
二、对祖国的怀念。对祖国大自然、文化生活、习俗风情等的留恋;对十月革命前社会制度的怀念。
三、对中国的热爱。通过描写中国城市、建筑、文化、语言、诗歌、宗教、习俗、大自然等等多方面来表达对中国第二故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四、亲情、友情、爱情。对家人友人的思念,对伴侣情人的爱恋。
五、憧憬未来。表达对祖国未来的憧憬及对自身未来命运的希冀。
以上五个大主题在俄侨诗歌中均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称之为“情之深,爱之切”。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俄侨诗人;情感世界
On the affection themes of Sin-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Abstract
Sino-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llustrates authors’ the rich and exile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describes every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n both Russia and China. The form of Sino-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s not only of diversity but also of encyclopedia including exile, friendship, love, warfare, peace, nature, human and civilization, ecology and motherland and so on and forth.
Among these motifs, affection can be the most bright and outstanding one. Affection is the eternal motif amongst many classic works and poetry from the ancient time to nowadays. Not only for an ordinary man but also a well-known writer, love and hatred in our mind are the moving melodies during one’s life time. Experienced the WWII, the Russian Civil War, the social transition and exile, those exile Russian immigrant poets describe their unique affection world with poems to tell their inner moods to the whole world.
The paper will analyze and describe the motif affec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exile. The cause and result of Russian exile are explained, it shows their boycott and protestation against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and socialism and it also expresses the hardship in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Secondly, the homesick to motherland: the love to the nature in their homeland, cultural life and customs, besides the expectation to the social ideology before October is also delivered.
Thirdly, the love to China: By describing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language, the poetry, religion, customs, natur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China,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love and gratitude to China, the second hometown.
Fourthly, the emotions among the relatives, friends and lovers: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missing to family and friends and lovers.
Lastly, authors are looking forwards to the future. The authors want to give a blue picture to their country and themselves a brighter future.
All these themes have been illustrated thoroughly in Sino-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And they deserve to the title of “the deep feeling and love”.
Abstract
Sino-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llustrates authors’ the rich and exile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describes every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n both Russia and China. The form of Sino-Russi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s not only of diversity but also of encyclopedia including exile, friendship, love, warfare, peace, nature, human and civilization, ecology and motherland and so on and forth.
Among these motifs, affection can be the most bright and outstanding one. Affection is the eternal motif amongst many classic works and poetry from the ancient time to nowadays. Not only for an ordinary man but also a well-known writer, love and hatred in our mind are the moving melodies during one’s life time. Experienced the WWII, the Russian Civil War, the social transition and exile, those exile Russian immigrant poets describe their unique affection world with poems to tell their inner moods to the whole world.
The paper will analyze and describe the motif affec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exile. The cause and result of Russian exile are explained, it shows their boycott and protestation against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and socialism and it also expresses the hardship in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Secondly, the homesick to motherland: the love to the nature in their homeland, cultural life and customs, besides the expectation to the social ideology before October is also delivered.
Thirdly, the love to China: By describing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language, the poetry, religion, customs, natur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China,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love and gratitude to China, the second hometown.
Fourthly, the emotions among the relatives, friends and lovers: the authors express their missing to family and friends and lovers.
Lastly, authors are looking forwards to the future. The authors want to give a blue picture to their country and themselves a brighter future.
All these themes have been illustrated thoroughly in Sino-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And they deserve to the title of “the deep feeling and love”.
Key Words:Sino-Russian immigrant poetry; immigrant Russian poets; affection world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 тем о чувствах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Реферат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описана не только горькая жизнь эмигрантов в изгнании,но и описаны многи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 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е.Литература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багата разными литературными темами,например:изгнание、дружба、любовь、война、мир、природа、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обычаи、экология、Родина и т.д.
В этих темах “чувство”является самой яркой и самой глубокой.И чувство считается вечной темой в бесчисленных классически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Внутренние чувства,которые смешивают любовь и ненависть,всегда являются главной мелодией в нашей жизни. Безусловно,после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социального перехода и изгнания русские поэты-эмигранты также написали свой мир чувства пером,также выразили своё горькое и приятное чувство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ми.
Вокруг темы“чувство”в данной статье содержатся следующие главы:
1.Изгнание:причины и результаты изгнания,несчастная жизнь в чужих странах.
2.Ностальгия по Родине: любовь 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природе、культуре、обычаю,ностальгия по социальному строю до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3.Любовь к Китаю:описание о китайских городах、архитектуре、языке、поэзии、религии、природе и т.д. Выражение любви и благодрности к второй Родине.
4.Близость между родственниками、дружба、любовь.
5.Надежда.Надежда на перспективу России,на будущее своей судьбы.
Эти пять тем перкрасно выражаются в поэтическом творчестве поэтов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Реферат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описана не только горькая жизнь эмигрантов в изгнании,но и описаны многи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 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е.Литература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багата разными литературными темами,например:изгнание、дружба、любовь、война、мир、природа、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обычаи、экология、Родина и т.д.
В этих темах “чувство”является самой яркой и самой глубокой.И чувство считается вечной темой в бесчисленных классически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Внутренние чувства,которые смешивают любовь и ненависть,всегда являются главной мелодией в нашей жизни. Безусловно,после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социального перехода и изгнания русские поэты-эмигранты также написали свой мир чувства пером,также выразили своё горькое и приятное чувство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ми.
Вокруг темы“чувство”в данной статье содержатся следующие главы:
1.Изгнание:причины и результаты изгнания,несчастная жизнь в чужих странах.
2.Ностальгия по Родине: любовь 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природе、культуре、обычаю,ностальгия по социальному строю до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3.Любовь к Китаю:описание о китайских городах、архитектуре、языке、поэзии、религии、природе и т.д. Выражение любви и благодрности к второй Родине.
4.Близость между родственниками、дружба、любовь.
5.Надежда.Надежда на перспективу России,на будущее своей судьбы.
Эти пять тем перкрасно выражаются в поэтическом творчестве поэтов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поэзия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поэты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мир
чувства
чувства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Реферат III
引 言 1
第一章 流亡与中国俄侨文学 3
第一节 侨居、流亡 3
第二节 流亡之因与果 4
一、流亡之因 4
二、流亡之果 5
第三节 流亡之苦 6
第四节 中国俄侨文学 7
第二章 家乡美: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9
第一节 伟大的祖国 9
第二节 多彩的祖国 11
第三节 怀念的祖国 13
第三章 异乡情: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17
第一节 缘份中国 17
第二节 印象中国 18
一、城市 19
二、节日 21
三、诗歌 21
四、信仰 22
五、中国女性 23
第三节 感恩中国 23
第四章 情之三重奏:亲情、友情、爱情 26
第一节 亲情 26
第二节 友情 27
第三节 爱情 29
一、爱情的魔力 29
二、幸福的爱情 30
三、远隔天涯的爱情 31
四、单相思的爱情 32
五、生死离别的爱情 33
六、逝去的爱情 34
第五章 希望 35
第一节 对祖国未来的希冀 35
第二节 对自身命运的希望 36
一、对爱情的希望 36
二、对生活的希望 36
结 论 38
注 释 40
参考文献 43
引 言
我们常把20世纪俄罗斯文学分为“境内文学”和“侨民文学”两种,也就是说,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有“两部”,一部在国内,一部在境外。我们把境外文学又称之为流亡文学,在谈论作为一个整体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时,谁也无法忽视这独特的 “另一半”。俄罗斯文学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派繁荣景象后,许多作家由于政治原因被迫纷纷离开俄国,侨居美洲、西欧、中国等地,这些流亡作家在侨居地仍坚持写作,成为俄罗斯境外一支独特的文学创作队伍。这些流亡境外的俄罗斯作家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文学创作成就之大不容小视。因此,流亡文学在整个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然而,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虽做为俄罗斯境外文学的一部份,但在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在问世时不允许发表于俄罗斯本土,在后来的中国又被当成“封资修”烧成了灰烬,因此,中国俄侨文学经历了长期的被冷漠和视而不见,其读者效应远不如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本土文学。然而,中国俄侨文学是整个俄罗斯文学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学大树上一棵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枝桠,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时代阻隔并不能抹灭它在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更不能阻挠曾经生活在中国的杰出俄侨作家吐露锋芒。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整个境外俄侨文学研究的发展,潜心研究中国俄侨文学的国内外学者与日俱增。因此,那些历经苦难的中国俄侨作家及作品应该被世界所了解和认知了。
虽然可供研究的有关中国俄侨作家作品的资料几乎毁之殆尽,然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延龄教授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艰苦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中文五卷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2002)、俄文十卷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化遗产》100卷,成为了该文学研究的世界领军者。
中国俄侨作家和诗人的创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戏剧、历史传记、儿童文学、日记、回忆录等。其中,诗歌创作最引人注目,其创作人数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不可比拟。而且,中国俄侨诗人的文学题材和艺术特色别具一格,其社会影响力和被关注程度也远胜于其它形式的文学创作。因此,笔者选择了把俄侨诗歌做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以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分析重点,因为情感主题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创作内容包罗万象,诗人描绘了侨民生活复杂的人生百态,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对中国第二故乡的眷恋和依赖,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对窘迫生活的抱怨和苦闷,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等等。中国俄侨诗歌既有西方的浪漫主义情调,又兼备了东方独特的创作手法,读起来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中文版五卷中的三卷:《哈尔滨,我的摇篮》、《松花江晨曲》、《松花江畔紫丁香》记录的都是俄侨诗人创作的优美诗歌,其中以情感为主题的诗歌数不胜数,很多诗歌描写了诗人对祖国、对中国的热爱之情,对亲人、对伴侣的眷恋之情,笔者将对这些诗歌加以探讨和分析,挖掘美妙的诗句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把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独立研究课题的著作还没有,一般只是研究一位作家,或是俄侨诗歌中的一种情感,例如:冯玉文的《在华俄侨文学的爱情阐释》,分析了俄侨诗歌中的爱情主题,谷羽的《流落天涯译离骚》,李英男的《俄国诗人的“中国声调”》,苏丽杰的《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中国情结》,王亚民的《别列列申的中国情结和诗意表达》分别描写了俄侨诗人对中国的印象以及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本论文想要以原著诗歌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析,将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独立完整、层次分明的课题呈现给读者。
我们常把20世纪俄罗斯文学分为“境内文学”和“侨民文学”两种,也就是说,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有“两部”,一部在国内,一部在境外。我们把境外文学又称之为流亡文学,在谈论作为一个整体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时,谁也无法忽视这独特的 “另一半”。俄罗斯文学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派繁荣景象后,许多作家由于政治原因被迫纷纷离开俄国,侨居美洲、西欧、中国等地,这些流亡作家在侨居地仍坚持写作,成为俄罗斯境外一支独特的文学创作队伍。这些流亡境外的俄罗斯作家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文学创作成就之大不容小视。因此,流亡文学在整个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然而,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虽做为俄罗斯境外文学的一部份,但在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在问世时不允许发表于俄罗斯本土,在后来的中国又被当成“封资修”烧成了灰烬,因此,中国俄侨文学经历了长期的被冷漠和视而不见,其读者效应远不如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本土文学。然而,中国俄侨文学是整个俄罗斯文学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学大树上一棵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枝桠,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时代阻隔并不能抹灭它在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更不能阻挠曾经生活在中国的杰出俄侨作家吐露锋芒。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整个境外俄侨文学研究的发展,潜心研究中国俄侨文学的国内外学者与日俱增。因此,那些历经苦难的中国俄侨作家及作品应该被世界所了解和认知了。
虽然可供研究的有关中国俄侨作家作品的资料几乎毁之殆尽,然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延龄教授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艰苦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中文五卷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2002)、俄文十卷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化遗产》100卷,成为了该文学研究的世界领军者。
中国俄侨作家和诗人的创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戏剧、历史传记、儿童文学、日记、回忆录等。其中,诗歌创作最引人注目,其创作人数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不可比拟。而且,中国俄侨诗人的文学题材和艺术特色别具一格,其社会影响力和被关注程度也远胜于其它形式的文学创作。因此,笔者选择了把俄侨诗歌做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以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分析重点,因为情感主题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创作内容包罗万象,诗人描绘了侨民生活复杂的人生百态,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对中国第二故乡的眷恋和依赖,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对窘迫生活的抱怨和苦闷,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等等。中国俄侨诗歌既有西方的浪漫主义情调,又兼备了东方独特的创作手法,读起来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中文版五卷中的三卷:《哈尔滨,我的摇篮》、《松花江晨曲》、《松花江畔紫丁香》记录的都是俄侨诗人创作的优美诗歌,其中以情感为主题的诗歌数不胜数,很多诗歌描写了诗人对祖国、对中国的热爱之情,对亲人、对伴侣的眷恋之情,笔者将对这些诗歌加以探讨和分析,挖掘美妙的诗句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把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独立研究课题的著作还没有,一般只是研究一位作家,或是俄侨诗歌中的一种情感,例如:冯玉文的《在华俄侨文学的爱情阐释》,分析了俄侨诗歌中的爱情主题,谷羽的《流落天涯译离骚》,李英男的《俄国诗人的“中国声调”》,苏丽杰的《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中国情结》,王亚民的《别列列申的中国情结和诗意表达》分别描写了俄侨诗人对中国的印象以及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本论文想要以原著诗歌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析,将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独立完整、层次分明的课题呈现给读者。
第一章 流亡与中国俄侨文学
二十世纪对整个俄罗斯民族来说,是风云变幻、翻天覆地的一百年:沙皇专制制度的瓦解,十月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肃反运动的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直至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这个国度所历经的沧桑对其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与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军事到外交,从经济到教育,从人文到地理,从艺术到文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流亡到中国的俄罗斯侨民所创作的文学,即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也伴随着这一系列变革应运而生。
第一节 侨居、流亡
毫无疑问,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对整个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起到的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是无法估量的,这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数次移民浪潮的发生,而这众多移居海外的侨民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秀的作家和学者。当然,侨居和流亡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汇,虽都指客居他乡,但意义却大相径庭。“侨居”一词在词典中的注释是指“寄居他乡,或作为移民而定居,如旅居海外的华人在外国居住”。中国最早的华人侨居国外从汉朝开始便有史可查,俄罗斯人侨居国外的历史早在伊凡雷帝时期也有迹可寻。而“流亡”在词典中给出的解释是指“因灾害或政治上的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显然,“流亡”是不得已而为之,更增添了一份哀伤的色彩。古今中外的流亡名人和作家不胜枚举,例如:列宁、孙中山等政治领导人都曾因政治迫害而流亡海外,他们在流亡地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仍领导着国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二战时期德国的托马斯·曼、奥地利的茨威格、冷战时期前苏联的索尔仁尼琴都曾因无法在原国籍所在国从事写作而流亡他乡,但仍继续在国外进行文学创作,从而被我们称之为流亡作家。
如今,二十世纪的大幕早已落下,而对于世界文学来说,“流亡”绝对是描述那个世纪文学最痛心的一个关键词,东西方许多作家都曾生活在这个令人惆怅的词语里,他们身后逶迤而下的作品留下了这种伤感烙印。今天回顾这一切,在整个20世纪里,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四波流亡作家浪潮:俄国(1917年前后)、德国(二战前后)、苏联及东欧(时间跨度为1945年—1991年苏联及东欧解体近半个世纪)、中国(主体时间为1989年前后)。一波比一波惨痛,其中俄罗斯民族作家、诗人对流亡有最为深刻的体认。当第一波流亡浪潮到第三波流亡浪潮袭来时,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到自由主义的欧洲、美国,到处都有苏联流亡者的身影,几次流亡潮规模之大,实在是空前绝后的。他们都被国家放逐了。几百年间,俄罗斯作家都逃避不了流亡的命运:沙皇时代的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苏维埃时代的高尔基、蒲宁,一直到后斯大林时代的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等。在二十世纪东西方的每一块土地上,到处都有流亡者跋涉出境绵绵不绝的足迹。地处东西方地缘上的俄罗斯,一代又一代的流亡者秉承着流放、流亡的血统,歌天吟地的四处漂泊。
很多俄侨诗人流亡多国,成为了被放逐者,随着漂泊的足迹,他们在诗篇中也留下了踏足各个国家的脚印,例如有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国家。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在世界各国漂泊》可以称之为一本俄侨漂流记、一部流亡血泪史,这首诗直观具体的描述了俄侨的流亡生涯:“我们曾寄居严酷的涅梅奇纳,∕我们熟悉阿尔及尔,熟悉暹罗,∕我们到过荒僻的土列奇纳,∕也曾在天山的冰天雪地跋涉。∕我们去过巴格达,∕去过达利翁湾,∕到过美洲,∕登过帕米尔高原,∕我们哥萨克流落到东海岸,∕在杰日尼奥夫海峡遭遇风险∕。孤独的哥萨克四处飘零,∕也曾涉足加利福尼亚边境。∕在阿根延、加拿大、在非洲,我们说带莫斯科口音的俄语。∕像真正的骑士那样固执,∕我们强忍着泪水强忍着忧伤,∕在拉丁美洲的小饭馆里,∕喝外国人做的俄罗斯稀菜汤。”[1]这首诗中列举了泰国、伊拉克、法国、美国、阿根廷、加拿大、阿尔及利亚等分别位于世界各大洲的国家,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非洲、从城市到乡野、从海峡到山川、从港口到高原、从酷暑到严寒,这首诗写尽了俄侨漂泊流浪的辛酸,同时也证明了俄罗斯人具有勇敢坚韧的性格和不怕磨难的精神。
第二节 流亡之因与果
一、流亡之因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把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客居在国外的俄侨作家说成是流亡而非侨居呢?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大批俄国知识分子离开祖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主动离开,原因是这些俄罗斯作家诗人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不理解,不接受肃反扩大化、强迫农业合作化等,便离开了故土,远走他乡。因此,尽管是主动离开,心理上也有被迫的因素存在。二是被赶出祖国,一大批作家诗人的思想言行及创作作品同苏维埃政权的方针政策格格不入,不能见容于苏维埃政权,因此被政权赶出国外。无论以上哪种原因都是由于社会变革导致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了被追逐的人,不得已远离祖国,远离故乡。但在侨居地,他们仍然坚持继续文学创作,凭借着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依旧书写着与俄罗斯息息相关的生活百态,依旧表达着俄罗斯人的思想感情,因此他们的文学仍属于是俄罗斯文学的一部分,也可以称之为流亡国外的俄罗斯文学,即俄罗斯侨民文学。
有历史文献证明,整个二十世纪,促成俄罗斯人流亡国外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和俄罗斯国内战争、肃反扩大化、强迫农业合作化等等。每一次事件都造成相当数量的俄国诗人和作家不得不离开俄罗斯,被迫流亡国外。
二、流亡之果
苏联的这一系列社会变革导致了几次移民浪潮的发生,从而直接促成了两个侨民中心的形成,即东方中心和西方中心。东方中心即中国的哈尔滨、上海等地;西方中心为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捷克的布拉格等城市。
侨民浪潮的的出现,数以万计的俄罗斯人逃亡到海外,他们中有军人、商人、医生、艺术家、科学家、学者、工厂主、农民,以及大量的作家诗人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时期流出俄罗斯本土的作家群体都是俄罗斯二十世纪白银时代的文学家们。其中一些人是白银时代各个流派的领导者,大部分去了西方各个国家,比如阿克梅派的格·伊万诺夫,象征派的梅列日科夫斯基,未来派的谢维里亚宁,还有布宁、阿·托尔斯泰、吉皮乌斯、什米廖夫、扎伊采夫、库普林、茨维塔耶娃等等享誉国内外的文学作家和诗人。他们在国外文坛上留下了鲜明的足迹和杰出的作品。
流亡中国的诗人有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成熟并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来到了中国,其中有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阿列克谢·阿恰伊尔、谢尔盖·阿雷莫夫、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等,还有一部分或少年时期来到中国,或在中国出生,他们在中国求学、长大并成为诗人和作家。这两部分侨民诗人和作家都曾在中国的哈尔滨生活和创作。例如瓦列里·别列列申、尼娜·扎瓦茨卡娅、莉迪娅· 哈茵德洛娃、奥莉伽·斯阔毕浅克等。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在哈尔滨产生了一个阵容强大的俄侨文学家群体,其中尤以诗人数量为最。据史料记载,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潮有过四次。第一次侨民潮是从1898年中东路开工,到1903年中东路全线通车。这一段时间里,一共有3万俄罗斯侨民来到哈尔滨。第二次侨民潮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成为俄国军队的补给基地,于是各行各业的人纷至沓来,这次侨民潮人数达到10万之多。但是,随着日俄战争结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许多侨民应征入伍,侨民数量骤减,到1916年已不足4万人。第三次侨民潮是从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至1924年。这个时期,一批逃避十月革命的上流社会人物和知识分子,诸如医生、工程师、教师、律师、演员、音乐家、画家,新闻工作者等等,纷纷涌入哈尔滨。到1922年,仅哈尔滨市内俄侨就高达到15.5万人,全黑龙江省达20万人以上。这是俄罗斯侨民潮的顶峰期。第四次侨民潮是从1924年到1931年。一方面因为中苏两国建交,另一方面是由于1928—1929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迫使一些受波及的俄罗斯人跑到了哈尔滨和黑龙江各地。于是,俄侨总数再次超过10万,这是最后一次侨民潮。最后,从1945年到1962年,侨民总数直线下降,作为一次罕见的,以中国为目标的俄罗斯侨民潮永远结束了。
然而,恰恰是这四次侨民潮带来和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文学与科技人才,也正是因为这庞大的侨民群体才成就了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化与侨民文学。
第三节 流亡之苦
不论是流亡西方各国,还是选择侨居中国的俄侨作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语言,没有物质保障,缺乏精神食粮。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虽然我们无法亲身体会,却可以从俄侨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他们流亡的苦涩。
这些侨居海外的作家饱受思乡之苦,失去了生活依靠和经济来源,过着凄苦无依的生活,有的后来有幸回到祖国,有的一生都留在了国外,最后客死他乡。瓦列里·别列列申的《我们》是对俄侨流亡生活的真实写照:“数以百万计散落各地,∕无家可归,南北西东,∕有时苦闷,有时期待,∕随时随地要忍受不幸。∕在各个共和国与王国,∕我们潜入陌生的城市,∕我们会组成国中之国,∕我们永远聚拢在一起。”[2]这些被驱逐的俄侨在异邦邂逅相遇,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忍受着贫穷和不幸,真可谓身散而后心聚,心苦而后意坚。
中国俄侨作家谢尔盖·谢尔金的这首《漂泊者》生动的再现了流亡作家和诗人当时所处的潦倒生活,以及在异国艰难困境中悲伤无奈的心境,“一块撒上盐的干面包头,∕一口林子里清凉的泉水…∕我在农村小教堂旁歇息,∕它很破旧,∕十字架也消失。∕我走进村庄。∕警察大声问:你叫什么?抓起这个老人!∕无姓名,无欢乐,也无忧怨。∕老太婆们叹息:病弱的流民,∕不记得姓名……救救他,基督。”[3]此时诗人笔下的侨民已然成了一位白发老人,穷困潦倒、衣食堪忧,没人知道他的姓名,没人在乎他的心情,一块干面包头是诗人仅有的食物,但却没有忘记撒上一些盐。破旧的教堂已经没有了十字架,诗人心中却依然渴望着基督的救赎。这些细节的描写说明流亡生活充满了艰辛痛苦,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摒弃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心灵上也仍然保持着对俄罗斯东正教的信仰。
从俄侨诗歌中我们能看到和感受到,俄侨诗人身上流淌着的民族血液是高尚的、善良的,骨子里的民族精神是清晰、骄傲的,而内心又是矛盾的、挣扎的。这矛盾的源头来自他们坎坷的生活经历,也源于他们接受的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文化的熏陶,茨维塔耶娃曾说:“在侨居地没有读者,在俄罗斯,没有书。这是真正的悲剧”。
然而,因流亡而造成的生活上的窘迫并没有停止流亡作家创作的脚步,命运的艰辛并没有成为尘封心灵的枷锁。他们依然勇敢面对生活,依然心系祖国,其创作主题从未离开过生与死、祖国与命运、宗教与人生。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讲述着对祖国的关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流亡者的身份描写着艰难的漂泊生活,表达着时而豁达、时而哀怨的心情;以俄罗斯人的胸怀表达着对世界、对异国风情的的热爱。他们将俄罗斯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文化传统和精髓带到了世界各地,留给了曾与他们一起成长的异国人民和土地,同时也把异国文化融入进了自己的思想和创作当中,从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合璧”文化。
第四节 中国俄侨文学
没有流亡的中国俄侨,没有他们历尽艰辛的流亡生活,就不会造就出像阿·涅斯梅洛夫、尼·巴依科夫和瓦列里·别列列申这样的文学大家,更不会创作出那些气势恢宏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要感谢历史,感谢曾经生活在中国的所有俄侨知识分子,是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座独特的文学宝库。
李延龄院士在他的文章《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中已经非常透彻的解析和诠释过关于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的实质性意义以及它的文学思潮。他认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中俄合壁的,这种由反差巨大的东西两种韵味融合成的中俄合壁文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它是人类文化史和文学史中的瑰宝。”[4]该观点得到了国内外业界专家的认可和赞许。根据这个观点李延龄院士在他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到:“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首先是俄罗斯文学。它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半个世纪俄罗斯及苏联的生活。因此,作为俄罗斯文学,它基本上属于‘白银时代’。即是说,它从时间上是‘白银时代的延长’,从文学思潮上是‘白银时代’的延续。另一方面,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又是中国文学。因为从它的产生背景、创作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都留有鲜明的中国烙印。”[5]
中国俄侨文学拥有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据统计,发表作品的专职及业余作家、诗人共计二百五十多位,其中尼·巴依科夫、阿·涅斯梅洛夫、瓦·别列列申等早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和诗人。中国俄侨文学的创作角度和创作风格与俄罗斯境内文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空间更为自由,不受人身和思想的束缚,写出的作品也就更加奔放,更加释怀。而诗歌作为其中一个写作形式,其内容同样是包罗万象,诗人们描绘了侨民生活复杂的人生百态,比如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的赞美,对窘迫生活的抱怨和苦闷,对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等等。
多年以后当尘封的历史、泛黄的文字得已重新呈现在读者眼前时,我们敞开心灵,追寻着诗人的足迹,跟随他们一起重温记忆,重历青春。就像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赫尔岑说的:“在流亡的状态中坚持对文学的忠诚,在艰难的生活中保持创造的激情,20世纪的俄国流亡作家们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精神生活范式。那艘哲学之舟的驶离,注定只是一段暂时的漂泊,因为这船上的精神缆绳,始终没有脱离民族文化的海岸。如今,这只满载着新遗产的航船已扬帆归来,人们正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热情地阅读着那些归国的精神”。
第二章 家乡美: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可以说是一份爱国文学,它最重要的就是描绘了侨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抒发怀念祖国的情感是所有俄侨诗人的共同主题。这一情怀几乎渗透到了诗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里,因为正是俄罗斯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曾像母亲的乳汁一样给他们以滋养,并且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 伟大的祖国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洲,自然资源丰富,高山绿水相间,森林冰雪为伴,风光旖旎,景色醉人。俄罗斯更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民族和30多种语言的泱泱大国,其历史文化也绵绵上千年之久。俄侨诗人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大自然熏陶下出生和成长,在如此多彩多姿的人文文化中学习和进步,俄罗斯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无一不渗透到他们的灵魂中去,他们的诗句当然也离不开一生所钟爱的祖国。
李延龄院士在文章《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中这样写道:“作为俄罗斯文学,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还是爱国文学。俄罗斯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是他们的母亲,他们对她有着大海一样深沉的依恋之情。那里的群山、那里的江河、那里的森林、那里的田野、那里的房舍,这一切都铭刻在他们的灵魂之中,对这一切的挚爱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情感,从先天到后天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之中。”[6]例如著名的俄罗斯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曾对一个西班牙访问者说,“我从不想要成为一个西方作家……我来到西方世界是完全违背我的意愿的。我只为我的故乡写作。”对一个瑞士记者,他悲哀地说:“我并不住在瑞士,我住在俄国。我所有的兴趣,所有关心的事,都是俄国。”
毫无疑问,在侨民诗歌众多的描写主题中,祖国和家乡在诗人心中永远是摆在首位、永恒不变的主题,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活中,一把祖国的黑土、一片家乡的落叶对侨民诗人来说,都是灵感的源泉。没有哪一位诗人不用或壮丽或婉约的诗句描写过自己的家乡,没有哪一位诗人不用或回忆或怀念的语调诉说过自己的祖国。他们热爱着祖国的一切,从大自然到文化生活、从城市到乡村,从习俗到风情。显然,作为流亡者,虽然远离故土身处逆境,但诗人却心向祖国。我们来看看俄侨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诗歌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著名女诗人莉迪娅·哈茵德洛娃在她的许多诗歌中都毫无保留的表达了内心对俄罗斯、对故土的深深热爱。例如她的《一把土》:“月亮那张圆脸好暗淡,∕黄色的佛角落里一副笑颜,∕因为从我祖国来的人,∕他带来一把土给我做纪念 — 祖国曾经是篝火炎炎……∕睡不着,眼泪刺痛我心尖!。”[7]女诗人这首诗细腻伤感,摆放在角落里的佛时刻提醒着诗人居住在一个与俄罗斯有着不同信仰的国度,即中国, “月亮”和“佛”在这里被拟人化,月亮暗淡的脸与佛的笑颜形成了对比,佛的笑颜与诗人悲伤的心境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来自祖国的一把土唤起了她脑海深处无限的回忆,“炎炎的篝火”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象征,诗人因思念祖国而彻夜难眠,泪眼婆娑。手捧这把土,令她心中波涛荡漾,土是祖国,土是母亲,曾有多少游子回归祖国后第一件事便是亲吻祖国大地的黄土。这首诗表达了哈茵德洛娃对俄罗斯祖国无以言表的爱之情怀,表达了对故土、对家乡深深的回忆和眷恋。再如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这首《回忆》:“夜令人陶醉,∕用谜和幻想,∕这,是不是松花江?∕雾霭之中,可不是别的江?∕在向我流淌着银光?∕那不间断的闪光里面,不是别的岛屿的绿色浮现?∕还是别撩拨我回忆吧!涅瓦河听不见我们的呼唤……”[8]女诗人在这首诗中借景生情,夜晚朦胧的月光下,站在松花江畔,看到涛涛江水的那一刻,仿若自己回到了圣彼得堡,仿佛依稀看见了祖国的涅瓦河,幻想着那是涅瓦河的波浪,那是涅瓦河上的岛屿,然而,一阵冷风吹过,唤醒诗人回归现实,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的回忆和想象,于是无限哀思涌上心头。众所周知,涅瓦河是俄罗斯的象征,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表露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和内心想要回归的渴望。两位女诗人多愁善感,用缠绵委婉的语调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
再来看一看男诗人在诗句中对他们的祖国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例如这首尼古拉﹒阿尔的《我还能说什么》:“我还能说什么,∕我离群索居、被人忘记……∕我回忆着往事,∕不知道记忆飞向哪里……∕亲爱的草原、克里姆林宫……∕噢,神圣的俄罗斯。∕夜里听得见莫斯科的所有钟声响起……∕莫斯科,莫斯科 —— 我的读经台,∕我无限热爱你。∕我胸中淡漠着的热情,∕又重新燃烧起……∕别折磨我了∕,放下我,∕走开,∕我狡猾的记忆。”[9]有着宽广胸怀的男诗人在诗句中更体现出了一份洒脱,却也如女人般内心充满牵挂、纠结和痛苦。这痛苦的源泉当然来自于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对祖国的思念。诗中诗人回忆起了俄罗斯的草原,想起了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甚至听见了莫斯科塔楼上敲响的钟声,这里的莫斯科不仅代表着诗人的故乡,也象征着整个广袤的俄罗斯。回忆的闸门被冲开,思念的洪水涌进了尼古拉的心间,漂泊的生活令他痛苦,思念祖国又无法回归的心情令他备受折磨。然而诗人仍然为生长在这样神圣的祖国感到骄傲和幸福。再如这首谢尔盖﹒谢尔金的《珍藏于心的话》:“俄罗斯。彼得堡。涅瓦。∕无论怎样叫它们,意思都一样。∕心灵不记得所有的话。∕但这些词语都能牢记不忘。”[10]这首诗仅用了几个单一的词语,简练的诗句,却包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祖国和家乡无限的怀念。即便久在异乡忘记了故土的语言,也不会忘记代表祖国的三个词语:Россия(俄罗斯), Петербург(彼得堡), Нева(涅瓦河)。与女诗人创作的诗歌相比,主题同样是怀念,在两位男诗人身上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或许因为他们是男人,或许因为他们性格更为刚烈,因此诗歌的表现风格更加直接、热切、豪放。
然而,无论是男诗人,还是女诗人,当他们客居他乡的时候,一把土、一条河流、一次钟声、一个城市都是整个俄罗斯祖国的象征。他们的笔下满是乡愁,内心满是呐喊,都用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心系祖国、怀念故土的情感。就像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那首《祖国》道出了旅居世界各国的所有俄侨诗人的心声:“那个天生似痛苦的地方,是贴身的祖国和缠身的命运,远远近近,无论到哪里,我总要把它携带在身。那个使咫尺变天涯的远方,那个使我离开的远方,正从四面八方,甚至从那高高的星空,向我发出‘回家吧’的呼声!”
总之,提到诗人们心爱的祖国,总离不开几个字眼:热爱、思念、回忆、纠结和内心呼唤。
第二节 多彩的祖国
俄侨诗人们表达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异国漂泊数年,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依仗不同的身份,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字眼来表达着热爱俄罗斯的情感,同时将俄罗斯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自然景观也传播到了中国,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来自邻国的别样风情。
俄侨诗人在作品中从多视角多层次刻画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的主题有城市,如圣彼得堡、莫斯科、西伯利亚、普斯科夫等,代表作有格奥尔吉·萨托夫斯基的《我的城市》、列昂尼德·叶辛的《缅怀莫斯科》、尼古拉·沃赫金的《莫斯科之诗》;有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复活节、谢肉节、新年等,代表作是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复活节前的莫斯科》、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复活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草原的人们》(该诗的叙述几乎包含所有俄罗斯重大的宗教节日,贯穿春夏秋冬:尼古拉节、圣母节、圣诞、谢肉节、复活节)、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饮食之歌》;有俄罗斯著名人士,如普希金、契诃夫、布洛克、别雷、丘特切夫、托尔斯泰、果戈里、柴可夫斯基等,作品有尼古拉·彼杰列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瓦西里·敖布霍夫的《普希金也曾钟情》、费多尔·卡枚什纽克的《对布洛克的痛苦怀念》、玛利娅·维吉的《献给勃洛克》;有自然风景和文物建筑,如江海河流、山川树木、庄园教堂、天气季节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尼古拉·彼杰列茨的《大海》、瓦列里·别列列申的《安加拉河》、叶列娜·涅杰利斯卡娅的《伏尔加河》、尼古拉·沃赫金的《大蒂尔诺夫修道院》、列夫·格罗塞的《旧宅》、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春天的风》;有神话传说,弗拉吉米尔·斯拉鲍奇科夫的《海神尼普顿》、叶里扎维塔·拉钦斯卡娅的《仙后星座》、尼古拉·谢果列夫的《女妖茜林丝》等等。无论是对以上哪种情景的描述,都能泛起诗人内心的涟漪,与爱祖国念故乡的情感产生共鸣。
显然,寓情于景、借物生情是诗人最喜爱和惯用的描写手法,俄侨诗人通过对俄罗斯自然风景的描写来寄托对故乡的惦念之情,对俄罗斯城市乡村、人文文化的描述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被诗人描写过的众多城市当中,首都莫科斯是诗人们的最爱,如这首尼古拉·沃赫金的《莫斯科之诗》:“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还有宝石红星在克里姆林塔楼,∕真理、响亮、庄严声音召呼。∕莫斯科,我属于你,∕千万条路,∕我从来就只选择你的那一条 — 它是那样笔直,诱人与严酷。”[11]这首莫斯科之诗道尽了无数漂泊诗人的心声,此刻莫斯科不再只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这里的的克里姆林宫塔楼、塔楼上的宝石红星、塔楼的钟声也不仅仅是庄严美丽的建筑设计,它们象征着整个俄罗斯,代表着诗人的故乡,莫斯科是无数流亡侨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万千漂泊者深藏于心又时刻呼唤的字眼。
除了城市,在俄侨诗人的作品中被涉及最广的当属俄罗斯大自然,诗人们忘不了俄罗斯辽阔的原野,绿色的森林草地,呼啸的春风,弥漫的冬雪;忘不了俄罗斯直挺的白桦树,火一样鲜艳的花楸果。可以说,林海涛涛、草原绵延千里的辽阔国土塑造了俄罗斯人的宽广胸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情铸就了俄侨诗人的壮志豪情。其中格奥尔吉·格拉宁的《俄罗斯》非常具有代表性,“莫非黑麦起伏闪烁金光,∕西伯利亚的原始大森林,∕贝加尔湖那深邃的湖水,∕果真天下无双美妙绝伦?∕莫非俄罗斯的江河湖海,∕果真那么美,举世无双?∕莫非白桦、松林、空地,∕披着银色月光更显神奇?”[12]这首诗中共出现了三个“?”,表面上诗人是在发问,而实质是想通过这三个问句来肯定和赞美俄罗斯的大自然。这里诗人用了“深邃”、“披着”等修饰人外貌的词语,彼时的诗人或许把祖国的大自然想象成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她有着麦浪般金色的秀发,湖水般深邃的眼睛,白桦般苗条的身段…如此美貌举世无双,令诗人迷恋和渴望。此外,这首诗还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金色的黑麦、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湖水、白色的桦林,银色的月光。读罢此诗,仿佛身临仙境,这些充满浪漫气息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思念与向往?
最直接具体的描述了俄罗斯人生活习俗的莫过于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这首《饮食之歌》:“盛情的主人和女主人!∕请接受这由衷的敬意。∕为了操办丰盛的宴席,∕你们可谓是筹措周密。∕传统宴会爱豪饮饱餐,∕这种天性乃自古流传。∕俄罗斯啊,你爱宴会,∕时饱时饥已成为祸患……∕想想热闹的聚会时刻,∕甜美的氛围让人留恋,∕让欢欣,纯朴的欢欣,∕能尽快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张开油腻的嘴唇,∕发出斯拉夫人的呐喊。”[13]在诗人激昂文字的指引下,这首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一幅热闹喜庆的景象仿佛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了俄式的宴客大厅,铺着漂亮桌布的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宴,银质的碗碟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富足生活,宾客们谈笑风生,举杯祝酒,从这首诗中读者能感受到俄罗斯人热情好客,直率坦诚的豪爽性格,能了解到俄罗斯人喜欢宴请宾客、欢聚亲朋的习俗。然而,诗人是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饥饿令诗人只能画饼充饥,靠记忆中的美酒佳肴聊以自慰,忆起曾经富足的美好生活,诗人内心百味杂陈,思乡之情由然而发。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时期安逸富足生活的怀念,也激起了读者对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联想和向往,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诗人流亡时期凄苦命运的同情。
第三节 怀念的祖国
有很多俄侨诗人童年时期便随父母来到中国生活,他们对曾经的生活方式是模糊的,对祖国的记忆是不清晰的,但这样的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不会因此而减少,甚至相反,他们有着更深的一种寄人篱下、渴望回归的情怀。女诗人莉迪娅· 哈茵德洛娃童年时就来到了哈尔滨,她每一部诗集中的作品都充满着对祖国深切的怀念。例如这首《你的国家》:“这么多年,∕做一个被驱逐者,∕寄去你爱的祈祷吧,给祖国。∕尽管不知道故乡土地的气味,∕你的血液却含着她的细末儿。”[14]即使诗人作为一个被祖国无情驱逐的人,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埋怨,依然为祖国祝福和祈祷。可见,无论何种原因、何时离开,无论离开多久、去到何地,身体里流淌着的俄罗斯血液是无法抹灭的,诗人不会忘记她的根永远在祖国俄罗斯。
还有一些俄侨诗人出生在中国,俄罗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没有亲眼见过祖国的青山绿水,没有亲手抚摸过家乡的土地,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热烈的思念着祖国,更加渴望与之相见。尼娜·扎瓦茨卡娅1928年出生于哈尔滨,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诗人,从小就喜爱诗歌创作,遗憾的是,16岁就因患伤寒而去世,因此诗人一生都未能与祖国团聚,1944年出版了她的遗作诗集《光明的戒指》。其中的一首《心思》这样写道:“我反复思索着生活,生活为什么委屈我?我思念自己的祖国,可是它我从未见过。”[15]像小尼娜这样的诗人就像一棵大树顶端的小小枝桠,而俄罗斯就是这棵参天大树,尽管俯视不到深埋地心的根脉,却能感受到根深蒂固的支撑,有了坚实的依靠,这些小小的枝桠才能自由的在风中摇曳摆舞。
无论这些俄侨诗人身在何处,不管他们离开祖国多么久远,他们的耳畔总是回荡着普希金美妙的诗句和深沉婉约的俄罗斯民歌,胸中总是流淌着波澜壮阔的伏尔加河,脑海总是浮现着莫斯科和彼得堡教堂的金色圆顶。俄侨诗人好似空中飞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他们心中依然明了,牵着那根线的永远是祖国。
流亡的俄侨诗人大多出身名门贵族,十月革命前在本国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大多数人都家庭稳定、生活富裕,却因革命和战争的原因流离失所,因此,最令诗人们念念不忘的当然是革命前资本主义制度下他们曾经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战争前幸福安定的生活。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这部小说所讲述的内容正是在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后,随着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一去不返,许多人对战前南方贵族生活以及黑奴制度无比怀念;对战后贫穷没落的生活深感不甘和痛恨。此种思想与一些俄侨诗人的心态正是不谋而合,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表达了对旧时代的热爱与怀念、对失去祖国后流亡生活的苦闷、对战争的憎恨和对新社会的不理解,他们毫不掩饰的将这些爱与恨的情感表达在所创作的诗句中。
如格奥尔吉·萨托夫斯基的诗歌《擦身而过》:“我呼唤青春,呼喊往昔,∕呼唤未能实现的欢乐,∕而生活在流逝擦身而过,∕从前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我不妨再一次自我宽解 — 我还能为我的母语效力,∕无情而痛苦的俄罗斯,为你!”[16] 诗人无限怀念青春,怀念往昔的快乐生活,然而无论俄罗斯经历怎样的变革,承受怎么样的命运,任谁也无法忘记自己的祖国,祖国的过去令人怀念,祖国的现在令人忧挂。爱怨交织的情感折磨着俄侨诗人,纵使被迫流亡,青春已逝,对祖国依旧无法割舍。
对俄侨诗人来说,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故乡,失去了俄罗斯祖国,对十月革命的不理解,背景离乡的流亡生活令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生活在痛苦之中。回忆过去,惧怕未来,这些诗人肩负着美好的回忆痛苦地前进着。诗人对祖国有太多美好的记忆,那是他们生命中曾经经历并感受到的美好,这样的美好一直在生活与心灵中延续直到永远。例如这首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记忆》:“记忆啊,朋友,我忠实的朋友,∕当你把青春岁月的书面翻开,∕你大概又将我们送回到了逝去了的那些年代。∕记忆啊,朋友,我忠实的朋友,∕你就讲一讲往昔的事吧,∕就把我们的青春岁月带到充满阳光的小城去吧。∕你,我这位不变心的朋友,请把心儿从童年时代起,珍惜而圣洁地保存的一切,都带回到春天的日子里!” [17]显然,在异国,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是诗人思念旧制度、纵情抒发的最佳主题。
面对国内战争时俄侨们或许还有些许的无耐,而当伟大的卫国战争来临,对战争的憎恨、对自由的渴望在诗歌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玛利安娜·科洛索娃的这首《拉开过去的帷幕》将战争的残酷血淋淋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到大火冲天的国度:战争、离别和死亡 — 三者并肩进进出出!”[18]然而,即使有百般的痛苦和畏惧,当祖国遭到侵略时,侨居中国的诗人们同国内民众一样愤慨,他们与之同仇敌忾,并用文字记载对战争无比的憎恨,如尼古拉﹒沃赫金的《有过毫无欢乐的灰暗时日》:“当德意志匪徒汹涌而至,∕我们家园惨遭蹂躏毁损,∕只有一种信念我们坚持:∕他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19]诗人相信任何艰难困苦、坎坷曲折都会挺过去,因为俄罗斯母亲赋予她的儿女、赋予俄侨诗人无比坚韧、顽强和罕见的承受能力。
无数的诗篇不仅抒发了俄侨诗人对俄罗斯的爱之情怀,这些充满柔情的诗句同时也是对流亡诗人忠诚灵魂的慰藉。美妙动听的俄侨诗歌如汩汩清泉流淌进每一位读者的心,我们的心田感受着诗句中所抒发的情感,看到了诗人对当时饱经忧患的俄罗斯无比的牵挂,对生生不息的祖国无限的热爱。在这里,笔者想引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表达俄罗斯在俄侨诗人心中的伟大意义和他们急切想要回归祖国的呼唤与渴望。“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飘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越是远离祖国,就越珍视本民族的语言艺术,越想保持本民族的品格与气质。故土情思化做一串串珍珠般的诗句,赋予诗篇以感染力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我所列举的几位诗人不过是上百位诗人中的代表,几乎每一位俄侨作家和诗人,不分性别,无论老少,不管是在俄罗斯本土出生还是在中国长大,都曾以思念祖国为题留下了动情感人的文字和诗句。他们是值得尊敬爱戴的一代人,他们的作品更是值得我们推敲研究,理应流芳百世。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可以说是一份爱国文学,它最重要的就是描绘了侨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抒发怀念祖国的情感是所有俄侨诗人的共同主题。这一情怀几乎渗透到了诗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里,因为正是俄罗斯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曾像母亲的乳汁一样给他们以滋养,并且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第一节 伟大的祖国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洲,自然资源丰富,高山绿水相间,森林冰雪为伴,风光旖旎,景色醉人。俄罗斯更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民族和30多种语言的泱泱大国,其历史文化也绵绵上千年之久。俄侨诗人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大自然熏陶下出生和成长,在如此多彩多姿的人文文化中学习和进步,俄罗斯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无一不渗透到他们的灵魂中去,他们的诗句当然也离不开一生所钟爱的祖国。
李延龄院士在文章《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中这样写道:“作为俄罗斯文学,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还是爱国文学。俄罗斯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是他们的母亲,他们对她有着大海一样深沉的依恋之情。那里的群山、那里的江河、那里的森林、那里的田野、那里的房舍,这一切都铭刻在他们的灵魂之中,对这一切的挚爱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情感,从先天到后天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之中。”[6]例如著名的俄罗斯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曾对一个西班牙访问者说,“我从不想要成为一个西方作家……我来到西方世界是完全违背我的意愿的。我只为我的故乡写作。”对一个瑞士记者,他悲哀地说:“我并不住在瑞士,我住在俄国。我所有的兴趣,所有关心的事,都是俄国。”
毫无疑问,在侨民诗歌众多的描写主题中,祖国和家乡在诗人心中永远是摆在首位、永恒不变的主题,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活中,一把祖国的黑土、一片家乡的落叶对侨民诗人来说,都是灵感的源泉。没有哪一位诗人不用或壮丽或婉约的诗句描写过自己的家乡,没有哪一位诗人不用或回忆或怀念的语调诉说过自己的祖国。他们热爱着祖国的一切,从大自然到文化生活、从城市到乡村,从习俗到风情。显然,作为流亡者,虽然远离故土身处逆境,但诗人却心向祖国。我们来看看俄侨诗人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诗歌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著名女诗人莉迪娅·哈茵德洛娃在她的许多诗歌中都毫无保留的表达了内心对俄罗斯、对故土的深深热爱。例如她的《一把土》:“月亮那张圆脸好暗淡,∕黄色的佛角落里一副笑颜,∕因为从我祖国来的人,∕他带来一把土给我做纪念 — 祖国曾经是篝火炎炎……∕睡不着,眼泪刺痛我心尖!。”[7]女诗人这首诗细腻伤感,摆放在角落里的佛时刻提醒着诗人居住在一个与俄罗斯有着不同信仰的国度,即中国, “月亮”和“佛”在这里被拟人化,月亮暗淡的脸与佛的笑颜形成了对比,佛的笑颜与诗人悲伤的心境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来自祖国的一把土唤起了她脑海深处无限的回忆,“炎炎的篝火”是俄罗斯人民生活的象征,诗人因思念祖国而彻夜难眠,泪眼婆娑。手捧这把土,令她心中波涛荡漾,土是祖国,土是母亲,曾有多少游子回归祖国后第一件事便是亲吻祖国大地的黄土。这首诗表达了哈茵德洛娃对俄罗斯祖国无以言表的爱之情怀,表达了对故土、对家乡深深的回忆和眷恋。再如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这首《回忆》:“夜令人陶醉,∕用谜和幻想,∕这,是不是松花江?∕雾霭之中,可不是别的江?∕在向我流淌着银光?∕那不间断的闪光里面,不是别的岛屿的绿色浮现?∕还是别撩拨我回忆吧!涅瓦河听不见我们的呼唤……”[8]女诗人在这首诗中借景生情,夜晚朦胧的月光下,站在松花江畔,看到涛涛江水的那一刻,仿若自己回到了圣彼得堡,仿佛依稀看见了祖国的涅瓦河,幻想着那是涅瓦河的波浪,那是涅瓦河上的岛屿,然而,一阵冷风吹过,唤醒诗人回归现实,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的回忆和想象,于是无限哀思涌上心头。众所周知,涅瓦河是俄罗斯的象征,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表露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热爱和内心想要回归的渴望。两位女诗人多愁善感,用缠绵委婉的语调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
再来看一看男诗人在诗句中对他们的祖国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例如这首尼古拉﹒阿尔的《我还能说什么》:“我还能说什么,∕我离群索居、被人忘记……∕我回忆着往事,∕不知道记忆飞向哪里……∕亲爱的草原、克里姆林宫……∕噢,神圣的俄罗斯。∕夜里听得见莫斯科的所有钟声响起……∕莫斯科,莫斯科 —— 我的读经台,∕我无限热爱你。∕我胸中淡漠着的热情,∕又重新燃烧起……∕别折磨我了∕,放下我,∕走开,∕我狡猾的记忆。”[9]有着宽广胸怀的男诗人在诗句中更体现出了一份洒脱,却也如女人般内心充满牵挂、纠结和痛苦。这痛苦的源泉当然来自于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对祖国的思念。诗中诗人回忆起了俄罗斯的草原,想起了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甚至听见了莫斯科塔楼上敲响的钟声,这里的莫斯科不仅代表着诗人的故乡,也象征着整个广袤的俄罗斯。回忆的闸门被冲开,思念的洪水涌进了尼古拉的心间,漂泊的生活令他痛苦,思念祖国又无法回归的心情令他备受折磨。然而诗人仍然为生长在这样神圣的祖国感到骄傲和幸福。再如这首谢尔盖﹒谢尔金的《珍藏于心的话》:“俄罗斯。彼得堡。涅瓦。∕无论怎样叫它们,意思都一样。∕心灵不记得所有的话。∕但这些词语都能牢记不忘。”[10]这首诗仅用了几个单一的词语,简练的诗句,却包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祖国和家乡无限的怀念。即便久在异乡忘记了故土的语言,也不会忘记代表祖国的三个词语:Россия(俄罗斯), Петербург(彼得堡), Нева(涅瓦河)。与女诗人创作的诗歌相比,主题同样是怀念,在两位男诗人身上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或许因为他们是男人,或许因为他们性格更为刚烈,因此诗歌的表现风格更加直接、热切、豪放。
然而,无论是男诗人,还是女诗人,当他们客居他乡的时候,一把土、一条河流、一次钟声、一个城市都是整个俄罗斯祖国的象征。他们的笔下满是乡愁,内心满是呐喊,都用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心系祖国、怀念故土的情感。就像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那首《祖国》道出了旅居世界各国的所有俄侨诗人的心声:“那个天生似痛苦的地方,是贴身的祖国和缠身的命运,远远近近,无论到哪里,我总要把它携带在身。那个使咫尺变天涯的远方,那个使我离开的远方,正从四面八方,甚至从那高高的星空,向我发出‘回家吧’的呼声!”
总之,提到诗人们心爱的祖国,总离不开几个字眼:热爱、思念、回忆、纠结和内心呼唤。
第二节 多彩的祖国
俄侨诗人们表达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异国漂泊数年,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依仗不同的身份,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字眼来表达着热爱俄罗斯的情感,同时将俄罗斯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自然景观也传播到了中国,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来自邻国的别样风情。
俄侨诗人在作品中从多视角多层次刻画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的主题有城市,如圣彼得堡、莫斯科、西伯利亚、普斯科夫等,代表作有格奥尔吉·萨托夫斯基的《我的城市》、列昂尼德·叶辛的《缅怀莫斯科》、尼古拉·沃赫金的《莫斯科之诗》;有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复活节、谢肉节、新年等,代表作是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复活节前的莫斯科》、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复活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草原的人们》(该诗的叙述几乎包含所有俄罗斯重大的宗教节日,贯穿春夏秋冬:尼古拉节、圣母节、圣诞、谢肉节、复活节)、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饮食之歌》;有俄罗斯著名人士,如普希金、契诃夫、布洛克、别雷、丘特切夫、托尔斯泰、果戈里、柴可夫斯基等,作品有尼古拉·彼杰列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瓦西里·敖布霍夫的《普希金也曾钟情》、费多尔·卡枚什纽克的《对布洛克的痛苦怀念》、玛利娅·维吉的《献给勃洛克》;有自然风景和文物建筑,如江海河流、山川树木、庄园教堂、天气季节等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尼古拉·彼杰列茨的《大海》、瓦列里·别列列申的《安加拉河》、叶列娜·涅杰利斯卡娅的《伏尔加河》、尼古拉·沃赫金的《大蒂尔诺夫修道院》、列夫·格罗塞的《旧宅》、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春天的风》;有神话传说,弗拉吉米尔·斯拉鲍奇科夫的《海神尼普顿》、叶里扎维塔·拉钦斯卡娅的《仙后星座》、尼古拉·谢果列夫的《女妖茜林丝》等等。无论是对以上哪种情景的描述,都能泛起诗人内心的涟漪,与爱祖国念故乡的情感产生共鸣。
显然,寓情于景、借物生情是诗人最喜爱和惯用的描写手法,俄侨诗人通过对俄罗斯自然风景的描写来寄托对故乡的惦念之情,对俄罗斯城市乡村、人文文化的描述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被诗人描写过的众多城市当中,首都莫科斯是诗人们的最爱,如这首尼古拉·沃赫金的《莫斯科之诗》:“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还有宝石红星在克里姆林塔楼,∕真理、响亮、庄严声音召呼。∕莫斯科,我属于你,∕千万条路,∕我从来就只选择你的那一条 — 它是那样笔直,诱人与严酷。”[11]这首莫斯科之诗道尽了无数漂泊诗人的心声,此刻莫斯科不再只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这里的的克里姆林宫塔楼、塔楼上的宝石红星、塔楼的钟声也不仅仅是庄严美丽的建筑设计,它们象征着整个俄罗斯,代表着诗人的故乡,莫斯科是无数流亡侨民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万千漂泊者深藏于心又时刻呼唤的字眼。
除了城市,在俄侨诗人的作品中被涉及最广的当属俄罗斯大自然,诗人们忘不了俄罗斯辽阔的原野,绿色的森林草地,呼啸的春风,弥漫的冬雪;忘不了俄罗斯直挺的白桦树,火一样鲜艳的花楸果。可以说,林海涛涛、草原绵延千里的辽阔国土塑造了俄罗斯人的宽广胸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情铸就了俄侨诗人的壮志豪情。其中格奥尔吉·格拉宁的《俄罗斯》非常具有代表性,“莫非黑麦起伏闪烁金光,∕西伯利亚的原始大森林,∕贝加尔湖那深邃的湖水,∕果真天下无双美妙绝伦?∕莫非俄罗斯的江河湖海,∕果真那么美,举世无双?∕莫非白桦、松林、空地,∕披着银色月光更显神奇?”[12]这首诗中共出现了三个“?”,表面上诗人是在发问,而实质是想通过这三个问句来肯定和赞美俄罗斯的大自然。这里诗人用了“深邃”、“披着”等修饰人外貌的词语,彼时的诗人或许把祖国的大自然想象成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她有着麦浪般金色的秀发,湖水般深邃的眼睛,白桦般苗条的身段…如此美貌举世无双,令诗人迷恋和渴望。此外,这首诗还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金色的黑麦、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湖水、白色的桦林,银色的月光。读罢此诗,仿佛身临仙境,这些充满浪漫气息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思念与向往?
最直接具体的描述了俄罗斯人生活习俗的莫过于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这首《饮食之歌》:“盛情的主人和女主人!∕请接受这由衷的敬意。∕为了操办丰盛的宴席,∕你们可谓是筹措周密。∕传统宴会爱豪饮饱餐,∕这种天性乃自古流传。∕俄罗斯啊,你爱宴会,∕时饱时饥已成为祸患……∕想想热闹的聚会时刻,∕甜美的氛围让人留恋,∕让欢欣,纯朴的欢欣,∕能尽快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张开油腻的嘴唇,∕发出斯拉夫人的呐喊。”[13]在诗人激昂文字的指引下,这首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一幅热闹喜庆的景象仿佛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了俄式的宴客大厅,铺着漂亮桌布的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宴,银质的碗碟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富足生活,宾客们谈笑风生,举杯祝酒,从这首诗中读者能感受到俄罗斯人热情好客,直率坦诚的豪爽性格,能了解到俄罗斯人喜欢宴请宾客、欢聚亲朋的习俗。然而,诗人是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饥饿令诗人只能画饼充饥,靠记忆中的美酒佳肴聊以自慰,忆起曾经富足的美好生活,诗人内心百味杂陈,思乡之情由然而发。因此,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时期安逸富足生活的怀念,也激起了读者对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联想和向往,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诗人流亡时期凄苦命运的同情。
第三节 怀念的祖国
有很多俄侨诗人童年时期便随父母来到中国生活,他们对曾经的生活方式是模糊的,对祖国的记忆是不清晰的,但这样的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不会因此而减少,甚至相反,他们有着更深的一种寄人篱下、渴望回归的情怀。女诗人莉迪娅· 哈茵德洛娃童年时就来到了哈尔滨,她每一部诗集中的作品都充满着对祖国深切的怀念。例如这首《你的国家》:“这么多年,∕做一个被驱逐者,∕寄去你爱的祈祷吧,给祖国。∕尽管不知道故乡土地的气味,∕你的血液却含着她的细末儿。”[14]即使诗人作为一个被祖国无情驱逐的人,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埋怨,依然为祖国祝福和祈祷。可见,无论何种原因、何时离开,无论离开多久、去到何地,身体里流淌着的俄罗斯血液是无法抹灭的,诗人不会忘记她的根永远在祖国俄罗斯。
还有一些俄侨诗人出生在中国,俄罗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没有亲眼见过祖国的青山绿水,没有亲手抚摸过家乡的土地,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热烈的思念着祖国,更加渴望与之相见。尼娜·扎瓦茨卡娅1928年出生于哈尔滨,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诗人,从小就喜爱诗歌创作,遗憾的是,16岁就因患伤寒而去世,因此诗人一生都未能与祖国团聚,1944年出版了她的遗作诗集《光明的戒指》。其中的一首《心思》这样写道:“我反复思索着生活,生活为什么委屈我?我思念自己的祖国,可是它我从未见过。”[15]像小尼娜这样的诗人就像一棵大树顶端的小小枝桠,而俄罗斯就是这棵参天大树,尽管俯视不到深埋地心的根脉,却能感受到根深蒂固的支撑,有了坚实的依靠,这些小小的枝桠才能自由的在风中摇曳摆舞。
无论这些俄侨诗人身在何处,不管他们离开祖国多么久远,他们的耳畔总是回荡着普希金美妙的诗句和深沉婉约的俄罗斯民歌,胸中总是流淌着波澜壮阔的伏尔加河,脑海总是浮现着莫斯科和彼得堡教堂的金色圆顶。俄侨诗人好似空中飞舞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他们心中依然明了,牵着那根线的永远是祖国。
流亡的俄侨诗人大多出身名门贵族,十月革命前在本国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大多数人都家庭稳定、生活富裕,却因革命和战争的原因流离失所,因此,最令诗人们念念不忘的当然是革命前资本主义制度下他们曾经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战争前幸福安定的生活。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这部小说所讲述的内容正是在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后,随着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一去不返,许多人对战前南方贵族生活以及黑奴制度无比怀念;对战后贫穷没落的生活深感不甘和痛恨。此种思想与一些俄侨诗人的心态正是不谋而合,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表达了对旧时代的热爱与怀念、对失去祖国后流亡生活的苦闷、对战争的憎恨和对新社会的不理解,他们毫不掩饰的将这些爱与恨的情感表达在所创作的诗句中。
如格奥尔吉·萨托夫斯基的诗歌《擦身而过》:“我呼唤青春,呼喊往昔,∕呼唤未能实现的欢乐,∕而生活在流逝擦身而过,∕从前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我不妨再一次自我宽解 — 我还能为我的母语效力,∕无情而痛苦的俄罗斯,为你!”[16] 诗人无限怀念青春,怀念往昔的快乐生活,然而无论俄罗斯经历怎样的变革,承受怎么样的命运,任谁也无法忘记自己的祖国,祖国的过去令人怀念,祖国的现在令人忧挂。爱怨交织的情感折磨着俄侨诗人,纵使被迫流亡,青春已逝,对祖国依旧无法割舍。
对俄侨诗人来说,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故乡,失去了俄罗斯祖国,对十月革命的不理解,背景离乡的流亡生活令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生活在痛苦之中。回忆过去,惧怕未来,这些诗人肩负着美好的回忆痛苦地前进着。诗人对祖国有太多美好的记忆,那是他们生命中曾经经历并感受到的美好,这样的美好一直在生活与心灵中延续直到永远。例如这首米哈伊尔﹒什梅谢尔的《记忆》:“记忆啊,朋友,我忠实的朋友,∕当你把青春岁月的书面翻开,∕你大概又将我们送回到了逝去了的那些年代。∕记忆啊,朋友,我忠实的朋友,∕你就讲一讲往昔的事吧,∕就把我们的青春岁月带到充满阳光的小城去吧。∕你,我这位不变心的朋友,请把心儿从童年时代起,珍惜而圣洁地保存的一切,都带回到春天的日子里!” [17]显然,在异国,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是诗人思念旧制度、纵情抒发的最佳主题。
面对国内战争时俄侨们或许还有些许的无耐,而当伟大的卫国战争来临,对战争的憎恨、对自由的渴望在诗歌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玛利安娜·科洛索娃的这首《拉开过去的帷幕》将战争的残酷血淋淋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到大火冲天的国度:战争、离别和死亡 — 三者并肩进进出出!”[18]然而,即使有百般的痛苦和畏惧,当祖国遭到侵略时,侨居中国的诗人们同国内民众一样愤慨,他们与之同仇敌忾,并用文字记载对战争无比的憎恨,如尼古拉﹒沃赫金的《有过毫无欢乐的灰暗时日》:“当德意志匪徒汹涌而至,∕我们家园惨遭蹂躏毁损,∕只有一种信念我们坚持:∕他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19]诗人相信任何艰难困苦、坎坷曲折都会挺过去,因为俄罗斯母亲赋予她的儿女、赋予俄侨诗人无比坚韧、顽强和罕见的承受能力。
无数的诗篇不仅抒发了俄侨诗人对俄罗斯的爱之情怀,这些充满柔情的诗句同时也是对流亡诗人忠诚灵魂的慰藉。美妙动听的俄侨诗歌如汩汩清泉流淌进每一位读者的心,我们的心田感受着诗句中所抒发的情感,看到了诗人对当时饱经忧患的俄罗斯无比的牵挂,对生生不息的祖国无限的热爱。在这里,笔者想引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表达俄罗斯在俄侨诗人心中的伟大意义和他们急切想要回归祖国的呼唤与渴望。“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飘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越是远离祖国,就越珍视本民族的语言艺术,越想保持本民族的品格与气质。故土情思化做一串串珍珠般的诗句,赋予诗篇以感染力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我所列举的几位诗人不过是上百位诗人中的代表,几乎每一位俄侨作家和诗人,不分性别,无论老少,不管是在俄罗斯本土出生还是在中国长大,都曾以思念祖国为题留下了动情感人的文字和诗句。他们是值得尊敬爱戴的一代人,他们的作品更是值得我们推敲研究,理应流芳百世。
第三章 异乡情: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中国俄侨诗歌的创作主题之一就是爱中国,中国之于俄侨的意义不仅仅是流亡地,更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慷慨的朋友,一个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找到自我的坐标。诗人们把中国称为第二祖国、第二故乡,他们像对自己的祖国一样深深的眷恋和依赖着中国。
第一节 缘份中国
中俄两国地域上的互为邻居是两国交往的最直接和最有利因素,无论从国家意义上的政治外交,还是从普通百姓意义上的商贸和生活往来,中俄两国的缘分是早已注定的。追溯历史,13、14世纪的元朝时期,我国就与当时的斡罗斯有贸易往来,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曾经远征沙俄,并将其纳入蒙古的版图,进行了为期两百多年的统治,蒙古的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使东北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俄罗斯虽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但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蒙古人即当时的元朝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伊万四世时期,曾派两名使臣出访中国;明朝皇帝还曾亲笔致信俄国沙皇;从清朝康熙年间起,中俄正式建立友好长期的往来关系,互派使团、留学生,在边境建立贸易商圈等。
中国俄侨的出现要追溯到1898年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开始,从那时起,哈尔滨作为俄罗斯人在中国的聚居地和活动中心,逐渐变成了具有浓厚俄罗斯氛围和欧洲风情的城市,为后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涌入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据记载,到1912年,俄侨数量占东北地区总人数的63.7%, 1917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大批的知识分子相继逃离俄国,毫无疑问,哈尔滨成为了这些俄侨作家和诗人避难的首选地。1918—1920年共5万多俄侨到哈尔滨定居,1922年鼎盛时期在哈尔滨有俄侨15.5万人,整个黑龙江省最多时达到25万(包括铁路沿线地区)。当时的上海、新疆、天津也有俄侨上万人。
曾经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可以分为三代人,李延龄院士在文章《半中国文学》中写道:“第一代人曾在这里修筑铁路,对哈尔滨有一种创业的情愫,即与中国人一道把只是小村子的地方变成大都市的万端感触。第二代人曾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当然也就有一种‘情系故土’的感觉。第三代人曾在这里生、这里长,并且受教育,把哈尔滨看成他们的襁褓和摇篮,其情甚笃。”[20]据资料记载,由于热爱中国而取得中国国籍的俄侨曾达到一万人。[21]
我们不难想象,彼时的中国对于俄侨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代名词,不仅仅是栖息避难的场所,更是第二个家,中国的这个家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在这里,俄侨作家和诗人可以自由的出版报纸杂志、攥写论文、创建文学团体、组织文学聚会,他们能够在家里随意的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讨论艺术发展的道路。因此,这一时期的俄侨文学远离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表达不受任何束缚,创作活跃,内容丰富,这时的俄桥创作既继承了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的特征,又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俄合璧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
第二节 印象中国
相比欧洲俄侨文学和俄罗斯本土文学,中国俄侨文学另有一番特色,中国俄侨诗人大多生活在中国数十载,因此,在西方文化的根基下又增添了中国东方文化的色彩,这无论对他们的性格、思想还是诗歌文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延龄院士在文章中曾提到:“俄侨文学的题材与俄罗斯境内文学有明显差异,它有大量的中国题材。它的题材不仅有俄罗斯生活、俄侨生活,还有中国生活。它除了写俄罗斯人,又写了中国人。可以说,还找不见哪位俄侨作家或诗人完全不写中国的。”[22]俄侨诗人描写中国题材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主题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中国的城市、建筑、文化、语言、宗教、哲学、习俗、孝道、民间艺术、民间传说、自然生态等等。《Все звезды повидав чужие》中详细的写道:“东方的现实、素材、风景,万千次地进入了中国俄罗斯诗人的诗歌里。满洲的山冈、黄颜色的松花江、面孔、风光、街景、中国的小花饰、音乐、节日、和尚念经、台风、龙、庙宇、黄包车、道教神仙,这一切都第一次大量地、五彩斑斓地、生气勃勃地反映到俄罗斯诗歌的内容中去了。每个诗人都描绘了‘第二祖国’那最珍贵的一角。”[23]例如代表作品有莉迪娅·哈茵德洛娃的《中国犁过的田地》,叶列娜·达丽的《献给第二祖国》,玛利娅·维吉的《中国风景》和《在中国的农村》,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选自中国纪念册》,米哈伊尔·沃林的《中国吟》,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中国的新年》,鲍里斯·沃尔科夫的《中国展馆》,瓦西里·洛基诺夫的《在松花江上》,米哈伊尔·斯普尔戈特的《坐在小酒馆里同中国人吃饭》等等。
诗歌的创作内涵兼具了西方诗歌的热情豪放与中国诗歌的婉约细腻,诗歌中描写中国的一字一句都源自俄侨诗人对中国由衷的热爱,中国、中国城市、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文化在俄侨的心中和眼中都别有一番意义、韵味和风采。
一、城市
俄侨诗人曾经侨居游历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比如哈尔滨、齐齐哈尔、安达、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杭州、宁波、苏州、上海等地,这些城市都曾作为诗人的创作题材,变成深情的诗句,被记载到侨民诗歌中,例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杭州》、瓦列里﹒别列列申的《北京》、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银色的大连》、奥莉伽﹒斯阔毕浅克的《上海僻巷》等。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作为俄罗斯侨民在东方的中心、中国俄侨文学的摇篮和发源地,很多俄侨诗人都曾以哈尔滨为创作主题并写下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诗句,既有自然景观,也有风土人情,其中很多诗甚至直接以哈尔滨命名,例如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哈尔滨的诗》、尼古拉﹒沃赫金的《哈尔滨》、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哈尔滨的春天》和《春天在哈尔滨》、叶列娜﹒伏拉吉的《回忆哈尔滨》、维克多里娅﹒扬科夫斯卡娅的《哈尔滨的春天》等,这些诗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他们热爱哈尔滨的特殊情怀。
最具代表性的是这首尼古拉﹒沃赫金的《哈尔滨》:“哈尔滨立在宽阔浑浊的江边,∕它赫赫有名,∕是我们童年的城市,∕青少年的城市,……那里,俄罗斯与中国紧密走在一起,∕那里,西方同东方肩并肩互为邻居,∕那里,稠李和烧香的芬芳气息,∕同亚洲美食的香味结合在一起。”[23]毫无疑问,相比其它城市,哈尔滨对中国俄侨诗人具有更特别的意义。离开俄罗斯,大多数诗人踏上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哈尔滨,有的童年时代就随父母定居哈尔滨,还有一些甚至在哈尔滨出生,松花江的涛涛江水哺育他们成长,陪伴他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可以说,哈尔滨是这些诗人的第二故乡。诗人用了两个对比句,强调哈尔滨与俄罗斯互为邻居,这里既有代表俄罗斯的稠李,也有代表中国的烧香,恰是这个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城市让他们倍感温暖和亲切,如同著名俄侨女诗人巴尔考说的那样:“哈尔滨给了疲于流浪的人以安宁,使俄罗斯之心得以保全。”[25]因此,哈尔滨之于流亡俄侨,既是身体的栖息地,也是心灵的港湾,更是灵魂的居所。
对于中国哈尔滨的建设,俄侨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俄侨,就没有如今被称之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在这里,他们忘记了自己流亡者的身份,亲手开拓和建设了这个富有俄罗斯风格的中西合璧的美丽城市。就像米哈伊尔·什梅谢尔说的:“因为哈尔滨的俄罗斯面貎,让我们与痛苦的流亡和解。”[26]俄侨诗人希望历史能记住他们在中国生活的岁月,希望后人能看到他们在哈尔滨留下的遗迹,“工程师,领子解开着。∕‘这里我们要兴建一个新的城市,∕给它起个名 — 哈尔滨。’∕亲爱的城市,你高傲、匀称,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人们不会再记起这史实:∕建城时俄罗斯人也曾参与。∕纵然这样的命运很苦涩,∕但我们不会垂下眼睛:∕请记起我们,历史老人,∕请记起我们这一群人。∕”[27]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这首《哈尔滨的诗》道出的正是所有参与哈尔滨建设者的心声,他们永不会忘记曾流下无数汗水和泪水的中国城市,更不愿被这个城市、被历史所遗忘。如今,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涅斯梅洛夫曾寄居过的楼房依然矗立着,在夜晚柔和的街灯照耀下显得安静而详和,美丽又神秘,不禁令人遥想起当年,诗人坐在顶楼里的写字桌前,眉头微皱,凝思创作着。或许那一刻,涅斯梅洛夫也在憧憬多年以后的仲夏夜晚,人们站在静谧的拐角楼前,手里握着他写作的一页诗笺,绘声朗读着……诗人没有忘记中国,中国又怎会将他遗忘?
哈尔滨地处北部,与俄罗斯的诸多城市相似,都具有四季分明、雨雪纷飞的北国风情。因此,中国的南方城市对俄侨来说,无论从自然风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风情上都别有韵味,更加动人心弦。例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这首《杭州》便道出了花色烂漫、湖光秀美的江南风情。“杭州沉溺在花丛,∕轻轻呼吸在梦中。∕此前的生活像无处栖身的荒山野岭,∕而这一刻繁花竞放,∕童话一般新颖。∕湖水如明镜印着神圣古庙的倒影,……∕清风双手无形把我引向涅槃之境,∕胡琴、琵琶、三弦、埙的欢快呼声,∕震颤的锣响,水乳交融,和谐永恒,∕香烟飘如云,星星 — 通天的途径。”[28]诗句充分表达了阿恰伊尔对江南城市的迷恋和向往,诗人笔下的杭州正应了中国人那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诗人到了杭州,仿若入了仙境,“涅槃之境”、“通天的途径”二词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杭州美妙绝伦的自然风景,胡琴、琵琶、三弦、埙等都是典型的江南乐器,婉转动听的乐声令诗人流连忘返,陷入无限的暇想,再加上“西湖水”、“古庙影”更是深刻体会了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首诗都说明诗人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任一个中国人也难以写出如此清新透彻的诗句。
二、节日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和流行的节日,代表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习俗,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在中国生活数载的俄侨们入乡随俗,亲身体验感受了新年的喜庆氛围。因此,中国新年理所当然地被俄侨诗人记载到了诗歌当中,例如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中国新年》形象具体地阐述了中国人欢庆新年的方式和习俗,“咚咚咚!∕锵锵锵!∕到处都是欢乐的声响。∕大鼓小鼓拼命地敲打,∕开怀畅饮,特别热闹,∕全中国的人民都喜欢,∕高高兴兴欢度农历年。∕爆竹声震得耳朵嗡嗡……∕赶走邪恶有害的妖魔 — 远远离开贫寒的房舍,∕中国人就是这样过年,∕为的是一家平平安安,∕还要祈求善良的神明,∕保佑他们的买卖兴隆,∕万事如意,心情欢快,∕各种鬼祟不兴妖作怪。∕生活充满美好的幻想,∕就连走路都喜气洋洋。”[29]这首诗中几乎每个词都是中国农历新年传统和习俗的象征,鼓、锣、鞭炮等都是中国人发明并且用来过新年的器具;祈求神明保佑、祈祷平安如意是中国宗教信仰的真谛;放礼炮驱赶妖魔源于中国民间的古老传说。一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充分地描述了很多中国的民间传统和风俗习惯。
而女诗人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从更加人性化、更加主观的角度在她的《阴历新年》中描写了中国农历新年另一个重要的习俗,即团聚,“按规矩相互拜完了年,∕节日烟雾笼罩的人们,∕欢度大年初一的夜晚,∕客主一块打麻将,在桌前。”首先,这首诗题为“阴历新年”,说明巴尔考已经熟知中国的传统历法;其次,她亲身经历并感受到了中国新年亲朋团聚的喜庆氛围,以及相互拜年彼此祝福的民间传统。
从上面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两位诗人曾经在中国生活数载,对中国新年、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都非常地熟悉和了解。
三、诗歌
虽然俄语诗歌文字优美、韵律协调,但是对很多俄侨诗人来说,汉语言的独特性使他们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当属瓦列里·别列列申,诗人7岁随父母来到中国,并于哈尔滨学习和成长,22岁毕业于哈尔滨法政学院,后成为修道士,在哈尔滨神学院通过神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又曾移居上海,瓦列里·别列列申一生在中国生活了35年,游历过中国许多城市和地方,还曾潜心研究并执笔翻译了屈原的《离骚》、老子的《道德经》和很多唐诗名篇。可以说,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哲学思想都有很深的了解。瓦列里对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书法和佛学更是情有独钟,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风格飘逸洒脱、寓情于景,具有诗仙太白的气质,具有中国诗歌的神韵。如这首《最后一枝荷花》:“荷花不惧伤残,∕傲骨屹立亭亭,∕俨然古代巨人,∕独臂支撑天空。∕……岁月飞速流逝,∕快似冰雪消融,∕我为自由弹唱,∕独自一人飘零。”[30]本诗译者遵循原著,每行六个字,其中的亭、零以ing音结尾,空、融以ong音结尾,在形式上诗人抓住了诗歌尾字押韵的特征,在意义上诠释了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濂而不妖”的骄傲气质。别列列申很好地理解和领会了中国古典诗歌形神具备的精髓。
一些俄侨诗人不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式韵律感兴趣,对古代著名的唐宋诗人及其作品也有所研究,例如俄侨女诗人尤斯吉娜﹒克鲁森斯滕-彼得列茨,她1903年出生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1906年就随母亲移居哈尔滨,后又迁到上海,在中国生活了长达四十年之久,她非常喜爱阅读并研究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曾创作诗歌《李太白》,站在一个异乡人的角度写出了她所理解的李白的形象:“他不需要荣誉也不需要金钱,∕他在河边,醉醉醺醺,∕他大喊了一声:拿月亮来!∕他举着樽不慎坠入水域。∕杨贵妃亲自为他挥摇过羽扇,∕不止一次地向他微笑,表示垂青。∕诗仙李太白是千古永恒的人物。”[31]可见,如果克鲁森斯滕-彼得列茨对李白生平及作品、对唐诗、对唐朝历史不了解的话,是写不出这样一首诗歌的。原因有三:首先,诗人将本诗命名为李太白,而非李白。其次,这首诗形象的诠释了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中可以看出女诗人不仅喜欢李白的诗,更欣赏他的为人,为其淡泊名利、洒脱不羁的处世态度所折服,因此称李白为千古永恒的人物。第三,诗中还提到了杨贵妃,连贵妃也为李白的才能所倾倒,由此证明诗人对唐朝历史也有所涉略。
四、信仰
中国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应属宗教信仰,也正因如此,信仰东正教的俄侨诗人对中国的佛教充满了好奇。
中国俄侨诗歌中题材中有很多描写佛教的,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在水果店》中曾这样描述:“佛教徒的轮回,∕余晖染黄西天。∕无忧无虑。∕涅槃。”[32]这里的佛教徒、轮回、西天、涅槃都是佛教文化中的代表性词语,显然,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教文化中生死轮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豁达理念给予了赞赏。
民间传说中的“龙”对中国人来说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很多俄侨曾在以黑龙命名的黑龙江省居住和生活,因此他们对龙的传说兴趣浓厚,例如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龙的传说》:“从黑云的烟雾中,∕向板岩石板的峭壁,∕悄悄地爬出一条大得出奇的有一千个翅膀的火焰的龙,∕把暗淡的天际染成了一片紫红。”[33]而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龙》是这样描述的:“灯笼的上方有一条龙,∕角呈棕色,躯体盘绕细长。”[34]两位诗人或许听中国人讲述过关于龙的传说;或许从书籍上阅读过有关龙的神话故事;或许看到过雕刻在建筑物上的龙图腾,因此他们在诗中形象的刻画出了自己心中想象的龙的模样。
五、中国女性
俄侨热爱中国的情感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就是跨越国界的中俄恋情。东方女性含蓄内敛、温柔优雅、端庄贤惠,这种独特的美德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深深吸引着来自西方的俄侨诗人。描写对中国女性赞美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例如基里尔·巴图林的《妞儿》,《宁波姑娘》,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给苏州姑娘》等。
这首《宁波姑娘》表达了诗人基里尔·巴图林对中国姑娘的迷恋之情:“当梅花开起来的时候,∕当出现陶瓷般的苍穹,∕我就忆起黑黑的辫子,∕黑黑的、调皮的眼睛。……∕梳辫子、黑眼睛女性,对她们我永远不忘情。”[35]显然,首先从外貌上,乌黑的眼睛、乌黑的辫子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代名词,令很多俄侨诗人心生爱慕,铭记脑海,就连尼古拉·斯维特洛夫也在他的《苏州姑娘》中写道,“从你斜睨的顽皮眼睛里,∕我为自己寻求奇妙的光源,∕让我失魂落魄的辫子啊,∕漆黑漆黑恰似幽暗的夜晚。”;其次从性格上,中国女性温柔体贴、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给当时处于漂泊生活中的孤独诗人以灵感和抚慰,令其深深眷恋,无法忘怀。
俄侨诗人用笔墨描绘了一个多彩的中国,用心灵讲述了一个多姿的中国。一千个俄侨眼中会有一千个中国,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中国的爱之情怀。
第三节 感恩中国
如果要形容俄侨诗人对中国的情感,最贴切的应该是热爱和感激之情。因曾在中国生活而感激,因感激而热爱,因热爱而难以忘怀。感恩这个国度所给予的所有:平静与挣扎;欢乐与痛苦,繁华与落寞……。因此,不难想象,俄侨思念中国就如同华夏游子在思念祖国,中国是他们的第二祖国、第二故乡,是“温柔的继母”[36],在而爱,离而思。
最能表达诗人对中国感激之情的莫过于叶列娜·达丽这首《献给第二祖国》:“在哈尔滨,我养育了儿子,∕在哈尔滨,我为母亲送终。∕我,会对任何人都公开说,∕这个可爱的城市征服了我,∕这个曾经收容了我的国家,∕她已经成为我的第二祖国。”[37]显然,这种感恩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中国给了诗人第二个家,因为有了这个安全的依仗和稳定的平台,她才有了相夫教子的权利,有了孝敬父母的机会。在中国的岁月陪伴她度过了寂寞,走过了青春。抛开诗人的身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当诗人们离开中国再次启程,抑或归国,抑或继续漂泊,中国依然在他们的梦里、心里、回忆里、诗句里……“满洲,你平原无边无际,∕有时竟叫我忘记,∕我,本不是你的亲生子。∕告别不会垂头丧气,∕我,将要把你回忆,∕像对朋友、兄弟、母亲的回忆。∕我会永生永世记忆,∕晚霞的照耀和启迪,∕有那夜风的微微吹拂和浑浊松花江宽阔的水域。”[38]尼古拉·沃赫金把自己当成是中国的朋友、中国的兄弟、中国的儿子,这首《告别》写出了无数中国俄侨的心声,他们感激中国的收留,怀念在中国的成长岁月,难忘中国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色,难忘与中国人建立的深厚友谊,临别的千言万语最终只能化作饱含情感的诗句。
很多诗人即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中国,又迁居到美国、巴西等地,但仍难以忘怀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具代表性、最能表达俄侨对中国难忘之情的莫过于瓦列里·别列列申的《我,一定回中国》,虽然诗人晚年定居巴西,却无时无刻不寄托着对中国无限的热爱和深切的怀念,“别了,永不回还的幸福体验!∕我平平静静、明明确确的知道,∕我肯定要回中国,在死的那天。”[39]要有怎样深切的爱之情怀,才愿意将尸骨埋于他乡,此时的中国之于别列列申,真正是朋友、是兄弟、是母亲。
俄侨在中国生活时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笔者无法用文字全部赘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在俄侨心中的份量之重、印迹之深是无法估量的。就像李延龄院士论述的那样,“在俄罗斯侨民最艰难的时候,中国黑土地的粮食和牛奶给了他们新的血液,也给了他们创作激情和灵感,他们有一百条理由热爱中国 — 他们的第二祖国。”[40]
俄罗斯和中国,分别代表着欧洲与亚洲,代表着西方与东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两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格。而正是由于这些俄侨诗人们的加入,让欧亚文化彼此交错碰撞,又相互融化契合,通过俄侨在中国的生活经历,通过诗人的诗歌描写,将中国和俄罗斯紧密连结在一起,一切的美与丑、善与恶、欢乐和忧伤,都变成了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所共同经历和感受的。我们要感谢这些俄罗斯侨民诗人曾经愿意在中国大地上生活,感谢他们曾留下这诸多的美好诗句和画卷,让现代的俄罗斯人加深了对中国的认知和向往,也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加热爱俄罗斯这个热情而神秘的国度。
中国俄侨诗歌的创作主题之一就是爱中国,中国之于俄侨的意义不仅仅是流亡地,更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慷慨的朋友,一个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找到自我的坐标。诗人们把中国称为第二祖国、第二故乡,他们像对自己的祖国一样深深的眷恋和依赖着中国。
第一节 缘份中国
中俄两国地域上的互为邻居是两国交往的最直接和最有利因素,无论从国家意义上的政治外交,还是从普通百姓意义上的商贸和生活往来,中俄两国的缘分是早已注定的。追溯历史,13、14世纪的元朝时期,我国就与当时的斡罗斯有贸易往来,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曾经远征沙俄,并将其纳入蒙古的版图,进行了为期两百多年的统治,蒙古的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使东北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俄罗斯虽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但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蒙古人即当时的元朝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伊万四世时期,曾派两名使臣出访中国;明朝皇帝还曾亲笔致信俄国沙皇;从清朝康熙年间起,中俄正式建立友好长期的往来关系,互派使团、留学生,在边境建立贸易商圈等。
中国俄侨的出现要追溯到1898年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开始,从那时起,哈尔滨作为俄罗斯人在中国的聚居地和活动中心,逐渐变成了具有浓厚俄罗斯氛围和欧洲风情的城市,为后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涌入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据记载,到1912年,俄侨数量占东北地区总人数的63.7%, 1917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大批的知识分子相继逃离俄国,毫无疑问,哈尔滨成为了这些俄侨作家和诗人避难的首选地。1918—1920年共5万多俄侨到哈尔滨定居,1922年鼎盛时期在哈尔滨有俄侨15.5万人,整个黑龙江省最多时达到25万(包括铁路沿线地区)。当时的上海、新疆、天津也有俄侨上万人。
曾经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可以分为三代人,李延龄院士在文章《半中国文学》中写道:“第一代人曾在这里修筑铁路,对哈尔滨有一种创业的情愫,即与中国人一道把只是小村子的地方变成大都市的万端感触。第二代人曾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当然也就有一种‘情系故土’的感觉。第三代人曾在这里生、这里长,并且受教育,把哈尔滨看成他们的襁褓和摇篮,其情甚笃。”[20]据资料记载,由于热爱中国而取得中国国籍的俄侨曾达到一万人。[21]
我们不难想象,彼时的中国对于俄侨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代名词,不仅仅是栖息避难的场所,更是第二个家,中国的这个家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在这里,俄侨作家和诗人可以自由的出版报纸杂志、攥写论文、创建文学团体、组织文学聚会,他们能够在家里随意的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讨论艺术发展的道路。因此,这一时期的俄侨文学远离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表达不受任何束缚,创作活跃,内容丰富,这时的俄桥创作既继承了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的特征,又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俄合璧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
第二节 印象中国
相比欧洲俄侨文学和俄罗斯本土文学,中国俄侨文学另有一番特色,中国俄侨诗人大多生活在中国数十载,因此,在西方文化的根基下又增添了中国东方文化的色彩,这无论对他们的性格、思想还是诗歌文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延龄院士在文章中曾提到:“俄侨文学的题材与俄罗斯境内文学有明显差异,它有大量的中国题材。它的题材不仅有俄罗斯生活、俄侨生活,还有中国生活。它除了写俄罗斯人,又写了中国人。可以说,还找不见哪位俄侨作家或诗人完全不写中国的。”[22]俄侨诗人描写中国题材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主题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中国的城市、建筑、文化、语言、宗教、哲学、习俗、孝道、民间艺术、民间传说、自然生态等等。《Все звезды повидав чужие》中详细的写道:“东方的现实、素材、风景,万千次地进入了中国俄罗斯诗人的诗歌里。满洲的山冈、黄颜色的松花江、面孔、风光、街景、中国的小花饰、音乐、节日、和尚念经、台风、龙、庙宇、黄包车、道教神仙,这一切都第一次大量地、五彩斑斓地、生气勃勃地反映到俄罗斯诗歌的内容中去了。每个诗人都描绘了‘第二祖国’那最珍贵的一角。”[23]例如代表作品有莉迪娅·哈茵德洛娃的《中国犁过的田地》,叶列娜·达丽的《献给第二祖国》,玛利娅·维吉的《中国风景》和《在中国的农村》,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选自中国纪念册》,米哈伊尔·沃林的《中国吟》,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中国的新年》,鲍里斯·沃尔科夫的《中国展馆》,瓦西里·洛基诺夫的《在松花江上》,米哈伊尔·斯普尔戈特的《坐在小酒馆里同中国人吃饭》等等。
诗歌的创作内涵兼具了西方诗歌的热情豪放与中国诗歌的婉约细腻,诗歌中描写中国的一字一句都源自俄侨诗人对中国由衷的热爱,中国、中国城市、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文化在俄侨的心中和眼中都别有一番意义、韵味和风采。
一、城市
俄侨诗人曾经侨居游历过中国的许多城市,比如哈尔滨、齐齐哈尔、安达、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杭州、宁波、苏州、上海等地,这些城市都曾作为诗人的创作题材,变成深情的诗句,被记载到侨民诗歌中,例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杭州》、瓦列里﹒别列列申的《北京》、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银色的大连》、奥莉伽﹒斯阔毕浅克的《上海僻巷》等。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作为俄罗斯侨民在东方的中心、中国俄侨文学的摇篮和发源地,很多俄侨诗人都曾以哈尔滨为创作主题并写下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诗句,既有自然景观,也有风土人情,其中很多诗甚至直接以哈尔滨命名,例如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哈尔滨的诗》、尼古拉﹒沃赫金的《哈尔滨》、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的《哈尔滨的春天》和《春天在哈尔滨》、叶列娜﹒伏拉吉的《回忆哈尔滨》、维克多里娅﹒扬科夫斯卡娅的《哈尔滨的春天》等,这些诗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他们热爱哈尔滨的特殊情怀。
最具代表性的是这首尼古拉﹒沃赫金的《哈尔滨》:“哈尔滨立在宽阔浑浊的江边,∕它赫赫有名,∕是我们童年的城市,∕青少年的城市,……那里,俄罗斯与中国紧密走在一起,∕那里,西方同东方肩并肩互为邻居,∕那里,稠李和烧香的芬芳气息,∕同亚洲美食的香味结合在一起。”[23]毫无疑问,相比其它城市,哈尔滨对中国俄侨诗人具有更特别的意义。离开俄罗斯,大多数诗人踏上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哈尔滨,有的童年时代就随父母定居哈尔滨,还有一些甚至在哈尔滨出生,松花江的涛涛江水哺育他们成长,陪伴他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可以说,哈尔滨是这些诗人的第二故乡。诗人用了两个对比句,强调哈尔滨与俄罗斯互为邻居,这里既有代表俄罗斯的稠李,也有代表中国的烧香,恰是这个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城市让他们倍感温暖和亲切,如同著名俄侨女诗人巴尔考说的那样:“哈尔滨给了疲于流浪的人以安宁,使俄罗斯之心得以保全。”[25]因此,哈尔滨之于流亡俄侨,既是身体的栖息地,也是心灵的港湾,更是灵魂的居所。
对于中国哈尔滨的建设,俄侨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俄侨,就没有如今被称之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在这里,他们忘记了自己流亡者的身份,亲手开拓和建设了这个富有俄罗斯风格的中西合璧的美丽城市。就像米哈伊尔·什梅谢尔说的:“因为哈尔滨的俄罗斯面貎,让我们与痛苦的流亡和解。”[26]俄侨诗人希望历史能记住他们在中国生活的岁月,希望后人能看到他们在哈尔滨留下的遗迹,“工程师,领子解开着。∕‘这里我们要兴建一个新的城市,∕给它起个名 — 哈尔滨。’∕亲爱的城市,你高傲、匀称,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人们不会再记起这史实:∕建城时俄罗斯人也曾参与。∕纵然这样的命运很苦涩,∕但我们不会垂下眼睛:∕请记起我们,历史老人,∕请记起我们这一群人。∕”[27]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这首《哈尔滨的诗》道出的正是所有参与哈尔滨建设者的心声,他们永不会忘记曾流下无数汗水和泪水的中国城市,更不愿被这个城市、被历史所遗忘。如今,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涅斯梅洛夫曾寄居过的楼房依然矗立着,在夜晚柔和的街灯照耀下显得安静而详和,美丽又神秘,不禁令人遥想起当年,诗人坐在顶楼里的写字桌前,眉头微皱,凝思创作着。或许那一刻,涅斯梅洛夫也在憧憬多年以后的仲夏夜晚,人们站在静谧的拐角楼前,手里握着他写作的一页诗笺,绘声朗读着……诗人没有忘记中国,中国又怎会将他遗忘?
哈尔滨地处北部,与俄罗斯的诸多城市相似,都具有四季分明、雨雪纷飞的北国风情。因此,中国的南方城市对俄侨来说,无论从自然风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风情上都别有韵味,更加动人心弦。例如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这首《杭州》便道出了花色烂漫、湖光秀美的江南风情。“杭州沉溺在花丛,∕轻轻呼吸在梦中。∕此前的生活像无处栖身的荒山野岭,∕而这一刻繁花竞放,∕童话一般新颖。∕湖水如明镜印着神圣古庙的倒影,……∕清风双手无形把我引向涅槃之境,∕胡琴、琵琶、三弦、埙的欢快呼声,∕震颤的锣响,水乳交融,和谐永恒,∕香烟飘如云,星星 — 通天的途径。”[28]诗句充分表达了阿恰伊尔对江南城市的迷恋和向往,诗人笔下的杭州正应了中国人那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诗人到了杭州,仿若入了仙境,“涅槃之境”、“通天的途径”二词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杭州美妙绝伦的自然风景,胡琴、琵琶、三弦、埙等都是典型的江南乐器,婉转动听的乐声令诗人流连忘返,陷入无限的暇想,再加上“西湖水”、“古庙影”更是深刻体会了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首诗都说明诗人非常了解中国文化,任一个中国人也难以写出如此清新透彻的诗句。
二、节日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和流行的节日,代表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习俗,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在中国生活数载的俄侨们入乡随俗,亲身体验感受了新年的喜庆氛围。因此,中国新年理所当然地被俄侨诗人记载到了诗歌当中,例如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中国新年》形象具体地阐述了中国人欢庆新年的方式和习俗,“咚咚咚!∕锵锵锵!∕到处都是欢乐的声响。∕大鼓小鼓拼命地敲打,∕开怀畅饮,特别热闹,∕全中国的人民都喜欢,∕高高兴兴欢度农历年。∕爆竹声震得耳朵嗡嗡……∕赶走邪恶有害的妖魔 — 远远离开贫寒的房舍,∕中国人就是这样过年,∕为的是一家平平安安,∕还要祈求善良的神明,∕保佑他们的买卖兴隆,∕万事如意,心情欢快,∕各种鬼祟不兴妖作怪。∕生活充满美好的幻想,∕就连走路都喜气洋洋。”[29]这首诗中几乎每个词都是中国农历新年传统和习俗的象征,鼓、锣、鞭炮等都是中国人发明并且用来过新年的器具;祈求神明保佑、祈祷平安如意是中国宗教信仰的真谛;放礼炮驱赶妖魔源于中国民间的古老传说。一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充分地描述了很多中国的民间传统和风俗习惯。
而女诗人阿列克桑德拉·巴尔考从更加人性化、更加主观的角度在她的《阴历新年》中描写了中国农历新年另一个重要的习俗,即团聚,“按规矩相互拜完了年,∕节日烟雾笼罩的人们,∕欢度大年初一的夜晚,∕客主一块打麻将,在桌前。”首先,这首诗题为“阴历新年”,说明巴尔考已经熟知中国的传统历法;其次,她亲身经历并感受到了中国新年亲朋团聚的喜庆氛围,以及相互拜年彼此祝福的民间传统。
从上面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两位诗人曾经在中国生活数载,对中国新年、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都非常地熟悉和了解。
三、诗歌
虽然俄语诗歌文字优美、韵律协调,但是对很多俄侨诗人来说,汉语言的独特性使他们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当属瓦列里·别列列申,诗人7岁随父母来到中国,并于哈尔滨学习和成长,22岁毕业于哈尔滨法政学院,后成为修道士,在哈尔滨神学院通过神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又曾移居上海,瓦列里·别列列申一生在中国生活了35年,游历过中国许多城市和地方,还曾潜心研究并执笔翻译了屈原的《离骚》、老子的《道德经》和很多唐诗名篇。可以说,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哲学思想都有很深的了解。瓦列里对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书法和佛学更是情有独钟,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风格飘逸洒脱、寓情于景,具有诗仙太白的气质,具有中国诗歌的神韵。如这首《最后一枝荷花》:“荷花不惧伤残,∕傲骨屹立亭亭,∕俨然古代巨人,∕独臂支撑天空。∕……岁月飞速流逝,∕快似冰雪消融,∕我为自由弹唱,∕独自一人飘零。”[30]本诗译者遵循原著,每行六个字,其中的亭、零以ing音结尾,空、融以ong音结尾,在形式上诗人抓住了诗歌尾字押韵的特征,在意义上诠释了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濂而不妖”的骄傲气质。别列列申很好地理解和领会了中国古典诗歌形神具备的精髓。
一些俄侨诗人不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式韵律感兴趣,对古代著名的唐宋诗人及其作品也有所研究,例如俄侨女诗人尤斯吉娜﹒克鲁森斯滕-彼得列茨,她1903年出生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1906年就随母亲移居哈尔滨,后又迁到上海,在中国生活了长达四十年之久,她非常喜爱阅读并研究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曾创作诗歌《李太白》,站在一个异乡人的角度写出了她所理解的李白的形象:“他不需要荣誉也不需要金钱,∕他在河边,醉醉醺醺,∕他大喊了一声:拿月亮来!∕他举着樽不慎坠入水域。∕杨贵妃亲自为他挥摇过羽扇,∕不止一次地向他微笑,表示垂青。∕诗仙李太白是千古永恒的人物。”[31]可见,如果克鲁森斯滕-彼得列茨对李白生平及作品、对唐诗、对唐朝历史不了解的话,是写不出这样一首诗歌的。原因有三:首先,诗人将本诗命名为李太白,而非李白。其次,这首诗形象的诠释了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中可以看出女诗人不仅喜欢李白的诗,更欣赏他的为人,为其淡泊名利、洒脱不羁的处世态度所折服,因此称李白为千古永恒的人物。第三,诗中还提到了杨贵妃,连贵妃也为李白的才能所倾倒,由此证明诗人对唐朝历史也有所涉略。
四、信仰
中国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应属宗教信仰,也正因如此,信仰东正教的俄侨诗人对中国的佛教充满了好奇。
中国俄侨诗歌中题材中有很多描写佛教的,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在水果店》中曾这样描述:“佛教徒的轮回,∕余晖染黄西天。∕无忧无虑。∕涅槃。”[32]这里的佛教徒、轮回、西天、涅槃都是佛教文化中的代表性词语,显然,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教文化中生死轮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豁达理念给予了赞赏。
民间传说中的“龙”对中国人来说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很多俄侨曾在以黑龙命名的黑龙江省居住和生活,因此他们对龙的传说兴趣浓厚,例如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的《龙的传说》:“从黑云的烟雾中,∕向板岩石板的峭壁,∕悄悄地爬出一条大得出奇的有一千个翅膀的火焰的龙,∕把暗淡的天际染成了一片紫红。”[33]而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的《龙》是这样描述的:“灯笼的上方有一条龙,∕角呈棕色,躯体盘绕细长。”[34]两位诗人或许听中国人讲述过关于龙的传说;或许从书籍上阅读过有关龙的神话故事;或许看到过雕刻在建筑物上的龙图腾,因此他们在诗中形象的刻画出了自己心中想象的龙的模样。
五、中国女性
俄侨热爱中国的情感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就是跨越国界的中俄恋情。东方女性含蓄内敛、温柔优雅、端庄贤惠,这种独特的美德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深深吸引着来自西方的俄侨诗人。描写对中国女性赞美的代表作品有很多,例如基里尔·巴图林的《妞儿》,《宁波姑娘》,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给苏州姑娘》等。
这首《宁波姑娘》表达了诗人基里尔·巴图林对中国姑娘的迷恋之情:“当梅花开起来的时候,∕当出现陶瓷般的苍穹,∕我就忆起黑黑的辫子,∕黑黑的、调皮的眼睛。……∕梳辫子、黑眼睛女性,对她们我永远不忘情。”[35]显然,首先从外貌上,乌黑的眼睛、乌黑的辫子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代名词,令很多俄侨诗人心生爱慕,铭记脑海,就连尼古拉·斯维特洛夫也在他的《苏州姑娘》中写道,“从你斜睨的顽皮眼睛里,∕我为自己寻求奇妙的光源,∕让我失魂落魄的辫子啊,∕漆黑漆黑恰似幽暗的夜晚。”;其次从性格上,中国女性温柔体贴、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给当时处于漂泊生活中的孤独诗人以灵感和抚慰,令其深深眷恋,无法忘怀。
俄侨诗人用笔墨描绘了一个多彩的中国,用心灵讲述了一个多姿的中国。一千个俄侨眼中会有一千个中国,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中国的爱之情怀。
第三节 感恩中国
如果要形容俄侨诗人对中国的情感,最贴切的应该是热爱和感激之情。因曾在中国生活而感激,因感激而热爱,因热爱而难以忘怀。感恩这个国度所给予的所有:平静与挣扎;欢乐与痛苦,繁华与落寞……。因此,不难想象,俄侨思念中国就如同华夏游子在思念祖国,中国是他们的第二祖国、第二故乡,是“温柔的继母”[36],在而爱,离而思。
最能表达诗人对中国感激之情的莫过于叶列娜·达丽这首《献给第二祖国》:“在哈尔滨,我养育了儿子,∕在哈尔滨,我为母亲送终。∕我,会对任何人都公开说,∕这个可爱的城市征服了我,∕这个曾经收容了我的国家,∕她已经成为我的第二祖国。”[37]显然,这种感恩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中国给了诗人第二个家,因为有了这个安全的依仗和稳定的平台,她才有了相夫教子的权利,有了孝敬父母的机会。在中国的岁月陪伴她度过了寂寞,走过了青春。抛开诗人的身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当诗人们离开中国再次启程,抑或归国,抑或继续漂泊,中国依然在他们的梦里、心里、回忆里、诗句里……“满洲,你平原无边无际,∕有时竟叫我忘记,∕我,本不是你的亲生子。∕告别不会垂头丧气,∕我,将要把你回忆,∕像对朋友、兄弟、母亲的回忆。∕我会永生永世记忆,∕晚霞的照耀和启迪,∕有那夜风的微微吹拂和浑浊松花江宽阔的水域。”[38]尼古拉·沃赫金把自己当成是中国的朋友、中国的兄弟、中国的儿子,这首《告别》写出了无数中国俄侨的心声,他们感激中国的收留,怀念在中国的成长岁月,难忘中国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色,难忘与中国人建立的深厚友谊,临别的千言万语最终只能化作饱含情感的诗句。
很多诗人即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中国,又迁居到美国、巴西等地,但仍难以忘怀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具代表性、最能表达俄侨对中国难忘之情的莫过于瓦列里·别列列申的《我,一定回中国》,虽然诗人晚年定居巴西,却无时无刻不寄托着对中国无限的热爱和深切的怀念,“别了,永不回还的幸福体验!∕我平平静静、明明确确的知道,∕我肯定要回中国,在死的那天。”[39]要有怎样深切的爱之情怀,才愿意将尸骨埋于他乡,此时的中国之于别列列申,真正是朋友、是兄弟、是母亲。
俄侨在中国生活时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笔者无法用文字全部赘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在俄侨心中的份量之重、印迹之深是无法估量的。就像李延龄院士论述的那样,“在俄罗斯侨民最艰难的时候,中国黑土地的粮食和牛奶给了他们新的血液,也给了他们创作激情和灵感,他们有一百条理由热爱中国 — 他们的第二祖国。”[40]
俄罗斯和中国,分别代表着欧洲与亚洲,代表着西方与东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两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格。而正是由于这些俄侨诗人们的加入,让欧亚文化彼此交错碰撞,又相互融化契合,通过俄侨在中国的生活经历,通过诗人的诗歌描写,将中国和俄罗斯紧密连结在一起,一切的美与丑、善与恶、欢乐和忧伤,都变成了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所共同经历和感受的。我们要感谢这些俄罗斯侨民诗人曾经愿意在中国大地上生活,感谢他们曾留下这诸多的美好诗句和画卷,让现代的俄罗斯人加深了对中国的认知和向往,也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加热爱俄罗斯这个热情而神秘的国度。
第四章 情之三重奏:亲情、友情、爱情
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此种情怀对俄侨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流亡者的心灵是孤独的,是破碎的,是漂泊的。一声家人的问候,一句朋友的安慰,一个情人的热吻,对这些流亡侨民来说都是莫大的幸福和慰藉。他们将这些来自亲情、友情、爱情的抚慰化作精神食粮和心灵的给养,并将这些美好的情感写成文字,变成诗句记录下来。
第一节 亲情
亲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块指路牌,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亲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你应走的人生;亲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温暖你的心灵。尤其是当你远离家乡,身在异国,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情便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柔的守候,对远在中国的俄侨来说,血脉相连的亲情更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也只有梦境能安慰自己落寞的心灵,谢尔盖﹒谢尔金的《奇迹》记述了梦中的情景:“每天早晨,∕光波把人唤醒,∕还有妈妈温馨幽香的手。”[41]这样的场景在诗人梦中已经无数次的浮现:那是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每个明媚的清晨,当阳光射进房间,睁开慵懒的眼睛,妈妈总是坐在床边,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他,用柔软的手抚摸着他的脸庞,那一刻是多么的惬意。然而多年以后,在孤独的异乡生活中,也只有在梦里与家人相聚的时刻才是最幸福和满足的。
如果说对祖国的思念是广义而远大的,对家人的思念就是真实而贴切的,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哥萨克》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哥萨克父亲离家去打仗,∕你一直牢记那段光阴,∕母亲为临行的父亲祝福,∕小心翼翼把马镫亲吻,∕如今自己殷切思念,∕那些关心爱护你的人们…”[42]曾经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仿佛近在诗人眼前,有家人关爱的时光是何等的温暖和美好。无论光阴带走了多少欢乐的岁月,无论距离阻隔了多少分离的亲人,记忆却是永存的,回忆里父亲爱抚的目光、母亲烹菜的味道、兄弟姐妹嬉戏的笑声,都深埋于诗人心中,永不忘怀。
而当诗人历尽沧桑终于得以回归祖国、返回家乡的那一刻,却发现亲人们早已不在人世,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旧宅赌物思人,一泄悲伤之情。“没有走过这门阶已过去半个世纪,∕如今我返回到父亲的旧宅子里。∕然而父亲去世,∕母亲也已撒手人寰。∕我的姐姐 — 连她也早不在人间。∕那曾经住在此处,∕同你苦乐与共、分享你力量的萌发、希望与梦的人,∕早已不在这里!∕而你也永远、永远不能够再在人世间与他们相见!”[43]列夫·格罗赛的《旧宅》道出了诗人撕心裂肺、难以言表的痛楚,此情此景正迎合了《论语》中的名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格罗赛侨居上海多年,得以在有生之年返回祖国,回到心心念念的家,然而等待他的却只剩下残破荒凉、空空荡荡的旧宅和早已废弃荒芜的土地。院落旁曾经矮小的松树如今已变得高大伟岸,儿时和姐姐一起在墙壁上刻画的图案还依稀可见,真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诗人整个内心充斥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当病魔来临,孤身一人,身心倍受折磨的时候,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变得更为迫切。尼古拉·沃赫金就是在心脏病突发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心脏因血堵而窒息》:“心脏因血堵而窒息,∕脚底下地板在晃悠…∕ 生命,停住,不要离去!∕母亲的声音,父亲的目光,∕以及道路 — 漫长无际…”[44]这一刻,诗人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脑海中一幕幕浮现着自己一生的起起落落,心中最牵挂最放不下的还是父母双亲。落叶归根是每一个游子的情结和心愿,即便是病死,也希望能够回到故里,依偎在父母身旁。然而,回家的路是如此的遥远而漫长,此时母亲温柔的声音,父亲慈爱的目光恐怕只能是回忆、是梦境、是幻想。
时间的沙漏沉淀着那些无法逃离的过往,对流离失所的俄侨来说,对亲情的怀念总是快乐又伴随着痛苦的。他们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因为有温暖的家,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畏惧成长,因为没有了家的依靠,没有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然而,亲情游走在灵魂深处,早已超越了生命的长度。
第二节 友情
友情,不若亲情般沉重,不若爱情般纠结,平凡而不简单,纯净而不污秽。我们可以和朋友促膝长谈,互吐心思,我们可以在彼此的安慰中找到平衡的归宿,我们可以在彼此的理解中拾掇丢失的自我。流亡的岁月,没有亲情的呵护,缺少爱情的滋养,若能得一挚友在旁,实乃人生之幸事。
俄侨诗人来到中国后,结交了许多朋友,有的是来自各地的俄侨,同是俄国人,却在中国相识,彼此惺惺相惜,相互依偎着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背景离乡,久无亲情,最大的喜悦莫过于老友相会了,米哈伊尔·沃林的《朋友相会》正道出了此种情感:“我的老朋友马上会来相聚,∕我和他已三个月没有见面。∕我们默默坐下,∕准备好笔墨。∕哦,这心灵开朗的无上喜悦,∕仿佛神话一般深奥莫测。”[45]蒲松龄有语:“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正所谓情深恭维少,朋友笑谈多。诗中两位好友彼此心灵相通,虽同是天涯沦落人,去仍可以挥笔泼墨,对酒当歌,侃侃而谈,享受友谊所带来的慰藉。正如普希金所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无独有偶,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也曾在《往昔的时光》中描述了自己与朋友相聚时的喜悦心情:“老朋友哪能遗忘,哪能不放在心上?老朋友哪能遗忘,还有往昔的时光?忠实的老友,伸出你的手,让我们握手聚一堂,再来痛饮—杯欢乐酒,为了往昔的时光!”挚友陪伴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难忘的青春岁月。因此当老友相逢时,免不了要举杯浅酌,共同回忆往昔经历的欢乐时光。
俄侨在中国,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生活难免孤独,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他们一定会走出房门去学习汉语,去结交中国朋友。古语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俄侨同很多中国人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奥利加·捷利托夫特的《心灵学会保护》就深情的描述了与中国朋友亲密无间的友谊,“你那外国的姓名,∕你那非俄罗斯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亲情。∕我用你的母语,∕倾诉我隐秘的心声。”[46]显然,诗人与一个中国人成为了知心朋友,并用汉语向其吐露心声。诗人并没有因为结交异乡的朋友、使用异国的语言而感到沮丧,相反却让他感受到了亲情,找到了归宿感。正因为有了这些值得信赖的中国朋友,让流亡的俄侨诗人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让他们的心灵不再孤单流浪。
还有一种朋友叫知己,不像情人般缠绵,比普通朋友更亲密。她居住在你的精神领域里,欣赏你的品格,聆听你的心声,包容你的倔犟,苦闷欢笑都陪伴着你。正所谓人一知己足一生。俄侨弗拉吉米尔·斯拉鲍奇科夫就找到了这样的知己,他的《琴弓》中写道:“我又和往日的缪斯亲近,∕只有她在深渊似的夜晚把我陪伴,∕用诚实的诗句取代你的眷恋柔情和语言。∕每逢夜晚她都来和我交谈,∕如今她是我最贴心的知己,∕她静静地翻阅陈旧的笔记,∕反复推敲那些拙劣的诗句。”[47]从诗中可以看出,弗拉吉米尔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心头难解相思之情。但幸运的是,他有一知己为伴,理解他的孤独,倾听他的心声,抚慰他受伤的心灵。最重要的是,这位知己赏识他的才华,愿意品读研究他的诗句,这对一个落魄诗人来说,是无比欣慰和荣耀的。因此,诗人将这位知己比作神圣的缪斯,众所周知,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专司文艺的女神,是科学、艺术的代表,天生丽质,气质非凡。可见这位知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知音难觅,知己难求。若是没有了钟子期,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又弹与谁听?马克思曾说:“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尤其是这些侨居中国的俄侨作家与诗人,能够在异国他乡获得一份真挚的友谊是多么的难得,多么的快乐和幸福!
第三节 爱情
圣经中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与茱丽叶,中国神话中的牛郎和织女,这些经典故事作品中描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 爱情,无论是在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中,还是作家笔下充满悲喜的人物内心世界里,没有爱情这个字眼,总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生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语:“爱情是无邪的,神圣的。”在被迫远离祖国、与亲朋分离、客居异国的俄罗斯侨民作家和诗人心中,爱情的意义更为重大:是心灵的归宿、是情感的慰藉,是更高的精神追求!俄侨诗歌中,除了描写中国和俄罗斯题材的,主题最多的就是爱情了。其中代表作品有尼古拉·彼杰列茨的《爱—线》,谢尔盖·谢尔金的《初恋》,基里尔·巴图林的《妞儿》,雅可夫·阿拉肯的《爱情》,阿列克谢·阿恰伊尔的《爱情》,瓦列里·别列列申的《爱情湖》,弗拉吉米尔·斯拉鲍奇科夫的《只为你和我》,尼古拉·斯维特洛夫的《给苏州姑娘》,米哈伊尔·沃林的《初恋》,米哈伊尔·谢尔巴科夫的《我的樱桃园》,叶甫盖尼·雅什诺夫的《当我仰望》,莉迪娅·哈茵德洛娃的《旋转木马》,奥莉伽·斯阔毕浅克的《写给你》等等。
冯玉文的《在华俄侨文学的爱情阐释》中写道: “在华俄侨关于爱情的创作尤其引人瞩目:不但有痴迷、热烈和幸福,还有迷茫、幻灭和残酷,更有引人深思的哲理。”因此,俄侨诗人笔下的爱情有很多种,幸福的爱情,不幸的爱情,长久的爱情,短暂的爱情,圆满的爱情,被遗弃的爱情等等。
一、爱情的魔力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过去,但是爱情却是另一回事儿,一切都会过去,但却未必能够忘却。谁人不为情而忧,为情而困,为情而扰?无论男诗人还是女诗人,都抵挡不了爱情魔力的诱惑,都用最真诚的笔触写下了或美好或忧怨的爱情诗句。
爱情,从不因为某件事某个人而变得更加绚烂,更不会因此失去光环,它只关乎两颗相爱的心,只关乎彼此依偎的肩膀。我们无法衡量与比较爱情的力量有多伟大、多沉重,莎士比亚曾说:“爱的力量是和平,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纳撒尼尔·李说:“水会流失,火会熄灭,而爱情却能和命运抗衡。”
俄侨诗人叶甫盖尼·雅什诺夫的《当我仰望》中这样形容爱情的魔力:“当我关注坎坷的岁月,∕我能感受到你的爱情。∕是爱帮助我穿越疯狂,∕引导我在荒原上步行,∕抚慰无家可归的痛苦,∕让冻僵的心冰消雪融。”[48]可见,无论是踏过异国荒凉的草原,还是穿越他乡拥挤的人群,诗人的内心从未迷失过方向,心里依然有一座高高的灯塔,因为有爱人在期待他的归去,即便是走在只知道前后左右,不知道东南西北的风雪里,心里那盏灯塔的光亮也从未消失过,这灯塔就是爱情,是爱情让诗人忘却了痛苦,忘却了饥寒,忘却了无助,指引着他走向光明。爱情的魔力就如法国小说家亨利·德·蒙泰朗描述的:“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又如彭斯的比喻:“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
二、幸福的爱情
莎士比亚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张爱玲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可见,爱情的路上有彼此的陪伴才是幸福。
对俄侨来说,能够拥有一份幸福甜蜜的爱情是非常难得的,但丁曾说: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就如女诗人娜塔利娅·列兹尼科娃的《不,不用说》:“你用热烈的干燥的嘴唇屏住呼吸在亲吻。∕短短一个瞬间黑暗里一道亮光闪现,∕是春天,百花争妍,∕是自我陶醉,∕一片梦幻。”[49]爱人的一个亲吻令娜塔利娅陶醉万分,不由得陷入了美丽的幻想和绚丽的憧憬中,她仿若看到了黑暗中一道亮光直射入心底,仿若看到了春天里和煦的阳光,看到了各色的百花齐放。就像英国诗人查普曼的描述:“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个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爱情如一把火焰将女诗人寂寥的内心点燃,流亡也好,贫苦也罢,彼时的她因为有了爱情,从此生活充满了希望。
女诗人往往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写下的诗句也极尽柔和唯美之感,而男诗人对于幸福爱情的表达却更加直接坦荡,例如弗拉吉米尔·斯拉鲍奇科夫在《只为你和我》中形象地描述了在拥有甜蜜爱情时美妙的内心情感:“哦,亲爱的,世界飞旋,∕飞旋千万年,∕只为你和我,∕阳光明媚,照耀大海,∕大海扬波,∕只为我们两个。让不凋的爱情之花绽放,∕你的、我的爱情之花,∕亲爱的,宇宙的历史上独一无二,∕能完成创造循环的花朵。”[50]整首诗的语调热烈激昂,仿佛诗人急切的想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拥有一份多么伟大和令人骄傲的爱情,就连世界飞旋、大海扬波都只为这一对有情人,相爱的两人眼中只剩下彼此,从此,爱人就是整个世界。
上面两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的笔下有繁花、有大海、有阳光、有宇宙,只有拥有真正幸福的爱情,才能描绘出如此神奇美妙的画卷,这不单单是描写爱情的诗句,更是诗人内心幸福的感受、美丽的经历、甜蜜的体会。
三、远隔天涯的爱情
爱情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爱情并不只是浪漫和神圣,往往也充满着痛苦和无奈。并不是所有的恋人都能幸运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情自古伤离别,很多相爱之人不得不分离两地,忍受相思之苦。
俄侨由于种种原因被迫漂泊海外,而爱人却留在俄罗斯,两个相爱的人远隔天涯,只能靠回忆填补心灵的空缺,靠思念度过孤独的岁月。此种相思之苦比单恋更深沉,更难熬,更无法自拔。法国作家比西·拉比旦说:“离别之于爱情好比风之于火,它能将小火熄灭,使大火熊熊燃烧。”
娜塔利娅·列兹尼科娃的《静静的幸福日子里》表达的正是与爱人分离后痛苦的思念之情:“静静的幸福日子里,∕我感到寂寞,∕我和你没有那样的时刻。∕你成了我的命运 — 在我心房里点燃起不安的火。∕我想你,想你一个人,∕想得泪花飘落:虽然我知道这梦想实在多余。∕在那儿,在俄罗斯,在妩媚的白桦树林,∕有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你和我。”[51]不是因为寂寞才想念,而是因为想念才寂寞。对流亡的俄侨来说,平静安逸的日子或许已经是幸福,然而诗人却因为爱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寥和落寞,因为思念爱人而心痛的泪花飘落。不由得回忆起那些年与爱人一起生活的日子,想起二人曾经共筑的爱巢:有白桦树林和白色房子的地方。
而另一位俄侨诗人奥利加·捷利托夫特也曾因与爱人两地分隔而陷入思念的痛苦之中,例如她的的这首《爱》:“我一周又一周地见不到你,∕莫非我们只在梦幻中相遇,∕我们一起分享悲和痛,∕可是我的爱情中又没有欢喜。∕只在梦中我才能见到欢喜!∕只有在梦中和你才有笑意。”[52]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日日不得与爱人相见。爱人之间彼此共同分享的不应该只是悲和痛,还应该是喜与乐,而诗人却认为自己的爱情中已经没有了欢喜,只剩下悲痛,因为思念之苦无法排解,即使心里竭力不去想,梦里却会梦到,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与恋人相会,才能感受到片刻的喜悦,然而一切梦境皆虚幻,醒来之后,发现还是一个人形单影只,一切依旧,此情此景,只会更相思。正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思之人,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脸色愈加憔悴,人也逐渐消瘦。因此古语有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譬如尼古拉·斯维特洛夫在《你的声音》中不仅描写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叙述了远在俄罗斯的恋人对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地域辽阔,∕残忍,挺起八百公里的胸膛,∕让我们两地分隔。∕我们之间,∕只有火车…∕他带来邮包,∕有你的泪痕,∕你哭泣,面对冬天的暴风雪。∕我读信,看见你的手帕,∕从此,它伴我度过孤寂的长夜。”[53]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八百里的距离可以阻挡两个人相见,却阻止不了两颗相爱的心紧紧的聚在一起。看到信笺上的泪痕,诗人仿佛看到了爱人站在雪地里默默的祈盼,仿佛听到了她无助的哭泣声,从远方邮来的手帕就好比“红豆”,寄托了女友无数的依恋和相思,同时也令诗人睹物思人,陪伴他度过寂寥的长夜。两情相悦的思念,在惆怅中带着一丝甜蜜和幸福。诗人对恋人思念,恋人也定能在远方与之共鸣。
四、单相思的爱情
还有一种相思之情叫做单相思,也就是心中默默的暗恋着某个人却无法表达。或者是没有勇气表白,或者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此种心境有如李白的《秋风词》:“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莫相识。”
俄侨女诗人奥利加·捷利托夫特的《每片花瓣有…》正是表达了对某个人的暗恋之情:“我为什么不为别人写诗,∕我为什么默默地把你思念?∕你会从我的眼睛里挤干悲伤的泪水,∕你会把我的灵魂玷污,如同淤泥。∕我为什么偏偏爱上了你,∕为什么我至今还在爱你?”[54]单相思的爱情更折磨人,伤害人,令人捉摸不透。用一句话诠释就是: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却又牵肠挂肚。从这首诗中无法得知女诗人所爱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可以了解到她爱上了一个自己不该爱的人,心中充满了悔恨之意。然而,恨的越多,爱的越深,诗人明知道这样的一往情深会让她的内心满是伤痕,会让她流尽泪水,却仍然欲罢不能,无法回头。
男诗人尼古拉·斯维特洛夫曾经暗恋过一位日本姑娘,他在《给穿和服的姑娘》中这样写道:“但是你何必苦苦隐瞒?∕我是多余的!∕一目了然,你没有心思来陪伴我,∕分享亲吻樱唇的甘甜。∕路途漫漫,∕透过梦境,∕你渴望与另一个人相见…”[55]显然,诗人单恋着日本姑娘,明知自己是多余的,明知姑娘心中早已另有他人。对于所爱的人尼古拉只能远远地欣赏她的背影。心中即便有万千爱的宣言,也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苦苦地压抑。虽然诗人心中明了不会有任何结果,却仍为此情所累。即使痛苦也觉得幸福,即使心碎也觉得甜蜜。
五、生死离别的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间最凄美的爱情莫过于生死离别的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演绎了一段震撼人心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而俄侨诗歌中也有很多描写生死不渝的爱情诗句。
柏拉图说:“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诗人谢尔盖·谢尔金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女朋友的重生,他的《初恋》中写道:“用热烈而爱恋的鲜血做交换,∕让我那死去的女友重返人世。”[56]比起异地相隔的痛苦,生死离别的痛心更加深切刻骨。诗人永远的失去了女友,再也看不到她的面容,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再也感觉不到她的呼吸。诗人痛不欲生,哪怕用自己的鲜血来交换爱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玛利安娜·科洛索娃的《我们在火车站相遇》同样表达了与爱人阴阳相隔的痛苦情感:“我等待他等了何止一年,∕欢乐已逐渐云散烟消,∕我终于得到消息,∕他已不在人间,∕一块石头落地,∕风儿把哭声吹散…”[57]读到这首诗不禁让人想起李煜的《浪淘沙》:“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爱人活着的时候女诗人没能和他见上一面,苦苦等了多年以后,得到的消息却是爱人已经不在人世。与心爱之人生离死别,那是怎样的绝望与悲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死离别的爱情都是令人伤心绝望的,若是能够挣脱束缚,看透生死,即便阴阳相隔,仍可以创造一份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神话。就如娜塔利娅·列兹尼科娃的《整个一生》中叙述的:“我到了那边还要做同一个梦:∕我走近你,吻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像熊熊的篝火,∕它发光,它穿越时间、黑夜与死亡。”[58]或许彼时的女诗人正疾病缠身,不久于人世,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悲观绝望,诗人眼中的爱情可以穿越生死,她坚信即便去了天堂,仍可以像活着时一样,夜夜与爱人相约并亲吻他明亮的眼眸。爱别离,求不得。诗人能够看得开,抛开了朝朝暮暮的贪恋,于是没有什么能将两颗彼此相爱的心分离,时间不可以,距离不可以,战争不可以,疾病不可以,死亡也不可以。
六、逝去的爱情
爱情固然伟大,但却不是永恒不变的,有些爱情如同青春一样会逝去,留下的只是一份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
爱情逝去的原因有很多种,也许是因为背叛,也许是因为距离的阻隔,也许只是简单的不再爱了。伊利娜·列斯纳娅的《爱的秋天》正是描写了一份逝去的爱情:“我从情人的眼睛里读到∕,爱情会死去…,∕您不会再珍惜我们那悄悄的会晤,∕您不会再用爱慕的瞻瞩,∕您羞于启齿,不会再称我为“你” ,∕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走进我的闺房,∕啊,我应该穿上哪件珍贵的衣衫来埋葬爱情,埋葬幻想!”[59]显然,诗人曾经拥有一份缠绵热烈的爱情,但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就像英国诗人罗·赫里克说的:“爱情的欢乐中掺杂着泪水,狂热的爱情总是绝不会持久的”。诗中没有阐述伊利娜与情人分手的原因,但可以看出情人刻意与她拉开了距离,不再用爱慕的目光看着她,不再踏进她的闺房,甚至称呼她为 “您”。有多少爱情败给了时间,女诗人与男友从此只能淡出彼此的生活,走在两条平行线上,成为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曾说:“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爱情渲染了太多的色彩,有的凄凉而决绝,有的悲悯而震撼,有的美妙而欣慰!它荟萃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成了我们心目中永恒的精神信仰和心灵坐标。张小娴说:“爱一个人,就难免为他受苦。爱你的亲人或恋人也如是。牵挂是苦,思念是苦,失望和伤心是苦,得不到是苦,没法相守是苦,生离死别也是苦。然而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人给了你许多痛苦,却也是你的救赎。”
多姿多彩的爱情描述不仅是俄侨情感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极大地丰富了俄侨文学的内容,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伤感的爱情,都让人感动和深思。
第五章 希望
没有了希望,便会像一艘失去方向的小船,在海上茫然不已,随波沉浮,而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奋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濒临死亡的人看到生的曙光;它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胜利的朝阳。
尽管流亡的俄侨诗人生活上贫困窘迫,心灵上孤苦无依,但他们并没有彻底的悲观绝望,依然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依然坚强的寻找那隐约闪烁着的希望之光。
第一节 对祖国未来的希冀
鲁迅先生曾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因此俄侨诗人始终坚信,失去祖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的躯体和灵魂都将回归伟大的俄罗斯。
异国的流亡生活并没有让俄侨诗人的思想变得麻木,更没有使他们的信念陷入绝望,相反,生活越是艰苦,越是心怀希望,他们越倔强的相信终有一天得以回归故里,与祖国重逢,正如雨果所说:“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俄侨诗人格奥尔吉·萨托夫斯基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在《我的城市》中这样写道:“古老的彼得堡在我四周,∕那时候我正值青春年纪!∕我的城市啊,我的依恋,∕我从心底相信,∕我知道,我和我的城会重新相遇……”。[60]就好像女诗人玛利安娜·科洛索娃在《异国的松树》中所憧憬的:“幸福的一天,幸福的一年已经临近,到时候上帝为补偿我们的愁寂和损失,在祖国为我们点亮松树上的灯火。”[61]
英国诗人查尔斯·金斯莱说:“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因此尽管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格局不被俄侨诗人所认同,尽管受到祖国无情的驱逐,费多尔·卡枚什纽克仍然坚信一切的艰难和屈辱都会过去,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和光明的,他在《神圣的罗斯》中勾勒出了一幅绚烂的蓝图:“你知道,短暂的屈辱源自天意!∕你面含着微笑向他们走去。∕相信春天,相信微笑的大地,∕必将被太阳的光芒普照,∕紫罗兰的欢歌将四处洋溢。”[62]读罢此诗令人倍受鼓舞,诗人对祖国的未来心怀理想,信心满满,少了一份担忧,更添了一份坚定,仿佛拨开乌云见朗日的一天即将到来,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第二节 对自身命运的希望
在处于命运的低谷时,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未来,也只有怀揣着美好的希望才能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挫败,勇敢的走下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俄侨诗人更是如此,面对命运残酷的考验,他们并没有失去勇气和信心,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未来的生活都充满着希望。他们相信普希金的话:“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心永远憧憬未来。”
一、对爱情的希望
爱情给人以生的力量和活的勇气,俄侨诗人在黑暗悲苦的流亡生活中,是对爱情的希望陪伴他们度过孤独无眠的夜晚,是对爱情的信仰滋润他们干枯无助的心灵。
诗人米哈伊尔·沃林就是这样,爱情时而令他充满希望,时而让他充满幻想,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幸福世界里无法自拔,就如他的《相逢》:“一点都不知道我的消息,∕你啊,我可爱的未婚妻。∕我知道我和你必定重逢,∕重逢在命运安排的时刻,∕蓝色星眸掩饰不住喜悦,你像绽放的花朵迎接我。∕甜蜜的幸福能让人窒息,∕那一瞬之间我认出了你。”[63]这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的情诗,更是一幅描写恋人重逢的感人画面。诗人想象着多年以后得以踏上归途,在汽笛轰鸣的家乡火车站,他的未婚妻正在翘首等待着,站在俄罗斯土地上的那一刻,诗人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此时,就在他的对面,未婚妻正泪眼朦胧,深情的忘着他。无论岁月流下了多少痕迹,爱人那蓝色的双眸依旧如此美丽深邃,诗人此刻感到无比的幸福,两人紧紧的相拥,所有的苦难都抛在脑后,成为了过去。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诗人的想象,在无法与爱人相见的日子里,诗人只能凭借着无限的暇想来慰藉自己的相思之情,然而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份对爱情的希望和憧憬,才能支撑他忘记内心的孤独,忽略生活的艰苦,坚持到最后去迎接爱人的拥抱。
二、对生活的希望
由于俄侨诗人坎坷的命运和特殊的际遇,以至他们的诗作抒发的是双重的情感:失望中有希望,痛苦中有欢乐,黑暗中有光亮。如拉丽萨·安捷尔先所说:“痛楚啊,你充满着幸福,欢乐啊,你浸透着忧郁”。[64]因此,俄侨诗人内心永远是矛盾的,灵魂是挣扎的,同时又是乐观的,坚毅的。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们无时无刻不让内心充满希望。
薇拉·孔德拉托维奇·西多洛娃的这首《诗人们》正是描写了俄侨诗人矛盾的心理特征:“任暴风骤雨将我们驱逐,∕我们在冷冰冰的黑暗中,∕在无助的帆船上漂浮。∕但我们还是在燃烧,∕如同在无月的夜里,∕像火把一样引路。”[65]诗人们像浮萍一样漂泊流浪,内心充满哀伤和恐惧,但他们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依然乐观向上、充满希望,哪怕燃烧自己,也要寻找到黑暗中那唯一的一点亮光。就像娜塔利娅·列兹尼科娃《在蓝色的时刻》中描述的:“我们的日子被什么人测定充满不安,∕可是其中却有幸福的蕴涵。∕火光在黑暗中照得更明亮,∕它在寒冷和阴天里让我们感到温暖。”[66]
曲折多舛的命运也曾让阿列克谢·阿恰伊尔陷入迷茫,“迷雾般的世界上没有向导,算来只有猜想和预测的结局。”[67]然而,诗人坚信,迷雾终将散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最终到来,正如他的《一如往常》中写道:“要相信苦难都会过去。∕要学会微笑,朋友,千万别放声哭泣!”[68]诗人相信,就算绝望,也要等待,于绝望中等待希望,希望着美好的未来。
列夫·格罗赛在《斯坦司》中更是激昂的表达了不愿被命运所折服,对未来充满希望,敢于挑战生活的雄心:“心灵,你就燃烧吧;∕在战斗中灼燃,你要因绝望和痛苦而烈焰熊熊,∕我相信,而且知道,∕天堂即将来临,∕死亡最终将得以复活和出现!”[69]诗人在绝望中仍然充满希望,即使是死亡也不畏惧,以乐观的思想,永不气馁的态度征服所有的困苦,这充分证明了俄侨诗人骨子里流淌着高傲倔强的血液,他们勇于面对生活的考验,坦然接受命运的洗礼,如同高尔基的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俄侨们学会了在黑暗中找光明,在痛苦中找欢乐,在丧气中找勇气,在困惑中找出路,在失败中找教训,在生命中找奇迹。这寻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挣扎的过程,煎熬痛苦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因为希望,俄侨在风口浪尖不胆怯;因为希望,俄侨面对暗淡的岁月生活得依旧从容;因为希望使他们面对人生之不幸,能够处之泰然,置之淡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有语:“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俄侨诗人正是带着这样的希望和忍耐度过了艰苦的流亡岁月。他们为后世留下的不仅是这些永恒不朽的诗作,还有他们不弃不馁、永不言败的气魄和精神。
结 论
诗缘于情,诗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将所有的情感以最直接的方式,甚至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体现在文字上,或爱或憎读者可以立即分辨出来,因此诗歌可以说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也是读者研究和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有效凭证。
小说通常是借助故事中的主人公即第三人称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或是批判,或是赞扬,通过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来间接表达作者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诗歌却更加自由奔放,直抒胸意,诗歌本身就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歌可以是一首乐曲,可以是一张笑脸,也可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因此,同作家相比,似乎诗人更让人崇拜和感到亲切,某一个字眼,某一首诗都可能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从外国的莎士比亚、泰戈尔、普希金,到中国的徐志摩、海子、席慕蓉...他们更容易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与我们共同经历惊喜和悲伤。这也是我选择探讨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的原因。
笔者想引用俄侨诗人米哈伊尔﹒沃林《诗论三章》中的诗句来诠释笔者想要以诗歌中的情感主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用意。“所谓诗,∕融进了离恨与怨情,∕是手与手交织辞别的心痛,∕是相逢的喜悦,中午的炎热,∕是蓝莹莹的美丽星光闪烁……∕是早晨的清爽,玫瑰的呼吸,∕是天使欢笑,是天使哭泣……∕凡世上所有,尽在诗行中:或难以列举,或难以形容,∕或深深埋藏在你的心底,∕或心怀虔诚奉献给上帝……∕彼岸的九霄有青光普照……∕这就是诗 — 哪位需要?”那些流亡的俄侨诗人把内心百味杂陈的情感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诗歌当中,或批评、或赞扬、或怀念、或感慨、或喜爱、或怨恨,这些诗歌都充满着浓烈的哈尔滨白银时代的气息,其中大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哈尔滨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还有一些诗歌中也可以找到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主义的色彩。
因此,初选择这个论文题目的时候,有些窃喜的同时又深感惶恐不安,“情感”这个美好的主题承载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希望,更是无数作家诗人通过作品表达感情的一种精神寄托,但却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篇论文来写,笔者怕拿捏不好尺度,掌握不好分寸,唯恐写的太过肤浅,不符合一篇论文所要达到的理论高度。笔者试图想要将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一个独立完整、层次分明的体系呈现给读者,期望能填补一些空白,对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对俄罗斯侨民诗歌中情感主题的研究,笔者历经三年,从诗歌理论的学习研究,到对原文诗歌的翻译、体会、诠释和解读,以及对译文的借鉴、参考和分析,最终完成了这篇描写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中的情感主题论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一些国内对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专项创作的缺憾。首先,这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其次,由于笔者个人才疏学浅、学术造诣有限,论文在很多方面不能尽善尽美,出现的不足和错误,希望能够得到批评和指正。
诗缘于情,诗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将所有的情感以最直接的方式,甚至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体现在文字上,或爱或憎读者可以立即分辨出来,因此诗歌可以说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也是读者研究和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有效凭证。
小说通常是借助故事中的主人公即第三人称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或是批判,或是赞扬,通过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来间接表达作者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诗歌却更加自由奔放,直抒胸意,诗歌本身就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歌可以是一首乐曲,可以是一张笑脸,也可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因此,同作家相比,似乎诗人更让人崇拜和感到亲切,某一个字眼,某一首诗都可能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从外国的莎士比亚、泰戈尔、普希金,到中国的徐志摩、海子、席慕蓉...他们更容易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与我们共同经历惊喜和悲伤。这也是我选择探讨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的原因。
笔者想引用俄侨诗人米哈伊尔﹒沃林《诗论三章》中的诗句来诠释笔者想要以诗歌中的情感主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用意。“所谓诗,∕融进了离恨与怨情,∕是手与手交织辞别的心痛,∕是相逢的喜悦,中午的炎热,∕是蓝莹莹的美丽星光闪烁……∕是早晨的清爽,玫瑰的呼吸,∕是天使欢笑,是天使哭泣……∕凡世上所有,尽在诗行中:或难以列举,或难以形容,∕或深深埋藏在你的心底,∕或心怀虔诚奉献给上帝……∕彼岸的九霄有青光普照……∕这就是诗 — 哪位需要?”那些流亡的俄侨诗人把内心百味杂陈的情感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诗歌当中,或批评、或赞扬、或怀念、或感慨、或喜爱、或怨恨,这些诗歌都充满着浓烈的哈尔滨白银时代的气息,其中大多数诗歌具有明显的哈尔滨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还有一些诗歌中也可以找到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主义的色彩。
因此,初选择这个论文题目的时候,有些窃喜的同时又深感惶恐不安,“情感”这个美好的主题承载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希望,更是无数作家诗人通过作品表达感情的一种精神寄托,但却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篇论文来写,笔者怕拿捏不好尺度,掌握不好分寸,唯恐写的太过肤浅,不符合一篇论文所要达到的理论高度。笔者试图想要将俄侨诗歌中的“情感”主题做为一个独立完整、层次分明的体系呈现给读者,期望能填补一些空白,对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对俄罗斯侨民诗歌中情感主题的研究,笔者历经三年,从诗歌理论的学习研究,到对原文诗歌的翻译、体会、诠释和解读,以及对译文的借鉴、参考和分析,最终完成了这篇描写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中的情感主题论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一些国内对俄侨诗歌中情感主题专项创作的缺憾。首先,这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其次,由于笔者个人才疏学浅、学术造诣有限,论文在很多方面不能尽善尽美,出现的不足和错误,希望能够得到批评和指正。
注 释
[1]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8.
[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98.
[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0.
[4]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8.
[5]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2-54.
[6]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3.
[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56.
[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
[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4.
[10]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16.
[11]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3.
[1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44.
[1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65.
[1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72.
[1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21.
[16]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71.
[17]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32-133.
[1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9.
[1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0.
[20]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30-31.
[21] 李星耕.风雨浮萍—俄罗斯侨民在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104.
[22]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5.
[23]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90.
[24]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83.
[2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0.
[26]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30.
[27]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9.
[2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47.
[29]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7.
[3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17.
[3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24.
[3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41.
[3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89-92.
[34]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59.
[35]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03.
[36]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92.
[3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14.
[38]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4.
[39]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90.
[40]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8.
[41]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5.
[4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54.
[4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77-178.
[44]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98.
[45]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43.
[46]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3.
[47]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93.
[4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14.
[49]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9.
[5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01.
[5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7.
[52]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5.
[5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0.
[5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8.
[55]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11.
[56]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7.
[5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7.
[5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6.
[59]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24.
[6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66.
[6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18.
[6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61.
[6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8.
[6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08.
[6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78.
[66]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89.
[67]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
[6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8.
[6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74.
[1]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8.
[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98.
[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0.
[4]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8.
[5]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2-54.
[6]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3.
[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56.
[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
[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4.
[10]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16.
[11]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3.
[1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44.
[1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65.
[1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72.
[1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21.
[16]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71.
[17]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32-133.
[1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9.
[1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0.
[20]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30-31.
[21] 李星耕.风雨浮萍—俄罗斯侨民在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104.
[22]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5.
[23]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90.
[24]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83.
[2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0.
[26]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30.
[27]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9.
[2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47.
[29]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7.
[3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17.
[3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324.
[3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41.
[3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89-92.
[34]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59.
[35]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03.
[36]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92.
[3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14.
[38]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4.
[39]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90.
[40] 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58.
[41]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5.
[4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54.
[43]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77-178.
[44]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98.
[45]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43.
[46]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3.
[47]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93.
[4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14.
[49]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9.
[5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01.
[5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7.
[52]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5.
[5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0.
[5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48.
[55]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11.
[56]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27.
[57]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07.
[58]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6.
[59]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24.
[60]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66.
[61]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18.
[62]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61.
[63]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38.
[64]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108.
[65]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78.
[66] 李延龄. 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89.
[67]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27.
[68] 李延龄. 松花江晨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38.
[69] 李延龄. 哈尔滨,我的摇篮[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174.
参考文献
[1] П. Николаев. Русские писатели XX века: Б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M].Mосква.2000.
[2]Л.И.Шевченко А.Ю.МережннскаяЛнтература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M].Киев,рута,2003.
[3] В.В.Агеносов Литература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M].Терра-Спорт.1998
[4]Солодкая, Маргарита Борисовна. 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Харбин, Шанхай: 1917-1947 гг..[J] .Краснодар, 2006
[5]Аурилене, Елена Евлампиевна.Российская эмиграция в Китае :1920 - 1950-е гг..[J]. Хабаровск.2004
[6]Эфендиева, Гали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е своеобразие женской лирики восточной ветви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J] .Москва, 2006
[7]Азаров, 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центры первой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е 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J] .Москва, 2006
[8]Гуре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 Львович.Культурно-религиозн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рус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По материалам Русской студенческого 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J].Москва,2005
[9]Аблова, Надежда Евгеньевна.КВЖД и российская эмиграция в Кита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и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истории :Первая половина XX в..[J]. Москва.2005
[10]Ревякина, Татья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Проблемы адаптации и сохране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идентич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 1920-середина 1940-х гг. .[J]. Москва.2004
[11]Михалев,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Журна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и становление советской контрпропаганды.[J].Москва..2009
[12]Тюнин М.С. Указатель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х и повременных изданий , выходивших в г.Харбине на русском и др. яызках по 1-ое января года. [M].Харбин: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бщества изучения Маньчжурского края.1927
[13]А.А.Забияко《Детский мир》 русского Харбина:литература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й эмиграции для детей и о детях.[J]Русский Харбин.Благовещенск.2010
[14]А.А.Забияко.Верс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поэтика《старших лириков》русского Харбина.[J]. Русский Харбин.Благовещенск.2010
[15]С.И.Якинова.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диалоги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писателей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J].Русский Харбин.Благовещенск .2009
[16]С.И.Клыжанская.Теософские искания в харби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J].Русский Харбин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2009
[17]Нонна Райан.Россия-Харбин-Австралия.[M].Русский Путь.Москва.2005
[18]А.М.Славуцкая.Всё, что было...[M].Книга и Бизнес.Москва.2005
[19]Г.В.Мелихов.Былый Харбин.[M].Русский путь.2003
[20]А.Азабияко .Г.В.Эфендиева. Чтверть Века Беженской Судьбы.изд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ир лирики русского Харбина [M].Благовещенск .2008
[21]В. Крейд. Словарь поэтов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M]. СПб.1999.
[22]А.Афанасьев.Неутомленная любовь. [С].Москва.1990
[23]Н.Л.Драгуленко.Русские писателя в Китае. [С].Хабаровск.1995
[24] В. Крейда.Русская поэзия Китая. [С].Москва.2001
[25] В.А.Зайцев.Творчество поиски русских поэтов второй волны эмиграции. [J]. Филологичес -кие науки.1997(4):3-17.
[26]А.Г.Соколов.Судьбы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ной эмиграции.1920-х годов. [M].М.МГУ.1991
[27]М.Цветаева.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семи томах,т.4. [M].М.Эллис.Лак.1994
[28]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中文版五卷本):《松花江畔紫丁香》,[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
[29]李延龄.论哈尔滨俄罗斯侨民诗歌[J].俄罗斯文艺,1998(2)
[30]李延龄.世界文学园地里的一簇奇葩——《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总序,[J].俄罗斯文艺,2002 (6)
[31]李延龄.李延龄文集[C].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32]淼华主编.回眸与前瞻 (1997-1999)[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3]李兴耕.风雨浮萍[Μ].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4]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刘文飞 陈方译)[Μ].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5]甘雨泽.俄罗斯诗学[Μ].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6]荣洁.俄罗斯侨民文学[J]. 中国俄语教学,2004 (1)
[37]王亚民.别列列申的中国情结和诗意表达[J]. 中国俄语教学,2008(2)
[38]穆馨.俄罗斯侨民文学在哈尔滨[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39]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文化观照[J].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卷),2003(2)
[40]弗·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1]黎皓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Μ].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2]郑体武.俄国现代主义诗歌 [Μ].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3]李延龄.论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J]. 俄罗斯文艺,2011(3)
[44]荣洁.哈尔滨俄侨文学[J]. 外语研究,2002(3)
[45]荣洁.俄罗斯移民文学初探[J]. 求是学刊,1996(3)
[46]苗慧.是俄罗斯的,也是中国的——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也是中国文学[J]. 俄罗斯文艺,2003(4)
[47]苗慧.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题材[J]. 俄罗斯文艺,2002(6)
[48]谷羽.在漂泊中呻吟[J]. 俄罗斯文艺,2002(6)
[49]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文化观照[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1)
[50]汪介之.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J]. 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4)
[51]余一中.俄罗斯文学的今天和昨天[Μ].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2]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Μ].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3]唐戈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人类与历史学的研究[Μ].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
[54]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Μ].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5]凌建候.哈尔滨俄侨文学初探 [J].国外文学,2002(2)
[56]张晓东.苦闷的园丁:“现代性”体验与俄罗斯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Μ].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9
[57]李延龄.论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 [J]. 俄罗斯文艺,1999(3)
[58]李延龄.论中东铁路[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3)
[59]徐葆耕.叩问生命的神性:俄罗斯文学启示录[Μ].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0]陈树林.俄罗斯命运的哲学反思[Μ].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1]郭小丽.俄罗斯的弥赛亚意识[Μ].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2]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哈尔滨-我的绿洲[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3]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齐齐哈尔火车声声[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4]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兴安岭奏鸣曲[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5]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松花江早霞[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6]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黄浦江涛声 [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7]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驰骋记忆中的三套车[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8]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流淌心中的伏尔加河[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69]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我是俄罗斯白桦[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70]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干枯的玫瑰花瓣儿 [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71]李延龄主编.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版十卷本)甜蜜的还是痛苦的 [Μ].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72]郑永旺.俄罗斯东正教与黑龙江文化[Μ].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3]谷羽.流落天涯译离骚 [J].世界文化,2011(6)
[74]李君.中国哈尔滨侨民诗人别列列申 [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
[75]李英男.俄国诗人的“中国声调”[A].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卷)第二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6]冯玉文.在华俄侨文学的爱情阐释 [J].殷都学刊,2008(3)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