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中国古代史之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终极背诵版)

来源: 2017-05-22 18:48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终极背诵版)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两晋诗坛
第三章:陶渊明(重点)
第四章:南北朝诗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姓名:李延帅
学院:文学院
班级:中本0902
电话:132876288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文学自觉的标志:
(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5、东晋李充《翰林论》联系风格辨析文体。
6、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分84题。
7、《文心雕龙》上篇主要讨论文体,分33大类,“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追溯起源,叙述演变,说明名称意义,并举例评论。
8、《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
(三)对文学审美特性自觉追求。文学自觉最终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1、四声的发现及其运用,用事和对偶的讲究。
2、《文心雕龙》多论述作品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等,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作品品评。
(一)人物品评。
1、汉末察举制度,士族流行乡党评议,如许劭、许靖、郭太。
2、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评的风气更盛。刘劭《人物志》总结鉴察人物的理论和方法,重视人的材质,形成才性之学。
3、《世说新语》的《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记载评人事例。
4、汉末人物品评多带预言成败意味,偏重识鉴人才,重点在政治、道德方面;
5、魏晋以后人物品评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评议外,增加审美成分,为已享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品题。《世说新语》中品题人物常见的审美概念有:神、朗、率、真等,最常见的是:真、深、朗;用作比喻的不乏自然物象。
6、人物审美对文艺审美起催化作用;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文艺批评,如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
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
(一)《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1、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序志》一篇是全书的自序。
2、贡献:
(1)论述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外部原因:“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将文学与社会风俗、政治兴衰联系;内部规律总结为“通”和“变”,即继承和创新相互作用;此外《明诗》论述文体演变过程,《才略》评论历代作家;
(2)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书中许多精辟的概括,如“体性”、“风骨”、“定势”、“情采”等,涉及形象思维、艺术风格等。
四、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的《文选》
(一)李善注《文选》60卷,选录先秦到梁代共130人作品,另有古乐府3首和《古诗十九首》,共700馀篇。
(二)编排方法:先将文体分为赋、诗、骚、诏、册、令等37大类,大类下按题材分若干小类。
(三)诗占近13卷,共334首,各类中数量最多。
(四)选诗带较大宽容性,选诗最多的三位诗人是:陆机52首、谢灵运40首、江淹31首。在标举一流诗人方面眼光不高;推崇被忽视的诗人方面眼光高。
五、新文学思潮: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探寻文学特点、文学分类、文学创作规律及文学价值。
(一)汉代儒家诗教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占统治地位,诗歌被视为“经为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
(二)魏晋后诗学摆脱经学束缚,追求文学独立的意义,提出新理论概念,如风骨、风韵、形象,并形成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各类文艺互相沟通。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乱世文学,作家在战乱中易感受到人生短促,生命脆弱,命运难卜,祸福无常及个人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悲剧性基调及作为补偿的放达,后者常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这种悲剧性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带上了政治色彩。
二、文学创作的某些共同主题,如生死、游仙、隐逸,并与药和酒相连。
(一)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短促,死亡不可避免,及如何对待生死的思考。
1、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薤露》、《蒿里》之作,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后生死主题普遍。
2、对待人生的四种态度: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四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二)游仙主题主要想象神仙世界,表现对其向往及长生的愿望。
1、《离骚》、《远游》开游仙主题先河。
2、魏晋后,游仙主题作为生死主题的补充,企求长生的意思变浓。如曹操《气出唱》,曹植的《游仙》、《仙人篇》,张华的《游仙诗》,郭璞《游仙诗》构成游仙系列。
(三)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
1、隐逸思想在《庄子》中较早体现。
2、隐逸主题可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招隐士》、张衡《归田赋》早期作品。
3、魏晋后左思和陆机《招隐诗》、王康琚《反招隐诗》、潘岳《闲居赋》;陶渊明描写隐逸生活、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
4、隐逸主题与魏晋后因战乱和玄学导致的希企隐逸之风有关。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一、门阀制度使士族和庶族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不平也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一)战国时代作品中有反映,宋玉《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最早。
(二)《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反映寒士希望改变地位的要求。
(三)魏晋南北朝左思《咏史》、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拟行路难》其六)。
   二、文学家族大量出现。如:三曹、三张、二陆、两潘。
(一)与门阀制度有直接关系,文学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
(二)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如:曹植《责躬》,潘岳《家风诗》,陆机《与弟清河云诗》,陆云《答兄平原诗》。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魏晋玄学。
(一)其形成和老庄思想有关,东晋后又吸取佛学成分,步入新阶段;
(二)是一种思辨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思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玄学重要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派。
(一)崇尚自然派。
1、“自然”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郭象《庄子注》中进一步发挥:
(1)老庄认为有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认为之所以有万物,万物之所以如此是自然地如此;“我”也是自己而然的,完全独立;
(2)只要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无所待,无所使,就可进入自由自如的境界。
2、“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
(1)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
(2)《庄子》对“真”的界定:“真者,精诚之至也。……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渔父》)即:
①是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
②圣人谨慎地守住这个精神境界,不受外物的干扰。
③不受礼教约束的、没有世俗伪饰的、保持其天性的人,就是“真人”。
3、“真”和“自然”相通,不仅属于抽象理念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玄学崇尚自然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
    三、言意之辩内容是言辞和意旨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影响重大。
(一)言不尽意论。代表荀粲认为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指出了言意之间的联系差别和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
(二)得意忘言论。代表王弼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只要得到象就不必拘守言,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象,不忘象就不能真正得意,不忘言就不能真正得象。言不尽意论—创作论,得意忘言论—鉴赏论。达意最好方法: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体味字句外的情思和意趣,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四、魏晋风流。
(一)定义:魏晋人追求的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是“玄”的心灵世界的外观,也是乱世下痛苦内心的折射,是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否定,认为名教是执和障,主张破执除障,保持本来面目。
(二)构成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三)外在表现特点:颖悟、旷达、真率,即追求艺术化人生,或用言行、诗文、艺术使人生艺术化。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四)与文学的关系:
1、表面看来,阮籍、嵇康等文学家同时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其作品体现魏晋风流的特点,《世说新语》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2、深层看来,魏晋风流下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对个性化的向往,自我表现的要求和无拘无束的氛围,是文学成长的好条件;
3、魏晋玄学转化为文学。直接转化,玄言诗;陶诗以从生活中体悟玄理为艺术特色,理趣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翻译。
(一)约前6C到5C,释迦牟尼创佛教。
(二)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是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
(三)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天竺僧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及佛像到洛阳。
(四)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出《道品行经》等,大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五)建和二年(148)安息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六)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量翻译,出现支谦、康僧会、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法显、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菩提支流、真谛等翻译家。
二、文人与佛教的关系。曹植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谢安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支遁是诗人;慧远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文人有交往;谢灵运是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赵继文士造经呗新声;沈约笃信佛教;刘勰、徐陵与僧人交往;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北魏洛阳佛寺。
  三、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一)想象世界丰富。佛教三世(前、今、来世)观念,因果轮回观念,三界、五道观念把思维时间空间和想象世界扩大了。用因果报应观念解释人间现象,如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维摩与观音形象在这时建立。
(二)故事性加强。佛经故事传入中国。有的直接来自佛经,如梁吴均《续齐谐记》“鹅笼书生”;有的是印证佛教思想的本土故事,如《幽明录》。
三、反切产生和四声发现。反切产生于汉末。在翻译佛经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分析汉语声音结构,分析出声母韵母,产生反切;反切欲求准确,就发展到对声调的注意。四声发现始自南朝宋代周颙。
  四、词汇扩大。用原有汉字翻译佛教概念的,如“因缘”、“境界”等;外来语音译词,如“佛陀”、“菩萨”、“沙门”、“菩提”等。
五、文学观念多样化。佛教中真与空、心性、境界、象和象外等观念,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丰富了文学观念。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始自汉末建安,建安是汉献帝年号(196-220);终结以隋文帝统一中国(589)为标志,共经历了393年。
二、建安文学。
(一)实际包括建安年间和魏前期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以七子为骨干。
(二)政治理想抱负和务实精神,通脱态度和应变能力,不拘于儒学,个性鲜明。
(三)其创作反映动乱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构成“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三、正始文学。
(一)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8),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
(二)条件: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屠杀异己,形成恐怖政治局面;哲学上是魏晋玄学的开创期,代表何晏和王弼;文学上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三)对抗司马氏残暴统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
四、太康文学。
(一)是西晋武帝太康(280-289)年号。
(二)代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锺嵘《诗品序》)
(三)太康诗风以繁缛为特点;左思《咏史》诗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
五、发展脉络:
西晋末,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影响,产生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助长其发展→宋初转向山水诗,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诗意,开创田园诗;使汉魏古朴诗风纯熟,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晋宋间文学转折,追求艺术形式华美→宋鲍照七言乐府作出突破→齐梁两个重要文学现象:一是诗体发生变革,周颙发现四声,沈约运用到诗歌声律上,并与谢朓、王融共创“永明体”,试图建立比较严格的、声调和谐的诗歌格律,并且在词藻、用事、对偶等方面做了新探索。“永明体”成为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重要形式;二在皇帝太子周围聚集文人,形成3个文学集团:分别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萧衍、萧统,梁萧纲为中心,导致取材和风格的趋同性,并在切磋中提高技巧→梁陈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主流,主要以艳丽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多有咏物、女性题材。
六、文学风格。
(一)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不同:南方清绮,北方质朴。如南北朝民歌。
(二)南北文化交流:北朝诗歌模仿南朝明显,梁末,庾信北促进南北文风交流;北朝散文佳作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北方文化对南方影响在音乐和佛学方面明显。
(三)魏晋南北朝新变:
1、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创作趋于个性化;
2、玄学兴起和佛教传入带来新因素;
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四)文体发展: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传统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鼎盛;一种抒情性强、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语言形式美的诗化散文即骈文兴盛,成为重要文学现象;抒情小赋因骈文兴盛增加骈俪成分,骈文、骈赋在梁陈两代进入高峰;七言古诗确立;南北朝民歌加其他因素,使唐绝句繁荣;中国小说基础奠定,出现一批志怪志人小说。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诗歌:操古直悲凉,丕便娟婉约,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创作,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正始时政治险恶,作家苦闷,阮籍《咏怀》组诗,用比兴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现存20诗馀首都是乐府诗,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精神一脉相承。
(一)内容:
1、反映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如《蒿里行》写关东义军讨董卓。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称为“汉末实录”(锺惺《古诗归》)。
2、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
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二)艺术:
1、学汉乐府: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如《薤露》《蒿里》本是挽歌,操用来写现实;《陌上桑》本写罗敷故事,操改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戏妻,操用来抒发感慨。
2、继承汉乐府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感慨,语言古朴率真,胡应麟说《短歌行》等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诗薮》)。
3、于悲凉中多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冯班“慷慨悲凉”(《钝吟杂录》);宋敖器之《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三)聚集“建安七子”、蔡琰、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开创“建安文学”局面。
二、曹丕。
(一)现存诗40首,分三类:
1、宴游诗,如写夜游铜雀园《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于玄武陂作诗》等,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山水诗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2、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3首,《煌煌京洛行》。
3、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丕诗水平。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2首等,最著名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二)清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曹丕新变:
1、个人情感的抒发。曹操所抒之情多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抱负有关,曹却更努力于表达个人情感。他敏感多情“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 “为乐常苦迟”(《大墙上蒿行》)对人生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同代其他诗人的。
2、文人化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艺术形式上勇于创新,诸体具备。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75句,360馀字,三字至九字句都有。王夫之:“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船山古诗评选》)。
(三)丕与邺下文人诗酒唱和,开创文人雅集先河,已具备文人集团性质。
第二节 曹植
一、曹植创作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
(一)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
(二)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内容分为4类:
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分7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七哀诗》、《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这类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
3、述志诗。用世黄初后诉诸诗赋,《杂诗》(“仆夫早严驾”)是代表作。
4、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诗中描绘的神仙境界明净、高洁,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游仙诗实际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兼父兄之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90馀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既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奇谲;既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三、对后世影响:胡应鳞: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
四、植诗受后人推崇的原因:
(一)文采富艳;
(二)对五言诗发展的重大影响;
(三)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一、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刘桢成就最突出。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一)内容。
1、建安13年归曹操以前,作品或纪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七哀诗》3首,第一首最著名。沈德潜许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
2、归曹后较重要的作品是《从军诗》5首,主要写随操出征的感受,再现汉末战乱后农村田园荒芜、满目疮痍的景象,歌颂操英明神武,表达追随操为国效力的意愿。
3、邺下与丕、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公宴诗》等,虽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题开拓、技巧探索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二)艺术:
1、粲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主要感情特征。谢灵运:“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
2、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都是从个人身世的感伤中展开的。因此“发愀怆之词”(《诗品》)为其主要特点,难免“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
(三)地位:刘勰:“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方东树:“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
三、刘桢
存诗20馀首。曹丕称“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刘勰:“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
(一)内容:
1、赠答诗,一类是游乐。
最著名的是《赠人弟》3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对从弟赞美,也是自我写照。第二首最佳:“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豪迈凌厉,有“挺立自持”(陆时雍《诗镜总论》)、“高风跨俗”的气概。
2、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
(二)艺术:
1、风格“壮而不密”(曹丕《典论·论文》)。更多表现个人的愤慨,充满慷慨磊落之气,风格俊逸而奇丽的。
2、《赠徐干》哀叹命运多舛,抒发愤懑不平;
3、《赠五官中郎将》4首,表现与曹丕的深厚友谊。
4、以气势取胜,显出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四、蔡琰。今存诗3首,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较可信。此诗540字,分三段,一段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及俘虏所受的虐待;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这两段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各种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悲愤诗》受汉乐府叙事诗影响,可和《孔雀东南飞》比美,杜甫《北征》等诗受其影响。
五、陈琳和阮瑀。
(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托秦筑长城事,写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现实意义。以对话方式写成,语言质朴,感情深挚,格调苍劲悲凉,接近乐府民歌风格。
(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写孤儿遭后母虐待的情状,侧面反映汉末世风日下的现实,风格与乐府《孤儿行》接近。
六、徐干今存诗4首,都是五言诗。
(一)《室思诗》为拟思妇词,共分6章,描写思妇忧愁苦闷的心绪,文辞凄厉深婉,感情哀怨缠绵。而“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二句,尤为后人推重。
(二)《情诗》在情调与风格上也都与此诗相似。
(三)《答刘桢诗》表现与刘桢的友情,高简浑朴,反映建安人通脱真率的风貌。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一、政治理想的高扬。
汉末动乱激起建安文人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一)曹操的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曹丕有“救民涂炭”之志,植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王粲《从军诗》:“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陈琳《诗》:“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刘桢《赠从弟》其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形成“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的是个特点。
(二)“慷慨”一词的习用,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于谯作诗》:“慷慨时激扬。”陈琳《诗》:“慷慨咏坟经。”吴质《思慕诗》:“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曹植《薤露行》:“慷慨独不群”;《野田黄雀行》:“秦筝何慷慨”;《赠徐干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情诗》:“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弃妇诗》:“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等。
(三)“悲风”意象经常出现,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阮瑀《诗》:“临川多悲风。”曹丕《燕歌行》其二:“悲风凄厉秋气寒。”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杂诗》:“高台多悲风”,“江介多悲风”,“弦急悲风发”;《赠丁仪王粲》:“悲风鸣我侧”等。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人生苦短的哀叹。
(一)生命的短促。
(二)建安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1、单纯哀叹,如:“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阮瑀《诗》)。
2、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短歌行》;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3、努力突破天命限制,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如曹操《龟虽寿》等诗。后两种思想体现了建安诗人积极的人生观。
三、创作个性的高扬。
    建安诗人多高自标置,以文才武略自负,在诗歌创作时,不肯效法同辈或前贤,而是努力展现独特风貌。
(一)风格上,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王粲刘桢:“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二)诗体运用上,曹操四言诗独擅一时;曹丕《燕歌行》2首为七言之祖;曹植、王粲、刘桢、蔡琰则以五言诗名世。
(三)诗歌语言上,操、瑀、琳朴质,丕、粲等秀美;植文采风骨兼备。
四、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
    “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思”(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具浓郁的悲剧色彩:操诗“悲凉”(钟嵘《诗品》),植诗“颇有忧生之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平原侯植诗序》),粲诗“发愀怆之词”(钟嵘《诗品》),桢诗“感慨深至”(方东树《昭昧詹言》)。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一、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正始诗人政治理想落潮,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故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二)受正始玄风影响,诗歌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二、阮籍代表作《咏怀诗》82首。
(一)非一时一地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开创政治抒情组诗先河。
(二)内容:
1、充满苦闷、孤独情绪。
(1)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其三十二)
(2)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
(3)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特别是蟋蟀、蟪蛄,成为反复歌咏的对象。
(4)慨叹人生各种创痛,如少年忽成丑老,功名富贵难保,以女色事人不可靠。
2、其一“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可视为全部《咏怀诗》。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体现了忧愤深广的情怀。
3、悲哀、凄怆、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常见。
4、阮籍无法找到出路,诗中设计游仙和隐居作为精神出路。诗中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等隐士,讽刺苏秦等人因贪利禄而致杀身之祸。
5、有济世志的作品,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
(1)如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
(2)有的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
(3)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
(二)艺术:
1、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常借比兴、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2、诗歌精神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
三、嵇康诗
    现存50馀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
(一)内容:
1、以表现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如《幽愤诗》自述平生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其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18章,与《白马篇》相比,既有游侠儿的英武豪侠气概,又有洒脱神情。
2、如《游仙诗》、《答二郭》3首、《述志诗》2首等,多写鄙弃世俗、回归自然、高蹈隐逸之志。
(二)风格:
《文心雕龙》:“嵇志清峻。”(《明诗》),“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体性》)突出嵇康诗风与其人格性情之间的关系。《诗品》评其诗为“峻切”。

四、应璩《百一诗》为代表,主旨是对曹爽的规劝。态度平和,温柔敦厚,语言质朴,以言事与说理见长,形象有所不足。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过渡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左思《咏史》诗独树一帜;郭璞《游仙诗》借游仙写坎壈之怀,文采富艳;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东晋末陶渊明开创描写田园生活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集大成者。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一、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代表,太康诗风即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惠帝时贾谧专权,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等投其门下,为“二十四友”。
二、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三、潘、陆诸人努力方向:拟古;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一)拟古。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风气。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8章、《与弟清河云诗》10章,潘岳的《关中诗》16章等均为四言体,学习《诗经》,但文辞趋向华美;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多数曲调都有陆机拟作;陆机《拟古诗》12首,基本拟《古诗十九首》:内容上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倾向。
(二)追求形式技巧进步—繁缛。
1、“繁缛”正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繁缛”本指繁密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华丽。
2、“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如陆机《拟古诗》。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如陆机《拟古诗·猛虎行》,潘岳《悼亡诗》3首。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如陆机《赴洛道中作诗》2首除首尾外,几乎都是偶句。陆、潘诸人为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表现手法;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增加,用排偶之句描写山姿水态,为山水诗起先导作用。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一、咏史诗的渊源。
(一)以“咏史”为诗题,始于班固。班固《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序》)。
(二)曹魏王粲、阮瑀《咏史诗》,曹植《三良诗》,张协有《咏史》诗。
(三)左思咏史诗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胡应麟:“《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毋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社,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云,遂为古今绝唱。”(《诗薮》)清何焯认为左思《咏史》诗是变体:“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义门读书记》)。
   二、左思《咏史》诗。
(一)主要内容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
1、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如其二(郁郁涧底松);
2、慨叹司马相如等四位贤才的厄运(第七首):“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3、其四前写贵族豪奢生活,后写扬雄生前寂寞及死后声誉,反衬贵族之速朽。
4、其六云: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赞扬荆轲等卑贱者的慷慨精神,表达对豪门的蔑视。
5、第一:“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自信可为国立功,终极目标是“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第三首借赞扬段干木和鲁仲连,肯定寒士能为国排忧解难,不图封赏,歌颂他们视功名富贵如浮云的态度。
6、第五首最能表现左思气概: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二)艺术性:
1、《诗品》置左思于上品:“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多引史实,故曰“典”;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故曰“怨”;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故曰“精切”;能起到讽谕作用,故曰“得讽谕之致”。
2、《诗品》说左诗:“出于公干”。
3、论陶渊明“又协左思风力,”“风力”与“风骨”义近。标举“左思风力”,有左思再现建安风骨之意。
4、左思《咏史》8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三 刘琨。
《扶风歌》是刘琨的代表作之一;被段匹磾拘时写《答卢谌》和《重赠卢谌》,是绝命诗。《晋书·刘琨传》 “托意非常,摅畅出愤”。
刘琨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一、“游仙”诗的渊源。
(一)“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游仙题材可上溯到战国。
(二)清朱乾《乐府正义》认为:
1、一类游仙诗出于屈原之《远游》,《远游》中“悲时俗之迫厄兮,将轻举而远游”是此类诗主旨,如曹植《五游诗》、《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抒其愤世之情;
2、另一类起于秦代,内容当不出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如汉乐府《吟叹曲·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以求仙为主旨。
二、郭璞游仙诗今存19首,其中9首为残篇。
(一)内容:《诗品》:“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
1、许多评论家将其诗与玄言诗联系,并不符合实际,原因:
(1)玄言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是一种自我保全、超世绝俗的生活方式。
(2)郭璞“好经术”,立身行事接近儒家。
(3)因“才高位卑,乃著《客傲》”(《晋书·郭璞传》)。所以《游仙诗》写隐居高蹈实是仕宦失意的反映,非鄙弃仕途;所抒发的不是逍遥精神,而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实际上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咱特殊方式。
2、《游仙诗》第一、二首,集中写隐逸之情。
3、最能显示“坎壈” 之怀的是第五首:
4、也有几首是写神仙世界的,但多别有怀抱,如第三含有讽刺权贵势要之意;第六首寓有警诫统治者灾祸将至之意。陈祚明:郭璞“《游仙》”之作,明属寄托之词,如以‘列仙之趣’求之,非其本旨矣”(《采菽堂古诗选》)。
(二)艺术:
1、西晋后期至东晋初,孙楚、潘尼诸人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郭璞《游仙诗》则以文采富丽见称。王隐《晋书》说郭璞“文藻粲丽”(《世说新语·文学》);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景纯艳逸,……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钟嵘《诗品》评郭璞“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平淡”,即淡乎寡味,郭璞的诗与这类作品相反,无论是写隐逸还是写神仙,都是以华美的文字将隐士、神仙境界及山川风物都写得十分美好,具形象性,故刘勰说其“足冠中兴”。
2、借游仙写坎壈之怀,继承《诗》、《骚》比兴寄托传统。朱自清:“后世的比体诗可以说有四大类。咏史,游仙,艳情,咏物。”“游仙之作以仙比俗,郭璞是创始的人。”(《诗言志辨·比兴·赋比兴通释》)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一、晋穆帝永和九年(353)3月3日兰亭之会。“修禊”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东流水洗濯,祓除不祥;后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其时作诗规矩当是每人作四、五言诗各一首,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
二、兰亭诗或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直抒玄理。写游赏的乐趣,中心内容是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
三、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一、玄言诗渊源: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玄言诗的兴盛,是尚清谈、尚清静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美相混合的产物。
二、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玄释合流,是东晋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也给东晋玄言诗人的思想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思想上,支遁注《逍遥游》新义为众人接受。东晋士人追求“心隐”,只求适意。这一生活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和诗酒风流。
三、玄言诗的特点:
(一)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二)释道安的弟子慧远及其道友、文友始以佛理入诗,如慧远《庐山东林杂诗》,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
四、东晋玄言诗艺术价值不高,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谢灵运山水诗,白居易诸人说理诗,宋明理学家诗。
第三章 陶渊明
    陶诗标志诗歌古朴风格最高成就;创新: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结合开创田园诗题材。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二、陶集版本和作品。据梁萧统整理,编《陶渊明集》(已佚),并写序、作传;此后的陶集,如已佚北齐阳休之本、北宋宋庠本、北宋僧思悦本,及今存的一些宋代刻本:如汲古阁藏十卷本、曾集刻本。今存诗121首,赋、文、赞、述等12篇。
三、思想。
(一)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经典的章句,通脱而不拘泥。赞扬孔子,又有孔子道家化的倾向。
(二)受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影响,但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实际、脚踏实地。
(三)偶尔也有类似佛教的词语,佛教是对人生的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有时与佛教暗合,但他是从现实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与佛教迥异;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与佛教虽近似,但思想底蕴不同,他是抱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的态度对待死亡。
(四)其思想既融会儒道两家,又来自个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五)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主要结论:
1、“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其“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不肯同流合污,不为追求高官厚禄玷污自己,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贫富问题上,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
    2、崇尚自然思想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思想是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1)“自然”一词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无须外在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含真。
(2)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形影神》:“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
    3、陶渊明思想可概括为: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看到了社会腐朽,但无力改变,只好追求自身道德完善。
四、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一、陶诗题材可分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一)田园诗。
1、田园诗和山水诗的不同。田园诗虽写农村风景,但主体是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主要写自然风景,写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陶诗严格讲只有《游斜川》是山水诗,第一次以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写出躬耕的甘苦。
2、有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3、有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陶渊明是第一位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体验的士大夫。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写自己穷困和农村凋敝。如《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二)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以史实为媒介咏怀。
1、其咏怀诗有些以组诗形式写成,如《饮酒》《拟古》《杂诗》。咏史诗所咏对象偏重古代人物,如“三良”、荆轲,《咏贫士》所写的贫士;《读山海经》也可归入此类。
2、咏怀、咏史之作,继承阮籍、左思诗歌传统,又有自己特点:围绕着出仕与归隐中心,表现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
(1)其中有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如《饮酒》其十九。
(2)有对社会的抨击,如《饮酒》其二十。
(3)不乏惋惜激愤,如《咏荆轲》。《杂诗》二可看出陶渊明的忧愤是深广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三)行役诗。
都是宦游期间作品,共同的主题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后两者则是陶诗特有。失去自由的无奈之感,是这类诗的基调,如:“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四)赠答诗
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传为苏李赠答的诗歌以叙离情见长,曹植《赠白马王彪》以抒幽愤著名,刘桢《赠从弟》表现高洁的品格,嵇康《赠秀才入军》展示洒脱的情趣。陶渊明赠答诗的特点:以真挚的感情、家常的内容、隽永的意味、既不火热也不冷淡的语调,为自己塑造了仁厚长者的形象。如:《答庞参军》是其赠答诗中最深沉的一首: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帷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五)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等,可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不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
(六)魏晋人重门阀,陶诗中有写宗族关系或对儿子的训诫,
如《命子》、《责子》、《赠长沙公》等。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一、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一)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感触就诉诸笔墨,无矫情也不矫饰。
(二)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蔼如之感。
(三)多用内省式话语,坦诚地记录内心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气象,不追求强烈刺激,没有浓重色彩,没有曲折结构,自然流露。
(四)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原本写出来就有感染力。宋黄彻:“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溪诗话》)
二、日常生活诗化,从普通生活中发现意义和诗味,用家常话写家常事。
(一)情、景、事、理的浑融。
1、描写景物不追求形似,叙事不追求情节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2、陶诗重在写心,写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3、无意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似与不似,只写胸中天地。
4、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5、笔下事物既客观又体现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拟挽歌辞》其三(亲戚或余悲):
6、陶诗中“理”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包涵生活情趣,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格言般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言浅意深,富启示性。清潘德舆:“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
三、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一)陶诗描写对象往往是平常事物,如鸡犬、豆苗,一切如实说来,但警策;
(二)只用白描,朴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明白如话。但平淡中可见绮丽,如《拟古》其三(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三、陶诗语言锤炼而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四、艺术渊源:《诗品》:“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源出应璩不准确,应是源于汉、魏、晋诸贤,可以说源于《古诗》,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一、《五柳先生传》。
(一)之前司马迁《自序》,王充《自纪》,只带有自传性质而已;阮籍《大人先生传》,虽表现志趣,但不是自传;
(二)《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形式,不重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是陶渊明首创。此后,王绩的《五斗先生传》、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都是深受其影响的。
(三)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成为寄托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二、《归去来兮辞》。
(一)托想象之辞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二)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
三、《桃花源记》描写美好的世外仙界。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的是普通人,不是神仙,但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是通过劳动取得的。
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一、被发现:陶渊明在当时不以文学创作知名,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第一次发现陶诗文价值,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宋之后经苏轼、朱熹弘扬,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士大夫的精神归宿。
三、酒、菊、“孤云”成为陶渊明的象征:“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其一)。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由于南北朝长期对峙,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呈现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多反映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多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二、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吴歌与西曲。
(一)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
(二)《乐府诗集》引《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又引《古今乐录》:“按西曲歌出于荆(湖北江陵县)、郢(江陵县附近)、樊(湖北省襄樊市)、邓(河南邓县)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而谓之西曲云。”可见:
1、这些民歌本是徒歌,乐府机构采集后才入乐;
2、虽同属南朝民歌,但由于产生地区不同,音乐声节和歌唱方式上有差异;
3、时间上,吴歌产生于东晋及刘宋居多,西曲于宋、齐、梁、陈居多。
4、清商曲辞中还有神弦歌18首,是民间祀神乐章。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南朝民歌。
二、南朝民歌内容较狭窄,多数是情歌(《乐府诗集》引《宋书·乐志》:“自晋迁江左,下逮隋、唐,德泽浸微,风化不竞,去圣逾远,繁音日滋。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哀淫靡曼之辞,迭作并起,流而忘反,以至陵夷。”)原因:
(一)南朝乐府机构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汉代采集民歌有“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的目的,南朝采集民歌完全为满足声色需要。汉魏雅乐至西晋之乱已渐散亡,其曲、辞也不能满足享乐需要,而此时南方民间已产生大量新声歌曲,尤其民间男女恋情歌唱,更适合统治者的生活情调;经统治者提倡,此类民歌更发达。
(二)江南幽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如民歌中所唱的那样:南朝民歌大部分是城市中的产物,多半出自商贾、妓女、船户和一般市民之口,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三、现存吴声歌中,《子夜歌》(42首)、《子夜四时歌》(75首)、《华山畿》(25首)和《读曲歌》(89首)最重要,多为女性吟唱。
    (一)内容: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既得爱情的欢乐,相思的痛苦,坚贞不渝的爱情,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婚姻不自由的苦闷等。
(二)清新浅近的语言,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再现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西曲。
(一)产生于以江陵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城市。
(二)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离别之情,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且更多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突出特点是结合劳动描写爱情,风格也较为开朗明快。
五、南朝民歌艺术特色:
(一)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雕饰。
(二)大量运用双关语:
1、同音异字,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等;
2、同音同字,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药名或曲名之“散”双关取散之“散”等,使语言更活泼,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委婉。
六、抒情长诗《西洲曲》(收于《杂曲歌辞》中):
(一)内容: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穿插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及仪容的点染描绘,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思。
(二)可能经过文人加工,全诗基本四句一换韵,运用连珠格的修辞法,形成回环婉转的旋律和似断似续的效果,同诗中续续相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沈德潜:“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一、北朝民歌大部分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
(一)横吹曲:《乐府诗集》:“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已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其后分为二部,有萧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汉武帝时,南越七郡,皆给鼓吹是也。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横吹曲”原是马上演奏的军乐,因演奏乐器有鼓有号角,故叫“鼓角横吹曲”,多半由梁代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故叫“梁鼓角横吹曲”。
(二)来源:
1、原多是北方少数民族歌唱,其中以鲜卑语居多,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敕勒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引《乐府广题》)。
2、其中也有北人用汉语创作的,有些则是经南方乐工加工润色,还杂有北方汉人的作品,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二、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一)表现北方的景色和风俗,富有地方色彩,如北齐斛律金《敕勒歌》
(二)描绘北方旅人的艰苦生活,如《陇头歌辞》。
(三)表现北方民族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四)女子不让须眉的英雄豪侠的行为,如《木兰辞》、《李波小妹歌》。
(五)战争诗,如《陇上歌》等。
(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隔谷歌》)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剧命运。
(七)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思乡,如《陇头歌辞》、《折杨柳歌辞》。
(八)反映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如:“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辞》)充满劳苦之人的愤激与不平。
(九)反映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歌曲坦率直截,与南朝情歌不同,如:“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折杨柳歌辞》)多半表现女子希望早嫁,如:“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歌辞》)。
三、风格特点:
(一)南北方生活环境不同,再加上北方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性格气质,因此北朝民歌的情调和风格,跟南朝民歌有显著差别。
(二)语言朴素无华,情调坦率爽朗,风格刚健豪放。
(三)北朝情歌直率而朴素,无忸怩羞涩态,与南朝民歌相比有直曲、刚柔之别。
四、《梁鼓角横吹曲》中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最初当为北朝民间传唱之诗,可能经隋唐文人加工。
(一)成功塑造了具淳朴与高洁情操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优秀品质的木兰的形象。
(二)艺术手法:
1、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结构严谨。
2、通过人物行动和气氛烘托来刻划人物心理、性格,叙抒结合,抒情成分浓重。
3、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
4、有朴素自然的口语,又有对仗工整、精妙绝伦的律句,清新刚健。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魏晋南北朝文坛开拓出个性化与美文化的多元发展前景,其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突出: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熟;赋体也趋于骈化。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一)沈约将建安文风归纳为“以气质为体”(《宋书·谢灵运传论》),气质体现为个性,文学更注重个性表现。曹丕“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陆机“吐滂沛乎寸心”(《文赋》)建安辞赋、书信、诏令等的创作,既表现为对旧体载的改造,也表现为强化应用文的文学性,开其后文章创体增类、标能竞才的风尚。
(二)刘勰“气爽才丽”评魏三祖(《文心雕龙·乐府》),“气爽”与“才丽”结合,是建安群才共同特点。沈约:“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论》)建安文章重“气质”,故对藻饰讲求情辞相称,为后世建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二、曹操教令有通脱之风,思想无所顾忌,行文风格不拘常例。
    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身世志愿,恳切坦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因称心而言,流动率真之气,易带个人色彩。
三、曹丕、曹植的书札。
    写作动因似无具体事由,内容多抒当下的悲欢契阔之情,裁书叙心,情文并茂。如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曹植《与吴季重书》、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曹丕“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与吴质书》)。“乐”,透露出创作与鉴赏双方对作品文学性的瞩目。
繁钦《与魏文帝笺》、吴质《答东阿王书》、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增加用典和骈偶成分。从总趋势上看,建安文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
四、词赋。
    (一)词赋的新局面—抒情小赋,拓展辞赋的表现领域与表现风格。沿着东汉以来情理赋的发展方向,魏晋之际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随着情感表现领域扩大,作者表现力在个性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深化。如王粲《登楼赋》。
(二)由于主体意识和抒情因素强化,涌现体物写志佳作。如曹植《洛神赋》向秀《思旧赋》阮籍《猕猴赋》鲁褒《钱神论》刘伶《酒德颂》陶潜《归去来兮辞》。
    (三)大赋体式功能的调动。
1、魏晋以来,大赋仍有表现严正重大题材的习惯,与汉代不同的是,它更多更重要的是个人生活中的大事,如潘岳《西征赋》及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山居赋》等。
2、汉赋多有以“乱”、“诗”、“歌”等形式系之文末,一般这类文字声情之美游离于主体结构之外,魏晋后大赋倾向于有意识地在主体结构中汲取诗意,不少作品命题取自诗骚或抒情小赋。如庾信《哀江南赋》题目取自《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
六、魏晋刑名、老庄兴盛,道佛二教发展,形成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思想活跃期。谈辩之风影响文章,赋体出现辩难之作和以思理见长作品,包括探讨玄学或寄寓佛理。
(一)但最能凸现这一时期论辩风采的,则是论辩文。论辩文至魏晋出现高潮:
1、主题广泛,有研寻哲理、衡论宗教、品藻人物,箴贬风俗、讨论礼制等内容;
2、名家辈出,并形成具时代特征的风力,嵇康《声无哀乐论》、王弼《易略例》、何晏《无为论》与《无名论》。章太炎《论式》“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嵇康成就最杰出,其论辩文多涉及当时重要玄学论题,析理缜密,辞喻丰博,兼宗名法家与道家论理特长,精核不失之苛察,通贯不失之虚浮。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一、南朝文坛沿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继续发展,并有阶段性特点。刘宋时情采魅力焕发,抒情体物的华章美文繁盛,文风密丽不乏疏朗;齐梁后踵事增华。
二、傅亮——骈俪句法的美富,如《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三、“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一)谢灵运诗歌“才高词盛,富艳难踪”(《诗品序》),赋与文也是如此。
1、山水题材—《岭表赋》、《长谿赋》、《山居赋》,状物写景巧似,选字修辞清新,与其山水诗呼应。如《岭表赋》“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
2、《山居赋》以汉大赋规模铺写隐居生活,文体上创新:以散体笔调作自注,对后世散体山水游记有导源滋养之功。
(二)颜延之骈文以典丽缜密见长,用典繁博,修辞巧丽,代表作《赭白马赋》、《陶征士诔》等。《赭白马赋》序及正文几乎全为偶句,有雕缋过甚性情隐没之憾;《庭诰》通体骈丽,文风整饬。
(三)
(三)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辞,《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奇丽风格代表。
    四、史传文学。
(一)晋陈寿《三国志》和宋范晔《后汉书》。陈寿叙事议论,高简有法,质而不野,如《诸葛亮传》末“评曰”。
(二)范晔有心合史职与文才于一体,尤其纪传论赞部分,对偶工稳,辞采润泽,声律协畅,富篇翰之美。
五、“深得文理”—《文心雕龙》。
成书于齐末,具议论文性质,采用骈文体裁。东晋葛洪《抱朴子》有骈偶成分,但不完全。刘勰汲取魏晋来以骈俪偶语论事析理的经验,使骈文说理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学实践与其折衷通变文学思想相合,而其理论建树也植根于创作心得。如《物色》篇赞:“水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纲。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纪昀:“诸赞之中,此为第一。”
六、齐梁时,文学“新变”意识对文章体貌的影响:
(一)永明声律说兴起。《南史·庾肩吾传》:“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其“新变”的意义是揭示四声协调的规则,并自觉运用到诗文创作上,变以往自然巧合为人工声律,开启诗文格律化道路。永明声律说对诗体转变影响,形成“永明体”;对文章韵律之美也强化,写作更重声调谐和美。
    (二)文笔之辨的深入。文笔之辨发生于宋齐。
1、颜延之:“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文心雕龙·总术》引)肯定“笔”的文学性,将经典与文笔分别对待,反映文学自觉意识;
2、文与笔如何区分:“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有韵与否是标准;梁萧绎:“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金楼子·立言篇》)对原来文笔之辨纯形式标准有所超越,由于追究的是“文”的实质,因而兼容文笔。
(三)不拘常体的呼声。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张融:“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门律自序》)“常体”从前代作品中归纳出的定式,而好“不阡不陌,非途非路”及“不文不句”的创作方式。
1、齐梁文章善于在题材风格上翻新出奇。
(1)江淹《别赋》与《恨赋》抒情小赋。《恨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文选》李善注:“心当云危,涕当云坠,江氏爱奇,故互文以见义。”
(2)任昉文虽多出于应酬,但措辞得体,骈文技法高超,与沈约并称“沈诗任笔”之誉,如《奏弹刘整》。
(3)孔稚珪《北山移文》在俳谐性杂文中有代表性。
2、诗体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
(1)沈约《愍衰草赋》有一半篇幅使用五言句式,五言诗与赋有机融合;
(2)萧悫《春赋》等将五言与七言诗句式错杂地用于赋体,如有“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
(3)庾信同题赋运用娴熟,如首段曰: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末段曰: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这种形式是对诗赋界域的消解。
3、宫体诗风调也进入辞笔中,赋的题材处理方式宫体诗化,如萧纲《咏舞》和《舞赋》轻艳丽靡。这种文风的极致以徐陵《玉台新咏序》为代表: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至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将横陈于甲帐。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钿,横抽宝树。…… 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珮。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全序靡丽风情与《玉台新咏》“艳歌”性质合拍。
4、写景文。文人笔下的山川景物更富情韵。如丘迟《与陈伯之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强将投戈”: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再如吴均《与宋元思书》,史称“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斅之,谓为‘吴均体’”(《梁书》本传)辞笔工丽而不拘忌。“吴均体”“古气”,是对齐梁翰藻的变化,和对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回应。再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 “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
南北朝分裂下文学:南方文坛标新立异,北方文坛受其笼罩。
一、“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熔《〈荆州记〉序》)——郦道元《水经注》。
(一)理念:不分南北,对东晋后南方地志广泛参考,寓有希望祖国大一统理念。
(二)晋宋地志中的山水描写与语言风格是先导,如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三)作者与山水互为“知己”。山水散文往往随物赋形,深受北方山水陶冶。
(四)心灵与自然之趣相通,从山水中得到“畅清”、“游神”的体验,写江南水道风景,文学意味更浓。
(五)明张岱《跋〈寓山注〉二则》:“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琅嬛文集》)晋宋地志是山水散文的胚胎,郦道元总结和发展之。《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
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一)《洛阳伽蓝记》因富于创意和才情,成为现存寺塔记典范之作。杨衒之把此书视为名山事业,出于个人内心沧桑感、兴亡感,因而笔端或隐或显地带着感情,流露出北魏旧臣意识:故都伽蓝不仅是北魏佛教隆盛的象征,也是北魏国运的象征,书中流露出恍若隔世的悲怀,构成全书情感主旋律。
(二)结构:魏晋南北朝时佛书合本子注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内容组织得有条不紊。
(三)栩栩如生地刻划现实人事或怪异内容,寄寓褒贬之意。如《龙华寺》。
(四)语言。
1、整齐的句法,主要为四言,有时也用四六骈句,又能发挥散句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有机结合,形成典丽清拔的风格。
2、善于吸取辞赋作品尤其是京都大赋状物写景的经验。《四库提要》以“秾丽秀逸”评此书行文,擅长整饬的四言句法,是其中最“秾丽”之处。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两个系统: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只是文言小说,这时小说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特点: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情节叙述、性格描写等方面初具规模;作品数量可观;就作者主观意图而言,当成实事写,缺少艺术虚构,不是成熟形态。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一、释名:
(一)“小说”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指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在古代,小说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二)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虽是小道,尚有可取处;明确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
(三)中国小说起源:
1、神话传说。仍能看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两因素。神话传说分化出新的神和英雄,增添新情节,后被记录下来,成为逸史。逸史是小说直接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可视为早期小说的是《穆天子传》和《燕丹子》。胡应麟称后者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
2、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都有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已有小说意味。《韩非子》之《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用“说”标目。
    3、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素材,或为小说积累叙事经验。理由:
(1)演义小说。
(2)传统目录学著作中,有些书或归入子部小说家类或归入史部杂传类,缺少严格区别,从一个侧面说明史传对小说的影响之深。
二、《汉书·艺文志》录小说均已亡佚。
    今存题为汉人著的小说,都是魏晋南北朝时伪托汉人作,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小说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晋)干宝《搜神记》,(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北齐)王琰《冥祥记》,(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一、志怪与志人。
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表现宗教迷信思想,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一)志怪小说。
1、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渊源:
上古巫觋(从事祈祷、占卜、占梦等活动活动的人),志怪小说的素材是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验故事→方士(战国后期从巫觋中分化出来的,鼓吹神仙之说,求不死之药),秦汉以来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也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的佛教在魏晋后传播,产生神仙方术、佛法灵异故事,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这些素材被搜集记录下来,带有自神其教的目的;志怪小说作者有的是宗教徒,如《神异记》王浮是道士,《冥祥记》王琰是佛教徒。志怪小说适应宗教宣传需要,也提供谈资,因而得以流传。
2、按内容分三类:
(1)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神异传》、张华《博物志》。
(2)鬼神怪异。如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托名陶潜《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
(3)佛法灵异。如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
3、志怪小说中曲折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爱憎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如《搜神记》中《三王墓》、《韩凭妻》、《董永》、《紫玉》,《搜神后记》中《白永素女》、阿香推雷车布雨故事,《幽明录》中《刘晨阮肇》,《死异传》中《谈生》,《续齐谐记》中《青溪庙神》,《博物志》中浮槎故事等。
(二)志人小说。
1、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互相促进,其编纂适应了社会需要。
2、按内容分三类:
(1)笑话。(魏)邯郸淳《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2)野史。东晋葛洪托刘歆《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并有怪异色彩。
(3)逸闻轶事。是志人小说主要部分,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之《郭子》、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成就和影响最大。
二、魏晋南北朝小说特点。
(一)篇幅短小、叙事简单,粗陈梗概。
(二)基本按传闻直录,无虚构和细节描写;虽有人物性格刻划,但未能展开。只是初具小说规模,不是成熟小说作品。
三、影响和地位。
(一)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叙事语言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传奇积累经验。一些唐传奇的故事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如《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阿庞》,《柳毅传》与《搜神记》中《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焦湖庙祝》,有继承关系。
(二)唐后文言小说中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顶峰。
第三节 《世说新语》
一、版本。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思想有崇儒的一面。但多有谈玄论佛及蔑视礼教内容,思想倾向不单纯。
刘义庆编撰。不少故事取自《语林》、《郭子》,文字也间或相同。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古书四百馀种,补充史料,保存了许多古书佚文,为后人珍重。
二、思想内容。
(一)主要内容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二)冯友兰: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种人格美以当时士族标准衡量。
(三)《世说新语》3卷36门,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是正面褒扬;
下卷23门较复杂:褒扬的如容止、自新、贤媛;有贬意也不尽是贬责的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等;贬责的如“谗险”4条,及“汰侈”某些条目;写某种真情流露,无所谓褒贬,是一种风流的表现的如王子猷好竹。总之,编撰者只将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采集来汇编成书,态度较客观宽容。
三、艺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一)《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人物,帝王、将相、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对魏晋名士种种活动都有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到魏晋士人群像,进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风尚。
(二)对人物的描写重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表现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特点,如《俭啬》王戎有好李。
(三)刻画人物表现手法多样:
1、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记谢安等人泛海。
2、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写王述吃鸡蛋。
3、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王导“以麈尾指坐”。
(四)虽无虚构,但有所提炼。如关于钟会和稽康的两段故事。
(五)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幽默。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许多成语出自此书,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