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影戏”

来源: 2017-05-23 20:29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人类用机械造出来的梦”,强调电影是借胶片“宣泄现实世界被压榨之苦闷”。这种宣泄的主张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因素,这在当时是很有意义的。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电影在许多基本方面与“影戏”主流电影是相当接近的。他们都重视电影创作的社会功能,也很注重向戏剧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4、初期“影戏”电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中国电影从无到有,奠定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2)初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向姊妹艺术(特别是戏剧)学习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主流风格传统。二是初步探索和掌握了电影艺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3)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初期中国电影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
(4)初期电影的强烈的商业投机性窒息和束缚着电影生产力的发展。
(5)初期中国电影在技术和艺术技巧方面都落后于同期世界电影的发展水平。
 
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1、30年代电影变革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30年代电影是指从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六年中,中国电影出现的一段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基本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九·一八”事变改变了国内的政治形势,特别是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这是对创作者和观众的全面影响。它不仅限于思想内容,而且涉及整个电影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等一系列技术进步和外国电影经验的大规模介绍,推动了电影艺术技巧的大幅度发展,使影片的外在形式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左翼电影运动出现起伏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答:1932年到1933年,在“一·二八”事变后人民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左翼电影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批思想观点鲜明,艺术上也有一定成就的影片。如《姊妹花》、《渔光曲》轰动一时。这是左翼电影的第一个高潮。但是由于革命斗争和艺术经验的不足,左翼电影工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斗争形势的严酷性估计不足,有的影片确实存在着艺术表现相对粗糙稚拙和革命内容表达得过于直露等问题,国民党反动当局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左翼电影出现了低潮。
但另一方面,严峻形势的压力也促进了左翼电影工作者的成长和成熟。他们开始尝试以更巧妙隐晦的题材选择、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曲折地宣传反帝抗日思想和隐约地揭示社会的黑暗。通过以同情的笔调深入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热情歌颂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的影片来坚持左翼电影阵地。《神女》、《桃李劫》等就是在这种形式下拍摄的。在进步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下,这段白色恐怖最严峻的时期却成了30年代电影艺术探索最活跃、成果最辉煌的一个阶段。
1935年“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以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和人民抗日要求的重新高涨,推动着左翼电影运动也重新转向高涨,出现了“国防电影”的新高潮。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更加成熟、风格样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如《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3、中国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转变过程中声音探索有何特点?
答:中国的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起步比西方先进国家晚得多,也经历了更长得多的时间。它经过从蜡盘发音到片上发音,从部分段落有声,到只配音乐、音响、歌唱而无对白的配音片,最后再到完全的有声电影的过程,时间长达五六年。
中国初期有声电影探索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声音的真实感和环境展现等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和强调,而把较多注意力放在声音在创作中起的作用和表现性应用方面。在这里,声音首先是被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来看待的。这与这些创作者在默片后期的视觉因素的探索在方向上是一致的。1936年以后,有声电影完全取代默片。从此对有声电影艺术的探索便更多地集中到了声画蒙太奇的结合方面。
4、如何看待夏衍和田汉30年代的不同创作风格?
答:30年代电影中的许多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正在于通过电影艺术的手段,具体、细致地把时代生活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在这方面,夏衍的电影剧作是反映3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成就的典型代表。夏衍是中国革命电影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其拍摄的《狂流》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在这部影片中,夏衍的电影剧作创作的那种质朴、严谨、简洁而视觉感鲜明,特别是对环境的视觉表现在剧作中地位的重视等特点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以夏衍为代表的这种带有比较明显的写实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他1933年根据茅盾的小说改编的《春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部影片通过视觉化的细节和环境处理与蒙太奇电影思维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富于表现力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与夏衍不同,另一部分左翼剧作家则更注重引进积极的浪漫主义,使之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结合。田汉从20年代开始从事电影创作,他最初的电影观念和电影创作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从20年代末期他的艺术思想开始转变,他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艺术观点,转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革命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能代表田汉创作特点的影片是《三个摩登女性》,这也是最早一批左翼电影之一。革命现实主义在他的创作中实际上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方法。在艺术观上,他有直面人生的勇气,敢于揭露社会黑暗。但他更强调的是要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所以,他的作品中更多地洋溢着一种充沛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情调。这与他早年注重主观表现的电影观是有一定联系的。这类影片都力图在时代和社会的尖锐冲突中直接展现主题,而不是着力于生活细节的真实描绘,因此其作品戏剧性因素强烈,富于波澜起伏。田汉的创作即兴性较强,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合理性而不是结构的严谨。
5、30年代探索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方面有哪两种主要倾向?
答:一类是以蔡楚生的创作为代表的,反映了30年代电影对初期影戏传统继承的基本方向。即在创作中更多贯注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在注重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经验方面继承影戏传统的主要方面,而在技巧表现的层次上则大量吸收蒙太奇的思维方法和艺术技巧,使创作更具电影的艺术特色。蔡楚生的代表作品有《都会的早晨》、《迷途的羔羊》、《渔光曲》等。
一类是以吴永刚为代表的创作者从另一角度探索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途径。他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影片创作中来。这比之初期影戏只重于借鉴戏曲和说唱艺术的通俗文化传统就深入了一步,开始涉及到靠从叙事和造型的不同方面结合的综合效果尝试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蕴的表现。代表作品是《神女》。《神女》无论是题材、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形式的表现方面,都渗透出浓郁的民族情趣,形成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影片能创造出这种不同于侧重传奇性的影戏传统的民族审美意境,一方面在于其善于适当地淡化外部冲突,另一方面在于追求再现与抒情的统一。《神女》在真实朴素的叙述风格的基础上,比较注意把画面、镜头和蒙太奇的表现功能、抒情功能与再现功能、叙述功能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叙事层面本身的韵味,使影片渗透出一种诗情。
6、如何评价好莱坞电影经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答:在旧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好莱坞电影占着绝对的优势。它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尽管不少创作者也曾企图摆脱其影响,但实际上好莱坞的许多创作经验和原则早已渗入了许多创作者心灵的深处,并在他们的创作中顽强地表现出来。这种文化渗透在孙瑜的电影创作中明显地反映出来。他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电影艺术家。他拍摄的《野草闲花》表现了他那充满好莱坞式梦幻色彩的社会理想。据他本人讲这部影片是直接受到《茶花女》和美国影片《七重天》的影响创作的,影片带有明显西方文明的影响。孙瑜作为30年代一位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更重要的还是在艺术风格方面。他是最早把好莱坞电影叙事和剪接技巧等经验较好地运用到自己电影创作中的一位中国导演。这对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上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孙瑜影片中时空的段落感不像某些国产片那样突出,叙事的情节结构和剪接技巧都比较流畅。这在《小玩意》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同时他对镜头的造型美感及其表现作用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孙瑜是比较自觉地努力对好莱坞电影经验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的艺术家,其他更多的人中明显地把好莱坞电影中的商业性因素引入影片中,使之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3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左翼电影还是在其他商业电影中,好莱坞电影中的一套创作方法与经验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片之中,成了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好莱坞电影经验与30年代电影探索的成果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此后几十年里中国“影戏”主流电影的发展道路与方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7、苏联电影经验对30年代电影变革的出现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影人是在自己电影传统和对好莱坞电影经验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苏联的蒙太奇理论的。爱森斯坦的理论介绍甚少,在中国译介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理论。在电影创作方面也是如此。大部分创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蒙太奇思维方法的影响,但是创作上更多的是把它与好莱坞电影经验结合起来,注重叙事蒙太奇技巧的应用。在探索和借鉴苏联电影蒙太奇经验方面,沈西苓比他的同时代人作出了更多的贡献。在《女性的呐喊》中不少部分的艺术处理巧妙地发挥了电影蒙太奇镜头间的对比和冲突的巨大表现力,不仅突出了工人生活那种紧张压抑的情绪气氛,而且也具有一定隐喻象征的意义。在《上海24小时》中把不同情节线索之间的冲突和对比,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电影蒙太奇手段表现出来,取得了动人的艺术效果。在《十字街头》中,沈西苓较好地把对苏联蒙太奇经验和好莱坞叙事剪接技巧的借鉴溶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视觉效果流畅而又轻快、明朗的镜头节奏。
在30年代创作人员中,大多数人对叙事技巧都比较重视,对蒙太奇方法的运用也大多集中于与叙事有较紧密联系的方面,而像沈西苓那样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蒙太奇作为电影思维和整体艺术构思的基本原则,特别重视对比、隐喻和象征等运用的现象却并不十分普遍。
 
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1、为什么说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答:抗战的爆发结束了30年代电影的繁荣局面。中国电影被战争分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上海“孤岛”、沦陷区等不同部分。由于战争形势下各地区环境的不同,各部分电影在思想和艺术面貌上都很不相同,中国电影出现了空前错综复杂的局面。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绝大部分是服务于民族战争的抗日宣传片。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的电影工作者共拍摄了十几部抗日宣传片,但其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国民党反动派极力压制这些影片的创作,特别是1941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更加紧了迫害,使抗战影片的摄制几乎完全陷入了停滞状态。
“孤岛”电影工作者在艰难的条件下,经过艰苦的努力,创作出了少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影片,如欧阳予倩编剧的《木兰从军》、于伶编剧的《花溅泪》、费穆编导的《孔夫子》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们的战斗精神、民族气节和思想艺术追求。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了租界,上海的电影创作也成了沦陷区电影的一部分。
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控制的电影事业完全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欺骗和奴役中国人民侵略目的的。沦陷区电影主要分为以长春和上海为中心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它们的运行机制和创作面貌都有相当大的不同。总的来说,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无论在哪个地区,无论是战争宣传片还是商业电影,与30年代电影相比,在艺术上都显得粗糙得多。
2、如何认识人民电影事业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解放区人民电影事业的建立,预示着中国电影中一个新的历史传统的开创,极其深远地影响到新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1938年春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1938年夏天,袁牧之、吴印咸等人到延安,于1938年10月开始拍摄人民电影事业的第一部影片,反映根据地人民生活斗争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并成立了解放区的第一个电影制片组织“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即人们通常说的“延安电影团”。
在抗战八年中,电影工作者转战前线和后方,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拍摄了大量纪录革命领袖和人民斗争生活的珍贵历史资料。
抗战胜利后,人民的电影事业开始从延安向全国各地发展,先后成立了延安电影制片厂、西北电影工学队、华北电影队和东北电影制片厂等组织。拍摄了不少历史资料,还为未来的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和积聚了一批干部。
在党建立的电影组织机构中最重要的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东影”是解放区建立的第一个较正规的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的第一批故事片,就是“东影”从解放前夕就开始制作的。“东影”为建立党领导下的正规电影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在这些工作的成果中,有许多都对解放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影戏”电影观念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40年代进步电影的主流在对待电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都继承和发展着中国的“影戏”电影传统。进步的电影艺术家们都把电影作为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工具。这种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决定了中国电影创作的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这种功利目的也决定了电影创作题材内容上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潮关注的具体热点之间大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基于这种功能上的目的,影片创作便追求能让观众直接、明确地接受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表现方法。叙事成为直接表现作品内含的最重要手段。在大部分影片中,故事的叙述是影片最基本的表意手段,在影片的结构构成中占有了核心的地位。到4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各种叙事方式中,戏剧式的叙事方式是最能有效地吸引和引导观众。因此在战后的绝大多数影片中,各种大同小异的戏剧式叙事方式、结构和技巧被普遍地采用,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风格样式。
在电影语言的层面,中国20~40年代的电影发展中,具体的电影语言运用有着巨大的发展。但其运用的基本原则却一直被继承了下来,即所有电影语言的运用都是围绕着情节叙事展开的,是直接为情节叙事服务的。它丰富和发展了“影戏”叙事的技巧,但是并没有改变电影技巧服从并服务于叙事关系的基本原则,反而更强化了这一原则。
从政治社会的功能出发,以叙事(特别是戏剧性叙事)为核心,使电影视听构成服从和服务于叙事,成为一种叙事技巧,这是中国“影戏”传统的基本原则。到40年代后期的电影中,这些原则得到普遍的运用并达到了娴熟的程度。所以我们说这一时期是“影戏”电影在艺术上成熟,并确立了其主流电影的地位的时期。
4、《一江春水向东流》代表的战后电影的成就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艺术成就:影片采取的是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情节完整曲折,发展脉络、层次都非常清晰。在这种戏剧结构框架中,它又浓缩了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把戏剧式电影具有的以线性结构为核心的基本特点,与叙事过程中几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的共同推进溶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结构方式。影片以张忠良为中心,把他和有关的3个女主人公各自在抗战以来的生活发展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一些生活之间的历史联系,这正是影片结构的成功之处。影片没有时空的交叉跳跃,却并未忽视电影时空表现的巨大潜力。影片的人物刻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尤其是张忠良这一人物,影片有说服力地揭示了堕落的社会是如何把他已向堕落的过程。《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成为影戏传统成熟的标志,还在于它能把电影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影片的内容表现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如不少视觉细节和蒙太奇结构原则的运用等都相当成功。它集中了当时中国电影艺术的丰富经验,运用富有表现力的银幕视听形象进行电影叙事。
不足:这部影片也反映了“影戏”电影某些带共同性的不足,即有时把注意力过于集中于影片的情节叙事,特别是关注于利用情节的突变煽动观众的情绪起伏,而对电影视听形象的更丰富的表现潜力的挖掘的注意力则显得不够注意,这使某些地方的表达受到影响。
5、战后讽刺喜剧发展有哪些主要成就?
答:战后中国的喜剧电影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讽刺喜剧的发展和喜剧题材样式的新开拓。
讽刺喜剧如张骏祥编导的《还乡日记》和《乘龙快婿》都是以带闹剧色彩的讽刺喜剧形式,辛辣地嘲讽了“惨胜”和“劫收”的腐败现象。陈白尘和陈鲤庭合作创作的《幸福狂想曲》以喜剧的形式描写了都市下层社会的普通市民的艰苦生活中的挣扎。根据著名连环画改编的儿童片《三毛流浪记》同样诙谐地再现了流浪儿的不幸命运,讽刺了旧社会的黑暗。在40年代后期喜剧电影的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是《乌鸦与麻雀》,这是一部把讽刺与隐喻成功地结合起来的优秀影片。这部影片在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影片中的各个创作部门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能够做到互相协调,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影片的剧作和表演方面的成功更为突出。在电影镜头的语言构成方面,它又能较好地适应喜剧电影的要求,有所创新。
在讽刺喜剧发展的同时,文华公司的一些创作人员如桑弧、佐临、石挥等人创作了一批不同于直接表现社会政治现实的讽刺喜剧的风格喜剧影片。这些影片没有讽刺喜剧那样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是以喜剧的风格反映当时的日常生活,表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歌颂善良、正直、互助、友爱等美德,同时也讽刺和揭露了一些社会上的恶风恶俗。如《假凤虚凰》、《太太万岁》等。这些影片情节结构巧妙,人物形象比较生动,对话也有风趣,在喜剧艺术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
喜剧电影的发展开辟了艺术与现实建立特殊联系的新角度,这对中国电影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6、费穆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费穆关心的不是社会政治的变动,而是人生哲理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都是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哲理性探索。中国儒学传统中的“礼义”主张、内省哲学以及泛爱主义学说等基本上成为费穆作品的基本主题。在他30年代拍摄的《人生》、《天伦》、《香雪海》等影片中就可看到儒家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费穆常常从伦理的角度探讨人生,提出他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及其具体实现途径的看法,即追求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费穆对人性探索的中心课题是情与理的关系,即个性人格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到了《小城之春》,这种情理关系成了影片表现的中心内容。影片提供的情境是一个互相理解的情境,费穆正是从这种情境中努力寻求情感与道德的统一。这种关于情理关系的理解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状态。费穆的一个重要的成就正在于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真实可信地表现了这种民族的道德心态的多重含义。
费穆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也力求寻找符合中华民族的雅文化中的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来表现这种民族的社会心理和道德心理。他在创作中把写意与写实、主观与客观以虚实结合的方法统一起来,追求一种意境美的创造。在情节上,他基本摒弃了外在的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又不全靠写实性的细腻描写。他把冲突和情节的进展集中建立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上,扣住人物间的情感冲突来展示情节。这种主客观的融合所创造的特殊的意境美通过一系列优美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
《小城之春》中的情节结构、场景、人物设置等都被最大程度地加以简约化的处理了,从而得以腾出更大精力来细腻地揭示影片的思想内涵。在外部表现简约化的同时,费穆把主要精力放在表现人上。但他没太看重在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和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而是着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剖析,特别是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当将电影言语运用于这一艺术目的时,费穆还非常注意其表现的含蓄性,由于成功地运用迂回的手法,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审美体验。《小城之春》的影象风格在近代中国电影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它以其舒缓的节奏,富于变化的长镜头和空间表现直接传达出大量叙事难以表达的思想信息,因此使这部影片显得特别耐人寻味。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1、“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答: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出了不少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等。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电影《武训传》提出严厉的批判,紧接着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建国初期电影第一次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快结束。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10月至11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各制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改革电影体制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舍饭寺会议”。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电影厂开始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负盈亏的“三自一中心”的改革方案。电影创作在逐步前进,到1956年前后产量赶上并超过50年的水平,艺术质量也有新的突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呈现一派勃勃生机。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康生的“拔白旗”扼制了第二次电影创作发展的大好局面。
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大发展,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峰。1959年新片展览月是第三次发展的标志。好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等。
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一个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由于召开了新侨、广州两次会议,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讲话,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电影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在稳步地前进,掀起了一场电影艺术创新的热潮。《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正是这个潮流的产物。这一次的创新幅度较大,在学习我国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质量,使之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一个更高质量的电影创作高潮正在形成,可惜风云多变,半途夭折了。
2、“十七年”中国电影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答:建国初期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第二次发展的艺术特点:大胆突破。具体是:(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2)艺术上大胆突破;(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
1959年是5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特点是:(1)反映历史真实,将时代精神溶入革命题材之中;(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3)影片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60年代初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是强烈地追求创新。当时夏衍提出反对电影中的“四多”(直、露、多、粗),周扬同志要求电影“四好”(好故事、好演员、好镜头、好音乐),瞿白音的“创新独白”影响深远。
3、“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几种主要样式?
答:就风格样式而言,“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主要是戏剧式的电影,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正剧如《林则徐》、《风暴》、《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革命的正剧这类影片的基本特点:(1)影片的题材、内容直接表现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不是一般的情节剧的儿女情长或爱情故事。(2)这类影片要正面塑造英雄形象,如林则徐、聂耳、吴琼花、洪常青、林道静等。(3)革命的抒情正剧多吸收和借鉴中国民间叙事艺术的传统,多是以戏剧冲突为基础的戏剧式电影。
除革命的抒情正剧之外,“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在其它风格样式方面的追求和探索如:
喜剧样式的发展。1955年到1958年是喜剧电影探索的活跃时期,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是吕班导演拍摄的“讽刺喜剧”,如《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等。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喜剧样式——歌颂性喜剧。《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是歌颂性喜剧的成功之作。60年代初,发展较快的是介于讽刺喜剧和歌颂性喜剧之间的——轻喜剧或生活喜剧,像《大李、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女理发师》等。
散文式电影。十七年中国散文式电影代表性作品如《林家铺子》、《早春二月》。
史诗式电影。代表性作品是《南征北战》。
惊险样式电影。在正面环境中表现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斗争的如《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等。反映边防线上斗争的如《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伴侣》等。正面人物处于反面环境之中的如《英雄虎胆》、《虎穴追踪》、《羊城暗哨》等。
4、“十七年”电影创作有何可借鉴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值得借鉴的方面:(1)现实感与时代感;(2)注重人物形象塑造;(3)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4)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
“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1)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2)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3)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4)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没有展开。
5、“十七年”培养了哪些电影艺术家(导、表、摄、美等举例说明)?
答:电影剧作家有海默、林杉、于敏、李准、梁信、孙谦、马烽等。
摄影艺术家北影厂有朱今明、钱江、聂晶、高洪涛四位大师;上影厂有吴蔚云、黄绍芬、许琦、周达明、罗从周、陈震祥、沈西林等;长影厂有王启民、王春泉等。
电影美术艺术家有池宁、韩尚义、丁辰、秦咸等。
电影导演艺术家北影厂有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谢添、谢铁骊等;上影厂有沈浮、吴永刚、孙瑜、黄佐临、张骏祥、汤晓丹、桑弧,郑君里、谢晋、鲁韧、白沉;八一厂有王苹、严寄洲、李俊;长影有沙蒙、吕班、郭维、王炎、王家乙、林农、苏里、武兆堤等。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不作考试要求)
 
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1、“恢复时期”电影创作情况如何?
答:1977年和1978年共生产故事片50多部,大致可分为:
(1)揭批“四人帮”罪行,反映人民群众与“四人帮”斗争的影片。有《十月的风云___》(第一部正面反映与“四人帮”斗争的影片)等10多部。
(2)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大河奔流》等10多部。
(3)惊险样式影片,有《黑三角》、《猎字99号》等7部。
总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三中全会前,全国处在新旧交替、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电影创作也受到政治的制约,处于徘徊状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
2、“五代导演”的提法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一般认为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像郑正秋、张石川等,活跃于二、三十年代无声片时期;代与代之间往往是师承关系,第二代导演像蔡楚生、孙瑜、吴永刚、费穆、沈浮等,活跃于三、四十年代有声片时期;第三代导演像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等,他们最辉煌的时期是五、六十年代;第四代导演大多毕业于文前的北京电影学院,像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等,他们长期给老导演们当助手,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有了独立拍片的机会;第五代大多在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像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等,他们很快有了独立拍片的机会,展示了自己的才会。
3、第一次创新浪潮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1979年电影界的活跃,表现在一方面从理论上展开了电影与戏剧、电影与文学、电影本性的讨论,出现了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这样有代表性的论文;另一方面,不少中青年电影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创新,给中国影坛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形态、新面貌。
1979年拍摄的影片题材、体裁、风格、样式方面力求多样化,不少影片冲破“三突出”原则的束缚,恢复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在电影表现形式方面也力求突破旧的一套,学习和借鉴新的表现手法,出现了不少大胆创新的影片。1979年电影以新的艺术风貌出现的,当以《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3部最为突出。
1980年共生产故事片82部,出现了《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今夜星光灿烂》等优秀影片。
从美学的角度看,1979年和1989年同属于新时期的第一个创新浪潮。这一时期在电影形态上的特点、电影美学上的追求,共同表现为首先从电影的外在形式上、电影的表现技巧上开始创新。按照谢飞导演的说法,电影观念的3个层次是:艺术思想、艺术内容、艺术技巧。一般创新首先是从艺术思想、艺术内容开始,然后艺术形式才跟上去。1979、1980年封闭多年的文艺界突然思想解放,接触到大量的外国文艺、外国电影,最容易借鉴的就是电影的外在形式、表现技巧,于是,时空交错的剧作结构,以人物心理活动为线索来结构全片,幻觉、梦境、黑白片交替、升格、降格、定格、无技巧剪辑、多画面……充斥银幕。这一时期,内容与形式结合较好的影片有《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等。同时,我国银幕上也出现了大批从形式上、技巧上模仿外国电影的影片,还有一些格调不高、趣味庸俗的影片等。
4、谢晋导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谢晋艺术生命力旺盛,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的涌现而且不断在国内外获奖。他的影片多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开掘深入;善于刻画人物,特别创造了一系列的妇女形象;善于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熟悉观众的欣赏趣味,他拍的影片为国内外广大观众所喜爱。他继承了我国主流电影的传统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例如《天云山传奇》:(1)主题开掘深刻。《天云山传奇》第一次艺术地完整地在电影中反思从反右运动以来,我党工作中左的错误思想所带来的后果,造成一代人的历史悲剧。(2)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罗群、冯晴岚、宋薇、周瑜贞、吴遥,等等。(3)从文学到电影。结构:以人物的心理线索来结构影片,尤其以宋薇的内心独白来贯穿。电影表现手段的运用:导演在分镜头剧本中,加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加了不少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闪回和幻觉,这大量地表现在宋薇的身上。充分发挥了电影多种表现手段的作用:灯光参与创作;主观镜头的运用;重视画面后景的作用;注意通过人物日常生活动作,表达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
中年导演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中年导演在1981年、1982年的重点是突破戏剧式构架,追求散文式的电影,特别注意追求意境,营造气氛,在追求纪实风格方面有其特殊的贡献。中年导演的不足:作品中容易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对个人苦难的慨叹。由于思想上、艺术上受传统的影响较深,作品往往显示出较深厚的艺术功底,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
1984年后,中年导演认真研究青年导演们的新作,借鉴外国电影的先进经验,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与教训,以新的面貌重新在中国影坛亮相,代表性导演如颜学恕。代表作品如:颜学恕的《野山》、张暖忻的《青春祭》、丁荫楠的《孙中山》、吴天明的《老井》、黄蜀芹的《人·鬼·情》。
青年导演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1)现代意识和冷峻的眼光;(2)艺术上的标新立异;(3)强烈的主体意识;(4)从传统文艺中吸取营养。
5、“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答:新时期中国电影,从美学追求的角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次创新浪潮,从1979年到1980年,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从电影形式上、技巧上进行创新;(2)纪实美学的追求,从1981年到1983年,其中包括老导演和中年导演的探索,特别是中年导演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贡献;(3)影象美学的崛起,从1983年到1986年,主要是第五代导演的异军突起,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4)多元化的探索,从1987年到1989年,这个时期,再没有一种美学能够领导电影新潮流,影坛呈现多元探索的局面。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