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态适应性
在世界作物分布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尽管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很不相同,但苹果总是分布在温带地方,柑橘则分布在亚热带,棉花多分布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热带看不到马铃薯、青稞、莜麦,连小麦都极少见。到我国南方旅游,从东到西,处处皆是水稻。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作物生态适应性所决定的,是多少年来系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结果。
但是,我国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东起台湾,西至新疆、西藏,都有小麦和水稻,就在北京,除了某些热带亚热带作物外,几乎什么作物都可生长,甚至中山公园还有竹子。这种现象使人迷惑不解,既然一种作物到处都可生长,或者一个地方什么作物都可种,那么是不是客观上并不存在生态适应性的问题?事实并不是这样。
能够生存并不意味着适应性是最优的,即或是分布较广的种或作物也具有其最适分布范围。虽然小麦在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但最适区是青藏高原(气温低,小麦生长与灌浆时间长,日照充足,日较差大)与黄淮平原(冬季比北部暖,春季雨量比北部多,但又不象南部春雨绵绵。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江南、华南虽有小麦,但适应性差,产量低、品质差。
一个地方总有其最适或较适的生长作物,有其较佳的作物布局方案。生态适应性相对较佳的作物组合在一起(还要加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就成为该地较佳的作物布局方案。
对作物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大范围内,首先决定于气候因素,尤其是热量和水分,其次是地学因素,即母质、土壤、地貌。一般来说,决定一种作物能否生存的是气候因素,而决定是否繁荣的则要看气候以及地学因素。在一个小范围内(如一个自然村,一个农户),气候差异很小,影响作物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肥力、地貌等地学因素。
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在农业生产和制定作物布局方案时,要因地种植。因地种植,一般可以产量稳而高。
土层厚度: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等根系分布较深(平原土层厚,利于深根作物生长,才有利于高产),豆类、糜谷、饲料牧草等根系较浅(山坡土层较浅),
质地:在黄河故道砂地上种植小麦,亩产只三四十公斤,而改种花生,则有100kg上下。土壤质地是一个重要的土壤物理性状,它影响土壤水分、空气、根系发育和耕性。凡是在土中生长的果实或块根、块茎作物对砂土有特殊的适应性,如花生、甘薯、马铃薯等,瓜类也很适宜,且品质优(温差大)。
壤土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包括棉花、小麦、油菜、玉米、豆类、麻类、烟草等。其中,小麦、玉米适宜偏粘的土壤。
黏土适宜水稻种植。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性、透气性差,耕性难,易成坷拉或大块。
肥力:哪些作物适于分布在贫瘠地上,哪些作物适于分布在肥沃地上,这是在作物布局中常遇到的问题。不同作物耐贫瘠程度不同。其原因是有的作物可共生固氮,如豆科作物中的大豆、绿豆、豌豆、蚕豆、豇豆以及一些豆科绿肥,如苜蓿。耐贫瘠型:豆科作物,如大豆、绿豆、豆科绿肥(可与微生物共生固氮);高粱、向日葵等(根系强大,可以在贫瘠土壤上吸收尽可能多的养分,同时也消耗地力);荞麦、栗、糜子(根系和地上部不太强,但吸肥力强或需肥较少的作物)。喜肥型:根系强大,吸肥多,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强,地上部分产量高或经济价值高,如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玉米缺肥时往往形成空秆。喜肥性与耐肥性不完全相同,小麦、棉花等是喜肥作物,但是不耐肥,肥料(氮肥)过多则引起倒伏或徒长。耐肥作物有玉米。中间型:在贫瘠土壤中能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生长更好,如谷子等。
其次要趋力避害,发挥优势。在一个生产单位土壤,地貌可能是多样的。随地势的变化,作物布局上也出现了明显垂直地带性,在我国北方,从低到高作物分布规律大致是:棉花-玉米-冬麦、糜谷-喜凉作物(油菜、豌豆、春小麦、青稞)-林地-草地-荒地。如陕北米脂县丘陵土地利用为例,最低部的川道地,水利条件好,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稍靠上的沟道地,水利可及,以小麦、玉米为主。再向上的水平梯田,已无灌溉条件,但梯田保蓄了水分,仍以麦、玉米及高粱、谷子等为主。靠上未经治理的缓坡地,坡度低于20,可作为整修田的对象,作物以旱杂粮为主,如谷、糜、豆类(根系较浅,山坡土层较浅)。上部的陡坡地(20-30)冲刷切割严重,应退耕还草,还林,极陡坡地(30-40)为灌木林封山育草(上部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肥水缺乏,一般不宜辟为耕地,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地形改变了光热水的分布,北坡多为耐寒、耐阴、喜湿的作物,如马铃薯、蚕豆、豌豆、莜麦、甜菜等。南坡上部往往因干旱的原因植被较差,多为短草,坡位下部则多喜阳与喜暖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糜谷、大豆、甘薯、棉花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