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技术
在作物生产中,如果施肥技术不当就达不到施肥的应有效果,肥料利用率下降,甚至造成肥害,污染农田。因而,国内外都比较重视肥料施用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化学的发展,新的测定仪器和技术的出现,肥料品种和施肥新技术的开发,许多国家提高了施肥技术的现代化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一项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推荐施肥技术
推荐施肥技术分为土壤测试和植物营养诊断两个相互关联,又有特色的技术系统,前者以土壤分析测试为主,后者以植株分析诊断为主进行推荐施肥。
1.土壤普查、测试 土壤调查和土壤农化图、土壤改良图的绘制,对于制定种植计划、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充分发挥土壤潜力均有重要意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结合农业区划进行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对耕地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农化特性的测定,从而摸清各类土壤的底细,找出作物低产的土壤原因,如酸、碱、砂、瘦、毒等多种障碍因素,并提出改良土壤的措施,同时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级还编写了土壤普查报告,为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
土壤测试技术分为3类:①北美、西欧国家采用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其特点是用合适的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养分,根据农作物相对产量水平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划分成不同等级,再按不同等级提出推荐施肥量;②俄罗斯、东欧各国采用的养分平衡法,其特点是按照农作物产量需要的养分数量,用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进行平衡,再补充一部分肥料培肥地力;③日本采用的土壤诊断法,根据农作物高产所需地力水平提出高产土壤养分吸收量,补施肥料,使地力不下降。以上3种类型测土施肥技术只是大体的划分,每一类型还可细分出一些方法上不同的技术系统,各系统之间在方法上也有不少相互渗透的地方。在使用上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测土施肥技术。
2.营养诊断 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工具的现代化,大大促进了营养诊断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科学种田和合理施肥的需要,我国各地也开展了大量的土壤和作物的营养诊断工作,对于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以及合理施肥,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浙江农业大学研究,水稻叶鞘中无机磷含量小于30 mg/kg,则稻苗发僵严重,必须采取施磷措施加以防止。据湖北省孝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关于棉花凋枯病(即红叶茎枯病)的诊断结果,土壤(红壤)供钾不足是棉花花铃
期诱发该病的土壤因素,并总结出了适合该地区的棉花缺钾诊断和测报指标。
植物营养诊断包括作物生长诊断(形态诊断)和组织分析营养诊断。作物生长诊断是根据作物的生育状态、长势、长相、叶色进行诊断。缺素诊断和生育诊断是生长诊断的两种主要方法。缺素诊断是通过作物表现出的植株症状判断作物是否缺乏某种元素。叶色诊断是缺素诊断的发展,主要应用于植株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别,存水稻、小麦等作物应用较多,通过专用的叶色卡与植株叶色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氮肥。qi育诊断是根据作物群体的长势、长相和生育进程,决定栽培管理的时机。如水稻、小麦等作物应用叶片与其他器官的l司伸关系,以叶龄为形态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肥水管理措施。这种诊断手段可用于肥水管理措施时机的选择,用量的多少还需要结合经验或测土施肥来
确定。
组织分析营养诊断是对来自特定部位、特定生育阶段的植株样品,对其体内某一养分元素测定其含量,也可称为植物组织分析。植物组织分析的结果可用临界值法、标准值法、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法)确定是否需要施用该元素。此外,淀粉碘试法可以诊断水稻体内氮素的状况,决定水稻氮肥的施用。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