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作物病害的类型

来源: 2017-08-13 20:54

  作物的种类很多,病因也各不相同,造成的病害形式多样,根据病因类型通常把作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该病原牛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故也称为传染性病害。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侵染性病害又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常见的真菌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类、玉米黑粉病、甘薯黑斑病、棉花枯萎病等;细菌病害有大白菜软腐病、水稻白叶枯病、甘薯瘟、番茄青枯病等;病毒病害有烟草花叶病、水稻矮缩病、油菜病毒病等;线虫病害有大豆胞囊线虫病、水稻根结线虫病、小麦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等;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侵染性病害的种类、数量和重要性在作物病害中均居首位,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二)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该类病害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在植株间不会传染。
    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很多,包括温度、湿度、水分、光照、土壤、大气和栽培管理措施等。例如,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缺乏形成缺素症;土壤水分不足或过量形成旱害或渍害;低温或高温形成冻害或灼伤;光照过弱或过强形成黄化或烧叶;肥料或农药使用不当形成肥害或药害;氟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也会对作物造成毒害。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变色、坏死、落叶、落花、落果、萎蔫、畸形等。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主要与不合理的耕作、不当的水肥管理以及不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关,通过改进和完善栽培技术,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消除有害因素的影响,可减少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病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两类病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非侵染性病害可以降低寄主作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常常诱发或加重侵染性病害。如麦苗受春冻后诱发根腐病引起烂根,造成麦苗陆续死亡;水稻缺钾、磷易诱发水稻胡麻斑病。另一方面,侵染性病害也可为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如小麦锈病发生严重时,病部表皮破裂易丧失水分,浇水不及时易受旱害。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