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刚生下来的婴儿是有“人脑”(意识的物质基础)的,但让他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即脱离开 人的社会生活,他是不会有人的意识的。这说明意识的产生还决定于“社会”或作为社会活动的劳动。在“人脑”和“劳动”的基础上意识才能产生。动物没有“人脑”,因而即便让刚生下来的动物和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它同样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产生取决于社会或劳动,其原因从意识自身来说是因为意识和动物心理比较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意识具有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特征(与心理的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特征相对) ,二是意识具有自我意识特征(与客体心理或物我不分相对)。“理性”和“自我意识”都同劳动相关,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再者,我们在讲意识起源时说过,反映形式的进化, 一方面决定于反映者自身及其物质基础的进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动,这个相互作用及其活动到了人这里就是“劳动”了”。社会或劳动对意识产生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1.劳动不同于动物的特征是“改造世界”。人为什么要“改造世界”,是因为人自己或自我形成了新的需要,这新的需要现成的自然界满足不了,所以要改造世界。人的新需要的产生是因为人对自我有了认识、理解,而人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特征之一。“自我意识”产生“新需要”,“新需要”的满足要求“改造世界”即劳动。这样说来“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成了“因”,劳动成了“果”。但事实是“自我意识”和“劳动”是互为因果的,其中劳动是自我意识(意识)的基础性的原因,从历史本体论角度讲特别是这样(当然从别的角度如从现象学、人学本体论、一体双元哲学来讲情况会稍有不同,但无论怎么讲,劳动在发生学意义上产生出意识是件事实)。马克思把“新需要”的形成归因于劳动,实际上也就是把“自我意识(意识)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劳动。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恩全集》第3 卷,第32页)把“新需要”归结为劳动,就等于说把“自我意识(意识)归因于劳动。从“自我意识”(意识)产生的普遍必然性上讲,把自我意识(意识)归因于劳动是合理的。
2.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改造世界 ”要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本质的规律是动物心理无法认识的,它需要理性去认识,这样以来劳动就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推动着“理性”(意识)的产生。
3.劳动使“自我意识”和“理性”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因为在劳动中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分化,如一与多的分化,包括工具和产品的分化、制度和个人的分化、语言和感性的分化等,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劳动内部的分化结构在人脑中的内化和积淀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和“理性”。
劳动是使用和制造工具以制造产品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随着人对它的消费很快消失,而产生它的工具则长久地保存着。这样就发生了“一”与“多”的分化,即“工具” 成为稳定的连续的普遍的“一”,而产品成了多变的多样的“多”。劳动要在群体联合中进行,群体联合是由“制度”维持的。这其中“制度”是稳定的统一的“一”,集体也是“一” ,而个体是“多”。劳动中发生了“语言”。语言是“一”,语言所整理的事物是感性的“ 多”。劳动结构中的“一”即工具、制度、语言、向人的内心积淀形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理性”(人的意识)同时工具、制度、语言作为“一”对“多”有综合作用,综合活动的内化就形成思维“理性”。在劳动中还发生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分化,即主体和客体的分 化。主体的出现使人有可能把主体自身作为意识对象,从而产生出“自我意识”(意识),主客 体的分化首先是在横向上发生的,即在改造者人和被改造者物的关系中发生的,当这种主客 关系变成人的思维模式后,人也用此模式对待人自己,于是把人自己区分为主体和客体,人对自己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图示:
“一”:[工具 制度 语言] 理性(意识)
劳动
“多”:[产品 个人 材料] 感性(心理)
:综合 :内化、积淀
主 体 运用于 产生
劳动 ︱ 主客体思维模式 人 自我意识(意识)
客 体
意识的特征在于它具有“理性形式”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大体上相当于黑格尔说的“主观精神”,“理性形式”大体相当于黑格尔说的“客观精神”。用中国哲学语言说前者相当于“心”,后者相当于“理”。当然意识整体包括“自我意识”和“客体意识”,理性和感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