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讲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同一关系,同时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还有对立性关系,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保持相对独立性。这是社会意识的另一重要特点。如果只看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那就会降低社会意识的地位和作用,就会抹煞社会意识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功能,就会只注重物质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无视精神 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的同时还应看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所谓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过程;这种反映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就是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只是描述、陈述,还有创造、解释、批判和超越。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就是说现实中大道废驰,然后人们才在意识中创造出仁义,提倡仁义,现实中六亲不和了,人才去导孝慈。反映遵循自身规律,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意识内部的相互作用,已有意识的作用等。这即体现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品性。
(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就是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而会出现或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超越于社会存在的情况。落后和超越是不同步性的两种表现。譬如,现在我国的社会存在已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态,从计划经济已过渡到市场经济了,但有的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状态,对现时的社会存在横加指责,认为是离开了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这是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的表现,是不同步性的表现。因而在社会意识领域出现多次“交锋”。(参阅马立诚、凌志军著:《交锋——中国当代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超越是指社会存在还未变化,人们已预见到未来的情况或发现现有社会存在的不足而提出批判性思想。如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预见,现在学者们对分配不公的批评意识,对腐败的批评精神都是社会意识超越性,不同步性的表现。不过这种不同步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旧的落后的思想在其物质基础消灭后不会长久存在下去,迟早会消灭。新的超前的社会意识也只是在社会存在的发展具备了提出新思想的条件时才能产生。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国家和时期会出现社会意识水平较低的情况,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国家、时期社会意识发展可能较高。马克思恩格斯所举的事例是18—19世纪英、法、德诸国的情况。这三个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说前者比后者先进,而按思想文化说后者比前者先进。陕西的经济比广东落后,但陕西的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电影等比广东先进。当然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经济上先进的地区未来文化上一定也会先进起来。
3.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的产生有两个来源,一是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一是对以往思想成果的继承。新时代的人们在形成自己的新思想时要利用以往人们所创造和使用的概念,如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矛盾”等概念形式都是从古代人思想中来的。马克思的思想也有其理论来源。当然,旧的思想形式中的内容主要是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时代的新思想都对以往的旧思想有继承关系,对传统批判再缴烈的思想都不可能不继承传统思想,即便是鲁讯、胡适、尼采这些反传统很历害的思想家也毫无例外地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可能不继承传统思想。胡适、鲁迅思想中“以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传统中的东西。尼采对古希腊哲学有继承关系。正因为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有可追溯的历史线索和积累性,才不是一个摆满尸体的战场,才能形成哲学史、法律思想史等历史学科。总之,新时代的新思想有两种源头,一是社会存在;二是传统思想文化,这二者的综合创新构成新的社会意识。图示: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也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站在社会存在的立场上来选择、理解、扬弃以往的思想成果的,继承什么,抛弃什么都是以现实社会存在为尺度的。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时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譬如,法律思想在反映社会存在时会受到哲学、宗教、伦理、政治等 思想的作用。别的意识形式的反映过程也是一样,要相互影响和作用。西欧中世纪、宗教对其他意识形式作用力很大,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对其他意识形式作用力很大 ,这些都使得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使用。这一点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可以通过人的实践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存在、社会发展发生重大作用。马克思说:“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选 集》第1卷,第9页)毛泽东也讲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精神变物质说的就是意识的反作 用。在现代社会我们能明显体会到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力量是科学。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它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已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反作用力也很大。如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政治上路线、方针、政策,即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中国二十多年来社会存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性质上有两种,即促进作用 和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和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反之,落后的社会意识和文化阻碍社会发展。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正义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等都是能促进社会 发展的社会意识。相反,迷信意识、专制意识、特权意识、人治意识、等级意识等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意识。既然先进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发展,因而就必须代表先进文化,消除 落后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符合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但是,社会意识反作用力量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因 为同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比较,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总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这就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意识问题上唯物论和辩证法 的统一,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统一,科学性和批判性的统一,认识和价值的统一,真和善的统一。因而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不能把依赖性和独立性分裂开来。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