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辩证关系

来源: 2017-08-16 13:20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其相互联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1.相互依存。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一方面,整体离不开部分,群体离不开个体,因而群体意识离不开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的基础。群体意识是在对个体意识进行概括和综合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没有个体意识不会有群体意识。另一方面,部分也离不开整体,个体离不开群体,因而个人意识也离不开群体意识。离开群体意识的个体意识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凡是意识都具有社会性。个人意识是在群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个体意识和群众意识相互依赖。移居国外的中国作家,认为只有用母语写作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用外语很难,这是因为个人意识是离不开群体意识的。
    2.相互作用。一方面,群体意识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意识。每个人从生下来直到大学及大学毕业后都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大都是群体意识,所以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在受群体意识的作用。例如,我现在给大家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是群体意识对大家每个人的个体意识的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大家学习的法律也属于群体意识,你看《论语》、《老子》等都是接受中华民族意识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个体意识又作用和影响群体意识。个人对群体意识可以信服、认同,也可以批评、否定、创造,这都是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作用。我们常讲的弘扬民族精神,批判封建糟粕,弘扬爱国主义等都是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作用。知识人写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也是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作用。
    3.相互转化。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让。一方面,群体意识可以转化为个体意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都有很多群体意识,这些群体意识就是在长期的教育中转化而来的。别人给你说话你能理解,你能预测人的大体行为动向,这说明你的思想中有群体意识。你头脑中若无群体意识,你就理解不了别人说的话,你就不能预测别人的行为。我讲了一学期课你听懂了,信服了,证明群体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了,否则就没有转化。你 看了孔子的《论语》理解了、信服了,群体意识就转化为个体意识了。另一方面,个体意识可以转化为群体意识。其一,思想家的意识被某一群体认同,意味着这位思想家的个人意识转化为群体意识了。孔子、老子、朱熹、王阳明、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个人意识向群体意识转化的典型体现。个人意识转化为群体意识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它意味着个体有限的人生向无限的转化。中国古代文化把“立言”视为“三不朽”之一(其他两种不朽是 立德、立功)。
    以上三点是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统一的表现。社会意识的发展就是在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这种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反映和反作用也是在这种统一中实现的。社会规律开始总是先被少数思想家反映所,先成为个人意识,然后经过宣传而转化为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再去作用和转化于新一代个体意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