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历史观问题的考察

来源: 2017-08-18 15:32

 

从有无、理气、道器之辩到对历史观问题的考察

 

中国古代哲学在其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一系列哲学问

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大多都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无、理气、道器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存在和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本原或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关系如何?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高度概括的哲学范畴“道”去指称、论证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他否认“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意即:道先天地而存在,是万物的根本、宗主(母),它不依赖任何外在的力量,而不停地运动着。并认为,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可见,这样的道,显然不是一种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无物”、“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这样一个不可见……的道,创生了天下万物。道是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生于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开有无(物与道、多与一)关系探讨之先河。

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援道入儒,发挥老子的学说,开启了正始玄风。王弼用玄之又玄的“无”表达“道”。其“无”不是指“有”的丧失、没有,而是指“超言绝象”的、不具有任何具体形状、属性,却又真实存在、并能“成济万物”的那个抽象本体。并明确提出“以无为本”、“崇本举末”;对此,裴提出崇有论:“有自生,物自化”,“济有者皆有”;郭象提出: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以调和有无之间的对立。——有无之辩。

关于理气之辩:《管子》提出了精气说,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气本论的先河。《管子》肯定“精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并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至于人的生命也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而且还说:“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这实际上就是将气作为本原,而将思想、认识等精神现象视为气的派生物。汉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元气”说。东汉的王充认为:天地万物是由元气演化而来的,又靠元气的滋养而存在、发展。“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元气,天地之精微”;“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论衡》)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肯定世界统一于元气,天地万物都是元气自身运动的表现和结果。柳宗元说:“庞昧革化,惟元气存”,并认为,自然界的现象都是元气自然变化的结果,不是有意识、有意志的神的旨意:“夫雷霆雪霜者,特一气耳,非有心于物也!”北宋的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以上思想家的观点,建立了较系统的“气本论”体系。“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聚而为万物”,“散而为太虚”。将气视为永恒的存在,万物统一于气。

宋代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既把理视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又将理视为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规律。在理气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然其道器之际,分际甚明,不可乱也。”理(道)作为生物之本,理在气先、道在器先;而理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法则或规律,又是依于气的,理气相依、理气无先后。——理气、道器之辩。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理在气中”、“道在器中”的结论。也可以说是对理气、道器关系作出了新的诠释。在王夫之看来,“洪荒无揖让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在此,王夫之将历史视为变化发展的,并且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道(规律)。王夫之已表现出对历史规律的高度重视,已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

近代伊始,因为要解决“古今中西”之争,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于是历史观问题就进一步凸显出来,作为近代哲学的先驱,龚自珍和魏源在历史观上主张变易史观。龚自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探世变”的主张,即探求历史演变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为变法改制的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他主张“即器而言道”,“道载乎器”,即立足于当前的现实、具体的历史事实去研究历史规律,规律就存在于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中。他反对传统的天命论,不仅认为历史是“众人”创造的:“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而且还认为在创造天地的众人中,“我”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从而使得其历史观充满了浓郁的近代人文主义气息。魏源还用历史进化论去抨击复古守旧思想:“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语学”(《治篇五》),论证了变法改制的必要性。正是立足于历史进化观,魏源异常理智地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彰显了近代启蒙哲学的思想特征。

然而,龚自珍和魏源虽然都主张变易,但却都认为“器”是变的,而“道”是不变的。龚自珍:“无八百年不夷之天下,天下有亿万年不夷之道 。”(《乙丙之际箸议第七》);魏源虽承认“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但又主张“其不变者道而已”。(变易思想的不彻底性)

这种器变道不变的思想,虽然是早期改良派和洋务派的共同主张,但早期改良派讨论“道器”、“体用”、“本末”等关系,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论证改良的必要性(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具有进步意义),而洋务派后来却用“中体西用”反对变法。

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变者,天道也”的宇宙进化观,并且用进化论解释历史。他把公羊三世说与《礼运》讲的“大同”、“小康”联系起来,认为历史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谭嗣同对“器变道不变”的观点提出了批评:“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并且主张:“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报贝元征》)强调道依存于器。

(注:近代哲学先驱:龚自珍、魏源;维新派(改良派):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等;革命派:章太炎、孙中山等。)

严复针对“中体西用”的观点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强调学西学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学西学不能停留在船坚炮利之类的技术层面(用)上,而要知“命脉”(体)之所在,即学习西方的“黜伪而崇真”之“学术”(哲学、自然科学);“屈私以为公”之“刑政”(政治法律制度)。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对中西哲学进行认真比较的学者,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原名《进化论与伦理学,发表于1894年》),把西方的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他认为,只有用“力今胜古”、“日进无疆”进化论思想武装中国人的头脑,才能确立中华民族自立、自主、自强之信心。《天演论》(进化论思想)的译述,是近代西方哲学输入的标志之一,也为晚清时期哲学家们的历史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

确立了历史是进化的观念后,中国近代的志士仁人们便进而去探究历史进化的原因。梁启超创立了新史学“的研究方法:史学家不能只记载历史陈迹,描述王朝更替,”而“必说明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必探究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表明梁启超已自觉地在考察历史领域中的存在与意识、群体与个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问题了。——有了自觉的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

章太炎用“竞争生智慧,革命开民智”阐述了进化要通过革命来实现的思想。

可见,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先进人物在历史观上大都信奉进化论,以进化论去解释历史的演变固然比用“天命论”要进步的多,但是,学界也有人认为,把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归之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易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

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人物继续向西方寻求真理,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首先由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系统地介绍了唯物史观,通过“问题与主义”、“科学与玄学”、“人生观问题”的论战,唯物史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者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深入实际,具体分析中国的历史和形状,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有了愈来愈清醒的认识,终于找到了“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以上分析说明,从中国古代哲学的有无、理气、道器之辩,到中国近代哲学对道器、本末、体用等关系的考察,进而发展到对进化论的信奉、对唯物史观的接受,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的实际、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传统相结合后,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主要内容的一部分这一不争的事实表明:中国近现代哲学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基地上生长着、又是与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碰撞、交汇的结果,因而成为既具有民族特色(中国)又具有时代特征(近现代)的哲学。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