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梁漱溟的文化观

来源: 2017-08-18 15:39

 梁漱溟的文化观,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心理的失衡与迷惘,凸显了知识分子在当时文化转型时期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调适与精神上的自我安顿。这种文化观原本就不是反对西方文明即科学与民主的,而是反对反东方文明即“彻底反传统”的;这种文化观不是保守的,而是多元的;不是站在“过去”去反“现代”,而是站在“当下”去观“未来”,并希冀用“未来”去“修正”“当下”。这种文化观虽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能圆通之处,但却站在一个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去俯瞰人类文化的进发趋势,这种俯瞰不乏深刻的见解和智慧的睿机。在文化转型时期,进步的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的潮流基本上趋于一致,但由于每个人对文化转型的价值的体认程度不同,投入这种潮流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有的知识分子可能只需将历史文化传统简单抛开,就能毫无顾忌地投身于潮流之中;有的则需对历史文化传统作出较为深刻的反省,才能心安理得地步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梁漱溟就是千万个试图心安理得地步入历史潮流中的一员。他研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中西文化之特质、与欧化派也与固守传统的人士进行学理层面的论辩,都可以视为这种心态的反映。不盲从、不偏激、亦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许是梁漱溟在文化论争中极力想做到的。

须指出的是,梁漱溟的文化观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说,梁漱溟早期文化观之核心的“三种路向说”的概括是否妥切;他将生活中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的样法归纳为三种:即奋斗的态度、求自我的满足的态度和取消问题和要求的态度,是否如实地反映了西方、中国、印度文化的特质;这三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又何以能够发生以及怎样发生等等,都有待于进行进一步探究。

在今天看来,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社会—文化的大变迁,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从传统向现代(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近代)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既保持文化认同,又致力于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梁漱溟的文化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转型时期对人类文化的反省和考量;梁漱溟的态度代表了那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使命感和民族自信、自强的不屈情怀。这也使得梁漱溟的文化观既深深地打上了现代的印记,又牢牢扎根于民族的沃土之上,从而使得现代的中国人能够在新的基点上继续延展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文化观念的思考。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