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劳畜力、机械与复种
复种种植次数增多,用工量增大,前作收获后作物播种的季节紧张,农活集中,对劳畜力和机械化条件要求更高。
在手工操作条件下,人均耕地少的复种指数高一些,地广人稀的地区复种指数较低。以北京、河北为例,人均耕地1.5亩,灌溉面积90%以上,施肥较多的生产单位,复种指数在180%以上;人均耕地2亩左右,灌溉面积50%左右,施肥较少的,复种指数一般在150一160%。复种指数过高,超过了劳畜力许可条件,或过分紧张,也是不能持久的。苏南地区在70年代双季稻三熟制达80%,复种指数高达275%,现在已调整为稻麦两熟。
(五)经济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是复种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一种复种制度能否稳定地发展,决定于对其农产品的要求,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商品价值和纯利润的大小。凡是经济效益高、适应社会要求的复种方式,就能稳定、自动地发展。反之,某些复种方式尽管产量很高,社会也需求,但经济效益不高,只能有自给性的发展,没有商品性发展的积极性。
2.提高复种经济效益的途径
大致可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增加经营的集约度,增加投入,提高产出量,相应也增加纯收入。二是在复种方式中,引入高价值的作物,如经济作物、蔬菜、瓜类等。油菜/西瓜一水稻、小麦/西瓜一水稻等形式,三是降低成本,在保证复种各茬作物需要的前提下,最节省地投入,提高投入的效益。
3.复种方式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1)评价主要指标
分别计算不同复种方式的土地总生产率、土地净生产率(总产值一成本)和土地盈利率(总产值减去物质投入与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劳动净生产率、劳动盈利率;成本产出率、成本净产率、成本利润率;资金产出率、资金净生产率、资金润率;与对照复种方式比较,计算产量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增产增收率。增产幅度与增收幅度相等,经济效益不变;w>1时,增收率>增产率,经济效益提高;w<1时,增产率和经济效益值下降。此外还可以计算资金边际增收率与成本边际产出率。
(2)评价方法
①分析对比法
②综合评分法
四、复种技术
复种是一种时间集约、空间集约、投入集约、技术集约的高度集约经营型农业。在肥水、劳力、机械化、品种等方面有许多新的矛盾需要加以解决。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治水改土,广辟肥源、增加农业资金,打好多熟制的基础条件外,在农业技术上注意解决各季作物在季节、肥水、病虫方面的矛盾,争取季季高产,全年高产。
(一)复种方式的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技术
1.作物组合技术
(1)充分利用休闲增种一季作物
如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小麦、大麦、油菜、蚕豆、豌豆、马铃薯、冬季绿肥等作物;华北、西北以小麦为主的地区,小麦收后有70-100天的夏闲季节可供复种开发利用,夏闲期在65一75天的可复种养麦、糜子, 75-85天的可复种早熟大豆、谷子, 85天以上的可复种早熟夏玉米, 110天的可复种中熟玉米。
(2)利用短生育期作物替代长生育期作物
甘肃、宁夏灌区的油料作物胡麻(油用亚麻)生育期长(120天),产量不高,改种生育期短的小油菜,能与小麦、谷子、糜子、马铃薯等作物复种。浙江杭嘉湖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生育期较紧,多种生育期较短的大麦、元麦,少种生育期较长的小麦。
(4)开发短间隙生长期的填闲利用
短间隙期一般之个月左右,不足以生长一季粒用作物,常种植一些填闲作物,如短生育期的绿肥、饲料、蔬菜。四川成都平原两熟制收稻至种麦有之个月左右的时间,增种一季秋甘薯或萝卜、离芭、大白菜等秋菜或种紫云英,每亩可增加生物产量766.6-1429.6公斤,增加产值用81.3-343.9元。
(5)发展再生稻
再生稻的生长期比插秧的短1/2以上。生育期50-70天的产量一般可达到一季稻或早稻的30-40%,亩产一般为150-250公斤。在晚稻不稳产地区,如川东一带,再生稻有发展的趋势。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