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
动产质押合同,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在债务人的特定动产上设定质权的合同。质押合同也和其他的合同一样必须具备了一定的实质生效要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它的生效
要件主要包括:
第一,质押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第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任何一方当事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而签订质押合同无效;
第三,该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质押合同的质物不能是禁止流通的物,如枪支弹药、毒品。除此之外,《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该法第210条也规定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质权合同。因此,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债务人的特定动产上设定质权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就生效。
(二)动产质权的设立条件
所谓动产质权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以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因此.动产质权的主要功能就是督促债务人及时地履行债务,并保障债权人于债务人到期仍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其债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动产质权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动产质权是以债务人所有的特定动产为标的物所设定的
担保物权。
第二,动产质权是利用质物的交换价值而成立的担保物权。
第三,动产质权是以质物卖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
而关于动产质权的设立,《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据此,动产质权的设立必须以特定质物的交付为前提条件,如质物未交付,则质权不能设立。
(三)动产质权人行使质权应当具备的条件
当债务履行期届满而债权人未受清偿时,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只物。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质权的实现。
对此,我国《担保法》第71条规定:
“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物。
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
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起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物权法》第219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知,动产的质权的实现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 必须是债务期届满,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不论债务人主观是否有过错;
第二, 必须是债权人的债权没有得到清偿,并且未得到清偿的原因不在债权人一方;
第三, 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如果质权人在实现质权时,与他人共同占有质物的,有单独占有质物得权利,要向共同占有质物得他人行使单独占有的请求权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