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黄瓜霜霉病

来源: 2017-08-24 13:10

 (一)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条件适宜时,病害发展迅速,受害叶子很快焦枯,俗称“跑马干”。子叶受害,正面呈不规则褪绿黄斑,潮湿条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病情发展,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在植株进入开花结瓜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或潮湿时更为明显,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至紫黑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病重时常多个病斑连片使叶片变黄枯干。在抗病品种的叶片上病斑小,圆形,发病慢,霉层稀少。

(二)病原

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三)发病规律

我国黄瓜霜霉病的越冬问题因地区和黄瓜栽培情况而不尽相同。在南方地区,全年均有黄瓜栽培,病菌以孢子囊在各茬黄瓜上不断浸染危害,周年循环。华北、东北、华北、西北等黄瓜区,冬季,病菌在保护地黄瓜上浸染危害,并产生大量孢子囊,第二年逐渐传播到露地黄瓜上;秋季,黄瓜上的病菌再传到冬季保护地黄瓜上危害并越冬,以此方式周年循环。

产生的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孢子囊萌发后,从寄主的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浸入。环境适宜时潜育期仅为4~5天,环境不适宜潜育期可延长至8~10天。随后,病斑上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次浸染,不断扩大蔓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密切。黄瓜生长期间的温度一般能够满足发病要求,所以湿度是决定发病与否和流行程度的关键因素。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阴晴交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地霜霉病的发生除与上述条件有关外,还受棚室内小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小气候又受棚室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大。

一般在气温10℃以上,湿度合适,即开始发病。20~24℃最利于发病。潜育期最短。当平均气温达30℃以上时,即使湿度适宜,病害发展也很缓慢。

(四)病害控制

根据霜霉病的发生特点,控制此病应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发病的条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离温室或塑料大棚较远的地块栽种露地黄瓜。地块要深耕整平,根据土壤肥力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培育和选用壮苗,定植后在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喷施1%红糖或蔗糖溶液,也可减少病害发生。

3)生态防治。具体做法是:上午日出后使棚温迅速升至25~30℃,湿度降到75%左右,有条件的早晨可排湿30min,实现温湿度双控制,既抑制了发病,同时又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了抗病性。下午,温度上升时即放风,使温度下降到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实现温度单控制。傍晚,放风2~3h,使上半夜温度降至15~20℃,湿度保持在70%左右,剂控制了湿度,不利于发病,又创造了利于光合产物输送和转化的温度条件。下半夜由于不通风,湿度上升至85%以上,但温度降至12~13℃,低温对霜霉病的发生不利,对黄瓜生理活动也无影响,当夜间温度高于12℃时,即可整夜通风,实现温湿度双控制。

高温闷棚:闷棚时一般从上午9时开始,将棚室的门及风口关严,使棚室温度迅速上升,当达到42℃时开始计时,在42~46℃下维持2h即可。高温闷棚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黄瓜植株的生长势灵活调整。即长势强的可在45~48℃维持1.5~2h,较弱的课在45~48℃维持1~1.5h.

矿物源农药防治: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于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50%虎胶肥酸铜(DT)、77%可杀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