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唐初與邊疆諸族的關係
《新唐書》卷215上《四夷傳總序》略雲:“唐興,蠻夷更盛衰。嘗與中國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鶻、雲南是也。凡突厥、吐蕃、回鶻以盛衰先後爲次;東夷、西域又次之,迹用兵之輕重也;終之以南蠻,記唐所由亡雲。”大家記住這一段話,就大致記住了唐代周邊先後興起的主要民族及其與唐朝關係的大勢。〖但這一段裏忽視了契丹的作用。安祿山、史思明因抵禦奚、契丹兩蕃而積聚力量,安史叛將割據河朔又爲契丹的勃興創造了條件,唐朝因而衰亡。北宋正與契丹對峙,宋人修唐史卻忽視了契丹勃興,是何原因(奚、契丹尚有一發展過程?),值得研究。〗
a、突厥。隋末唐初,突厥是北邊最強盛的少數民族政權,自然在中原各個武裝政權的爭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就必然被當時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許多人物所結交。
【正如《新唐書》卷215上《突厥傳上》所說:“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高祖起太原,遣府司馬劉文靜往聘,與連和,始畢使特勒(勤)康稍利獻馬二千、兵五百來會。帝平京師,(突厥)遂恃功,使者每來多橫驕。”由於這些人在當時的地位、勢力以及與突厥的關係不盡相同,所以,突厥對他們的支援程度、出兵規模也有較大差異。】
但是,突厥介入中原政治鬥爭主要是爲了得到賄賂和通過戰爭獲得更多的財利,所以,不管是什麽性質的武裝,突厥都有求必應。而對隋末群雄來說,主要也是拉突厥以壯聲勢,如當時人所說:“中原喪亂,分爲數國,勢均力弱,所以北附突厥。”因此,雙方的關係只能是相互利用的關係。總之,這似乎已經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條規律:一旦中原衰落分裂,則周邊分崩離析;反之,只要中原強盛統一,則周邊內屬歸附,“荒服來王”。由於特殊的地理、歷史原因,中國是東亞的文化中心,但如果不成爲經濟中心,就沒有吸引力。
唐初,北突厥(亦稱東突厥)對中原地區的威脅很大。如前所述,武德九年(626)玄武門之變前後,突厥大小可汗傾國出動,最後打到了渭水北岸,唐太宗與之訂立城下之盟。然而,貞觀元至二年(627-8)突厥連年大雪,六畜多死,內部分裂,其北薛延陀、回紇等鐵勒部落趁機崛起,威脅突厥。唐朝於是派兵分道出擊,於貞觀四年(630)年初生擒頡利可汗,其部衆歸降,被安置在幽州(今北京)至靈州(今寧夏靈武)一帶,設羈縻都督府、州管轄。鐵勒諸部共尊唐太宗爲“天可汗”。日本學者谷川道雄就認爲這標誌著唐帝國建立起了包括胡、漢兩個不同世界而共存的統治方式(一國兩制?)。究竟如何,值得討論。
然而,從唐滅北突厥這一類事件當中,我們不應該僅僅看到貞觀盛世,太宗英武,還應該注意突厥本身腐朽衰弱乃至招致唐朝武力攻取的另一面,實事求是,方能得出有益借鑒的歷史經驗或教訓。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北突厥或東突厥之敗亡除與唐爲敵外,其主因一爲境內之天災及亂政,二爲其他鄰接部族回紇薛延陀之興起兩端,故授中國以可乘之機。否則,雖以唐太宗之英武,亦未必能致如是之奇迹,斯外族盛衰連環性之一例證也。”這可以說是一條規律,古代史上所有草原帝國敗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於:①天災,②人禍,③鄰近又有強大部落興起這樣三條。這是因爲,遊牧經濟生産力技術構成太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太大了。
此後與其他方面發生的關係還有:
b、貞觀九年(635)打敗了吐谷渾,吐谷渾乃臣服于唐。至高宗咸亨元年(670)薛仁貴兵敗大非川,吐蕃乃盡有吐谷渾之地。
c、貞觀十四年(640)藉口高昌王壟斷東西通道(其實主要是因其投靠西突厥而不來唐廷朝見,唐爲關中本位安全著想,必需維持安全邊界),於是派侯君集率軍擊滅高昌,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圖城置庭州,並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貞觀十八年取焉耆,二十二年取龜茲。到高宗顯慶二年(657)滅西突厥,唐朝乃移安西府至龜茲,統安西四鎮(前後有變化),並沒羈縻府州,統治西域。
關於同西域的關係,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一點,唐朝並不是一開始就“留兵鎮守”(教材語)西域。當時唐朝的府兵制亦兵亦農,統歸中央十二衛,作戰是派“行軍”出征,仗打完了便解甲歸田。除了少數在烽燧候鋪的防人之外,並沒有後來由於應付頻繁作戰而産生的“鎮守軍”以及節度使之類。尤其在西域這樣的邊疆地區作戰,早年多半都是派漢將(如四鎮的鎮將,安西都護之類)興發由當地土著組成的蕃兵蕃將來進行。所以土著的向背對戰局的影響很大,安西四鎮在唐前期與吐蕃的爭奪中幾次棄置就是這樣發生的。到武太后長壽元年(692)派王孝傑武威道行軍擊敗吐蕃恢復四鎮,留漢兵三萬鎮守,西域的形勢才穩定下來,直到安史之亂以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