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来源: 2017-08-25 22:06

 (1)国际货币本位的改革

①恢复国际金本位制。认为黄金是最理想的国际货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②恢复美元本位制。认为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依然占有绝对优势,推行美元本位的基础仍然存在。

③多种货币本位制。认为目前多元化的货币本位是世界趋于多中心、多极化形势的必然产物,不必进行改革。

④世界统一货币本位制。即建立世界性中央银行,发行世界统一的货币。

(2)国际汇率制度的改革

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间进行选择。而目前实行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的浮动汇率都是不可能的。

汇率目标区机制包含了浮动汇率的灵活性和固定汇率的稳定性两大优点,迎合了国际社会对于稳定汇率、缩小汇率波动幅度的普遍愿望,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国际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是在条件成熟时恢复某种形式固定汇率制。

4.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概念: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

发展阶段:

①萌芽阶段(1960-1968年)。英镑区、法郎区和黄金集团

②启动阶段(1969-1998年)。联合浮动→欧洲货币体系

③高级阶段(1999年-)。单一货币、欧洲中央银行

(1)欧洲货币一体化

①欧共体早期的货币一体化(1958-1979):

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共体成立。

1969年12月《维尔纳报告》通过,提出了建设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和分三阶段实现货币同意的计划。

1973年创立欧洲货币机制,6国实现联合浮动汇率。

②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1979-1989):

19793月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先后有12个欧洲国家加入该体系。

该体系核心内容是实行一种可调整的内部固定汇率制。

该体系主要措施

①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

②建立稳定的汇率机制,确定成员国货币的双边中心汇率及对埃居的中心汇率和波动幅度限制。

③设立欧洲货币基金,集中成员国20%的黄金外汇储备及等值的本国货币作为共同基金,用作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稳定汇率。

③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现(1989-1998):

1989年4月《德洛尔报告》获准实施,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1990年7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第一阶段正式启动。

1991年12月达成《马约》,确立建设欧盟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1994年1月1日成立欧洲货币局,取代成员国央行行长委员会,全面负责监督货币统一进程。

1995年12月通过《马德里决议》,正式定名欧元及其启动日期。

1998年5月,确认11国为欧盟首批成员国,正式任命欧洲央行行长及其他官员。

④欧洲中央银行建立与欧元正式流通(1998-):

1998年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并投入运作,接管了成员国的货币管理权,负责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欧元区非现金交易货币,即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等方式流通。成员国货币与欧元的汇率被最终锁定下来。

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正式投入流通领域,与成员国的货币同时流通。

2002年7月1日起,成员国的货币全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11国的唯一货币。

2009年1月1日,欧元区成员国增至16个。

欧洲中央银行的体系结构: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采取欧洲中央银行与成员国中央银行并存的双层结构,具有独立性与全面性的特点。

欧洲央行体系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决策依据是欧元区的整体利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欧洲央行体系必须充分了解各成员国金融市场的内在特点及相互区别,考虑其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映。

欧洲央行体系必须深入了解各成员国既有的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以尽可能保持各国政策的连续性。

欧洲央行体系必须与未加入欧元区的其他欧盟国家加强协调,以避免双边汇率波动损害欧洲内部市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