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说服理论
说服和态度的定义
·说服/persuasion:是传播的最基本形式之一。“由于接受别人的信息而产生的态度改变”
·态度/attitude:态度是广泛建立在认知、情感反应、行为意向以及过去行为基础上的评价倾向性,这些都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行为、情感反应,以及未来的行为意向和行为本身。比如:某人喜欢温宝宝、厦门人反对PX项目、小朋友崇拜迈克尔……
·态度与信念密切相关,信念/belief是我们认为正确的陈述(并不一定是事实)。比如:吸烟/上网/跳楼有害健康;艾滋病人都很“脏”
信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
·吸烟有害健康(信念)→反感香烟广告(态度)→看到香烟广告就换台(行为)
·艾滋病人都很脏(刻板印象)→讨厌艾滋病人(偏见)→躲避艾滋病人(歧视)
态度由三个因素组成:认知、情感、行为
认知 cognition:对某个客体的信念
情感 affection:对某个客体的喜好或感觉
行为 behavior:对某个客体的行为
认知性态度:我认为娱乐节目的内容能够寓教于乐
情感性态度:我喜欢看娱乐节目
行为意向性态度:我要上书人大代表修改“限娱令”
影响态度改变的方法与研究理论取向
· 一致性理论取向:非理性、不一致性导致改变。“行为——态度——认知——改变后的行为恒常化。”
·宣传取向: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唤起。“情绪——态度——认知。”
·学习理论取向:理论起点:“态度是习得的反应”。“首先改变态度系统中的认知和信念成分——新的信念导致态度的改变——新的态度进而可能指导被说服者的行为。”说服 (persuasion)被定义为“因接触他人所供信息而导致的态度改变”。说服是民主社会的必要环节,是民主社会运作的控制形式。
· 功能取向:卡茨:了解态度所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修正说服信息,以适应某种态度的动机基础,适应某种特定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