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元素的分布和我国的自然资源
元素的分布和我国的自然资源
1.地壳中分布最广的10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元素符号 O Si Al Fe Ca Mg Na K Ti H
原子分数 45.50% 27.20% 8.300% 6.200% 4.660% 2.764% 2.270% 1.840% 0.633% 0.152%
地壳原子总质量中,这十种约占99%以上。
2.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的元素主要存在于矿物和天然水系(海水、湖水、河水及地下水等)中。我国的矿物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148种,世界上的所有矿物在我们国家都能找到。
海洋中的元素主要是组成水的氢和氧,另外还有一些构盐元素等共约50种。这些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也有沉积在海底的矿物。
另外,大气层中也存在着元素。
五、单质的制取方法
单质的制备大致分为五种方法:
物理分离法、热分解法、电解法、还原法及氧化法等
1.物理分离法
此法适用于分离、提取那些以单质状态存在,与其杂质在某些物理性质上有
显著差异的元素。如通过液态空气的分馏制备液氧和液氮即是此方法。
首先把空气预冷、净化(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碳氢化合物等气体和灰尘等杂质)、然后进行压缩、冷却,使之成为液态空气。然后,利用氧和氮的沸点的不同,氮的沸点为-196oC,氧的沸点是-183 oC,在精馏塔中把液态空气多次蒸发和冷凝,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开来,得到纯氧(可以达到99.6%的纯度)和纯氮(可以达到99.9%的纯度)。如果增加一些附加装置,还可以提取出氩、氖、氦、氪、氙等在空气中含量极少的稀有惰性气体。
2.热分解法
热稳定性差的某些金属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为金属单质。热分解法还可制备一
些高纯单质。氧气的制备即是通过氯酸钾的热分解制备的。
3.电解法
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制备,可采用电解法。如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
法制备氯气和氢气。
4.还原法
使用还原剂还原化合物在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称为还原法。一般的还原剂有
碳、氢气、一氧化碳等。
5.氧化法
使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制取单质的方法称为氧化法。如用空气氧化法从黄铁矿中提取硫。
FeS2 + 6C +8O2 → Fe3O4 + 6CO2↑+ 6S↑
六、单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一)单质的晶体结构
结合元素周期表及以前所学晶体部分的内容
1.s区元素的单质均为金属晶体(氢为分子晶体)
2.p区元素的中间部分,单质的晶体结构较为复杂,有的是原子晶体,有的是过渡性晶体,有的为分子晶体。
3.周期系最右方的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则全部为分子晶体。
周期表中,单质的晶体结构呈周期性变化,导致它们的性质也呈周期性变化。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1.熔点和沸点
这一性质决定于物质的晶体类型。而晶体类型又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原子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所以晶体类型呈周期性变化,故单质的物理性质也呈周期性变化。
(1)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熔点、沸点由低到高再到低,即两端元素单质的熔点、沸点低,中间的高。
(2)副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单质具有一般金属的通性。副族元素一般熔点、沸点较高,其中W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沸点最高的。其次是铬Cr和铼(Re)。同周期副族元素的熔沸点基本也是两端低、中间高的规律,在第ⅥB附近熔沸点达到最高。
2.密度和硬度
(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密度和硬度是两头小中间大,这与原子半径及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关。
(2)副族元素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硬度。金属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铬(Cr),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同周期副族元素的硬度两边小、中间大,在第ⅥB附近为最大。
3.导电性和超导性
(1)主族元素的导电性差别较大。周期表从左到右,主族元素单质呈现出由导体到半导体、非导体演变的趋势。主族金属单质几乎均为金属晶体,易导电;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位于p区对角线附近的单质一般为半导体。
(2)副族元素单质均为金属晶体,易导电。
(3)有一些金属元素在一定温度下可具有超导性。
9.2 氢
9.3 稀有气体
目的要求:
1.了解氢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氢的化合物及稀有气体化合物。
作业:
1. P286 3(7)、(8)、(9)、(10)
2. 网络平台作业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