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 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
∆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 (《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周报和《报道》周报)
∆ 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法兰克福报》)
∆ 德国报业之父 (艾莫尔)
∆ 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新到新闻》)
∆ 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 (《学术纪事》)
∆ 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 (《莱茵报》)
∆ 德国第一份廉价报纸 (《柏林日报》)
∆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新莱茵报》)
第一节.早期报业的发展
1. 近代报刊产生的标志,是定期刊物的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
A 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种周报:沃尔芬比特尔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报道》。
B 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法兰克福报》,因每期有数条新闻,
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艾莫尔也被视为德国报业之父。
C 1650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D 1682年,奥·门克教授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学术纪事》
E 1670年到1790年,德育地区先后出版3494种期刊,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地区
出版的期刊的总和。
2.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于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1609年在德国出版发行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周报和《报道》周报。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是1605年在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和日报出现在德国的原因有二:
一是技术原因,由于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
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为报纸印刷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是环境条件,由于国家的分裂,长期的战争和黑暗的专制统治,
德国到16世纪末是欧洲封建势力最薄弱的国家。
这就为报纸的自由出版创造了好的环境。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分析:为什么十七八世纪后德国报刊发展的步伐比美、英、法等国迟缓?
17世纪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经济远比英法落后,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国报业的发展。
政党报纸(包括资产阶级各党派的报纸和社会民主党的报纸)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地方官检察。
后威廉一世更加强了报业的管制,只允许官方报纸发行,而不允许民间报纸的出版。
除了官办的广告报外,其他出版物一律不得刊登广告。
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控制了其他报纸的经济来源。
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一百多年,成为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1.《总汇报》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纸。
1798年出版商科塔在杜宾根创办。
1810年后在奥格斯堡立足,又称《奥格斯堡总汇报》。出版到1882年。
该报大量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新设了一定的民主主义倾向。
后进一步扩大报道面,聘请名家撰稿。尽管报纸的政治倾向随形势的发展有种种变化,
但在欧洲革命风暴中,该报以消息及时、内容丰富著称于德国。
恩格斯曾将它称作德国的《泰晤士报》。
2.《莱茵信使》周报
1814年,格雷斯在莱茵地区科布伦茨创办,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
该报认为:报纸必须勇于面对现实,广泛反映民众意见,成为“人民之口,君主之耳”。
该报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德意志各邦的反动政策。
它的言论引起当局的恐慌,1816年被查封。
3.《莱茵报》
德国资产阶级三四十年代革命浪潮的舆论中心。
1842年1月,在德国莱茵地区科伦市创办。是一份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
全名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参加了报纸的筹备,曾任撰稿人和编辑。
从1842年10月起担任实际上的主编。
该报揭示了一些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并对普鲁士的官僚制度、政治措施进行了有利的抨击。
由于马克思领导的《莱茵报》具有革命的民主主义立场,矛头常指向普鲁士王国的根本制度,
因为一再遭检察官挑剔。并于1843年4月被查封。
《莱》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产阶级反对派报纸,
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
4.《柏林日报》
德国第一份廉价报纸。1871年由报业主莫斯创办。
创办背景:德国的统一、封建壁垒的消除位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统一后,工业革命逐步兴起,传播技术日趋成熟。
创办意义:廉价报纸以社会新闻、娱乐材料和广告为主要内容,
以社会下层为对象,形式生动活泼,价格低廉。
由于完全实行商业化经营,
因此被认为是德国资产阶级报业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新莱茵报》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创办背景和经过:
①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来到巴黎,
为未来德国革命进行舆论上的准备。
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的政治纲领,领导分散在各地的盟员的斗争
马、恩决定在德国创办大型日报。
②1848年6月1日这份大型日报正式出版。
为了继承《莱茵报》的革命传统,又表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定名为《新莱茵报》。
③《新》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但为了团结更多的人,
这份报纸在刊头上标出“民主派机关报”字样。
④编委会由八人组成。马克思任主编,恩格斯为他的助手,实际上的副主编。
两人除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还经常为报纸撰稿。
⑤马克思领导编委会的工作有两大特点:
一是器重编辑们的才华,科学分工,用其所长;
二是要求边界们几座报纸工作,又参加社会活动,把办报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
⑥《新》除周一外,每天出版。十分重视新闻的时效性,遇到重大消息出号外。
发行以订阅为主,也有零售。
⑦发行中的最大困难是经费。马克思为这份报纸一贫如洗。
⑧1848年9月,报纸一度停刊。后随革命新高潮的出现,又复刊。
由于编辑部人员遭到迫害,马克思等人被莱茵省警察厅驱逐,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
宣传内容:
①《新》是适应德国革命的需要创办的。
它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规定的革命纲领和路线:
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
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
这是德国革命的两项基本任务,因而也是《新》宣传内容的两个基本方面。
②此外,《新》还针对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阻挠纲领贯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
报纸阐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意义,
指出无产阶级一定要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争取革命的领导权,
为把这场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PS:遗憾的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还没有足够的力量领导德意志的统一,而资产阶级依然软弱无力,统一德国的领导权最终还是落在了普鲁士手中。
宣传特色:
第一.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原则性: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策略性: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第二.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新》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①建立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
②重视读者来信;
③编辑部成员直接参加群众活动。
第三.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
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缩着强烈的爱憎。
《新》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特别是对敌的讽刺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