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同位素地球化学
1.放射性衰变:某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射线)而转变成其它元素的原子核的过程叫放射性衰变。这类核素称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共约64种,大多数A>210。
2.α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即氦核42He)而转变成其它元素原子核的过程叫α衰变。α衰变的母核与子核原子序数相差2,质量数相差4。如,22688Ra → 22286Rn + 42He
3.β-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即电子)而转变成其它元素原子核的过程叫β-衰变. 实质是母核内一个中子分裂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 即β- 质点,被射出核外);如:
8737Rb → 8738Sr + β- ;4019K → 4020Ca+ β- ,β-衰变的母核比子核原子序数减少1,质量数相等。
4. r衰变:在原子核放射性衰变时, 伴随放射出r射线,即r衰变.r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r射线的一个量子即一个光子.当处于激发态(不稳定态)→基态(稳定态)时放出r射线.
5.单衰变:射性母核经过一次衰变就变为稳定子核的衰变方式叫做单衰变 。
6.电子捕获:原子核自发地从K层或L层电子轨道上吸取一个电子(多数为K层捕获),与一个质子结合变成一个中子。衰变产物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1。如:
4019K+ e- →4018Ar; 13857La + e- →13856Ba
7.衰变系列:从放射性同位素母核经过多个中间放射性子核直到最后稳定的子核这一个系列
8. 衰变常数:卢瑟福认为:放射性元素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与现存的母核数成正比,其公式为:-△N/△t=λN 式中λ即是衰变常数。
9.半衰期:任一放射性核素衰变掉初始原子数一半所需的时间。
10.分支衰变:一种母核同时有二种衰变方式叫做分支衰变。
11.放射性衰变定律:设N0为放射性母体的初始原子数,衰变进行到t时未衰变母体的原子数为N,N=N0e(-λt),表明放射性同位数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而衰减,就是放射性衰变定律。
12.核裂变:一个重核分裂为两个或几个中等质量的碎片,同时放出中子和能量的衰变叫重核裂变。分为自发裂变和诱发裂变。自然界只有235U和238U可发生重核裂变:
23592U →30Zn+65Tb
13.BABI:地球锶同位素的演化大约在46亿年左右开始,那时原始锶的(87Sr/86Sr)比值为0.699(BABI),该固定值即为BABI。以玄武质无球粒陨石的(87Sr/86Sr)比值作为标准。
14、地球Sr的演化:(图)地球形成后,因87Rb不断衰变成87Sr,而86Sr保持不变,故87Sr/86Sr比值不断增长。现今未亏损地幔的--比值介于0.704---0.706 (A1AA2线); 上地幔Rb亏损区的比值为0.702---0.704 (B线)。在地壳(C线):29亿年前地壳形成时初始--比值为0.7025。后因Rb的富集,大陆壳Rb/Sr比值大约是上地幔的十倍,且富含放射成因锶87Sr*,锶同位素沿着Rb/Sr=0.15的直线(C线)快速增长,现今大陆壳的--比值为0.719。在上地幔,因Rb/Sr比值不均一,锶同位素增长线是以BABI为起点的一组发散曲线,其中A1、A、A2线代表正常地幔演化范围,B线代表地幔Rb亏损区的演化线。地球形成初期,--比值较大,故--比值增长较快,Sr增长线A1AA2线斜率较大。在距今29亿年时,地幔分异出地壳C线, Rb元素随之向地壳迁移,至使上地幔的--比值增长减慢 (A1AA2线斜率变小)。
15、等时线:一组同源的、同时形成的、经过锶均一化的、化学成分有差异的样品(岩石或矿物),自结晶以来保持封闭状态,它们具有相同的初始值(87Sr/86Sr)0,87Sr/86Sr的增长方程式为:(87Sr/86Sr)= (87Sr/86Sr)0 + (87Rb/86Sr)(eλt—1){Y =b+xm}该组岩石或矿物的数据投点都落在以(87Sr/86Sr)为Y轴和以(87Rb/86Sr)为X轴坐标系的一条直线上--即等时线上。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