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资本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一,《资本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整个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的成果,从而在本质上回答了劳动在经济社会的位置。这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提供了科学的根本立场。
第二,书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看,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最本质也是最大的和谐,劳资和谐是当今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向世人展示了劳资关系恶性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的严正关注!
第三,书中揭示了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有一种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势,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认识到这一点,作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以经济手段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弘扬其正面效应。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首先,资本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社会效益;其次,由于在劳资关系中资本是强势方、劳动是弱势方,这样会经常置劳动于不利的境地;最后,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本性,会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尽量减少改善劳动者居住条件的支出;它的综合效应就是使社会和谐出现问题。
第四,书中揭示了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同步进行,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类似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农民工”的悲惨处境,令人触目惊心。作为政府,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经济政策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是最为神圣的职责。
第五,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拥有个人所有权的理论,论证了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与资本家对财产的所有权具有同等的权利。这便为劳动者最终争取自身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权威理论依据。在现阶段的我国,作为一般的打工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所有权并没有获得尊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对打工者的种种歧视行为,压低报酬与克扣工薪,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都是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蔑视。
第六,马克思在对重农主义的扬弃中,对农业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民经济的横向双重角度强调指出,农业是基础。他以独特的视角告诫世人,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生产过程与生物生命更新过程是同步的。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农业,摈弃传统的农业夕阳产业论,立论农业是朝阳产业提供了理论根据,也进一步为我们认识“三农”问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第七,马克思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论述,揭露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积累规律必然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制造劳动者贫困化后果。这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提高反贫困化的认识、贫困预警以及最终消除贫困给予了方法论的理论财富。
第八,书中关于产业后备军的论述,对于我国就业政策的制订极富指导价值。对于失业或曰待业人员的有针对性培训,对于就业指导,对于失业人员的救济,对于结构性失业的宏观调控,都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
第九,如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如何保护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我们在《资本论》中同样得到了许多启示:劳动者团结起来,组织自己的工会,与资本进行平等博弈;建立企业调查员制度,独立监督企业违法违规运营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利益提供法律依据等。
第十,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劳动最终转化为自由劳动,描绘了美好灿烂的画卷。认真全面地理解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我们新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