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从《德国民间故事书》到《致玛·哈克奈斯》

来源: 2017-09-03 10:44

 一、从《德国民间故事书》到《致玛·哈克奈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对大量的文艺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概括,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

1839年,恩格斯撰写的《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就蕴含着现实主义思想的萌芽;

1859年,马克思《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评论《济金根》;

1888年,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讨论《城市姑娘》)的信中,都对现实主义作了全面的、完整的论述,前后近50年之久。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他们的现实主义理论对指导无产阶级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

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强调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并常常以此为标准衡量作家作品。马克思认为,希腊神话之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纯真天性的真实再现。

恩格斯赞扬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也是因为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从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当作文艺反映生活的普遍规律提出来。这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莎士比亚化席勒式的论述中。

马克思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要求拉萨尔更加莎士比亚化,并认为拉萨尔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恩格斯也批评拉萨尔,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形象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这是对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所提出的明确要求。

1.  “莎士比亚化

所谓莎士比亚化,即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风貌。这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概括,也是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形象表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这个文化巨人非常熟悉,据统计,他们曾在130多篇(部)著作和书信中谈到莎士比亚,提到莎翁剧本有29个,提到剧中人物有60多个。莎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的主人公都被提到了。

《雅典的泰门》: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它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

 

第一,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赞赏莎士比亚对人物性格的描绘。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性格鲜明。

据统计,莎士比亚37个剧本的出场人物,有名有姓者或虽无名无姓而有称呼者就有1210余人。其中有封建君主、大小官吏,也有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普通的劳动者,也有依附于不同阶级的知识分子。

有许多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御前大臣普隆涅斯之女奥菲利娅淑静而文雅;哈姆雷特性格忧郁,优柔寡断;夏洛克贪心却机智,既是爱财如命的凶恶的拜金狂,又是民族歧视的牺牲者。莎士比亚塑造的许多典型人物,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马克思称赞说:莎士比亚塑造的典型在19世纪下半叶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第二,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指出:

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无论如何,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

莎士比亚剧本的故事无论是自己匠心独运,精心创造的,还是采用前人的故事情节,都经过加工改造,呈现出一付崭新的面貌。

喜剧《威尼斯商人》  

第三,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恩格斯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反映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广阔性作了高度的赞扬。

他说:单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值。

这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莎翁剧本的现实性。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仅以他笔下的封建统治者的形象来说,就有多种不同的嘴脸:亨利六世软弱无能,昏庸无道;理查三世阴险狡诈,冷酷毒辣;a克劳狄斯笑里藏刀,弑兄娶嫂,谋取王位;麦克白野心勃勃,沿着血腥的道路夺取王冠,等等。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把当时社会描写成一片黑暗,是座大监狱。他赞扬人类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这个大写的人担负着重整乾坤的重任。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还展现了当时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

他创作出一幅文艺复兴时代英国社会的真实而又广阔的艺术画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倡莎士比亚化,不仅是对莎翁的现实主义的赞扬,而且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去进行文艺创作,真实而又生动地再现现实生活。

2. “席勒式

席勒式是与莎士比亚化相对而言来说的。它是针对拉萨尔抬高席勒贬低莎士比亚而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分别致拉萨尔的信中,主要是批评拉萨尔抬高席勒贬低莎士比亚的错误,强调要向莎士比亚学习,肯定莎翁的地位。

应该承认,席勒的戏剧成就非常之高,在戏剧史上只能有很少的几个人和他相比。席勒的《华伦斯坦》,题材雄伟,诗句优美,性格鲜明,富于民族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曾七次提到这个剧本。席勒是继莎翁之后又一个戏剧大师。

何谓席勒式

所谓席勒式,就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它是席勒创作中以理想代替现实的一种唯心主义创作倾向。

席勒在狂飙突进时期,创作了《强盗》、《阴谋与爱情》等渗透反抗现存社会的叛逆精神的佳作;后来,他想离开丑恶的现实,逃向康德的理想主义。他要求诗人抛弃现实的领域,努力避免和现实建立危险的联系,和它完全断绝关系,以便建立自己的世界。他主张用美育实现人类自由平等的理想,鼓吹建立游戏和假象的王国

席勒式不是对席勒的全面评价,它只是席勒部分创作中存在的一种倾向,不能同席勒整个创作划等号。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篇著作中谈到席勒及其创作,认为席勒是德国诗坛的名家,是最伟大的诗人,和歌德是成双配合,相辅相成的,对席勒的评价依然很高。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