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社会结构理论通过单独列出“社会心理”这一层次,且以之作为“中间环节”沟通了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思想体系如何产生的根源问题以及产生的方式方法问题。
实际上,普列汉诺夫一直把社会心理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和基本思想贯穿在他的唯物主义论哲学著作中。
而当普列汉诺夫把这一理论运用于艺术领域研究时,便极为重视艺术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问题。
他说:“决不是‘上层建筑’的一切部分都是直接从经济基础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同经济基础只是间接地发生关系的。因此,在讨论艺术时必须考虑到中间的环节。”而这个“中间环节”便是“社会心理”。
普列汉诺夫一方面用“社会心理”来作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另一方面他又以之来沟通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在普列汉诺夫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论述。
1.“社会心理”的内涵
那么,普列汉诺夫所说的“社会心理”到底是指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对此,普列汉诺夫本人并没有作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不过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也有相关论述,把“社会心理”指称为“一定时间、一定国家的一定社会阶级的主要情感和思想状况”,或“一切习惯、道德、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等。
因此,根据普列汉诺夫的这些论述,我们大致可以把“社会心理”界定为:某个特定时代的某个民族、阶级或阶层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情感、情绪、感觉、愿望、理想、兴趣、习惯、信仰、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是特定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总和。
2.“社会心理”的特征
社会心理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比较而言,具有原始性和素朴性。因为社会心理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还没有经过思想家、艺术家的选择、加工和改造,因而是原生态的、素朴的,而不像思想体系那样具有成熟性、系统性。
第二,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比较而言,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社会心理并不是仅有的个人心理,而是某一社会范围内的广为流行的社会意识。
3.“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由于社会心理是特定时代的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它与以一定的感性形象来表现或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情绪、理想、爱好等的文学艺术就具有许多相通之处。因而,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直接相联系,而普列汉诺夫把社会心理看成是文学艺术的直接源泉,文学艺术是表现或反映社会心理,正是紧紧抓住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的特性和共性。
实际上,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人的心理远比其他动物复杂,人的心理便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人是社会性的人,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个人心理实际上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文学艺术就是通过描写个人心理来表现社会心理,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文艺作品中的个人心理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某一社会中的一种普遍性社会心理,而某一时代的、民族的社会心理也正是通过个人心理才能表现出来。
晚清时期,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中国的国门,中国突然间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的地位沦落为受人欺凌、看人脸色过日子的地位。因而,国民们在心理上还一时难以转变和适应,于是对西方列强嗤之以鼻,自我为是的心理便油然而生,而这种心理具有一种普遍性,成为一种社会心理,这就是——“精神胜利法”。
鲁迅先生正是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具有这种心理的典型人物形象——阿Q,通过描绘和表现阿Q的这种心理来表现和讽刺当时流行于国人心中的这种社会心理。而就文学艺术家来说,他们也总是热心关注人物的命运及其心理特征,通过人物的外形、言语、动作、眼神等去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颤动,展现隐藏于其后的社会心理。
由此,普列汉诺夫特别强调文学艺术家要善于展现各种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心灵发展历程,做一个“心理学家的艺术家”。他特别推崇剧作家易卜生,说易卜生“在这方面是不可比拟的心理学家。任何想研究小资产阶级心理的人都必须研究他的作品的这一方面。任何社会学者都一定要在这一方面细心地研究易卜生”,即是他重视艺术心理学的重要体现。
当然,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密切联系,社会心理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直接源泉,但文学艺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经济因素,无论文学艺术形象多么富有生动性、形象性、艺术性,与经济因素似乎不相干,但文学艺术在归根结底上总是受制于经济因素。
因为,“社会心理”是“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而“社会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因此,普列汉诺夫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重视社会心理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经济因素对文学艺术的制约作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