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贫富差距的扩大
贫富差距的扩大
有人用西方经济学玩弄的数学模型来说明为什么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他们先假设工人没有积累欲而资本家有积累欲。然后,再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证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贫富差距会扩大。可惜的是,这种做法虽然用积累欲把人类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人种,但是,它既没有找出与积累欲相关的基因,又没有说明如果存在这种导致人种差异的基因,为什么它的遗传方式不同于其他基因?也就是说,别的基因的遗传是相对稳定的,而积累欲这个基因的遗传却没有那么稳定?
贫富差距的扩大的确跟积累有关,但这种积累的发生不是源于只有少数人才会有的积累欲,而是源于经济条件。资本家是用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积累的,而工人只能用工资的一部分来积累。但是,工资是根据劳动力价值来制定的,它只能满足工人生存和繁殖后代的需要,没有多少可以用来积累,而且疾病和失业等因素也会大量消耗工人微薄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当工人把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时,他以前生产出来的被资本家拿去销售的一部分产品就已经销售完毕而再转化为货币了。因此,工人今六的劳动或下半年的劳动是用他上星期的劳动或上半年的劳动来支付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必定使工人不断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把工人自己的产品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的手段。无论工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而资本家虽然早就不再劳动(假设他曾经劳动过的话),但他的财富却不断增加。虽然工人可以不给某个特定的资本家干活,但他必须要找到一个老板来雇佣他,并为这个老板的财富积累而劳动,否则他就得饿死。
因此,马克思指出,工人在把自己出卖给某个资本家以前就已经属于整个资产阶级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征的,并不是劳动力这种商品能够买卖,而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也就是说,资本关系之所以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一已经作为他人(资本家)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工人)相分离了。因此,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在资本家购买某个具体的劳动力商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也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能够购买这一劳动力商品,货币也才能够转化为资本。在这种阶级关系不存在或不充分存在的地方,资本家雇佣工人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中国一些地方私有企业主感到存在民工荒的原因之一。工人在经济上的这种不自由的隶属地位,表面上看起来却是自由的,因为他可以“自由”地失业、“自由”地更换雇主,甚至“自由”地浮动工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和西方法学家们竭力向世界人民鼓吹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的目的只是使资本主义制度和剥削工人的条件永久化。
与西方经济学家在生产函数中只考虑产出品数量或产值不同,马克思在再生产过程中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并再生产出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私有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多种经济成份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具有很强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和舆论掌控能力,甚至能够迫使国退民进。因此,如何确保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使改革不超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框架,避免改革倒向资本主义,将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艰巨任务。
除此之外,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还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先以第3章的例子来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然后再说明它是如何扩大贫富差距的。
在日工资为24元的情况下,使用旧机器生产,每件产品值19.7元,其中工资占18元(=480元/100),剩余价值占4.8元,剩余价值率=4.8元/4.8元=100%。而在采用新机器生产的情况下,每件产品值18.4元,其中工资占3.3元(=360元/110),剩余价值占3.3元,剩余价值率还是100%。但是,如果新机器不是被普遍采用,而是被个别资本家所采用,且竞争不是那么激烈,那么,采用新机器的资本家就可以按每件产品19.7元或略低于19.7元的价格出售自己工厂的产品。假如他的标价是每件19.6元,那他还可以获得1.2元(=19.6元-18.4元)的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单件商品的总剩余价值达到4.元(=3.3元+1.2元)剩余价值率达到136%(=4.元/3.3元),相当于该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4.8/(4.8+4.8)×12小时)缩短为.1小时(=3.3/(3.3+4.)×12小时)。于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时间就从原来的6小时增加到6.9小时,新机器的采用在这个场合就扩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而采用新机器所获得的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被一些人当作机器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加以鼓吹。但是,这个超额剩余价值并不是新机器创造的,它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和其他资本家没有同样采用新机器。一旦其他资本家同样采用新机器,商品的价格就会等于新的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即为每件18.4元,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机器创造价值的假象,就消失了。
采用新机器不仅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而且能够降低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如本书第三章中日工资为30元的情形,那么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新机器,进而同行资本家普遍采用新机器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后果了。即便由于新机器的普遍采用使得超额剩余价值不存在了,但是,只要采用新机器生产的这个商品是工人的生活消费品或是用于制造工人生活消费品的生产资料,那么,普遍采用新机器还有一个必然的后果,那就是降低了工人的生活消费品的价值。
由于使劳动者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是生活资料的数量,而不是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随着生活消费品价值的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也下降了,而劳动在同样的工作日中创造的价值不变,因此,如果工资保持与劳动力价值相等即工资随着劳动力价值的下降而下降,那么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部分也就更多了。马克思指出,当一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例如衬衫便宜的时候,他绝不是必然抱有相应地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但是只要他最终促成这个结果,他也就促成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这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想要表达但又不便明说并被后来的西方经济学所回避了的现实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虽然叫嚷得很厉害,但对于中国出口的便宜的供美国工人阶级消费的商品很少实行反倾销的原因,因为那样将会妨碍美国资本家降低美国工人的工资,妨碍美国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假定说,所有生活资料都跌价三分之二,而日工资只降低了三分之一,比方由24元降低到16元。这时,虽然工人拿这16元可以买到比从前拿24元买到的商品更多,但是和资本家的利润比较起来,工人的工资终究是降低了。资本家的利润在一个工人身上增加了8元,在20个工人身上将增加160元。因此,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还能有所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马克思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降低劳动力价值、相应地增大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西方经济学家是不研究这个相对剩余价值的,但是他们研究实际工资,其目的就是强调工人生活资料的数量不要变,尤其是不要增加,尽管这一数量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已经大大下降了。西方经济学家以不变的实际工资来安慰工人,只是为了掩盖数百年来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的利益就都被资本家们拿去了的事实。而一旦资本家们遇到了困难或破产,工人们的工资不仅得下降,还要承受失掉自己的工资的风险。
另一方面,工人的生活资料的品质也可能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下降。在英国伦敦曾有两种面包房:一种是按面包的全价出售的,一种是按低价出售的。这些按低价出售给工人的面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搀了明矾、肥皂、珍珠灰、白垩、德比郡石粉等成分。法国化学家舍伐利埃曾指出,他所检查过的600多种商品中,很多商品都有10种、20种甚至30种掺假的方法,其中盐有12种,面包有20种,面粉有24种,等等。一些合法的假货也大行其道,例如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廉价午餐肉,在美国被冷落了几十年后,又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东山再起。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的100块钱,对于工人和对于资本家有不同的价值。工人不得不以更贵的价格买更坏的东西。他用100块钱能买到的商品,不像资本家的100块钱所能买到的那样多,那样好。工人不得不成为挥霍者,违反一切经济原则来进行买卖。
今天那些鼓吹自由贸易的人多数不知道,当年英国的资本家们相当坦率地承认,这种自由贸易实质上是假货贸易,或者用英国人的俏皮说法,是“诡辩品”贸易。而当英格兰的农业工人不愿吃搀有杂粮的混合面粉时,博学家们则提醒他们,在有许多家庭一连几个月都只吃加盐和水的燕麦面和大麦面而不吃小麦、黑麦和肉的苏格兰,由于那里的人被“教育”得好而不会有这种“偏见”。
最后,劳动者消费的商品的品质除了绝对下降以外,还存在相对下降的问题。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的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甚至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在那四壁之内就会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这就是曾经议论纷纷的“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主要原因。它还表明,做大“蛋糕”,不仅要绝对做大,而且还要相对做大。显然,只有公平地分配“蛋糕”,才能相对地做大“蛋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