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多音读法2
(250)桤:音qi1,如桤木、桤叶树。
(251)桦:音hua4,如白桦、银桦,不读hua2。
(252)桧:音gui4,如红桧、桧林毛茛。另一读音hui4仅用于人名(如秦桧)。
(253)梣:音chen2,如欧梣、梣叶槭,不读cen2。
(254)浆:音jiang1,如酸浆、酢浆草。另一读音jiang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55)浚:音jun4,见于“德浚小檗”和“德浚野丁香”。俞德浚先生是我国著名植物采集家和植物分类学家。
(256)涞:音lai2,见于“涞源鹅观草”。涞源为河北县名。
(257)狸:音li2,如狸藻、狸尾豆,不读li3。
(258)珙:音gong3,见于“珙桐”。珙桐是我国特产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59)珥:音er3,见于“玫珥早熟禾”,为音译字。
(260)痄:音zha4,见于“痄腮树”。
(261)皋:音gao1,见于“皋月杜鹃”,此是日本汉字名,皋月为五月的别称。
(262)砧:音zhen1,见于“砧草”一词。
(263)砻:音long2,如雅砻雪胆、雅砻江楠。雅砻江为四川西部水名。
(264)秘:音mi4,见于“神秘果”。有的《植物志》未收的外来植物名字中有南美国名“秘鲁”,此时“秘”读bi4。
(265)笄:音ji1,见于“笄石菖”,此是日本汉字名。
(266)紏:音tou3,见于“牛紏吴萸”和“毛牛紏吴萸”。这个字在GBK字库中没有简化字。
(267)绢:音juan4,如绢毛石头花、绢蒿,不读juan1。
(268)绥:音sui2,全出现在地名中,如绥定苓菊、扶绥榕。
(269)绦:音tao1,见于“绦柳”,不读tiao2。
(270)耙:音ba4,见于“犁耙柯”。另一读音pa2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71)脂:音zhi1,如胭脂花、补骨脂,不读zhi3。
(272)脏:音zang4,见于“心脏形观音座莲”和“心脏叶瓶尔小草”。另一读音zang1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73)荵:音ren3,见于“花荵”一词。此字常被误写为“葱”。
(274)荸:音bi2,如荸荠、荸艾。
(275)荻:音di2,如南荻、茅荻。
(276)荽:音sui1,如天胡荽、芫荽。芫荽的“荽”在普通话口语中常读轻声。
(277)莕:音xing4,见于“莕菜”一词。
(278)莜:音you2,见于“莜麦”。又如莜麦菜是莴苣的一个品种,近几年已成为常见蔬菜(《植物志》未收)。
(279)莠:音you3,如莠竹、莠狗尾草。
(280)莩:音fu2,见于“莩草”一名。读另一读音piao3时,为“殍”的异体字,不用于植物名。
(281)莪:音e2,见于“莪术”和“广西莪术”。
(282)莳:音shi2,如莳萝、莳萝蒿。另一读音shi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83)莶:音xian1,见于“豨莶”一词。
(284)莸:音you2,如三花莸、莸叶醉鱼草。
(285)莼:音chun2,见于“莼菜”和“莼兰绣球”。
(286)蚬:音xian3,如蚬壳花椒、蚬木。
(287)调:音tiao2,见于“调羹树”和“调料九里香”。另一读音diao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88)豇:音jiang1,见于“豇豆”一词。
(289)豺:音chai2,见于“豺皮樟”一词,不读cai2。
(290)邕:音yong1,见于“邕宁香草”。邕宁为广西县名。
(291)都:音du1,除“都丽菊”一名为音译字外,均出现在地名中,如武都棘豆、昌都韭。另一读音dou1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92)铎:音duo2,见于“宝铎草”。
(293)鸪:音gu1,见于“鹧鸪”一词(本为鸟名),如鹧鸪草、鹧鸪麻。
(294)鸶:音si1,见于“鹭鸶草”一词。鹭鸶本为鸟名。
(295)乾:音qian2,如乾宁乌头、乾精菜。读另一读音gan1时,为干燥的“干”的繁体。
(296)偃:音yan3,如偃松、偃麦草。
(297)假:此字在植物名中较常见,统读为jia3。另一读音jia4不用于植物名。
(298)勒:音le4,多为音译字,如库尔勒沙拐枣、阿勒泰灯芯草。另一读音lei1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299)匙:音chi2,如匙叶草、匙叶甘松。另一读音shi(轻音)仅用于“钥匙”一词,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00)啮:音nie4,如啮蚀杜鹃、啮瓣景天。
(301)圈:音quan1,见于“圈药南星”和“卷圈野扁豆”。另一读音juan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02)崖:此字今统读ya2,ai2是旧读或地方俗读,在植物名中不宜使用。
(303)得:音de2,见于“得荣小檗”和“得荣[艹/杭]子梢”。得荣为四川西部县名。其他读音均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04)戛:音jia2,见于“戛氏马先蒿”“戛克氏马先蒿”和“同戛乌头”三名。其他读音都是错误的。
(305)掖:音ye1,见于“藏掖花”。
(306)斛:音hu2,见于“石斛”一词。
(307)旌:音jing1,如旌节马先蒿、旌节花。
(308)桫:音suo1,如桫椤、溪桫。
(309)桲:“榅桲”的“桲”文读为bo2,但普通话口语读为po(轻声),详见下文“科属中文名的普通话白读”一段。
(310)梓:音zi3,如梓、石梓、苦梓含笑。
(311)梵:音fan4,如梵净山盾蕨、梵天花。
(312)梾:音lai2,如梾木、沙梾。
(313)涪:音fu2,见于“涪陵续断”和“涪陵耳蕨”。涪陵现为重庆市的一个区。
(314)淆:音xiao2,见于“混淆鳞毛蕨”,不读yao2。
(315)牻:音mang2,见于“牻牛儿苗”一词。
(316)猄:音jing1,见于“黄猄草”一词。
(317)琅:音lang2,见于“琅玡榆”。
(318)瓠:音hu4,见于“瓠子”和“瓠瓜”。
(319)[瓜@交]:音bao2,如马[瓜@交]儿、赤[瓜@交]。
(320)畦:音qi2,见于“畦畔莎草”和“畦畔飘拂草”。
(321)着:音zhuo2,如着色龙胆、着生杜鹃。其他读音均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22)笹:为日本汉字,见于“光笹竹”。此字又为“屉”的异体,可以读为ti4。
(323)笼:音long2,如山一笼鸡、猪笼草。另一读音long3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24)筇:音qiong2,见于“筇竹”一词。
(325)绯:音fei3,如绯桃、绯红羊蹄甲,不读fei1。
(326)绰:音chuo4,见于“绰斯甲乌头”。绰斯甲为四川西部地名。
(327)翎:音ling2,见于“红尾翎”。
(328)脬:音pao1,如球脬黄芪、马尿脬。
(329)脷:音li4,见于“龙脷叶”。此字是粤方言的方言词,意为舌头。
(330)菀:音wan3,如紫菀、乳菀。
(331)菁:音jing1,如田菁、芜菁,不读qing1。
(332)菅:音jian1,如菅、毛菅,注意与“管”不同。
(333)菔:音fu2,如丛菔、菔根龙胆。
(334)菘:音song1,如菘蓝、臭菘。
(335)[艹/杭]:音kang4,见于“[艹/杭]子梢”一词。
(336)菥:音xi1,见于“菥蓂”一词。
(337)菝:音ba2,见于“菝葜”一词。
(338)菟:音tu4,见于“菟丝子”一词。
(339)菪:音dang4,见于“莨菪”一词。
(340)菰:音gu1,如菰、蛇菰。菰的受黑粉菌感染膨大的茎做蔬菜时,叫茭白,茭音jiao1。
(341)菵:音wang3,见于“菵草”一词。《植物志》和许多其他专著上此字作“[艹/(冂@又)]”(括号表示先包围再上下),为错误字形。
(342)菹:音zu1,见于“菹草”一词。
(343)菽:音shu1,见于“菽麻”。
(344)萁:音qi2,如紫萁、芒萁。
(345)萆:音bi4,见于“绵萆薢”和“山萆薢”。
(346)萸:音yu2,如山茱萸、臭檀吴萸。
(347)[艹/奇]:音qi2,见于“[艹/奇]莱乌头”和“[艹/奇]莱红门兰”。
(348)蛊:音gu3,见于“蛊羊茅”和“蛊早熟禾”。
(349)酚:音fen1,见于“香酚草”。
(350)铛:音dang1,见于“铃铛”一词,如铃铛刺、铃铛子。另一读音cheng1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51)隅:音yu2,如察隅荨麻、门隅十大功劳。察隅和门隅都是西藏东南部地名。
(352)鸹:音gua1,见于“老鸹铃”。
(353)鸾:音luan2,见于“鸾枝”,为榆叶梅一变种,常误作“蓝枝”。
(354)麸:音fu1,见于“麸杨”一词。
(355)厥:音jue2,见于“突厥益母草”和“突厥蔷薇”。突厥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356)厦:音xia4,见于“厦门老鼠簕”。另一读音sha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57)喀:音ka1,音译字,如日喀则蒿、喀什小檗。其他读音都是错误的。
(358)喇:音la3,如喇嘛蝇子草、喇叭瓶蕨。“喇嘛”和“喇叭”中的“喇”都不能读成别的音。
(359)喙:音hui4,是植物中文名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字,如长喙葱、喙核桃。
(360)婺:音wu4,如婺源凤仙花、婺源槭。婺源为江西北部县名。
(361)孱:音chan2,见于“孱弱马先蒿”。
(362)嵌:“兰嵌马蓝”中的“兰嵌”为台湾地名,此时“嵌”读kan4而不读qian4。
(363)强:音qiang2,如强竹、强壮杜鹃。其他读音均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64)朝:音chao2,如朝鲜白头翁、水朝阳旋覆花(按字义,其中的朝不读zhao1)。
(365)棣:音di4,如唐棣、棣棠。
(366)棯:音nian1,为粤方言词,如南美棯、黄花棯、地棯。
(367)椆:音chou2,见于“椆树桑寄生”和“椆琼楠”。
(368)椇:音ju3,见于“枳椇”一词。
(369)椋:音liang2,见于“红椋子”一词。
(370)椤:音luo2,如桫椤、椤木石楠。
(371)椪:音peng4,见于“椪柑”。
(372)楮:音chu3,见于“楮”“楮头红”“斑点楮头红”三名。
(373)渥:音wo4,见于“渥丹”。
(374)湄:音mei2,如湄公鼠尾草、湄公木蓝。湄公河是澜沧江在境外的名称。
(375)溲:音sou1,用于“溲疏”一词。
(376)瑯:音lang2,见于“樟瑯乡南星”。樟榔乡为湖北地名。此字《现汉》作为“琅”的异体字,但这仅限于琅玕、琳琅等非专有词,地名中的异体字有时不能轻易修改,故此处暂不更动。
(377)稃:音fu1,如沟稃草、光稃雀麦。这些名字中的“稃”是内稃或外稃的简称,这二者都是禾本科专用的花的描述术语。
(378)缙:音jin4,如缙云紫珠、缙云冬青。
(379)萩:音qiu1,见于“一叶萩”,为日本汉字名(日语中“萩”指豆科胡枝子属植物)。
(380)萮:音yu2,见于“山萮菜”一词。
(381)萱:音xuan1,见于“萱草”一词。
(382)萹:音bian3,见于“萹蓄”。
(383)葎:音lü4,如葎草、四叶葎。
(384)葙:音xiang1,见于“青葙”一词。
(385)葜:音qia1,见于“菝葜”一词,不读qie4。
(386)葳:音wei1,见于“紫葳科”和“百能葳”。
(387)葶:音ting2,仅用于“葶苈”一词。
(388)蒌:音lou2,如蒌叶、蒌蒿。
(389)蒾:音mi2,见于“荚蒾”一词。
(390)[艹/洽]:音qia4,见于“[艹/洽]草”一词。
(391)蜒:音yan2,见于“蜿蜒杜鹃”。
(392)谟:音mo2,见于“望谟崖摩”和“望谟毛蕨”,望谟为贵州县名。不读mo4。
(393)跖:音zhi2,如鸭跖草、鸦跖花。
(394)酢:音cu4,见于“酢浆草”一词。
(395)铺:音pu1,如铺地秋海棠、铺散黄堇。另一读音pu4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396)颏:音ke2,见于“毛颏马先蒿”和“毛背毛颏马先蒿”。
(397)黍:音shu3,如玉蜀黍、凤头黍。黍本身是禾本科植物稷的别名(一说和稷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398)嗉:音su4,见于“鸡嗉子榕”。
(399)塞:音sai4,如阿克塞蒿、边塞黄芪。其他读音均不见于植物中文名。
(400)嵩:音song1,如嵩草、嵩明省沽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