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始终违背犯罪人意志的,客观上使犯罪不可能既遂,或者使犯罪人认为不可能既遂从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原因。
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如抢劫时听见警笛声,以为警察前来抓捕自己而逃离现场。
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时被第三者制止、抓获。
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行为人打昏被害人后将其扔进水中,以为被害人就会死亡,但路人救之。
注意结果加重犯与未遂犯的关系:
在故意犯罪的结果加重犯中,存在这样的情形:适用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的处罚规定。
一种情形是,对加重结果是故意心态,但加重结果没有实现。例如抢劫致人死亡的情形,如果行为人为抢劫财物而故意杀人,即使没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也要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法定刑,但同时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另一种情形是加重结果出现,但基本犯罪未遂。例如强奸致使被害妇女重伤,但没有实施奸淫行为的,适用加重情形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
同理,在结合犯的情形适用相同的规定。例如,绑架杀害被绑架人的,即使被绑架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死亡,对行为人同样适用“绑架杀害被绑架人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
【经典考题43】(2006年试卷二第54题)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乙二人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甲、乙二人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甲、乙意图逃离出租车被抓获。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未遂)罪
B.甲深夜潜入某银行储蓄所行窃,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C.甲意图杀害乙,经过跟踪,掌握了乙每天上下班的路线。某日,甲准备了凶器,来到乙必经的路口等候。在乙经过的时间快要到时,甲因口渴到旁边的小卖部买饮料,待甲返回时,乙因提前下班已经过了路口。甲等了一阵儿不见乙经过,就准备回家,在回家路上因凶器暴露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D.甲意图陷害乙,遂捏造了乙受贿10万元并与他人通奸的所谓犯罪事实,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检察院反贪局。检察机关经初查发现根本不存在受贿事实,对乙未追究刑事责任。甲欲使乙受到刑事追究的意图未能得逞。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未遂)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故意犯罪形态的区分问题。
1.甲、乙二人为抢劫出租车司机,准备凶器、绳索,并坐上出租车伺机作案。这是为抢劫的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抢劫罪的预备行为。在这过程中,甲、乙被检查人员抓获;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甲、乙的预备行为未能继续发展或者未能着手实施抢劫的实行行为。即甲、乙二人还没有实施暴力、胁迫等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行为,抢劫行为还没有着手,所以不成立抢劫罪未遂,只构成抢劫(预备)罪。A选项结论错误。
注意:区分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的逻辑顺序是先界定实行行为的内容,其实质在于具有法益侵犯的紧迫危险,而为这一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就是预备行为。例如,抢劫罪的实行行为就是开始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而为这一行为制造条件、准备工具的行为(准备凶器、绳索、寻找作案目标、跟踪、调查被害人行踪等)就是该罪的预备行为。
2.甲撬保险柜的行为有转移被害人财产占有的紧迫危险,属于盗窃罪的实行行为。该行为没有导致转移他人财物占有的结果,属于“未得逞”;未得逞的原因是甲“听到窗外有响动,以为有人来了,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即甲认为自己客观上已经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从而被迫停止犯罪。所以,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B选项说法正确。
3.无论是甲跟踪、调查乙的行踪,还是准备凶器、在乙回家路上等候乙的行为,都还没有侵犯乙生命的紧迫危险,只属于杀人的预备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这一行为没能继续进行或者没有着手实行杀人行为,所以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预备)罪。C选项说法错误。
4.诬告陷害罪中,行为人开始实施告发行为只是着手,而非既遂。当告发达到了使司法机关可能采取刑事追究活动程度的时候,就是诬告陷害罪的既遂。诬告陷害罪的既遂不要求司法机关实施了追究活动,更不要求最终追究了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因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只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而且诬告陷害行为的逻辑结果是达到使司法机关可能采取刑事追究的程度,这也是行为人实施诬告行为希望或者放任的结果。甲通过自己的告发行为达到了使司法机关采取刑事追究活动的程度,诬告陷害罪已经既遂。D选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