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传统政治研究的中国特色
传统政治研究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长达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思想以先秦时代之思想为基础,其间无甚大变化。及至明清,思想界方出现变化之端;而除旧更新的巨大转变及至晚清才出现。明代虽有王阳明学派倡自由、反守旧,但仍未突破过去之落网,直到太平天国,始本基督教义,才使中国思想发生根本转变。以后,无论主张革命,或维新,不管其主义为何,都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并未能演变出一种新型的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政治价值观念。而只有与西方思想的融合,积极吸收西方思想成果,才使中国传统的思想得以更新。
概括而言,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以下结构性特点:
F 首先,从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这与西方现代以来明确划分自然与社会、“神道”与“人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并将政治主要限定在“人道”社会的“公共领域”形成鲜明对照。
F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的研究特点似乎可以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相互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时自然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F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1) 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 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 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 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5) 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6) 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7) 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8) 天朝大国思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皈依。
(9) 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思想观念中,追求标新立异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10)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1) 守旧传统,祖宗之法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12)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