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

来源: 2017-09-22 16:54

 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

从秦汉到晚清,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这期间,政治研究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封建主义的经济及其上层建筑统治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虽然其间历经离乱,但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却是其基本特征,社会政治生活被局限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总体框架中,政治研究也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以儒、法、道三派政治思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某些方面或问题作局部的改造,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巩固、加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展开的。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学说。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通过“焚书坑儒”把法家思想定于一尊,并将其作为他治国立政的指导思想。但法家思想崇尚严刑峻法,追求急功近利,不利于长治久安,所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吸取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把“无为而治”的黄老学作为治国的实际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对先秦诸子百家持兼收并蓄的态度,主张慎刑减罚,因循而治,从而大大缓和了秦王朝法治主义所造成的严苛气氛,巩固了汉初的封建统治。但黄老学主张“清静无为”,缺乏创新气派,不适合西汉中期以后的统治。汉武帝上台后,接受了经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学化、神圣化,使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魏晋时期,封建社会的动荡和董仲舒政治研究体系中神学思想受到批判,使得政治研究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加强,于是提倡“自然无为”的“玄学”一时兴起。隋唐时期,封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重新确立并得到加强,韩愈的“道统”论,试图用儒家道统统一各家,使得儒家政治思想在经过一番改造之后,重新占据了政治研究的中心地位。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一方面继续缓慢发展,一方面危机四伏,统治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兴起,其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的内圣外王政治学说,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强化了其在政治研究中的垄断地位。这时,也有一些思想家像陈亮、叶适、李贽、黄宗羲、唐甄等开始对儒学的垄断地位提出挑战,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张扬民为邦本的思想,但由于整个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受到专制主义的控制,他们的研究并没有摆脱传统政治研究的束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研究中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

 1、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

董仲舒是西汉中期的政治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有“汉代孔子”之称,现存著作有《春秋繁露》。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骨干,吸取先秦阴阳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加以融合而形成的。其理论体系是在糅合“天人合一”论和“五德始终”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世界观。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人必须按照天的意志去做事。董仲舒把这个神学世界观与封建政治相结合,提出了:①巩固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的“大一统”说。认为“大一统”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原则和运行秩序,更是“天意”的体现。②加君权的神学国家观。认为君权是神授的,“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民必须忠于天子。③“三纲五常”的教化主义。“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反映了君权、父权、夫权与神权的结合,体现了封建政治与封建伦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董仲舒对人民实行教化的基本内容。④德主刑辅的统治方式。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在实行的顺序上,主张德先刑后;在实行的侧重面上,德教是第一位,刑罚是第二位。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⑤相对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反对大富大贫,主张小富小贫。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使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以后封建政治思想的发展,尽管在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方面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都没有超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范围。

2、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是南宋政治思想家、哲学家,著作极丰,主要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朱文公文集》、《朱子语录》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完整的理学体系,用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来论证孔孟之道,是理学集大成者。其主要政治思想有:①理学国家观。“理”是朱熹政治思想赖以建立的基石。他说:“理也者,行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在物质世界之外,先验地存在着一个理(也称天理、道或太极),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源,是社会产生和运行的法则,人君治国只须依理而行,依天理治国便是王道,顺人欲治国则是霸道。朱熹运用理来分析政治现象,指出:国家政权即君主和国家的统治是理的体现;统治体系即“三纲五常”不但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被理所规定的伦理规范;社会等级制度依然是理的体现,人们的贵贱生死寿夭,都是天所命,这取决于人所禀得的气的不同,而气恰恰是理创造万事万物的凭借。理只有通过气才能显现其作为世界本原的功能,而气的清明、昏浊、清高、衰颓之区别,决定了人们由于禀受了不同的气而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一切在人没有出世之前已经被理先验地安排好了,无法改变。可见,理学国家观与神学国家观相比更为精巧和隐蔽。朱熹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②“严本宽济”的德政主张。认为仁政就是实行严厉的刑罚,否则,就是害人。他说:“教之不从,刑以督之,惩一而天下知所劝戒,所谓辟以止辟。虽曰杀之,而仁爱之实已行乎其中”,不然,“则人无所惩惧,陷于法者愈从,虽曰仁之,实以害之”。宽政只能使“奸豪”得志,平民遭殃。③郡国并存的行政体制。认为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弊端,古代的郡县制有其优点,主张地方行政组织应以分封制为主要形式,使其“杂于郡县之间”。但这些主张没有什么新意,只不过是分封、郡县以及封建纲常名教的杂混。④相对权论和君臣平等观。认为国家大事,君主不可擅作主张;提出“君臣上下,两尽其道”。⑤具体的社会改革主张。如,抑制兼并、合理赋税、爱惜民力、设立义仓等。朱熹的政治思想是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影响深远。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