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朱载堉对律学的贡献
朱载堉对律学的贡献
明代乐律学家、历算学家朱载堉(1536一约16lo)的“新法密率”,科学地解开了历代律算学家苦苦探寻的三分损益法“黄钟不能还原”的干古难题,最早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
朱载堉万历十二年完成的《律学新说》、《律吕精义》等书,详细阐述了关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计算过程。为了使十二律间的音程相等,他用81挡大算盘.两次开方,一次开立方,形成十三个数的等比数列,求得相邻两律间的长度比值,使得各相邻律之间频率比相均等,即将一个八度平均分为12等份。朱载堉计算过程中精确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当时居于世界律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除此之外,朱载堉还提出了“异径管律”理论。他从吹管乐器的内径找到了管乐器的管口校正方法,可以在律管上确保十二平均律运用的准确性。
朱载堉一生饱尝世态炎凉,视名利如粪土,性格刚直,用毕生心血潜心研究律学,并著有大量乐律学专著,除《律学新说入《律吕精义》之外,还有《乐律全书》、《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历融通》等著作。
第八章 中华民国的音乐
(1911——1949)
第一节 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西洋音乐传入我国的基本情况;
2、掌握我国学堂乐歌的兴起,学堂乐歌的重要发起人沈心工和李叔同以及学堂乐歌对“新音乐”的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二)重点、难点:学堂乐歌的兴起,学堂乐歌的重要发起人沈心工和李叔同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一、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中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前后,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近代音乐也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纷纷出国留学,一部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把欧美、日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调填上新词在“新式学堂”中教唱,“学堂乐歌”在我国各地兴起。“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史中的新事物,它促使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供了西洋音乐的技术、体裁和形式,对于“新音乐”的发展具有启蒙意义。
当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一部分留学生把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的流行歌曲曲调,填上新词,编成大批新歌曲在国内各“新式学堂”中教唱,这种形式被人们称之为“乐歌课”。西洋音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如“进行曲”、“少年儿童歌曲”、“舞蹈游戏歌曲”、“摇篮曲”等由此时传进我国,独唱、重唱、齐唱和简单的合唱也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掌握。不仅如此,在国内及日本,唱歌书也陆续得到刊行。“学堂乐歌”是后来音乐界对这些在“新式学堂”中所设音乐课及所唱歌曲的称呼。
二、乐歌内容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化,多以“反帝”、“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思想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如《中国男儿》、《何日醒》、《惟我同胞》、《抵制美约》、《国耻》、《劝用国货》、《黄河》、《扬子江》、《十八省地理历史歌》等,宣传了爱国思想,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学堂乐歌”中还有一部分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歌曲,如《女子体操》、《缠足苦》、《勉女权歌》等。同盟会女英雄秋谨(1875——1907)曾写过很多诗文和弹词《精卫石》等来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她还利用“学堂乐歌”宣传革命,所填词乐歌《勉女权歌》用“简谱”刊印在她主编的《中国女报》第 2期(1907年2月)上。这首歌号召妇女勇敢地摆脱封建压迫的精神枷锁,投身到社会革命中去。并希望妇女们要为“恢复江山劳素手”,在当时曾起到了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
三、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的“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堂乐歌”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裁,使许多新体裁和音调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的构成因素,对我国“新音乐”的出现具有“启蒙”意义。
通过“学堂乐歌”的传唱,群众歌咏方式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战斗作用。
四、代表人物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淑同等音乐家。此外,象曾志忞、李华萱等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1、沈心工人物简介
沈心工学堂乐歌作品的内容可分三类:
(1)儿童歌曲:《兵操》、《竹马》等;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何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等;
(3)自己的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黄河》等。
其中的《黄河》,以中华民族形象的象征——“黄河”为题材,进行曲的曲调雄壮、豪迈,给人以战胜敌人之后凯旋而归之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欣赏]沈心工《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
2、李叔同人物简介
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存亡的忧虑。如他在1905年所写的《祖国歌》就是一例。
大部分作品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抒情歌曲,这些歌曲文词秀丽、富于韵味,在当时是一位很有修养和造诣的艺术家。所选配的《春景》、《送别》、《西湖》等受到当时知识青年的喜爱和欢迎。
除填词外,他还进行了不少创作的尝试,现存有《春游》、《早秋》和《隋堤柳》片断等。其中以《春游》一曲较为突出。
[欣赏]李叔同《春游》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