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明清音乐(中)

来源: 2017-09-26 20:07

 一、传奇剧

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称为“传奇”。元末明初,南戏吸收了杂剧等艺术形式与曲牌,加以融合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态。并在成套曲牌连接方面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确立的一种曲牌体的戏曲体制。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其中队后来影响较大的是“戈阳腔”和“昆山腔”。

 

二、南曲“四大声腔”(明代“四大声腔”)

原名之举,南戏逐步兴盛,它兼容并蓄,形成以南曲为( )并坚守北曲的唱腔结构。南戏在流传中融合各地民间音调及结合当地方言,形成不同的声腔体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海盐腔是南曲形成较早的声腔,在昆山腔兴起之前,一度曾经是南曲主要声腔。它为曲牌联套结构,,演唱用鼓,板,锣等打击乐器而不用管弦。明万历后地位被昆腔取代而至绝响。

余姚一带。其形成式亦为曲联体结构,演唱不用管弦只用鼓板,具有通俗活泼的演出特点。

戈阳腔为高腔类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起于江西戈阳。其唱腔中运用帮腔与滚调构成其特色。戈阳腔在各地流传中派生出诸种声腔,称“高腔”。

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是明代戏曲声腔中成就高,影响广的南戏(南曲)声腔。它在元末明初已经形成,其产生大致有两个阶段:1、元末南戏流传昆山地区,与当地语言及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改进而产生了昆山腔;2、至明嘉靖年间久居昆山地区的魏良辅(1522~1572)集张野塘等民间艺术家之力,在原昆山腔基础上总结与汲取北曲艺术成就以及南曲诸腔长处,前后经历十年,总结出一整套唱曲理论,建立了委婉细腻,号称“水磨调”的昆腔体系。噶歌喉的昆山腔,熔南北区于一炉,其演唱将就咬字发音,节奏上板式变化多样化,运腔上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轻音若丝”的唱腔风格。伴奏上发展称谓笛为主,箫,管,笙,琵琶,月琴,鼓板等乐器共建的乐队形式。

自梁辰鱼创作《浣纱记》之后,昆山腔便居诸腔之首位,迅速流传。昆腔自明中叶让到清初,产生众多音乐作家与作品,其中以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为著名。

 

三、“乱弹”声腔系统的发展。

“乱弹”,即花部,是队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皮黄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声腔的统称。

 

四、“乱弹”的兴起与“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是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

随着地方戏曲的繁荣,兴起,乾隆年间,戏坛上出现“雅部”(昆曲)与“花部”(昆曲之外的地方戏曲)的相对峙局面。这场花雅之争持续有半个多世纪,大致有三次较大的交锋。

一是乾隆初年,京腔与昆曲抗衡,京腔“六大名班”一度压倒昆曲。后京腔被引进宫廷予以“规范”称谓御用声腔,对抗遂小时。

二是乾隆四十四年川籍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歌楼一盛,使昆京相形见拙。清政府以行政命令强行禁演,勒令秦腔艺人改习昆戈。魏长生被迫南下扬州苏州,反而唱红,扩大了秦腔的影响。

三是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气候四大徽班进京称盛,与雅部争胜,虽然清政府又发禁令,但不再奏效,徽班兼习汉调之长。又融汇二黄,西皮及昆、秦诸腔,向京剧演变,为最后取代昆曲独尊地位奠定了基础。

 

五、“联曲体”与“板腔体”

从戏剧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分,我国戏剧可分为曲牌联套结构和板式变化结构两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称谓“联曲体”,后者又称谓“板腔体”。

所谓“联曲体”,是吧许多音乐曲按照一定的宫调类别和对排列次序组织起来变成整套的乐曲,通过曲牌的更迭来凸显旋律的变化,属于多曲体结构形式。

而“板腔体”则以一首乐曲为基础,运用何种节拍形式(即板式),将这首乐曲作种种不同的变( )发展,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板式音乐可以灵活地运用原板(二四拍)、慢板(四四拍)、流水(一四拍)、二六、散板、导板、摇板等多种节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节奏变化的戏剧性功能,梆子腔是一种形成最早,最典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