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明代传奇创作(一)
明代传奇创作(一)
明代文人从事传奇创作的动机与目的和元代不同,元代多是为了生活而投入到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中,但是明代传奇作者则是出于寄情寓意、吟咏歌唱、消磨时光、展现才情等目的。(P162)
一、从南戏到传奇的演变:
绪:南戏在明初的演变:
明代南戏是对宋元时期兴盛的民间南戏的继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戏曲创作中来,导致了南戏更加完善,表现为:(P147)剧本以及音乐体制更加完善;曲牌联套方法日趋于精密;角色分工日渐合理;折子戏的演出方式的出现
1.剧本体制的完善:(P153-155)
A“传奇”概念的确立:随着明代南戏的兴盛,文人创作南戏剧本越来越多,由于文人的介入,明代南戏已经与宋元时期的民间南戏相去甚远,文人不仅改变了南戏的面貌,还将通常指称唐文言小说、宋代拟话本和元杂剧等文体的“传奇”作为明代文人创作的南戏的统称。到明万历年间,传奇成为明代南戏的专称。
B剧本体制的变化:
宋元民间南戏 明代传奇
不分出 分出,标上名目
开场为家门问答 副末开场、“家门”或“开宗”
下场诗:多用民间习语、俗语 下场诗:文人创作引用前人诗句,文雅
曲韵:自由随意 曲韵:讲究韵律,有传奇专用曲谱
2.音乐体制:
A联套方式:南北合套。明代南戏对于北曲音乐的吸收日益增多,南北合套的形式逐渐增多。随着明后期北曲的消亡,北曲就只保留于传奇之中了。
B犯调:又称集曲,是南曲在明代形成的独特的创腔方式。所谓犯调,即从旋律风格相近的不同曲牌中,截取一些旋律片段而使之连接,组成为新的曲牌,并命以新名。(P151)
C引子、过曲、尾声:南戏每套曲子一般都由引子、过曲、尾声组成完整的音乐。(P152)
引子:人物上场,先唱引子,节奏舒缓散慢。
过曲:登台人物的正式演唱称为过曲,一般分为大曲、小曲。过曲有快板、慢板,经常是由多支同曲牌的曲子相连,用【前腔】表明。
尾声:多数整场戏有,过场戏没有。
3.角色体制:(P149)
宋元南戏 明代南戏
七种行当:生、旦、净、 九种行当:生、旦、净、
末、丑、外、贴 末、丑、贴、小生、老旦
另外小旦、小丑等不固定登场
4.折子戏的出现:(P157)
⑴产生原因:A从观赏角度:传奇的体制庞大,当人们熟知剧情后,往往对其中精彩部分要求反复演出。(P157)
B从搬演角度:对社会对于整个全场戏的演出需求较少,为了迎合热闹的堂会演出需求和观众欣赏的需求,往往演出戏剧性较强的、舞台欣赏价值较高的部分演出。(P157)
C戏曲发展的要求来讲:南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积累起大量精彩表演片段,艺人往往将独特的表演技能集中在这些片段中以吸引观众。(P158)
⑵折子戏产生的重要意义:
时间:万历时期(晚明)是折子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意义:审美焦点的转移,从欣赏故事到欣赏舞台表演技艺,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史即将由文学时代进入演技时代。
二、明代传奇发展概况:
1.明初:
创作者:御用文人,士大夫。
内容: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风化宣世。
风格:文词派创作,讲求文采。
演出场所:宫廷演出。
2.明中期传奇创作:
创作者:文人。
内容:记述时事(《凤鸣记》);才子佳人(《浣纱记》);其他题材(《宝剑记》)等。
风格:文词派创作最多,多数剧目舞台搬演比较困难。
演出场所:世俗演出,家班演出。
3.晚明传奇创作:
创作者:文人士大夫。
内容:“十部传奇九相思”,才子佳人题材的传奇最多。
风格:文词派与曲律派都很兴盛:文词派:汤显祖“临川四梦”;曲律派:沈璟的创作。
演出场所:家班盛行。
三、明代前期传奇创作:
1.明代前期传奇有一百余种,数量不算少,可成就不高,表现出明显的道学气和八股化。代表作是丘浚的《五伦全备记》、邵灿的《香囊记》。前者(P163)“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徐复祚《曲论》);后者开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八股化源文,“以时文为南曲”的标本(徐渭《南词叙录》)。
2.明初也有一些为当时下层文人所作,少有道学味、八股味的创作,如《金印记》、《连环计》、《千叶记》、《跃鲤记》、《精忠记》、《三元记》等,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带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利于舞台搬演。
⑴《金印记》:(P167)苏复之作,写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由落魄到发迹的故事,全剧42场,场次安排,长于对比,苦乐冷热反差强烈。
主题:展现了传统社会中扭曲的人际关系,“写世态炎凉曲尽,真足令人感喟发愤。”(吕天成《曲品》)
⑵《连环计》:王济作。写东汉末年王允与貂蝉设美人计离间吕布,除掉董卓的故事。(P168)
这出戏从元代开始在民间盛演。
⑶《千金记》:沈采作。写韩信青年不得志,漂母(漂洗衣服的老妇)乞食,胯下受辱,刘邦重用,登坛拜将、消灭项羽,荣归故里,赠母千斤。
后世京剧著名唱段《霸王别姬》出自此戏。
⑷《跃鲤记》:陈罴斋作。写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姜诗之妻庞氏受尽婆婆虐待被赶出家门,仍恪守妇道。得知婆婆生病想吃鲤鱼,便冰上凿洞,去捉鲤鱼,感动天地,鲤鱼便跃上冰面,股民《跃鲤记》(P169)
⑸《三元记》:沈受先作。写秦氏未婚而夫先亡,秦氏到夫家守节,为夫抚养妾之子商辂,商辂不知进取,秦氏断机杼以责之,商辂发奋,后连中三元,一门旌表。
昆腔保留曲目,河南豫剧《秦雪梅吊孝》。
⑹《精忠记》:此剧题为姚茂良撰,但无确证。吕天成《曲品》将其列入“旧传奇”中,当是昆山腔兴起前的作品。该剧讴歌了抗金名将岳飞的爱国精神。渲染了岳飞父子妻女先后被害的悲剧氛围。在阳世阴间勘问并揭露了奸贼秦桧夫妇的阴谋与罪过,宋室追嘉岳飞忠勇,封为鄂武穆王。
他还写过《双忠记》,讴歌了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时守城不降,骂贼而亡的英雄气概。
著名的昆腔折子戏《疯僧扫秦》(即《捕秦》)冲场【出对子】一曲出自本剧。
分析:尽管“《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计》”四大剧目不乏粗糙之处,因袭的部分也在所不免,例如《千金记·追信》一出袭用元杂剧《追韩信》第三折曲词;但总体看来瑕不掩瑜,诸如抗金名将岳飞的悲壮之美,苏秦家人的人情之丑,项羽与虞姬的壮美与凄美之对应组合,王允的智慧美以及貂蝉的外在美与心性美之有机融汇,都是上述四剧富于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这些人物形象也同时反映出民族与历史本身的魅力,具有道学传奇与八股传奇无论如何也框范不了的近乎永恒的美感。
补:1.明初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是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息息相关的。一个建国不久的新朝廷需要局面稳定和思想统一。朱元璋对标举风化、有益人心的《琵琶记》赞不绝口:“《五经》、《四书》如五谷,家家不可缺,《琵琶记》如珍馐百味,富贵家岂可缺邪!”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代表作有邱濬《五伦全备记》、邵灿《香囊记》,这两部对后世产生了负面影响。
⑴丘浚《五伦全备记》:
作者在副末开场中说:“近日才子新编出这场戏文,较《五伦全备》……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万世纲常之理。”通过虚构的情节来宣传传统伦理纲常,是剧作主旨。只可惜作者未学得《琵琶记》艺术神韵,所以其剧作被徐复祚斥为“纯是措大书袋子语, 陈腐臭烂,令人呕秽。”它是明初枯燥无味的道学戏剧的发轫之作。此在舞台上也不受欢迎,但由于作者身居宰执地位,一些思想较顽固的保守作家亦步亦趋,如邵灿专为说教而作的《香囊记》就受其直接影响。
⑵邵灿《香囊记》:该剧在结构上对《琵琶记》、《拜月亭》承袭甚多,在语言素材上大量采用《诗经》和杜甫诗句,典故对句层出不穷,连宾白也多用文言,所以徐渭《南词叙录》中批评说其是“以时文为南曲”的标本。此剧开辟了明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的源头。
2.明初百余种传奇中,也有较少受道学气和八股味污染的剧作,它们多是当时的下层文人所作。也有一些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如《精忠记》、《千金记》、《金印记》、《连环计》等知名剧作。这些作品取材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有较强是戏剧性,利于舞台搬演。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