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构建信息战“顶级防护”
世界各国都在实施信息技术战略路线图。在科技发展背景下,这只是各国在网络信息系统方面的诸多动作之一。
如今,网络渗透与隔绝威力难以估量。各国一面加强自身网络,一面研制渗透敌军网络的武器,此类战略全都指向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军队指挥信息系统。
就在十几年前,中国军队在此领域的水平还相当低。不过,这种差距正在被逐步赶上。作为全军信息系统总体研究所的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是其中的关键部门。
指挥信息系统如同人的神经,国内各自为战、“烟囱林立”的发展方式,曾让人忧虑。
在网络无尽的威胁面前,“顶级防护、万无一失”已经在军队悄然构建。
军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各地科研单位的支持和密切配合。 (吴旭/提供/图)
从“烟囱式”发展到“顶层设计”
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五指并拢还不够,聚指成拳方能挥出千钧之力。
指挥信息系统是什么?简单的比喻是:血脉,神经,或是串起珍珠的项链……但无论是哪一种比喻,都指向一个核心的理念:互联互通。在今天看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军种、各单位之间的指挥信息互联互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在十几年前,这还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美好愿望。
“最初,我军的指挥信息系统是一种‘烟囱式’ 的发展。”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建新说。
所谓“烟囱式”,指的是一种各自为战、“烟囱林立”的发展方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各个单位都在做自己的指挥信息系统,但彼此不沟通、不见面,自然也无法互通互联。据统计,当时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多达数百种。
烟囱林立的后果如何?该所高级工程师曹江说得很明白:“如果没有指挥信息系统,军队的装备再先进,也不过是一群钢铁的乌合之众。”
多年前的一次演习给王建新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由于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指挥员只好冒着大雨,站在两台指挥车中间,用手势和喊话来实施指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03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依托名为“C4ISR”的指挥信息系统,以“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威力,使号称百万的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高强度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
不过,那时,中国军队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也在研发中。研发的目标,正是要改变邓小平曾经指出的现象:“打起仗来和过去一样光靠电话。”
“客观而言,‘烟囱式’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毕竟起步时大家都没有经验,‘顶层设计’无从谈起。”王建新说,“但进入 21 世纪之后,变革的脚步必须跟上了,否则局部的效率再提高,也会被从整体上削弱。”
有意思的是,王建新的父亲也曾从事着军队的通信工作——他正是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铮将军。
虽然是子承父业,但两代人面对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王铮将军依靠从国民党军第 18 师缴获而来的半部电台起家,让红军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而王建新所在的研究所,在设备上已经比几十年前不知先进了多少,但技术上的难题并没有随之减少。
没有“常驻户口”的研究人员
“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的双重障碍,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研究所能否担起重任?”
林立的“烟囱”们,怎样才能串成“珍珠项链”?
大约十年前,业内老专家的判断很谨慎:“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的双重障碍,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你们一个研究所能否担起这千钧重任?”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自己钻研,别无他法。在建设第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时,由于技术储备缺乏,该所准备与国外某公司联合开发。没想到,谈判桌上,对方开出的价码是 1 亿美金。这可谓天价。当时,所里全年的科研经费还不足百万元人民币。
买不到信息化核心技术,单纯模仿的方式又走不远,能依靠的,只有自主创新。
这个研究所采取的用人方式很特别:虽然参加研制者多达八千多人,分别来自全军和国防工业部门三百多家单位,但他们平时星散各方,在遇到重大科研课题时则召之即来,迅速集结成队。
换句话说,这些研究者在“互联互通”的理念之下,研制“互联互通”的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的“首脑机关”不是一级组织,也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它只是一个不占编制的总师组,只有区区几个人,还都是兼职的。总师组把各个军兵种分系统的技术总师吸纳进来,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策,让各家都有话语权,真正实现了各参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许多科研精英都没有这个所的“常驻户口”。因为,这里实行按市场配置人才。理念的核心是: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
“信息化科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树立‘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全局意识和‘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军内外横向
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该所政委李成军说。
担当重任的很多都是年轻人。比如,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带领了一支由 2 名博士、5 名硕士组成的年轻队伍,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
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 35 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科研一线的铁血气质,不是生长在枪炮林立的野战部队,而是生长在一群戴着高度眼镜的科学家之中。没有“常驻户口”的研究人员们,研发出的成果令中国军队打通了“任督二脉”。
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获得了特等奖。
构筑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
“其实,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最重要的是需要抵御内部的入侵。‘维基解密’的案例告诉我们,漏洞往往来自内部。”
有了新的指挥信息系统,中国军队的联合作战演习方式已经今非昔比。
在一场陆海空二炮诸军兵种合成演习中,随着指挥员下达作战命令,各保障要素依托该所研发的国产军用软件,轻点鼠标,瞬间便可完成数百条战场信息筛选、归类和分发。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不过,在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时,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真实地威胁着军队。一旦这套系统被外敌入侵,网络上的一切都将陷于瘫痪。
科研人员们也曾在演习中亲身体验过这种感受。起初,该所研制出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经过多次演练,本以为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但在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悄悄安排技术人员从指挥所内部植入一种新型蠕虫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全线瘫痪。如果安全有隐患,大家还敢使用吗?
“互联网的神奇在于可以让你联通全世界,互联网的梦魇在于全世界可以联接你。”研究所某中心主任杨林说。
杨林的工作,就是与网上大大小小、来路不明的木马、蠕虫斗智斗勇。而这张网,是需要达到“顶级防护、万无一失”要求的军网。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杨林的话说,“攻击是单点就可以突破的,防护则是需要全局布置的。”
“其实,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最重要的是需要抵御内部的入侵。”杨林说,“‘维基解密’的案例告诉我们,漏洞往往来自内部。”
为了确保系统安全,杨林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构筑了一套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通俗地说,这个体系,就像给指挥信息系统加装了鹰眼、安置了门禁、穿上了盔甲,有效提升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在多次重大演习演练中,经受住了高强度的内外攻击考验。
此外,由于地下通信网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信息化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带领科研团队一头扎进山洞坑道,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成功研制“地下通信系统”,为中国军队的未来作战提供了“最后通信手段”。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