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来源: 2017-10-07 13:37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一、 溶解性

含氧酸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它们的绝大部分钠盐、钾盐和铵盐以及酸式盐都易溶于水。其它含氧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归纳如下:
(
) 硝酸盐、氯酸盐都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
(
) 硫酸效:大部分溶于水,但 SrSO4 BaSO4 PbSO4 难溶于水, CaSO4 Ag 2 SO4 Hg2SO4 微溶于水。
(
) 碳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其中又以 Ca2+ Sr2+ Ba2+ Pb2+ 的碳酸盐最难溶。
(
) 磷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可以认为是,晶格中的离子首先要克服离子间的引力,从晶格中解离下来成为气态离子,然后进入水中并与极性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离子。如果水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足以抵偿和超过破坏晶格所需要的能量,即溶解焓变 ( 溶解热 ) 为负值,则溶解往往易于进行。
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大,则溶解时破坏晶格所需要的能量也大。电荷高、半径小,即 Z/r 值大的离子所形成的盐的晶格能大。但必须同时考虑的是,这样的离子与极性水分子之间的引力也大。所以当离子的 z r 增大时,究竞是晶格能增加得多一些,还是离子水合能增加得多一些,那要看阴、阳离子大小匹配的情况。一般规律是:阴阳离子半径相差大的比相差小的易溶,如 MgSO4 BaSO4 易溶。因为当阴阳离子大小相差悬殊时,离子水合作用在溶解过中居优势,所以在性质相似的盐系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该盐越容易溶解。室温下碱金属的高氯酸盐的溶解度的桎大小是:
NaClO4
KClO4 RbClO4
若阴阳离子的半径相差不多,则晶格能的大小在溶解过程中有较大的影响。离子电荷高、半径小,也就是离子势大的离子所组成的盐较难溶解,如碱土金属及许多过渡金属的碳酸盐、磷酸盐等;而碱金属的硝酸盐、氯酸盐等易溶。
以上是从晶格能及离子水合能看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也自然联系到离子电荷及离子半径对离子化合物溶解性的影响,或者表现为离子势,离了极化能力的影响。总之,不论那样种说法,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同时也是重要的。
仅仅从溶解热来考虑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那是不完全可靠的,因为溶解焓效应一般都很小,而溶解熵效应对物质的溶解性却往往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下面需要从治解自由能的变化来全面分析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
当无机盐 MX 在水中建立下列溶解平衡时,
MX
s =M + (aq)+X - (aq)
若过程的自由能为负值,溶解过程能自发地进行,盐类易溶。如果过程的自由能为正值,则溶解不能自发地进行。而过程的自由能是正值,还是负值,取决于△ H T S 项的大小,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溶解过程中的熵效应不可忽视。对于某些盐来说,熵效应在溶解过程中甚至有显著的作用。
当晶格被破坏,离子脱离晶格升华为气态离子时要吸热,离子的混乱度增加,离子升华的熵变为正值。离子的电荷越低、半径越大,熵增越多。
气态离子水合时放热,气态离子从空间进入水中,其体积变小,混乱度降低。另一方面,极性水分子在离子周围作定向排列,对水来说其有序程度也增加,所以离子水合墒变为负值。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熵减越大。
在溶解过程中,总的熵效应为上述两项熵变之和。一般说来,离子的电荷低、半径大,其升华熵居优势,溶解熵为正值。而电荷高、半径较小的离子,如 Mg 2+ Fe 3+ Al3+ CO32- PO43- 等的水合熵居优势,它们的溶解熵大都是负值。熵变为正值的有利于溶解,若为负值,则不利于溶解。所以从熵变看,也是碱金属的盐、硝酸盐和氯酸盐等易溶。许多碳酸盐、磷酸盐难溶。
二、水解性

盐类溶于水后,阴、阳离子发生水合作用,在它们的周围各配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如果离子的极化能力强到足以使水分子中的 O H 键断裂,则阳离子夺取水分子中的 OH- 离子而释出 H+ 离入或者阴离子夺取水分子中的 H+ 离子而释出 OH- 离子,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直到水中同时建立起弱碱、弱酸和水的电离平衡,这个过程称为盐类的水解。盐中的阴阳离子不一定都发生水解,也可能两者都水解。各种离于的水解程度是不同的。一种阴离子的水解能力与它的共轭酸的强度成反比。强酸的阴离子如 C1O4- NO3- 等不水解,它们对水的 pH 值无影响。但是弱酸的阴离子如 CO32- SiO32- 等,明显地水解而使溶液的 pH 值增大。阳离子的水解能力与离子的极化能力有关。 希有 气体构型金属离子的水解程度与它们的离子极化力成正比。有人找出 pKh Z 2 /r 的函数,前者为水解常数的负对数,后者表示离子极化能力。 pKh 值越小,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见 P636 15 12
三、热稳定性

多原子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在加热时不及二元化合物稳定。将含氧酸盐加热,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解为酸酐和金属氧化物或其它产物。如:
CaCO3 =CaO+CO2
NH 4 NO3 =N 2 O+2H2O
2AgNO3 =2Ag+2NO2 +O2
在常见的含氧酸盐中,磷酸盐、碳酸盐都比较稳定,它们在加热时不分解,但容易脱水结合为多酸盐。比较不稳定的为硝酸盐及卤酸盐。碳酸盐和硫酸就等居中。硫酸盐的分解温度一般在 1273K 以上。碱金属的硫酸盐在高温下挥发但不分解。许多重金属的硫酸盐如 CdSO4 PbSO4 等,在一般加热条件下都很稳定,所以能用于定量分析。但是氧化态为 +III A13+ Cr3+ Fe 3+ 的硫酸盐不稳定,在加热时分解为 SO3 和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的分解温度幅度较广。从总体上看,碳酸盐比硫酸盐易于分解,产物为 CO2 和金属氧化物。硝酸盐又比碳酸盐更易于分解,产物随金属的活泼性的差异而有亚硝酸盐或金属氧化物或金属。
酸式盐同正盐比较,前者往往不及后者稳定。
合氧酸盐的热稳定性可以用分解焓变 ( 即分解热 ) 来衡量。同一类的含氧酸盐,其热分解温度大致与分解热成正比,分解热大,说明该盐稳定;反之,不稳定。下表汇列了一些碳酸盐的分解热和分解温度。
内表 15-13 中数据可知碳酸盐的稳定性是:碱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副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碳酸盐。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各族中,阳离子半径大的碳酸盐>阳离子半径小的碳酸盐。
以上事实说明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除了与含氧阴离子的结构有关以外,还和阳离子的极化力紧密相关。阳离子的极化力越强,它越容易使含氧阴离子变形以至于达到分解的程度。
施待恩 (5tern) 曾经研究过多种合氧酸盐的热稳定性,他发现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及磷酸盐的分解热与阳离子的 Z/r 2 大致成线性关系。
因为分解热为含氧酸盐及其组成氧化物的标堆生成热之差,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算出此差值,从而对含氧酸盐的稳定性作出判断。如用 M m RO n+1 式表示含氧酸盐,它的分解反应方程式是:
M m RO n+1 =M m O+RO n

若能用分解自由能变来衡量含氧酸盐的稳定性更为可靠。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