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胸腺
中枢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 骨髓
淋巴结
外周淋巴器官 脾
扁桃体
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
胞、浆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
识别和清除进入机体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异体细胞和异体分子)。
2、免疫监视
识别和清除表面抗原发生变异的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3、免疫稳定
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三、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
Tc细胞:直接攻击带异抗原的肿瘤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和异体细胞。
T细胞 Th细胞:辅助B细胞和Tc细胞进行免疫应答。
Ts细胞:降低T、B 细胞的活性。
B细胞:抗原刺激下形成大量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无需抗原提呈细胞中介,可不借助抗体,即
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
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淋巴管
(高内皮微静脉)
血液
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的协作,使散在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成为一整体
2、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形成。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① 定义
机体中除了中性粒细胞以外的吞噬细胞系统。
② 起源
起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后进入血液,再进入各个器官组织,分化为下列各种细胞。
③ 组成
A. 单核细胞(血液)
B. 巨噬细胞(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C. 肝巨噬细胞(Kupffer cell )
D. 肺巨噬细胞
E. 破骨细胞(骨组织)
F. 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
G. 朗格汉斯细胞(表皮)
H. 交错突细胞(淋巴组织)
④ 共同的功能特性
该系统的细胞均具有变形运动和强烈的吞噬作用。
3、抗原提呈细胞
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将抗原肽提呈给T 细胞,并激发T 细胞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1)巨噬细胞
(2)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表面有大量MHC-Ⅱ类分子,有树枝状突起。 包括:
① 血液DC
② 郎格汉斯细胞(表皮和消化管)
③ 间质DC(心、肝、肺、肾、消化管)
④ 面纱细胞(淋巴)
⑤ 交错突细胞(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四、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
指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
1. 分类
(1)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 lymphoid tissue)
① 无明确界限。
② 在网状组织内弥漫分布着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浆细胞。
③ 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2)淋巴小结(1ymphoid nodule):
① 又称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呈圆形或椭圆形,由密集的B细胞组成。
② 中央染色较浅,分裂像较多,称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小,称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大,称次级淋巴小结。
③ 抗原刺激下,增大增多,是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标志。
暗区:
位于淋巴小结一端,着色深(细胞嗜碱性强),主要含大而幼稚的B细胞。
明区:
位于淋巴小结中心,含中等大的B细胞和部分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小结帽: 含幼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
五、淋巴器官(lymphoid organ)
是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的器官。分为:
A、中枢淋巴器官
胸腺和骨髓。是淋巴细胞早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性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形成初始T 细胞,在骨髓形成初始B细胞。
B、外周淋巴器官
淋巴结、脾、扁桃体。初始淋巴细胞在此遭遇抗原或接受抗原提呈,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1、淋巴结(lymph node)
呈豆形,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
(1)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① 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其伸入实质分支形成小梁(trabeculae)。
② 一侧凹陷为门(hilus),含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及输出淋巴管出入。
③ 门的对侧有多条输入淋巴管,穿过被膜通入被膜下淋巴窦。
④ 淋巴结实质主要为淋巴组织,分为皮质和髓质。
⑤ 皮质
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组成。
A. 浅层皮质(B细胞区)
位于皮质最外层,B细胞为主。由大量淋巴小结和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组成。
a. 淋巴小结
初级淋巴小结:无抗原刺激时较多。
次级淋巴小结:有抗原刺激时较多,生发中心明显。
生发中心:暗区,明区,小结帽。
b.弥散淋巴组织
位于淋巴小结之间及淋巴小结与被膜下淋巴窦之间,为薄层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B细胞组成
B. 副皮质区(T 细胞区) (paracortical region)
a. 位于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 。
b. 又称胸腺依赖区,主要含T细胞,以及交错突细胞和巨噬细胞。
c. 含有许多高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细胞呈立方形,为淋巴细胞重新进入淋巴结的通道。
C. 皮质淋巴窦(cortical sinus)
a. 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
b. 被膜下淋巴窦位于被膜下方,在被膜一侧与数条输入淋巴管通连,在小粱侧连于小梁周窦,并与髓窦相通。
c. 淋巴窦壁主要由内皮细胞组成,其外有少量网状纤维、薄层基质及一层扁平网状细胞,有大量网孔,利于淋巴渗入皮、髓质及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迁入淋巴窦内。
d. 淋巴窦内含有星状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⑥ 髓质
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A.髓索(medullary cord)
a. 为互相吻合的索条状致密淋巴组织。
b. 含有B细胞、T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
B.髓窦(medullary sinus)
a. 结构类似皮质淋巴窦,但窦腔更宽大、走行更迂回。
b. 腔内含有较多的巨噬细胞,故具有较强的滤过功能。
⑦ 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输入淋巴管
被膜下窦 小梁周窦
皮质淋巴组织
(渗入) 髓窦
输出淋巴管
⑧ 淋巴结的功能
A.滤过淋巴
巨噬细胞清除淋巴中的抗原物质(细菌、病毒、毒素等)
B.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B 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T 细胞)
2、脾(spleen)
为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
(1)脾的组织结构
① 被膜与小梁
脾表面覆盖腹膜脏层,为间皮,间皮下为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小梁,二者均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少量平滑肌。
② 实质
分为白髓、红髓两部分。
A. 白髓(white pulp)
a. 动脉周围淋巴鞘
- 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
- 胸腺依赖区,相当于淋巴结内的副皮质区。
- 含大量 T 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
b. 淋巴小结
即脾小体 (splenic corpuscle) ,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由大量B细胞组成。
c. 边缘区
白、红髓交界处的狭窄区域,有边缘窦(血液淋巴细胞及抗原进入白髓;白髓淋巴细胞进入血液)。
B. 红髓
占脾实质的2/3,因含大量血细胞,新鲜时呈红色而得名。由两部分组成,即脾索和脾窦。
a.脾索 (splenic cord) 细胞、浆细胞等。
- 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索;
- 有较多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是脾进行滤血的主要场所,可清除血中异物及衰老死亡的红细胞等。
- 含有中央动脉分支即笔毛动脉,其末端多数开口于脾索淋巴组织,少数与脾血窦直接通连。
b. 脾血窦(splenic sinus)
- 为扩大的不规则毛细血管相连成网。
- 窦壁由纵行排列的长杆状内皮细胞、不完整的基膜和少量网状纤维组成。内皮细胞间隙大, 窦壁呈栅形多孔状。在横切面上,窦壁内皮呈圆形或椭圆形,突入管腔。脾索内血细胞穿越内皮间隙进入脾血窦。
(2 )脾的血流通路
脾A 小梁A 中央A
(侧支末端膨大) (主干分支形成)
边缘窦 笔毛微A 脾索
脾血窦
小梁V
脾V
(3)脾的功能
① 滤血:在脾索和边缘区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血液中病原体和衰老死亡的血细胞。
② 免疫应答: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等)可引发脾内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淋巴鞘增厚,Tc细胞数量增多。
③ 造血:胚胎早期造血;成体在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恢复造血。
④ 贮血:人脾可贮存约40ml血液。机体急需时,脾内平滑肌收缩,可将贮存血液排入血循环以供急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