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尿液胆红素检查
尿液胆红素检查
(一)定义
血浆中有3种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CB)和δ-胆红素。成人每日产生的胆红素约75%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25%主要来自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UCB不溶于水,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UCB入肝后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即为结合胆红素。CB相对分子质量小,溶解度高,可通过肾小球滤膜由尿中排出。
(二)质量控制
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易转变为胆绿素,因此应用避光棕色容器,采集新鲜尿标本。维生素C、亚硝酸盐和某些药物,可引起假阴性结果。
(三)临床意义
1.阻塞性黄疸
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胆石症、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胆汁淤滞等。
2.肝细胞性黄疸
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败血症等。
3.溶血性黄疸
尿胆红素阴性。
4.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缺陷所致的黄疸,尿胆红素阳性。
要点6:
尿液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一)定义
结合胆红素经胆管排入肠道后,被肠道细菌氧化为尿胆原,从粪便中排出为粪胆原。大部分尿胆原从肠道重吸收经肝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再排入肠腔,小部分尿胆原进入血液由尿中排出。无色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尿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由于送检的标本多为新鲜尿标本,尿胆原尚未氧化成尿胆素,故一般检查胆红素和尿胆原,俗称尿二胆。
(二)质量控制
1.尿胆原排出后易氧化为尿胆素,故应以新鲜尿作及时检查,否则导致结果假阴性。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易抑制Ehrlich法检测尿胆原。
2.如尿中含有结合胆红素,加Ehrlich试剂后显绿色,干扰尿胆原检测。可加氯化钡溶液吸附胆红素,离心沉淀后用上清进行Ehrlich试验。
3.尿胆原排出量每天波动很大,夜间和上午量少,于午后2~4h达高峰,同时尿胆原的清除与尿pH相关。嘱患者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收集午后2~4h排出的尿液进行测定,可提高尿胆原检出的阳性率。
(三)临床意义
尿胆原检查结合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和粪胆原等的检查,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要点7:
尿血红蛋白检查
(一)定义
生理情况下,人血浆中仅有微量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形成复合物,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有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则血浆存在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当其量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液排出。其特点为外观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二)检测方法及评价
试带法
检测原理基于传统的湿化学法。基本克服了湿化学法试剂不稳定的弱点,但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可致结果呈假阳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或其他还原物质导致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假阴性,大量亚硝酸盐则可延迟反应。试带法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试带灵敏度减低。
(三)质量控制
1.尿液标本
应新鲜。长时间放置可因细菌繁殖造成假阳性,或因红细胞破坏导致试带法与显微镜检查法的差异。
2.湿化学法
所用试剂必须新鲜配制3%过氧化氢,设阳性对照。为防止假阳性,可将尿液煮沸2min,破坏尿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或其他易热性触酶。
3.试带法
试带要干燥、避光保存。
4.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
如怀疑尿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可将尿液稀释后再测定,以避免抗原过剩而出现的假阴性现象。
(四)临床应用
尿血红蛋白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