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锌Zn(Zinc)
锌Zn(Zinc)
黄铜即铜锌合金,在公元前4000年大概就已经出现了。在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史前废墟中发现的一种合金含锌量高达87%。据考证,我国在汉初(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知道炼制黄铜(章鸿钊,“中国用锌的起源”,《科学》,第八卷,1923年。及“再论中国用锌之起源”,《科学》,第九卷,1925年)。我国古代称黄铜为“鍮石”,在唐朝一些文献中,则记载着用“炉甘石”(碳酸锌,也有人认为是氧化锌)炼制黄铜。明朝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载了炼制方法:“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这里所说的“红铜”即“铜”,“倭铅”即锌。
金属锌究竟始自何时、由何人首先制备,尚不清楚。但在13世纪甚至可能更早以前,印度炼金术士就用羊毛一类的有机物还原异极矿(亦称菱锌矿或杂硅锌矿)的方法生产锌。在我国,据考证,最迟在明朝就已经开始炼制锌了。1637年,明《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如何用“炉甘石”升炼“倭铅”(即锌),即用碳酸锌炼制金属锌。书中写道:“凡倭铅,古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果(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
瑞士人帕拉赛尔苏斯(P.A.Paracelsus)是把锌作为单独的金属元素来认识的第一个欧洲人,他于1538年在其著作中将菱锌矿称为“Zinek”或“Zinken”,而把锌称为“Zinckum”。1668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把氧化锌与脂肪在砂盆上加热6~7天,将混合物进行蒸馏,得到少量灰色物质,再将这灰色物质混入水银中进行蒸馏,则得到金属锌。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炼
锌。英国的钱皮恩(W.Champion)在1743年用焦炭还原碳酸锌的方法生产锌。西方也承认,“中国生产金属锌早于欧洲近四百年”。
必须指出,西方国家文献(德国文献)中记载的“首先发现锌元素”的德国人马格拉夫迟至1746年才发现锌元素。因此锌元素首先发现者应为中国的化学家(或炼丹家),时间为15世纪。
锌的命名拉丁文原指白色或白色沉淀物,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德文
“Zinek”,“Zinken”,意指“铅”或“菱锌矿”。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