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九章算术》

来源: 2017-11-22 19:19

《九章算术》

一、成书背景

  中国数学经过长期积累,到西汉时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内容.除《周髀算经》外,西汉初期出现了第一部数学专著---《算术书》,用竹简写成.全书共60多个标题,如“相乘”、“增减”、“少广”、“税田”、“金价”、“合分”等,标题下列有各种问题.《九章算术》的体例便受到《算术书》的影响.另外,从甘肃居延等地出土的竹简发现,西汉已有初步的负数及比例概念,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知识也增多了.这些都为我国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是《九章算术》之前不久成书的著作.许商,长安人,公元前32---8年曾任西汉大司农、河堤都尉等官职.他参加过治水工作,精通天文历法和计算,著《许商算术》26卷.杜忠与许商同时代,著《杜忠算术》16卷.

  现传本《九章算术》约成书于西汉末年,作者不详,可能经多人之手而成.它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一方面总结了西汉及西汉以前的数学成果,集当时初等数学之大成;另一方面又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内容与体例

  《九章算术》包括丰富的算术、代数和几何内容,全书共246题,几乎全是应用题.这些问题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下面简介各卷内容.

   卷一“方田”,38问,主要讲平面图形的计算,包括系统的分数算法.

   卷二“粟米”,46问,粮食交换中的比例问题.

   卷三“衰(cuī)分”,20问,比例算法在分配物资等问题中的应用.

   卷四“少广”,24问,开平方、开立方问题.

   卷五“商功”,28问,土木工程中的体积计算.

   卷六“均输”,28问,主要讲纳税和运输方面的计算问题,实际是比较复杂的比例算法.

   卷七“盈不足”,20问,算术中盈亏问题的解法.

   卷八“方程”,18问,主要讲线性方程组解法,还论及正负数概念及运算方法.

   卷九“勾股”,24问,勾股定理的应用.

  书中的各类问题都有统一解法,但没有证明.经后人验证,这些解法的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各法以“术”名之,术文统御习题,这是本书体例的基本特点.例如,方田术“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勾股术“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便分别统御各方田问题及勾股问题.

  三、数学成就

  1.算术

  (1)分数运算

  《九章算术》方田章系统给出了分数四则运算法则,以及通分、约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其步骤与现代一致.

 

  分子、分母有公约数时,可利用公约数来化简分数.《九章算术》提出一种“更相减损”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即用分子和分母中的大数减去小数,互相减,减到余数与减数相等为止,该数便是原来两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

  

  (1),从91减去4942,如图49(2);从49减去427,如图49(3);从42依次减去7,到第5次余7,如图49(4)

 

谓“欧几里得算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2)比例算法

  《九章算术》的二、三、六、九各卷中,广泛使用比例算法来解决应用问题,并给出一般法则:“以所有数乘所求率为实,以所有率为法,实如法而一.”即

  

  这是由比例式

  所求数:所有数=所求率∶所有率

  得出的.书中称该算法为“今有术”,大概是因为这类问题的开头常冠以“今有”二字.例如:“今有丝一斤价值二百四十钱,今有钱一千三百二十八,问得丝几何?”依法列式

   

  除了这种最简单的比例问题外,书中还有连比例、复比例、配分法等复杂的比例问题.例如:“今有贷人千钱,月息三十.今有贷人七百五十钱,九日归之,问息几何?”这便是一个复比例问题,其中9日乘750钱为所有数,30钱为所求率,30日乘1000钱为所有率.实际上,《九章算术》几乎包括了算术中的全部比例内容.

  (3)盈不足术

  《九章算术》卷七专讲盈亏问题,解法称为盈不足术.例如:“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求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每人出钱a1,盈b1;每人出钱a2,不足b2,人数为m,物价为n,则有

  

  这就是盈不足术的现代形式,其中各字母都是正数,分母也是正数.若a1a2,则分母为a2-a1.将例题中数字代入,则

  

  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很容易用现代解方程组的行列式法验证.

  2.代数

  (1)开方

  《九章算术》中载有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例如,欲求55225的平方根,摆筹式如图410(1)(改用阿拉伯数码表示),其中55225叫“实”(被开方数),最下面的1叫“借算”,代表最高项系数.此式实际上表示方程

  x255225

  将“借算”向左移动,每一步移二位,移二步后停住,如图(2).于是,原方程变为

  10000x1255225

  议得x1大于2小于3,就在实的百位上置2,作为平方根的第一位数.以议得的21000020000,放在实之下,借算之上,叫法.再以2乘法得40000,从实中减去,余15225,如图(3)

  把法加倍,向右移一位,变为4000,叫定法.把借算向右移二位,变为100,如图(4),这相当于方程

  100x22+4000x2=15225

  议得x2大于3而小于4,就以3为平方根的十位数.以3100300,加入定法得4300;以34300,从实中减去,余2325,如图(5)

  再以3004300相加,得4600,向右移一位变为460,这是第三位方根的定法.把借算向右移二位,变为1;如图(6).这相当于方程

  x32460x32325

  议得x35为平方根的个位,以5乘借算1,加入460465.以5465,从实内减去,恰尽,得55625的平方根235,如图(7)

 

  从文字叙述来看,筹算开方法似乎很繁,实际摆筹运算是相当简便的.这种方法到宋代发展为增乘开方法,对高次方程解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2)正负数

  《九章算术》中不仅有正负数,而且还建立了正负数加减法则,即“正负术”.加法法则为:“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即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0加正数为正,0加负数为负.类似地有减法法则:“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

  (3)线性方程组

 

  《九章算术》中的“方程”,实际是线性方程组.例如卷八第一题:“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禾即庄稼,秉即捆,实即粮食.)依术列筹式如图411,它相当于三元一次方程组

  

  其中xyz分别为上中下三等

  禾每捆打粮食的斗数.按《九章

算术》解法,用(1)x的系数3去乘(2)的各项,得

  6x+9y3z102 (4)

  用(4)(1)二次,得

  5yz=24 (5)

  再用(3)×3,得

  3x6y+9z78 (6)

  (6)(1),得

  4y8z39 (7)

  

中把这种方法叫“直除法”,即连续相减法.它的原理与现在加减消元法一致,只是比较烦琐.

  《九章算术》中还有一道“五家共井”题,是说五户人家共用一口井,各家都有提水的绳子但都不够长,甲户的两条与乙户的一条合起来够用,乙户的三条和丙户的一条合起来够用,丙户的四条与丁户的一条合起来够用,丁户的五条与戊户的一条合起来够用,戊户的六条与甲户的一条合起来够用,问井深和各户的“一绳之长”.假定五户绳长依次为xyzuv,井深为a,则有

  

  该方程组有五个方程,六个未知数,所以是不定方程组.书中给出了它的一组解.

  3.几何

  《九章算术》中给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弓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有三个,即

 

  其中c为周长,d为直径,取圆周率为3

  书中的体积公式很多,包括立方体、长方体、棱柱、梭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其体积公式都与今一致.还给出一种比较复杂的几何体---刍童,即上下底面都是长方形的拟台体(412)的体积公式

  

  

  

  《九章算术》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很广泛.它首先给出勾股定理的三种形式,即

  

  然后解决了几十个应用题.例如:“今有圆材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413)r为圆半径,由勾股定理得

  r252(r1)2

  解得r13,倍之即圆径.

 

  在讨论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九章算术》提供了许多整勾股数,如52122132628210272242252821521722022122922829621002,等等.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找到了整勾股数的一般规律.

四、理论特色及意义

  如果要找两部在世界上流传最久的古代数学著作,那就是希腊的《几何原本》与中国的《九章算术》,它们都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文献,分别在西方和东方的数学发展中产生过深远影响.但两书是各有特色的,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数学的差异.

  在指导思想上,《九章算术》是把数学当作工具来用的.全书246题,几乎都是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应用问题,这说明作者在研究数学时,是以应用为目的,不大重视数学体系自身的完善.而《几何原本》则正好相反,全书没有一道应用题,全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表现出作者追求数学自身完善,“为数学而数学”的思想.

  从体例上来看,《九章算术》以术文统御习题,以计算为中心;《几何原本》则是一个演绎体系,以证明为中心.

  在几何研究方面,《九章算术》把重点放在几何量的研究上,把大量算术及代数知识用于长度、面积和体积计算;《几何原本》则把重点放在图形性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上,采用的是比较纯粹的几何方法.

  总的来说,《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相比,前者以实用性、计算性见长,后者以逻辑性、抽象性取胜.当然,《几何原本》对近代数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超过《九章算术》,因为它那种逻辑演绎体系更适合于近代数学.但《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应忽视的.

  《九章算术》的成书,标志着中国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该书包含了丰富的算术、代数和几何内容,形成一个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有自己特点的完整体系.《九章算术》中的一些成就具有世界水平.比例算法、盈不足术、开平方和开立方、负数的引入及正负数加减法则、线性方程组解法,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

  由于《九章算术》的实用性强,它对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影响.早在东汉时期,政府就把它当作校对度量衡的数学依据.书中的数学知识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当时的历法(《四分历》、《乾象历》)便采用了书中的正负数加减法则,田亩测量及土木工程则离不开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

  在中国数学史上,《九章算术》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首先,它的体例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从汉至明,大部分算书遵从《九章算书》的体例.有些甚至直接冠以“九章”之名,如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秦九韶《数书九章》、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等.其次,《九章算术》重应用、重计算的特点被后世数学家所继承,形成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求数学解决办法.最后,《九章算术》中的许多理论,直接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开方法对于高次方程,线性方程组对于四元术,都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自隋唐至宋,《九章算术》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数学教科书.实际上,《九章算术》成书后,历代研究数学的人几乎没有不读该书,不从中吸取营养的.它对于培养数学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九章算术》传到日本、朝鲜等东方国家后,也曾被当作教科书使用.越南的数学家在研究此书的基础上,写出若干书名冠以“九章”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某些内容还曾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并辗转传到欧洲,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例如《九章算术》勾股章中的一些问题几乎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后来的印度数学著作中,盈不足术与比例算法也先后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