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第一节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与并存
一、国统区文学:
1.抗战初期(1937.7.7.—1938.10)整个基调表现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由于“救亡”压倒一切,昔日因政治或文学观点不同而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实现了统一。1938.3.“文协”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文学创作有了共同的爱国主义主题和共同的思想追求:表现民族解放战争中新人的诞生,新的民族性格的孕育与形成。
报告文学与通讯成了最热门的体裁;诗歌朝广场艺术发展;大众化小型轻便文艺形式唱了主角。
2.相持阶段(1938.10-1944.9.)武汉失守后,国内政治形势急剧逆转,作家们随时代心理而转为沉郁苦闷。这种苦闷是抛掉廉舒价乐观之后的清醒,是对战争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本质上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作家们开始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重新认识自己,为民族寻找新的出路。
文学的爱国主义主题向纵深开拓,题材向立体扩展。
面对现实:揭露黑暗势力,解剖民族痼疾;
面向历史:发掘民族美德,总结历史教训:郭沫若的《屈原》等;探讨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的优劣得失:萧红的《呼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等;
面向自己:探讨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如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夏衍的《法西斯细菌》、艾青的《火把》等;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就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这与当时普遍追求“史诗格调”的倾向有关。
3.抗战后期与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国统区掀起民主运动的热潮。文学的主题与题材沿着前一时期的开拓继续发展。而更集中在:对黑暗的诅咒一对腐朽现实政治的否定。
这个时期突出的现象是:讽刺暴露性喜剧增多,如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陈白尘的《乱世男女》、《升官图》、宋之的的《群猴》。其它体裁如小说中的《围城》、《八十一梦》;诗歌中的《马凡陀山歌》等。
二、解放区文学:芦沟桥事变后,许多作家从上海、北平等地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相结合,使延安及各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解放区文学有着鲜明的特点:
1.对新制度的赞美及对群众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普通农民、士兵和干部成了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新人”成了文学的主角。这是文学史上独有的。
2.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探求。解放区读者的主体是农民,就不能不考虑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于是一些新的文体便形成了,如新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新歌剧等等。
三、沦陷区文学:由于日伪统治的文化政策是要禁绝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的作品,沦陷区作家“言”与“不言”都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艰苦挣扎,于是沦陷区文学便出现了以下三种现象:
1.“乡土文学”(华北、东北):主要揭示沦陷区人民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民族生存意志。如山丁的长篇《绿色的谷》等。
2.新市民文学(上海):从注重人生斗争、飞扬的一面转向注重人生的和谐与安稳;从用“强烈的对照”写“极端的人”转而用“参差的对照”写“不彻底的人物”;从追求“悲壮””转向追求“苍凉“的人生与审美境界。时代中心主题向”日常生活“与”永久的人性“转向,于便形成了”反英雄、反浪漫“的倾向,与前述”乡土文学“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形成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制约的文学潮流。最典型的如张爱玲的小说。
3.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对立中趋向融合。
沦陷区作家徘徊于“作家内在精神追求”与“文学市场需求”之间,艰难地寻求二者的契合。于是出现通俗小说的空前繁荣和通俗小说的现代化。张爱玲这种出入于“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标志着沦陷区文学(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雅俗共赏”的时代美学追求达到了新的水平。
附:“孤岛文学”(1937。11--1941。12):上海沦陷后,租界成了一个“孤岛”,其中的一些作家坚持创作,用各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这种形势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宣告结束。这段时期的文学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如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