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敌后根据地的诗歌: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一、根据地诗歌创作的歌谣化
1.新诗从民间吸取艺术资源的历程:
(1)五四新文化运动:重新发现了中国民间诗歌的传统,给历史代民歌以极高的评价;
(2)早期白话诗人:热心征集民间歌谣,开始“新诗歌谣化”尝试;
(3)中国诗歌会派:更为自觉地尝试“新诗歌谣化”,使之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4)40年代敌后根据地:“新诗的歌谣化”发展到了极致。
2.所谓“新歌谣”:在民间传统歌谣形式中注入革命的内容,以达到宣传、教育、普及革命思想的目的。歌颂革命、革命政党、政权、领袖与军队,是新歌谣的基本主题。既有战斗性,又有民间文学特有的幽默感与通俗性。
二、歌谣体新诗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1.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追求陕北民间说书式的叙述语调:“公元1930年,/有件伤心事出在三边”。
本土本色的“比”与“兴”:“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
形式: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完成了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
局限:全诗数千行全作比兴,造成艺术上的单一与板滞。
2.阮章竞的《漳河水》:是用民歌体反映更为复杂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新的尝试。长诗同时写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个妇女不同的婚姻遭遇,三条故事线平行交错的发展,展现了主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