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现的含义
5、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现的含义。
①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就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的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情感的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由艺术技巧造就的,而是来自于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②艺术的呈示,即把情感评价寄寓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诠释相交融,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方式,其情与境的融合,让读者从中获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教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必然成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即终极价值追求。
②“真”是“善”的价值根据,“善”是“真”的价值取向,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换一种说法:“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是“真”与“善”两个价值取向的交汇;文学作为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文学的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固然需要历史理性的支撑,然而作家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历史理性又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巨大的意蕴空间,在文学创造中,作家完全有权利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让人文精神在特定的历史视点上展现;单一历史视点的强调,不仅违背艺术规律,有时还会导致对人文精神的伤害;文学是人文领域,理应多一点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情怀的倾注,烧夷弹非艺术非审美视点的理性主义的偏执。
7、谈谈审美理想的含义和作用。
①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②审美理想的特征: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形和最高典范;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③作用或功能:审美理想是作家进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切,美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审美理想的观照,也不管是否自觉,作家创作总离不开审美理想的引导和调节;审美理想对生活的这种观照和评价功能特别体现在作家对生活丑的艺术表现中,只有在审美理想的照耀和穿透下,才能否定丑的同时确证美。
8、阐释“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①“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游行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话语,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外化或物化为艺术文本“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生成作用。内容因此而深化或升华而产生审美新质,作家可以利用语言手段,让文学语言偏离习惯性语言,从而更新人们的经验而获得一种新鲜感。
②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在文学创造的实践中,由于形式的生成作用,内容却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形式创造是一个内容形式话语形式内容化的过程。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他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的认识他们的过程中把他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现。因此,当它们从现实的具体事物身上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它们与自己曾经拥有的社会内容和功能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他们却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以人能给人们以“有意味”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