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试述三大表演体系。
试述三大表演体系。
1935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戏剧家都有不同的表演艺术体系,不同的艺术见解,在世界上又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们三个人这次幸会之后,有人就把他们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梅兰芳(1894-1961)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他在唱、念、做、舞、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中国古老戏曲在歌、舞、剧三结合形成了梅派艺术独创风格。把青衣、花旦、闺门旦、贴旦、刀马旦等旦角各行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全面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花旦这一新的行当,大大丰富了旦角唱腔的优美旋律,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8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们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1922 ~1924 年他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演员自我修养》,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最终成了世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应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了“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5.体验派和表现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
在封闭型的观演关系中,演员是通过“化身”的方式创造角色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这被称之为表现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德罗、哥格兰和布莱希特。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这被称之为体验派。代表人物是亨利.欧文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两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演员两个自我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第一自我控制支配第二自我,运用技巧去理性的表现第二自我,两者相互分离。体验派则主张把第一自我融入投入第二自我,通过体验,找到第一自我的感受、情感、思想,把第一自我化身为第二自我,两者水乳交融。二是对表演技巧方法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节制情感,发挥理智,在分析理解剧本的角色特征的基础之上,模拟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按照表演经验设计出一个可供角色依据的范本,追求“我在演角色”的状态。体验派则主张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把演员自我划分为角色自我,感性的下意识的创造角色,强调激情和灵感的迸发,追求“我就是角色”的状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