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
政治统治的本质
1.政治统治的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当经济上处于优势的阶级独自全面掌握社会职能时,社会职能也就上升为对社会的统治。国家正是在社会职能逐渐独立并上升为社会统治时产生的。若社会职能得不到充分履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就没有保障,因此,社会职能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2.政治统治的本质。
国家产生的前提与目的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就是阶级统治,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统治行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3.政治统治与国家的公共性。
政治统治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本质上都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那个阶级的利益。当然政治统治也实际上也离不开维护公共利益。国家还要以公共权威的面目来维护全社会的利益,并最终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设是的国家的公共职能日益扩大,阶级性受到弱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只能更宽,然而无论国家的性质和形态,政治的逻辑是一致的,资本主义是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在经济上居统治阶层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在本质上则是为了保证执政党,即共产党所代表的阶层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
一、统治秩序的确立
1.概念:统治秩序是社会各阶级经过特殊斗争和较量之后形成的,是取得胜利的阶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统治行为。
从根本上说,统治行为是准暴力行为,以暴力为后盾,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出现。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
2.统治秩序建立依赖的要素。
(1)暴力后盾。统治秩序的建立首先依赖国家机器,即军队、警察、法庭和官僚机构等强制性国家权力。
在从传统发展为现代的政治体的过程中,统治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强制性暴力镇压逐渐转向经济文化上的控制和管理。现在国家的社会控制能力更为巧妙和复杂。
(2)制度建设。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后盾是为了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政治格局,这就是制度。制度由法律来规定,又靠政策来维持,统治者首先应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制度越复杂,政治体系也就越稳定。
(3)法律建构。制度的运转经常表现为法律规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化,是统治关系的固定化。法律越完备,统治阶级越具有合法性,统治越稳定。
(4)实现法治。法治要求法律至上,排斥特权,实行有限政府。法治有利于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
制度要靠法律来维持,同时,制度运转也离不开政策。一个国家若以法律为主,政策为辅,那这个国家为法律治国,若以政策为主,法律为辅,被称为政策治国。
政策治国的优劣:优势:政府搞笑、领过、果断,不受以往政策和法律的约束,缺点是法制薄弱,裁量权过大,任意性强,制度化程度低。
(5)总之,在统治秩序确立过程中,统治阶级必须审慎的运用暴力,并处理好制度、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二、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
1.政治统治的合法化依赖于统治秩序的确立。暴力、制度与法律为政治统治合法性提供了硬性基础。
2.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识形态教化。政治权力通过意识形态教化而转化为政治权威。意识形态教化一般由宣传部门去完成。
3.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获得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公共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其经济职能。
三、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1.统治阶级只有考虑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才能更好的保障统治秩序。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很少干预经济,市场作为无形的手调控。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4.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对国家干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促成了政府干预的合法化。
5.今天的福利国家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虽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但相对减少了社会冲突,因而从根本上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地位。
5.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政治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犯过严重错误,必须认识国情,正确改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