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一、信息+宣传+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政企合一的新闻媒介,机关报,信息的主渠道和宣传的主要阵地。
二、信息+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政治倾向性隐蔽,提供人们思考和决策作用。
(1)提供全面的信息。
(2)提供某类信息为主,如经济、股市、天气、消费市场等信息。
三、消闲+服务+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以晚报和都市报等大众化通俗报纸及电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为代表。
四、知识+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类媒介数量极少,如科技报,
五、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
所有对外广播电台。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中国对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是最薄弱的,美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
一、传播效果概念含义
1、双重含义
第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第二,是指传播活动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对传受者和社会所产生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和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2、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1)传播主体:信誉度和权威性
(2)传播内容:主题、观点、价值取向
(3)讯息载体:语言、文字、图像、音声、影像等
(4)传播技巧:引起受众注目和反应的方式,提示法、说理法等
(5)传播对象:个人、社会、心理属性(性格、兴趣、关心、人际网络、群体归属)
二、西方对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从70年代开始)
三、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魔弹论”——受心理学“刺激—反应”论影响,认为媒介发出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会产生传播者预期的效果。
2、选择性理论——受众心理倾向性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有选择地接触,习惯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选择性理解,依据自己的观念和思维对信息作个人的解释;选择性记忆,记住赞同的内容。
3、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监视环境。
四、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二级传播理论——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关键是舆论领袖
2、含义论——大众传媒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中发挥了主导作
3、模式示范论——媒介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五、从社会心理学提出的理论
1、议题设置理论
(1)理论概念:议程设置,一般指大众传媒根据相关的利益确定报道与传播重点,然后通过新闻手段把自己设定的议题告诉受众,让公众了解媒介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议题,最终受众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形成对媒介议题趋同的看法或思想。
(2)理论意义:传媒的议程设置作用能够为相关方针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麦克姆斯在对传播学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中发现,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媒。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强调得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媒体通过对公共议题的收集、整理与选择,对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进行报道,积极引导公众将视线更多地转移到公共事件的报道上。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