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报纸——新闻事业的产生

来源: 2017-12-27 20:33

  新闻事业的产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广播电视产生的历程。

  2、理解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

  3、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

  2、难点: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本次课教学内容:

新闻事业的产生过程

关于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本章只是通过对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简略回顾,重点论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新闻事业(新闻传播事业)——是人们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传播媒介及其生产管理过程的总称。

新闻事业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变动产生新闻)

1、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即传播工具。只有印刷媒介才能使新闻在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大量传播,所以,正规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业是在印刷媒介出现后产生的。

2、有一定传播技能的人,并以此为职业,即专门从事采集、整理和播发新闻的队伍。只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后,社会分工细致,这个条件才具备。

3、有专门的传播机构,定期地、持续地、公开地面向全社会发布新闻。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而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信息时代,为沟通信息所进行的新闻活动比任何年代都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多样。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口头传播(新闻):

   口头传播,又叫口传新闻,是人类最早运用的新闻传播手段之一。在文字出现之前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群在集体劳动中产生了语言。为了满足劳动集体共同协作从事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了满足交流思想,图生存求进步的需要,人们创造了口头新闻传播方式。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具体材料可以证明人类最初的口头新闻的存在,所以关于最早的口头新闻的看法只是一种推论,甚至可能是一种假设。

    一些新闻学者认为,原始社会人们的一项主要生产活动是打猎。当一个猎人发现了野兽,通过喊叫或回去报信招呼同伴,或者打猎回来互相叙述打猎的收获和见闻,这就是典型的口头传播新闻。

    据史料记载,口头新闻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报告马拉松战役胜利的故事。公元前490年波希战争时期,在希腊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希腊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进犯的波斯军队后。希腊军队的一个名叫斐迪辟的士兵不停顿地从马拉松平原跑到希腊首都雅典报捷,他跑到目的地报喜后就因精疲力尽而死去了。他全程跑了42.195公里。 口头新闻的长处是灵活、简便。消息不胫而走,有广泛的适应性。

2、信号媒介:

   信号传播,又叫信号新闻,是通过传受双方事前约定的信号快速地传递某种信息(新闻)。这些信号包括烽烟、信号架、敲锣、打鼓等传递方式。

信号新闻较有代表性的是用烽火报信。中国古代用烽火传递消息,可以达到一天传几千里的速度。

   敲锣打鼓也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法。在交通、通讯很不方便的山区、农村,这些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信号新闻的长处是,传送消息比口头新闻传播方式迅速。但一般只能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报道复杂的内容比较困难。

3书信新闻

   所谓符号传播,就是通过图画或者某种实物的暗示传递信息。

   以上三种古老的传播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没有过时。

   比如:口头传播。直到今天,由于人们需要的新闻信息千差万别,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不能完全满足受众要求,所以口头新闻依然存在。它与其它新闻传播手段并存,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人们常说的“小道消息”,大多是指口头传播的新闻。日常生活中的茶馆、旅店、火车、市场等公共场所,都是口头新闻的传播场所。

   口头新闻失真度大,容易以讹传讹,人们常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态度对待它,而且在短时期内,传播范围不大,因而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比较小。 信号传播:比如打铃上下课。 符号传播:比如交通标志。

4、印刷媒介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1战国(公元前475-221年)时期的印刷术。

2、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3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4、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5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6、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1972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上溯至战国。纸发明后,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

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中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7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

8北宋时期(11世纪左右),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次革命,对中国、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进行。

谷登堡,德国人。铅活字印刷的发明者 

15世纪中叶,他开始致力于活字印刷的发明研究。鉴于制小号的木活字有困难,遂选用金属材料,主要是含锑的铅锡合金。铅、锡、锑合金可以提高活字的硬度。并确定了三种金属含量的配比。他还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铸造活字的铅合金、木制印刷机、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他生前排印的最为著名的作品是1454年前后在美因茨印制的《四十二行圣经》,后人称之为《谷登堡圣经》。 

他在印刷术上的贡献在于,他首次发明了活字印刷,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进行快捷、大批量的生产。

我国的古代报纸——邸报,相传始于汉朝;宋代的小报作为民间报纸,内容以刊载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间或摘登邸报的要闻,又产生民间的非官方报纸“小报”,有时也发布从朝廷内部刺探得来的消息。

5、其它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 、悬书、揭帖 、唐代官报

新闻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这个星球上是没有新闻这种现象存在的。那时的地球上,各类自然现象生生灭灭,变动不居。对这些变动,无机界与有机界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虽然也会产生某种反映,但那还不是有意识的传播和反馈。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受传给外界,又有意识地接受外界的情况传递,只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发生。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需要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彼此结成简单的生产关系,以此来共同应对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威胁。这样,互相联络,沟通情况,不断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的新信息,以便相应地采取行动。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就是最早的新闻现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