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战斗性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是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无所畏惧的斗争,为传播真理不倦的探讨。
具体表现:
1、揭露、打击破坏安定团结、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毒害人民的做法;
2、大胆揭露职务人员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劣迹;
3、及时发觉和批评各个领域中的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
4、及时反映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引起社会各方面着手研究、解决。
一、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实、国家公务员以及一切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督促。 舆论监督所体现的是一种公众意志,所以它所实施的社会监督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二、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一)社会监视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二)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
(三)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从社会控制类型看,舆论监督是一种积极性控制,主要是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四)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权力的设限和抗衡上。
(五)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其一,舆论监督对社会事件的介入是积极主动,随时随地的。其二,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够做到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求得正确的监督。其三,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平衡手段。
三、运用新闻媒介开展监督的重要作用
1、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2、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关系,密切干群关系。
4、体现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
四、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特点
1、出发点: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特点:
(1)权威性:我国新闻事业大多数是各级党组织领导的,有崇高威望。
(2)典型性:要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
(3)紧迫性:非要立即解决不可。
(4)重效果: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
五、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独立负责同时,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争取各级党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六、新闻传播与舆论监督
在现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的舆论中心。新闻传播媒介以报道新闻、宣传政策为主要运作方式,它以不可替代的优势赢得了舆论监督主体的社会地位。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地位首先表现为:
(一) 新闻传播媒介可以广泛、适时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新闻传播媒介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 新闻媒介为社会公众针对当前现实问题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提供了公开论坛。
(三) 新闻舆论监督能够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 新闻舆论监督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和讨论,吸引公众的关心参与。
七、新闻批评与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建国以后,我们党关于在新闻媒介上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是舆论监督概念的另一种表述。舆论监督,包括这样一些具体内涵:
(一)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
(二)要教育党员特别是干部认识到: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党和国家的民主化、加速社会进步的必要方法。
(三)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锐利的武器。
(四)在报纸上公开揭露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想完全不被敌人利用是不可能的。
(五)各级党委应使报纸的批评收到确实效果,经常教育党员特别是被批评者对报纸上的批评采取正确态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舆论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舆论监督是提高和深化人民群众的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制度。
3、舆论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民主观念的普及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的前提。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舆论是社会决策的自然反馈系统和监督系统。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利武器。舆论监督在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加强行政管理,监督干部尽职守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各种手段中,新闻批评是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新闻批评,是以新闻为手段,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它所显示的是一种社会批判功能,这种社会批判功能是舆论监督存在的社会价值之一。在新闻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批评承担了舆论监督最重要的社会批评任务。
1、新闻批评的舆论监督特点
(1)新闻批评是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
(2)新闻媒介所处的特殊地位,赋予新闻批评以极大的权威性,进一步强化了新闻批评的舆论监督力度和巨大影响力。
(3)新闻媒介的中介功能和“把关人”作用,使新闻批评这种舆论形式在整体上具有可控性,便于良性运作。一旦发现失偏差,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4)新闻批评主要针对工作中的失误、社会的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以报道事实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形成了这种舆论监督形式的最大优势。
(5)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公众可以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这是其他监督形式难以做到的。
(6)新闻批评主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这与其他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截然不同。新闻批评更多的是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呼声、要求和意见,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的为社会公众深恶痛绝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所以,这种监督更实际、更尖锐,更能收到普遍公认的社会效果。
(7)我国新闻事业的新闻批评,不是为了“扬名”、“求利”,也不仅仅是为了揭丑。开展新闻批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使我们的事业健康地发展。
2、新闻批评的社会保障与支持
新闻批评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存在表明,要想发挥新闻批评的舆论监督主渠道功能,使新闻批评正常有序地运行与发展,首先需要的是社会的积极肯定和有力支持,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具有新闻批评权力保障功能的社会大环境。新的历史时期,新闻批评良性运作和正常发展,更需要全社会在 观念、制度和法律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和积极的支持。 群众的支持也是新闻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主渠道功能的重要保障条件。新闻批评在中国具有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回避新闻批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九、开展新闻批评的原则
在运用新闻批评时,必须把握好开展新闻批评的原则,保障新闻批评能够取得积极、良性的舆论监督效果。
1、我党关于开展新闻批评的一贯主张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开展新闻批评的原则和开展新闻批评目的的论述。开展新闻批评时把握正确的方向:首先要区分正确的、建设性的批评和错误的,破坏性的批评。区分两类不同的新闻批评之后,在支持正确的新闻批评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性质的问题。关于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实事求是是保证开展正确的新闻批评的根本原则。开展新闻批评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又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
2、新闻批评原则的现实定位
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关系十分密切,新闻批评也存在舆论导向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应有的大局意识,追求监督的实际效果,是新闻批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闻批评原则的现实定位:
(1)开展新闻批评,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有大局意识。
(2)开展新闻批评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负责,要有一种使命感。
(3)开展新闻批评,要着眼于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能为批评而批评。
(4)开展新闻批评,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
(5)开展新闻批评,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
(6)开展新闻批评,必须注重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自觉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新闻批评的客观公正,首先来自于批评者自己的严格自律。
十、新闻批评原则的基本要求
事实确凿 。新闻批评的威力和效果,首先在于对事实作真实、准确的报道。
观点正确 。用事实说话依然是新闻批评表达立场、观点的最重要方式。
公正平衡 。这里强调的公正平衡,是指新闻批评要注意立场的公正无私和操作的平衡适度。批评者要尊重事实、尊重实际、尊重批评的权力,尊重被批评者的合法权益。
遵纪守法 。新闻批评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新闻批评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意识 。
十一、坚持战斗性,减少杀伤力
批评不慎表现的三个方面:(1)批评不实引起新闻伤害;(2)批评失当引起新闻伤害;(3)新闻炒作引起新闻伤害。
十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
在人民内部,舆论的多元化,舆论的不一律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看,在贯彻党性原则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
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的统一
六、主旋律和多样化
首先,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舆论,同时保障人民内部的舆论不一律。
其次,新闻舆论的主旋律于多样化还表现在多种新闻媒介分工协作,各展其长,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七、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其根本原因是:其一、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其二、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
贯彻这一基本方针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二)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体现在:代表人民利益,集中人民的智慧,体现人民的监督,引导人民前进。
(三)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