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审美经验说
常见的审美经验说
一、移情说
1、移情“移情”别恋
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
其实移情并不神秘,修辞学中的“拟人”手法,就是一种“移情”。
移情说,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
2、移情可分为两种
⑴由人及物:把人的情感外移于物上,使物具有了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借物来表达人情。即“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例】“泪眼问花花不语”
“蜡烛有心还惜别,陪人垂泪到天明”
“感时花溅泪,风愤浪生花”
⑵由物及人:把物的某些特性予以人格化。即“感物兴怀”、“触景生情”。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秋菊:凌风傲雪
3、对“移情说”的简要分析
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
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二、心理距离说
距离产生美
1、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
“心理距离说”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
2、“心理距离说”的主要内容
布洛认为,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
审美的心理距离首先要求审美主体超脱对审美客体的的实际需要与功利目的。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不能太近,距离太近和没有心理距离,就不能产生不同于实用态度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
距离太近-----容易使人以假为真,把艺术同生活混同起来。
【例】《奥赛罗》演出的悲剧
审美的心理距离同时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保持“切身”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包含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浓厚感情。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不能太远,如果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没有切身关系,客观事物引不起审美主体的注意、情感,也不能产生美感。
距离太远——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不了共鸣,取不得审美效果,充其量只是个冷眼旁观。
3、审美距离除了心理距离外,还有“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⑴空间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距离
要求:不远不近,不高不低
一般原则:看戏 一般在第10排左右(靠前看得太清楚,连演员的化妆细部都看清了,失去了真实感;太靠后又模糊不清)
观画:工笔画要近观;巨幅油画要远观
观景: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乐山的大睡佛(书P238)
⑵时间距离:审美鉴赏应当选择最恰当的时机。
一般原则:多次鉴赏同一对象,不可过于密集(如读书、观画、听音乐)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观景,如看日出,瀑布、云海、雾淞
4、对“心理距离说”的分析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抓住了审美的某些规律,尤其是关于审美态度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具有实用价值。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因而具有明显的缺陷。第一,脱离社会、生活实践来观察审美现象,认为审美距离是形成美感的唯一源泉,一切美和美感都建立在“距离”基础上,是以偏概全,舍本逐末。第二,布洛片面强调了美感超脱功利的绝对性,没有看到美感的潜藏功利性,也是片面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